-
受照脑胶质瘤细胞诱导神经干细胞旁效应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受照脑胶质瘤细胞U251是否可通过在未受照神经干细胞(NSCs)中产生旁效应从而影响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干性及分化等特性。方法:将细胞分为NSCs组、NSCs+U251组(与U251共培养的NSCs)和NSCs+受照U251组(与10 Gy X射线照射后的U251共培养的NSCs)。采用插入式小室共培养U251和NSCs。通过细胞计数、测量神经球直径等方法评估NSCs增殖、成球能力的变化;采用免疫荧光实验检测Nestin蛋白的表达评估NSCs干性维持能力的变化;检测Tuj1、GFAP蛋白的表达、测量分化后神经元细胞的树突数目、轴突长度以及胶质细胞突起终端数、突起长度等评估神经干细胞分化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NSCs+受照U251组的细胞数量明显低于NSCs+U251组( t=2.52, P<0.05);NSCs+受照U251组的Nestin阳性率和成球能力明显低于NSCs+U251组( t=-3.50, P<0.05);NSCs+受照U251组向神经元和胶质细胞( t=6.09, P<0.05)分化的比例和程度也明显低于NSCs+U251组。 结论:受照胶质瘤细胞可通过电离辐射旁效应显著抑制未受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干性和分化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代谢重编程在电离辐射及其旁效应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代谢重编程是指肿瘤细胞为满足自身生长和能量的需求,通过改变代谢模式来调节细胞生物学功能,帮助自身抵御外界胁迫,从而使细胞适应低氧、酸性、营养物质缺乏等微环境而快速增殖的现象。放射生物学研究发现,电离辐射可通过诱导细胞代谢重编程产生辐射抗性;也可通过旁效应促进未受照射细胞发生代谢重编程,从而赋予细胞癌变和辐射抗性能力。因此,探索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旁效应中代谢重编程机制,可以为辐射防护、放射治疗、放射损伤诊断等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本文对代谢重编程在电离辐射及其旁效应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miRNAs介导辐射旁效应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辐射旁效应是指受辐射的细胞产生信号,并诱导未受辐照的细胞产生反应,即受辐射和未受辐射细胞之间的通讯以及这两种细胞内的信号转导效应。辐射对肿瘤细胞造成杀伤作用的同时,也会产生辐射旁效应给邻近的正常组织带来潜在危险。研究发现,电离辐射可直接改变miRNAs表达,并影响未受辐射的邻近组织中基因的表达,因此,miRNAs可能是受辐射细胞和未受辐射细胞之间信号通路调节的重要物质。本文就miRNAs在辐射旁效应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电离辐射损伤医学防护剂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当今电离辐射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探索有效的防护策略是放射医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及时使用辐射防护剂是减少电离辐射对机体正常组织损害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大量基于清除自由基、增强DNA损伤修复、诱导辐照组织缺氧及旁效应阻滞等机制的新型辐射防护剂逐渐被开发。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报道的多种辐射防护剂及其潜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为探索新型电离辐射医学防护制剂提供理论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香草酸对肺癌荷瘤小鼠辐射后诱发肠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香草酸对辐射旁效应诱发结肠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肿瘤组、模型组、香草酸组,使用4 Gy的X射线局部照射腋下肿瘤组织建立模型,给药组香草酸腹腔注射7 d后处死小鼠,取结肠组织样本.HE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免疫荧光检测小鼠结肠组织TRPA1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检测小鼠结肠组织ST2L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小鼠结肠组织TRPA1、ST2L、Cyt-c、Bax、Bcl-2蛋白表达.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小鼠结肠组织结构完整,肠腺排列整齐,其余各组小鼠结肠结构紊乱,出现明显损伤,其中以模型组最为明显,而香草酸可明显改善辐射诱导的结肠损伤.与正常对照组及肿瘤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结肠组织中TRPA1、ST2L、Bax、Cyt-c蛋白表达显著升高,Bcl-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香草酸组小鼠结肠组织TRPA1、ST2L、Bax、Cyt-c蛋白表达显著降低,Bcl-2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香草酸可能通过下调ST2L和TRPA1表达,抑制结肠组织细胞凋亡,从而改善电离辐射旁效应诱发的结肠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电离辐射诱导microRNA改变及其对放射性脑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放射性脑病(REP)主要发生在恶性头颈部肿瘤、动静脉畸形、肺癌脑转移等疾病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后,具有早期诊断难、预后不良且不可逆转的特点.然而,REP的发病机制尚未明晰.尽管针对不同个体采用了多种治疗策略,但其疗效并不理想.若能寻求一组可早期诊断REP的生物学标志物,可以为防治REP提供新途径.最新研究表明,微RNA(miRNA)在电离辐射后表达异常是引起REP的重要机制之一,涉及辐射敏感性及辐射旁效应.研究miRNA将为早期检测预防REP提供新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辐射诱导旁效应对遗传与表观遗传影响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电离辐射旁效应是指在辐射靶细胞(组织/器官)周围发现未受照细胞(组织/器官)产生与受照细胞(组织/器官)相同或相似的生物学效应现象.了解辐射驱动旁效应对遗传和表观遗传学的影响对进一步理解辐射损伤,寻求有效辐射防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辐射诱导旁效应对遗传与表观遗传学的影响做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电离辐射及不同条件培养基诱发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基因组不稳定性的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为了探讨不同剂量电离辐射及其所致条件培养基对肺癌相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基因组不稳定性的影响,以A549和人BMMSCs为研究对象,采用X射线辐射和条件培养基转移的方法建立辐射旁效应模型,检测基因组不稳定性相关的细胞克隆存活率、微核率、53BP1(tumor suppressor p53 binding protein 1)焦点数等指标,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旁效应条件培养液不同时间点ROS、NO、TGF-β1的水平.结果显示:与正常BMMSCs组相比,IR组、A549-medium组和BMMSCs-medium组的细胞增殖均减少(P<0.05);细胞微核率和53BP1焦点数均增多(P<0.05);IR组变化最明显,其次为A549-medium组.此外,A549-medium组中TGF-β1、ROS以及NO的水平与BMMSCs-medium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实验结果初步表明,辐射可能通过条件培养基中ROS、TGF-β1、NO等分子诱导未照射BMMSCs产生类似于直接辐射造成的基因不稳定性旁损伤效应,并且A549-medium组的旁损伤强于BMMSCs-medium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