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模态MRI在脑胶质瘤IDH基因分型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无创反映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及IDH基因表型的MRI特征.方法 选取我院经病理证实的 120例脑胶质瘤患者临床及MRI资料,MRI检查包括常规平扫及增强扫描、DWI、DTI、MRS及 3D ASL检查.应用免疫组化检测胶质瘤组织Ki-67 表达情况,PCR测序法检测胶质瘤组织IDH1、P53 的突变情况.所有数据处理应用SPSS26.0 统计软件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Ki-67 标记指数与强化、瘤周水肿、性质、年龄、病理学分级、肿瘤区rCBF值及水肿区rCBF值呈正相关(P<0.05),IDH1mut与IDH1wild胶质瘤组间强化程度、T2-FLAIR失配征、肿瘤区rCBF值、水肿区rCBF值、瘤体区rADCmin值及肿瘤区Cho/NAA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胶质瘤P53 突变状态与性别、性质、肿瘤区rCBF值及rFAmea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肿瘤区rCBF值有助于胶质瘤IDH1 基因分型,预测Ki-67 基因表达程度.T2-FLAIR失配征、rCBF值可成为评价IDH1 基因表型MRI特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胶质瘤干细胞标志物Prominin-1/CD133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是最常见的恶性脑肿瘤,恶性程度高、侵袭力强、易复发和预后差是其显著的特点[1].胶质瘤干细胞(glioma Stem Cells,GSCs)是神经胶质瘤细胞中所包含的一种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亚群,其特性包括高致瘤性、自我更新的能力和对放化疗的抵抗,被认为是GBM复发的关键因素之一,也被称之为胶质瘤起始细胞(glioma initiating cells,GICs).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长链非编码RNA叉头框蛋白D2相邻对链RNA1在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和功能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研究长链非编码RNA叉头框蛋白D2相邻对链RNA1(lncRNA FOXD2-AS1)对胶质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首先用qPCR实验检测FOXD2-AS1在U251、LN229、U87这3种胶质瘤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筛选出高表达的2种细胞系进行培养,再构建慢病毒载体转染2种细胞系敲低FOXD2-AS1作为实验组,将空载慢病毒颗粒转染的细胞作为阴性对照组,将常规培养未进行转染的细胞作为空白组,采用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2种胶质瘤细胞系中各组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将FOXD2-AS1敲低后进行转录组测序,进行差异基因取交集,并对共同差异基因进行富集分析.结果 qPCR实验显示FOXD2-AS1在LN229、U251这2种胶质瘤细胞系中明显高表达,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相比,被慢病毒载体转染敲低FOXD2-AS1时,2种胶质瘤细胞系中实验组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明显下降.生信数据库分析敲低FOXD2-AS1时发现2种胶质瘤细胞系共有48个相关差异性表达基因,进一步通过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2种胶质瘤细胞系中FOXD2-AS1敲低都与多种信号通路(细胞过程中的聚焦粘附、环境信息处理中的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遗传信息处理中的剪接体、人类疾病中的癌症通路、新陈代谢中的代谢途径、有机系统中的补体和凝血级联反应)存在相关性.结论 LncRNA FOXD2-AS1在胶质瘤细胞迁移、侵袭中发挥作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可还有待后续进一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MRPS23在乳腺癌表达与临床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MRPS2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30例.通过HE染色观察乳腺癌组织的病变情况;通过免疫组化检测MRPS23在癌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通过GEPIA数据库分析MRPS23表达量高低与生存期的相关性.结果 HE结果显示乳腺癌组织的肿瘤细胞巢团状排列,肿瘤细胞核大、核浆比增高,间质有较多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癌组织中MRPS23的表达水平显著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525,P<0.05).肿瘤大小、Ki67在MRPS23高低表达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47、-2.574,P<0.05).在乳腺癌、宫颈癌、胶质瘤等多种癌组织中MRPS23的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的ROC曲线AUC高达0.9144(95%CI:0.8470~0.9819),生存曲线表明高表达的MRPS23具有较短的生存期.结论 MRPS23可能为治疗乳腺癌潜在的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DIRAS3可能是一种新的胶质瘤生物标志物且与免疫浸润相关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索DIRAS3对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通过TCGA和CGGA数据库提取DIRAS3表达谱和临床数据,分析DIRAS3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胶质瘤患者中mRNA的表达水平,及其对总生存期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影响.收集32例包括正常脑及胶质瘤组织标本,并采用Western blotting、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比较DIRAS3蛋白在不同等级胶质瘤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通过基因本体论(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和基因集变异分析(GSVA)等方法,对DIRAS3及其共表达基因可能的生物学功能和信号传导通路进行分析.并分析DIRAS3与免疫细胞浸润程度以及免疫相关分子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 DIRAS3在胶质瘤中的过表达现象明显,且其表达水平随WHO分级升高而增加,并与患者的总生存率呈负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DIRAS3的高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分级、IDH状态以及1p/19q编码缺失有关.此外,DIRAS3相关表达基因富集在多种免疫相关通路中,参与调节免疫反应的多个过程.结论 DIRAS3不仅是胶质瘤的诊断和预后生物标志物,更是胶质瘤免疫疗法的关键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血清miRNA-21、术前清蛋白-球蛋白比值对大脑胶质瘤预后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血清 miRNA-21、术前清蛋白-球蛋白比值与胶质瘤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 2019年 1月—2023年 1月 243例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胶质瘤的病人,收集病人年龄、性别、吸烟和饮酒情况、体质指数、Karnofsky表现状态(KPS)、肿瘤大小、肿瘤位置(脑区)、切除范围、术前淋巴细胞计数、术前清蛋白水平、辅助放疗、化疗等资料,并根据磁共振成像数据计算肿瘤大小,采集病人术前 1周血液学指标数据,评估术前清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R)及总生存期(OS).检测血清 miRNA-21,OS由 Kaplan-Meier分析估计,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 AGR和 miRNA21的预测能力.Cox比例风险模型用于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结果:排除65例不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和 12例失访病人,共纳入 166例病人.Kaplan-Meier分析曲线显示,AGR≤1.75或miRNA-21≤48的病人 OS明显低于 AGR>1.75或 miRNA-21>48的病人(P均<0.001).1年生存期:AGR和 miRNA-21的 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680,0.631;2年生存期:AGR和miRNA-21的AUC分别为 0.651,0.656.在多变量分析中,AGR[HR=0.785,95%CI(0.357,0.979),P=0.040]和 miRNA-21[HR=0.757,95%CI(0.378,0.985),P=0.039]均是 OS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术前 AGR和 miRNA-21 与胶质瘤病人的 OS显著相关.基于术前炎症、免疫和营养状况等指标,AGR和 miRNA-21可为胶质瘤病人制定更有效的术前调节策略和更好的辅助治疗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Ki-67及IDH1-R132H在神经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检测Ki-67及异柠檬酸脱氢酶-R132H(IDH1-R132H)在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情况,进一步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确诊的脑胶质瘤患者41例为研究对象,取同期因颅脑外伤及自发性颅内出血行血肿清除开颅手术而获取的正常脑组织13例作空白对照.免疫组化法检测并比较Ki-67及IDH1-R132H在神经胶质瘤及对照组中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Ki-67在Ⅲ~Ⅳ级中的阳性率(93.7%)明显高于Ⅰ~Ⅱ级肿瘤组织(45.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748,P<0.05),在正常脑组织中表达为阴性;IDH1-R132H在Ⅱ和Ⅲ级中的阳性率(83.3%)明显高于Ⅰ和Ⅳ级肿瘤组织(47.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47,P<0.05),在正常脑组织中表达为阴性;IDH1-R132H阴性表达和阳性表达组中,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55,P<0.05),进一步行相关性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314,P<0.05).结论 Ki-67和IDH1-R132H蛋白表达水平可指导脑胶质瘤患者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H3G34突变型弥漫型半球胶质瘤3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H3 G34突变型弥漫型半球胶质瘤(H3 G34-mutant diffuse hemisphere glioma,DHG-G34)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其免疫表型、分子特征和预后.方法 复习3例DHG-G34病例资料,光镜下分析其组织学特点和免疫表型,结合分子改变和随访结果评估该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结果 例1、例2位于右侧额叶,例3累及双侧额叶、左侧颞岛叶及基底核区等多个脑叶.术前影像2例额叶病变均显示皮质及交界区囊实性占位,增强扫描囊壁及实性部分强化;例3显示多个脑叶呈不规则异常信号影,强化不明显.显微镜下2例额叶病变均呈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改变,在GBM背景中可见密集分布未分化小细胞,呈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ur,PNET)改变.例3肿瘤累及多个脑叶,呈2~3级星形细胞瘤形态.免疫组化肿瘤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均阳性,但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2(oligodendrocyte transcription factor 2,Olig-2)、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IDH)1/2、地中海贫血伴智力低下综合征X连锁(alpha-thalassemia X-linked intellectual,ATRX)、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启动子(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 promoter,MGMT)和BRAF V600E均阴性.1例P53呈强阳性,2例P53表达完全缺失(无义突变);2例H3 G34R呈弥漫核强阳性,1例H3 G34V阳性.3例均行病灶切除术,例2术后未辅助放化疗,3个月后肿瘤即复发.例1和例3术后行放化疗,在术后12和17个月出现肿瘤进展.结论 DHG-G34是一种累及青少年和年轻成人大脑半球的高级别胶质瘤,具有特征性免疫表型和分子改变,患者预后差,但优于IDH野生型GBM和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K27变异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白藜芦醇对化疗后脑胶质瘤动物模型血液高凝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为探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SV)对化疗后脑胶质瘤动物模型血液高凝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皮下注射U87细胞构建小鼠胶质瘤动物模型,将建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对照组、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组和TMZ+RSV组.其中TMZ组和TMZ+RSV组使用TMZ灌胃,剂量为50mg/(kg·d).TMZ+RSV组小鼠用RSV灌胃,剂量10mg/(kg·d).分析RSV对肿瘤生长和血液高凝状态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肿瘤和血管内皮组织中Wnt通路水平.结果 TMZ组肿瘤体积(144.56±15.24)mm3 和质量(114.11±13.07)m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MZ+RSV组肿瘤体积(106.45±13.15)mm3和质量(90.23±10.38)mg,均显著低于TMZ组(P<0.05).对照组肿瘤组织中细胞凋亡率为(4.16±1.05)%,TMZ组凋亡率为(15.83±2.54)%,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MZ+RSV组凋亡率为(24.03±3.85)%,显著高于TMZ组(P<0.05).TMZ组全血黏度、PT、APTT和ET1显著高于对照组,NO低于对照组(P<0.05).TMZ+RSV组全血黏度、PT、APTT和ET1显著低于TMZ组,NO高于TMZ组(P<0.05).对照组和TMZ组肿瘤和血管内皮组织中Wnt2和β-catenin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TMZ+RSV组肿瘤组织和血管内皮组织中Wnt2和β-catenin显著低于对照组和TMZ组(P<0.05).结论 RSV可通过抑制肿瘤组织和血管内皮细胞中Wnt通路,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和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缓解高凝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脂肪酸结合蛋白7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脂肪酸结合蛋白7(FABP7)是一种小分子胞浆蛋白,作为细胞内脂肪酸伴侣与DHA等配体特异性结合并广泛参与机体的生理病理过程。在脑发育过程中,FABP7在神经干细胞、星型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前体细胞中大量表达,在调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现围绕FABP7的结构、功能、表达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