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首次发现入侵害虫七角星蜡蚧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2022年先后在海南省万宁市兴隆镇的番石榴、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黎母山蒲桃上发现 1种蚧虫为害,对其进行报道,以期为该物种的检疫鉴定和监测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形态学方法,确定该蚧虫的种类;参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梳理该蚧虫的基本信息及形态鉴别特征,并参照国内外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指标体系进行风险性评价.[结果]经鉴定该蚧虫为检疫性害虫七角星蜡蚧,在海南省首次发现,为外来入侵害虫,危害多种果树及观赏性植物.本研究介绍了七角星蜡蚧的分类地位、分布与寄主、形态特征、生物学和危害等;编制了中国蜡蚧属物种的检索表;七角星蜡蚧的综合风险值为1.72.[结论]七角星蜡蚧在我国属于中风险有害外来入侵生物,在我国热带地区扩散趋势明显,应加以警惕,加强其调查监测和检疫工作,以防其进一步扩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番石榴及其提取物抗炎机制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6/1
炎症是身体的防御机制,可分为慢性和急性,而抗炎药物的研究一直是医学领域的热点之一.目前临床上治疗炎症相关疾病的药物主要是抗生素,但长期使用不仅损害器官还产生耐药性,药物疗效减弱.番石榴及其提取物有潜在的抗炎作用,且毒副作用小,可调节多种靶点带来综合治疗,故通过抑制机体转录因子活化、细胞因子分泌等作用机制,成为炎症疾病治疗的新策略.本文将对近年国内外番石榴及其提取物在炎症性疾病中的抗炎机制进行综述,为临床开发新型、副作用小、耐药性低的辅助抗炎药物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湖北大戟化学成分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研究湖北大戟Euphorbia hylonoma Hand.-Mazz.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中压液相色谱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通过1 H-NMR、13 C-NMR、ESI-MS等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湖北大戟中分离纯化得到 16 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柰酚(1)、异槲皮苷(2)、番石榴苷(3)、槲皮苷(4)、2″-O-没食子酰基-槲皮苷(5)、槲皮素-3-O-(4″-没食子酰基)-α-L-鼠李糖苷(6)、阿福豆苷(7)、山柰酚-3-O-β-D-葡萄糖醛酸-6″-甲酯(8)、槲皮素(9)、(-)-丁香酯素(10)、臭矢菜素A(11)、七叶亭(12)、七叶苷(13)、新海胆灵A(14)、3,3′-二甲氧基鞣花酸(15)、3-O-没食子酰基-莽草酸(16).结论:其中,化合物 1~14、16 为首次从湖北大戟中分离得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基于流式细胞仪鉴定番石榴倍性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利用流式细胞仪鉴定番石榴的染色体倍性,为番石榴倍性育种和杂交育种奠定基础.[方法]以番石榴为材料,比较了样品部位、离心处理和保存方式对倍性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番石榴花瓣作为倍性检测材料时,收集到的细胞核DNA数目最多,CV值为 1.96%,峰形效果最佳;在制备细胞核悬浮液时,过滤后不离心,直接染色后上机的测定效果最好;新鲜番石榴花瓣得到的细胞核DNA含量明显高于冷藏和其他冷冻处理组,且背景碎片少,主峰明显;-80℃冷冻处理对样本的破坏性最小,检测效果仅次于新鲜的番石榴花瓣.本研究建立的番石榴流式细胞术倍性分析的方法为:取番石榴花瓣 0.50-1.00 cm2,加入1 mL的mGb裂解液中混合切碎,过滤后加入 30 μL PI染色 1 min即可上机检测.[结论]利用建立的流式细胞术对 33 份番石榴种质资源进行倍性鉴定,共检测出二倍体 32 份,六倍体 1 份.该方法执行简便、高效准确,为番石榴种质资源倍性鉴定提供了有效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基于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的痢泻灵片质量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基于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对痢泻灵片质量进行评价.方法 建立HPLC指纹图谱,系统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筛选质量差异标志物,测定其含量.结果 指纹图谱中有17个共有峰,相似度0.835~0.977.各批样品聚为3类,发现7个质量差异标志物,其中5个为番石榴酸、绿原酸、儿茶素、没食子酸、穿心莲内酯,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95.0%~105.0%,RSD 0.44%~1.6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高效,可为痢泻灵片全面质量控制和科学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HPLC同时测定不同产地番石榴叶药材中4种黄酮类成分含量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不同产地番石榴叶药材中金丝桃苷、槲皮素-3-D-β-D-吡喃阿拉伯糖苷、槲皮素-3-O-α-L-呋喃阿拉伯糖苷、槲皮素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mL·min-1,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360 nm,进样量10 μL.结果 金丝桃苷、槲皮素-3-O-β-D-吡喃阿拉伯糖苷、槲皮素-3-O-α-L-呋喃阿拉伯糖苷、槲皮素检测进样量线性范围分别为0.155~3.100 μg(r=1.000 0),0.159~3.182 μg(r=0.999 8),0.180~3.601 μg(r=0.999 8),0.007~0.135 μg(r=1.000 0);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0%;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32%(RSD=1.44%,n=6),97.79%(RSD=1.11%,n=6),100.73%(RSD=1.43%,n=6),98.33%(RSD=1.48%,n=6),10批不同产地的番石榴叶药材中4种黄酮类成分含量差异较大.结论 该方法简便、专属性强、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不同产地番石榴叶药材的质量控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草莓番石榴果实化学成分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草莓番石榴Psidum littorale Raddi果实的化学成分.方法 草莓番石榴果实9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甲醇部位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D-101大孔树脂、HPLC制备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羽扇豆醇(1)、白桦脂醇(2)、nigaichigoside Fl (3)、2α-羟基白桦脂酸(4)、(-)-表丁香树脂醇(5)、(+)-丁香脂素(6)、(+)-isolariciresinol-9’-O-β-glucopyranoside(7)、(7S,8R)-urolignoside (8)、苄基-β-D-葡萄糖(9)、丁二酸(10)、β-谷甾醇(11)、胡萝卜苷(12).结论 化合物1~9为首次从番石榴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选番石榴叶总黄酮酶辅助提取工艺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优化酶辅助超声提取番石榴叶总黄酮的工艺及研究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BBD-RSM)优化番石榴叶总黄酮酶辅助超声提取工艺,以提取时间,酶用量,乙醇体积分数为考察因素;采用HPLC法测定金丝桃苷、槲皮素-3-O-β-D-吡喃阿拉伯糖苷、槲皮素-3-O-α-L-呋喃阿拉伯糖苷3个指标成分含量,进行加权综合评分计算OD值(归一化值),使用Design Expert进行拟合,优选出最佳工艺并进行验证.结果:番石榴叶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34 min,酶用量0.93%,乙醇体积分数52%,提取温度40℃.结论:BBD-RSM优化番石榴叶总黄酮酶辅助超声提取工艺,实际值与预测值吻合度较高,预测性良好,方法可行;采用HPLC法测定总黄酮含量,方法稳定,准确度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番石榴叶黄酮类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利用硅胶、D-101大孔树脂、Sephadex LH-20、ODS等柱色谱方法从番石榴叶乙醇浸提液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6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1)、槲皮素-3-O-α-D-阿拉伯糖苷(2)、槲皮素-3-O-α-D-核糖苷(3)、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4)、槲皮素-3-O-α-D-葡萄糖苷(5)、槲皮素-3-O-α-D-木糖苷(6).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O2-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Fe3+还原能力、总抗氧化能力检测评价了6个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维生素C为阳性对照.结果表明6个黄酮类化合物均具有显著抗氧化活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番石榴叶总黄酮提取工艺及总黄酮对糖尿病小鼠糖耐量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优化番石榴叶总黄酮提取工艺,考察番石榴叶总黄酮对糖尿病模型小鼠糖耐量的影响.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用量为自变量,金丝桃苷、槲皮素-3-O-β-D-吡喃阿拉伯糖苷、槲皮素-3-O-α-L-呋喃阿拉伯糖苷和浸出物得率的综合评分为因变量,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番石榴叶总黄酮回流提取工艺并进行验证试验.取6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170 mg/kg)和番石榴叶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23.41、46.81、93.62 mg/kg,以总黄酮含量计),每组10只.除空白组小鼠外,其余各组小鼠复制糖尿病模型,成模后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21 d,末次给药6h后,灌胃葡萄糖2.0 g/kg,于给予葡萄糖后0、0.5、1.0、2.0 h测定血糖值,计算血糖变化曲线下面积(AUC).结果:番石榴叶总黄酮最优工艺为提取2次,每次1.0h,料液比1∶17,乙醇体积分数56%,验证试验中金丝桃苷、槲皮素-3-O-β-D-吡喃阿拉伯糖苷、槲皮素-3-O-α-L-呋喃阿拉伯糖苷含量分别为2.57、3.38、2.26 mg/g(RSD<2%,n=3),浸膏得率为25.71% (RSD< 1.19%,n=3),综合评分平均值为96.41 (RSD=1.34%,n=3),与预测值99.98的相对误差为3.57%.与空白组比较,各组小鼠AUC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和番石榴叶总黄酮中、高剂量组AUC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优化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质量可控;番石榴叶总黄酮可促进糖尿病小鼠血糖恢复正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