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疼痛患者配偶疼痛回应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编制慢性疼痛患者配偶疼痛回应量表并进行信效度检验,为慢性疼痛患者配偶疼痛回应的科学评估提供可靠工具。方法:以亲密关系的人际过程模型为理论模型,通过文献分析、半结构式访谈、德尔菲专家咨询、预调查形成量表初稿。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388例慢性疼痛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检验量表的信效度。结果:慢性疼痛患者配偶疼痛回应量表共包括情感支持型疼痛回应、行为支持型疼痛回应、注意力转移型疼痛回应、消极型疼痛回应4个维度,21个条目。I-CVI为0.850~1.000;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到4个符合条件的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1.173%;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拟合度指标均在可接受范围;效标关联效度系数为0.692( P<0.01)。总量表Cronbach α系数为0.894,折半信度为0.906,重测信度为0.927。 结论:慢性疼痛患者配偶疼痛回应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用于慢性疼痛患者配偶疼痛回应的评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者男,51岁,主因“反复四肢乏力25 d,意识模糊9d.”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5 d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乏力,伴出汗、饥饿感,无头晕、头痛,无躁动、四肢抽搐,无心悸、胸闷、心前区疼痛,无恶心、呕吐,予自行进食后症状缓解.此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常发生于夜间及清晨空腹时,每日1次,性质及程度同前,自行进食后症状缓解,未重视,未诊治.于入院前9d无明显诱因出现意识模糊,呼之可回应,症状持续约30min,家属予进食后症状缓解.3d前就诊政和县医院,查“随机血糖18.6 mmol/L,睡前血糖13.1 mmo/L,糖化血红蛋白:6.3%,尿酮体(-),尿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养老机构老年痴呆症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以需要引导行为妥协模式(NDB)为理论框架,探讨养老机构老年痴呆症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3年7—8月对浙江省4家公立养老机构687名老年人进行调查,最终纳入老年痴呆症患者246例.利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神经精神科问卷知情版量表(NPI-Q)、中文版晚期老年痴呆症疼痛评估量表(C-PAINAD)进行评估.结果 246例老年痴呆症患者中有233例在近1个月内至少有1种精神行为症状,占94.7%,其中以睡眠/夜间行为最多见,占59.3%;其次为异常运动行为占46.7%,易激惹/情绪不稳占44.3%,抑郁占43.5%.基于NDB模式的养老机构老年痴呆症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背景因素为日常生活能力和CDR(P<0.05),紧邻因素为有无门禁、家人探视频率、有无配偶(P<0.05).结论 精神行为症状是老年痴呆症患者某种需求的提示,如给予恰当的回应,可减少症状的发生.照护人员应依据患者紧邻因素和背景因素给与相应的照护,以减少精神行为症状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我国公立医院患者就医体验状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我国公立医院患者就医体验情况,分析评价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效果.方法2017年9月6日至2018年12月15日,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在线调查我国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的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满意度情况.从挂号体验、医生沟通、护士沟通、医院环境与标识、患者隐私保护、医务人员回应6个维度15个问题,分析门诊患者的就医体验;从护士沟通、医生沟通、疼痛管理、用药沟通、出入院信息及手续、医务人员回应、饭菜质量、对患者亲友态度、医院环境与标识9个维度20个问题,分析住院患者的就医体验.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分析数据.结果 共获得门诊患者有效问卷918万份,住院患者有效问卷536万份.我国门诊患者总体满意度为90.45分,对"护士沟通"的满意度相对较高,对"隐私保护"的满意度相对较低;住院患者总体满意度为93.01分,对"对患者亲友态度"的满意度相对较高,对"医生沟通"的满意度相对较低.结论 我国公立医院患者就医体验总体良好,但在门诊环境与标识、患者隐私保护、医务人员回应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改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痛苦如何走向哲学——痛苦哲学的内涵、隐喻与范畴
编辑人员丨2023/8/5
以当代临床境遇为背景,展现人类疼痛感受及其哲学认知的嬗变,包括从痛苦到苦难的生命觉知与哲学觉悟,继而从语义层面对疼痛、痛苦、苦难的内涵进行哲学修辞分析,试图洞悉疼痛、痛苦、苦难的复杂存在与临床复调叙事,探究疼痛与痛苦的哲学隐喻,建构疼痛、痛苦、苦难哲学的基本范畴,揭示临床疾苦认知的"逆向"特征,从疼到痛,从疾痛到疾苦,从痛苦到苦难,是一个拒绝精准性,凸显模糊性的"返祖"过程,也是医学不确定性与诊疗艺术性的真实呈现,旨在助力叙事医学"回应苦难"理念的深入理解,也为循证医学、精准医学的哲学反思提供契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2019年我国公立医院患者满意度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调查我国公立医院患者满意度情况,为提高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以微信为载体,调查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全国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满意度.采用得分描述数据结果.结果 共调查了7145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共采集门诊患者有效样本262.10万份,住院患者有效样本276.21万份.门诊患者总满意度得分为84.69分,对"护士沟通"和"医生沟通"满意度相对较高,对"环境与标识"满意度最低;住院患者总满意度得分为90.18分,对"对亲友态度""医务人员回应""医生沟通"和"护士沟通"满意度相对较高,对"餐饮服务"满意度最低.不同地区、等级、类型医院患者满意度存在差异.结论 我国公立医院患者总满意度较高,人文关怀得到加强.但后勤服务能力需进一步提升,妇幼保健院需进一步加强患者疼痛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慢性疼痛患者重要他人疼痛回应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慢性疼痛是指超过3 个月及以上的持续或间歇性疼痛[1],常给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较大困扰.2020 年国际疼痛学会(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IASP)重新修订了疼痛定义,强调疼痛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交互影响的个人主观体验[2].作为影响疼痛的社会因素之一,重要他人这一概念近年来逐渐开始受到国外学者的关注.重要他人是指与个体有重要关系的具体人物,是个体社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3].研究[4-5]显示,重要他人对慢性疼痛患者的疼痛回应与患者疼痛程度、疼痛行为、抑郁及躯体功能均密切相关,但国内尚未见此类研究的报道.因此,本文对重要他人疼痛回应的概念、评估工具、对慢性疼痛患者的影响和干预策略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及诊疗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1/1/16
2019年底,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暴发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这种冠状病毒(CoV)是一种新的冠状病毒,在人类历史中未曾出现过.这种新的冠状病毒被命名为SARS-CoV-2.SARS-CoV-2与SARS病毒(SARS-CoV)来自同一个病毒家族,不是同一个病毒.SARS-CoV-2感染可导致轻微症状,包括流鼻涕、咽喉疼痛、咳嗽和发热,也可导致严重症状,包括肺炎、呼吸困难.对少数患者,这种疾病可能致命.高龄人群及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和心脏病)的人群,似乎更容易出现严重症状.目前,这种病原体已造成前所未有的疫情,人们也作出了前所未有的回应.但是目前缺乏特效药物,或缺乏充分的临床证据.面对当前疫情防控紧迫局面,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对冠状病毒尤其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1/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