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睡眠障碍相关风险因素及治疗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睡眠障碍是指睡眠量的异常、质的异常或在睡眠时发生某些临床症状,严重影响人体功能及健康.睡眠障碍的发病与年龄呈正相关,由于绝经综合征、代谢相关疾病而高发,女性围绝经期通常是女性睡眠障碍发生的转折点.围绝经期及绝经后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障碍、日间功能障碍,严重情况下出现焦虑、抑郁情绪.根据相关风险因素对症治疗,缓解绝经相关症状,改善睡眠质量,增加有效睡眠时间,恢复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是治疗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的目标.围绝经期及绝经后睡眠障碍的治疗措施包括非药物治疗(睡眠卫生教育、失眠认知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绝经激素治疗、精神类及镇静催眠药、褪黑素、中医中药等).综述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睡眠障碍相关风险因素及诊断治疗研究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急诊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急性尿潴留风险预测模型与评价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急性尿潴留(acute urinary retention,AUR)问题容易被忽视,通过建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AUR发生风险的临床预测模型,帮助临床医师能早期识别高风险患者,尽早干预,减少AUR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3年7月1日至2023年8月31日就诊于本院急诊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313例,根据是否发生AUR将患者分为AUR组(45例)和非AUR组(26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特征、实验室化验指标、膀胱体积,通过Logistic分析影响AU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AUR发生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 合并痴呆精神行为症状(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OR=3.334,95%CI 1.258~8.839,P=0.015)、使用催眠镇静药(OR=6.758,95%CI 2.184~20.912,P=0.001)、心率增快(OR=1.041,95%CI 1.013~1.070,P=0.004)、膀胱体积增大(OR=1.005,95%CI 1.004~1.007,P<0.001)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发生AUR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显示预测曲线与标准模型曲线拟合度较高,平均绝对误差为0.021.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结果显示AUC为0.083,95%CI为0.767~0.909.结论 合并BPSD、使用催眠镇静药、心率增快、膀胱体积增大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发生AUR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可直观地评估老年髋部骨折患者AUR发生风险,为急诊医生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表情分析技术在监管场所精神障碍者暴力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究精神障碍者暴力攻击行为与其情绪之间的联系,评价表情分析技术在监管场所内精神障碍者暴力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为暴力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39例监管场所男性精神障碍者,采用修改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暴力历史、临床、风险评估量表中文版,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和简明精神病量表,评估受试者的暴力风险、认知功能、精神症状及严重程度,对受试者进行情绪唤醒并记录唤醒前、唤醒后及唤醒过程中的情绪及表情动作单元强度,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唤醒前、唤醒后及唤醒过程中的情绪和表情动作单元强度差异,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计算7种基础情绪表情强度与评估量表评分间的相关性.结果 受试者的悲伤、惊奇和惧怕3种情绪在不同时间段强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内侧眉毛提起动作单元强度在诱发情绪前后强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愤怒情绪强度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均与修改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眉毛提起、眼睑收紧、上眼睑提起等眼部动作单元可以作为识别暴力攻击行为相关的负性情绪(如悲伤、愤怒)的有效动作单元,表情分析技术可作为辅助手段应用于监管场所内精神障碍者的潜在暴力风险评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丙戊酸镁联合多奈哌齐在治疗老年痴呆中的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分析老年痴呆患者应用丙戊酸镁联合多奈哌齐治疗后其认知功能及血清神经营养因子(BDNF)、铜蓝蛋白(CER)、微小核糖核酸-132(miRNA-132)水平等指标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衡水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片,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丙戊酸镁片,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认知功能、精神行为症状、炎性因子、神经功能及安全性.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简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BDNF、CER、miRNA-132水平均升高,试验组高于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22、9.215、20.914、18.728、11.721,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神经精神症状问卷(NPI)评分、白细胞介素-1β(IL-1β)、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降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22、6.995、14.639、6.516,P<0.05).治疗期间,两组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痴呆患者应用丙戊酸镁联合多奈哌齐治疗后其血清BDNF、CER、miRNA-132水平升高,神经功能改善,机体炎症减轻,认知功能及神经行为症状进一步改善,且安全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失眠的在线简版行为疗法对失眠障碍的干预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背景 失眠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传统的认知行为疗法(CBT-I)是一种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方法,但其操作复杂、耗时长、依从性低等缺点限制了其在真实世界的应用.简版行为疗法(BBT-I)是一种基于CBT-I的简化治疗方法,其疗效与CBT-I相当,更适合在真实世界中推广.然而,BBT-I是否适用于中国失眠障碍人群暂不明确,而通过线上方式进行BBT-I的研究更是缺乏.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通过微信小程序进行的在线BBT-I(eBBT-I)对中国失眠障碍患者失眠改善的疗效,以及其对患者睡眠信念和态度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的设计,将 2023 年 2-11 月来自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医学科睡眠门诊的失眠障碍患者设为干预组,将线上和线下招募的失眠障碍志愿者设为对照组,干预组接受为期 2 周的eBBT-I治疗,对照组接受精神卫生教育的伪干预.在干预前后分别测量患者的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和简版睡眠信念与态度问卷(DBAS-16)得分,以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研究最终共纳入35例干预组患者和30例对照组患者.主要结局指标:组别与时间对ISI得分存在交互作用(P<0.05);组别与时间分别对ISI得分主效应显著(P<0.05).干预前3 d(基线)两组ISI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4 d干预组ISI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干预后 14 d ISI得分低于组内干预前(P<0.05).次要结局指标:组别与时间对DBAS-16 得分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对DBAS-16 得分主效应显著(P<0.05);组别对DBAS-16 得分主效应不显著(P>0.05).干预前3 d(基线)、干预后 14 d两组DBAS-16 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 14 d DBAS-16 得分高于组内干预前(P<0.05).结论 eBBT-I有效地改善了失眠障碍患者的失眠症状和负面影响,但对睡眠信念与态度的改善效果仍有待提升.本研究支持了eBBT-I在中国失眠障碍患者失眠治疗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虚拟现实训练联合芳香疗法对养老院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VR)训练联合芳香疗法对养老院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养老院AD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VR训练同步芳香疗法,VR训练和芳香疗法均每周3次,每次45 min,连续干预6个月。于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干预后)评估2组患者的认知功能[ MMSE和AD认知功能评估量表(ADAS-cog)]、精神行为症状[AD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量表)、运动功能[包括"起立-行走"记时测试(TUGT)、30 s坐椅站立试验(30sCST)、30 s手臂弯曲试验(30sACT)和坐椅前伸试验(CSRT)]和生活质量[老年性痴呆生活质量量表(QOL-AD)]评估。结果:干预后,对照组患者的MMSE、ADAS-cog和ADL评分与组内干预前比较,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MMSE、ADAS-cog、BEHAVE-AD和ADL评分与组内干预前比较,亦显著改善( P<0.05),且均优于对照组干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2组患者的TUGT、30sCST、30sACT和CSRT测试结果与组内干预前比较,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的上述指标亦优于对照组干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对照组的QOL-AD评分为(26.28±3.27)分,与组内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QOL-AD评分为(29.47±4.16)分,与组内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VR训练联合芳香疗法可显著改善养老院AD患者的认知功能、精神行为症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在养老机构的AD患者中推广和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中国强迫症研究的未来方向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强迫症是精神科的常见疾病之一。过去三十年,强迫症患者可以从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中获益,总体结局大为改善,但我国强迫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相对薄弱,未成体系,有效的认知行为治疗没有得到应有的普及和推广。因此,未来我国在建立高质量的中国强迫症研究数据库基础上,应重点强化强迫症的基础研究、核心症状、残留症状、临床亚型、共病机制和干预,及其心理治疗、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或物理治疗等临床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急性病毒感染相关性脑病的临床和免疫学特征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急性病毒感染相关性脑病患儿的临床特征和免疫学特征。方法: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期间诊断为急性病毒感染相关性脑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末次随访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与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分),分析不同预后患儿的临床和免疫学特征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急性病毒感染相关性脑病患儿28例。年龄4月龄至11岁。男16例(57%),女12例(43%)。前驱感染的病毒中,新型冠状病毒16例、甲型流感病毒8例、乙型流感病毒3例、诺如病毒1例。其中,急性坏死性脑病21例、急性脑病伴双向发作及后期弥散降低4例、伴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的轻度脑病综合征2例、出血性休克伴脑病综合征1例。首发症状中,意识障碍24例(85.7%)、癫痫发作23例(82.1%)、言语障碍17例(60.7%)、不自主运动11例(39.3%)、精神行为异常10例(35.7%)。头颅磁共振成像病变部位提示丘脑17例、脑干10例、基底核9例、小脑半球8例和胼胝体4例。末次随访评估mRS评分>2分17例,mRS评分≤2分11例。单因素分析发现,预后不良组意识障碍、癫痫丛集性发作、脑干病变、血清T细胞绝对数、脑脊液蛋白、脑脊液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IL-8]高于预后良好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脑干病变、脑脊液IL-1β和T细胞绝对数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脑干病变、脑脊液IL-1β和T细胞绝对数等对急性病毒感染相关性脑病的预后有预测价值。病情越重,T细胞绝对数越低,部分脑脊液细胞因子越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时间护理理念的积极心理学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精神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时间护理理念的积极心理学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精神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2019年4月至2021年1月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时间护理理念的积极心理学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危险行为、精神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精神症状评分、危险行为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基于时间护理理念的积极心理学模式可有效缓解精神分裂症患者消极精神症状,降低患者危险性行为的发生率,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奥卡西平联合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兴奋激越的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奥卡西平联合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兴奋激越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衢州市第三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患者110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齐拉西酮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奥卡西平联合齐拉西酮胶囊治疗,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PANSS兴奋激越因子(PANSS-EC)、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CGI-SI)评分、血清神经细胞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同型半胱氨酸(Hcy)、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2(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的PANSS-EC、MOAS、CGI-SI评分、Hcy、IL-1β、TNF-α水平均降低( t=7.829、14.952、3.417、15.511、18.948、7.193、18.453、24.161、1.995、3.378、3.968、6.820,均 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15.34±3.56)分比(11.08±3.17)分、(5.36±1.68)分比(4.15±1.46)分、(5.56±1.21)分比(4.18±1.35)分、(14.29±2.42)μmol/L比(10.63±2.24)μmol/L、(48.15±15.63)ng/L比(42.18±10.51)ng/L、(29.57±8.76)ng/L比(23.48±6.76)ng/L]( t=6.628、4.032、5.645、8.231、2.351、4.082,均 P<0.05),而BDNF、NGF、GDNF水平均升高( t=6.253、6.346、3.513、13.906、15.874、7.507,均 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9.34±1.23)μg/L比(11.35±1.34)μg/L、(21.37±2.85)μg/L比(26.87±3.21)μg/L、(439.51±56.42)ng/L比(489.63±58.15)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351、3.523、3.204,均 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45%(14/55)比12.73%(7/55),χ 2=2.884, P=0.089]。 结论:奥卡西平联合齐拉西酮可有效控制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的临床症状,改善血清的细胞因子、Hcy及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