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毒储存库优化方案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抑制患者2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现报道2例在规律抗病毒治疗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载量抑制成功而CD4 + T淋巴细胞增长并不理想的HIV抗体阳性患者。根据HIV病毒储存库(HIV DNA)信息对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方案进行优化后,2例患者的CD4 + T淋巴细胞数量有所提升。通过总结患者的诊疗经过,希望能给临床医师带来启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长链非编码RNA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在多种生物通路中具有重要的调控功能,在病毒复制和先天性免疫应答调控网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讨论了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相关的复杂的lncRNA网络,来自人类宿主和HIV自身的lncRNA影响了HIV复制、潜伏期的建立及维持、储存库的清除、病毒的重新激活等过程。由于有效的HIV疫苗或治愈方法的缺乏,以及目前大流行的规模,深入了解lncRNA和HIV之间的复杂调控网络将有助于制订治疗HIV感染的新战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治疗艾滋病及其他疾病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长期抗病毒治疗策略使得我国艾滋病形势有所缓解,但由于HIV在急性感染期已形成病毒储存库,因而难以彻底清除。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疗法利用单克隆抗体的抗原结合位点同T细胞的信号激活机制相结合,摆脱了MHC限制,其主要结构包括胞外、跨膜、胞内三个部分,分别起着与抗原特异性结合、锚定受体和传输信号的作用,但该疗法目前仍存在HIV易感性、扩增困难、脱靶效应、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等问题。此外,CAR-T免疫疗法在治疗白血病、胃癌、肝癌、慢性乙型肝炎等疾病中也有应用。本文对CAR-T免疫疗法在艾滋病及其他疾病方面的应用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北京市一起冷链相关新型冠状病毒Delta变异株聚集性疫情的溯源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对北京市一起冷链相关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Delta变异株聚集性疫情进行溯源调查,分析其感染来源和传播链。方法:应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核查病例的活动轨迹,对活动轨迹涉及的风险点位进行密切接触者追踪、人员和环境采样核酸检测,对核酸阳性标本进行基因测序分析。结果:2022年1月18日至2月6日,共报告112例新冠病毒感染者,除1例待查外,其余111例存在明确的流行病学关联。感染来源为进口冷冻货品外包装,2021年1月进口冷冻货品捕捞后储存于东南亚地区某国冷库,2021年6月包装后发送到我国北京市A区A冷库存储,随后分批次于2022年1月起在B区B冷库贴标销售,首发病例在搬运阳性冷冻货品期间发生感染,继而造成共同工作、就餐和居住在B冷库及其毗邻的C冷库和D餐厅(两库一店)所在区域的人员感染,涉及77例两库一店直接相关病例。在两库一店区域外还造成16个传播支链,涉及35例病例。结论:本起疫情提示进口冷链货品外包装污染输入疫情的风险,应继续加强冷链行业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EB病毒相关性肿瘤外泌体途径递送microRNA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外泌体是由细胞释放到细胞外环境的、直径为30~100 nm的脂质双层膜小囊泡,存在于几乎所有体液中。外泌体携带大量蛋白质、DNA和RNA等,参与细胞间物质的交换与信号的转导。在EB病毒相关性肿瘤中,外泌体是EB病毒microRNA(miRNA)重要的运载体和储存库,协助病毒成分在宿主体内传递,促使肿瘤形成。本文综述复习近年发表的相关文献,主要介绍外泌体的合成、选择性包装递送miRNA的机制以及外泌体miRNA在EB病毒相关性肿瘤中的作用,为EB病毒相关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HIV-1潜伏储存库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HIV-1的感染引起艾滋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能有效地抑制病毒复制,由于HIV-1潜伏储存库的存在使得艾滋病无法治愈。有复制能力HIV-1潜伏在细胞内、逃脱免疫系统监视,从而形成HIV-1潜伏储存库。如何准确检测HIV-1潜伏储存库,可为今后艾滋病治愈提供思路。本文就目前HIV-1潜伏储存库的检测方法和特点进行概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HIV-1 DNA影响因素及临床价值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HIV-1 DNA的影响因素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304例HIV感染/艾滋病患者,分析HIV-1 DNA与CD4 +T细胞计数、CD4/CD8、HIV病毒载量、亚型之间的关系,以此探讨HIV-1 DNA的影响因素及临床应用价值。 结果:不同CD4 +T细胞水平组HIV-1 DNA载量不存在统计学差异(Z=1.194, P>0.05)。CD4/CD8≤0.5组HIV-1 DNA载量高于CD4/CD8>0.5组(Z=-2.788, P<0.01)。HIV病毒载量>100拷贝/ml组HIV-1 DNA载量高于≤100拷贝/ml组(Z=-2.953, P<0.01)。确诊时CD4 +T细胞计数≤200(细胞/μl)组HIV-1 DNA载量高于CD4 +T细胞计数>200(细胞/μl)组(Z=-2.175, P<0.05)。确诊时CD4/CD8≤0.2组患者HIV-1 DNA载量虽高于CD4/CD8介于0.2~0.5之间组,但两组之间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Z=-0.893, P>0.05)。两组HIV-1 DNA载量均高于CD4/CD8≥0.5组(Z=-2.568, Z=-1.960, P<0.05)。确诊时HIV病毒载量>100 000拷贝/ml组HIV-1 DNA载量高于HIV病毒载量≤100 000拷贝/ml组(Z=-3.520, P<0.001)。CRF01_AE组HIV-1 DNA载量高于非CRF01_AE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Z=-2.848, P<0.01)。CD4/CD8为HIV-1 DNA浓度高于500拷贝/ml的保护性因素(OR=0.214(95%CI:0.056~0.822, P<0.05)。 结论:CD4 +T淋巴细胞计数、CD4/CD8、病毒载量及亚型是影响HIV-1 DNA水平的因素,同时HIV-1 DNA可能对于免疫状态评估、疾病进程判断具有辅助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艾滋病患者前列腺组织病毒储存库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前列腺组织病毒储存库的情况,以及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HAART)对HIV感染/AIDS患者前列腺组织中HIV-1 DNA表达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7月至2019年10月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合并HIV感染需要行手术治疗的12例患者,收集患者的血液和前列腺组织标本,分别检测患者血浆HIV-1 RNA、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计数和前列腺组织HIV-1 DNA水平。统计学分析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或曼-惠特尼 U检验。 结果:12例患者中,6例尚未开始进行HAART的患者CD4 +T淋巴细胞计数为(519.8±121.5)/μL,前列腺HIV-1 DNA为2 602(365,10 700)拷贝/10 6细胞数;6例经HAART超过6个月患者的CD4 +T淋巴细胞计数为(182.8±69.7)/μL,前列腺HIV-1 DNA为144(36,563)拷贝/10 6细胞数,两组患者的CD4 +T淋巴细胞计数和前列腺HIV-1 DNA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5.889, Z=-2.082;均 P<0.05)。 结论:无论HIV感染/AIDS患者是否接受过HAART,前列腺组织均可作为HIV-1储存库。HAART进行免疫功能重建后,可以降低前列腺组织病毒储存库的大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24年出现的人感染H10N5和H3N2亚型流感病毒疫情:首次与甲型流感病毒合并感染已成为当代公共卫生危机的罪魁祸首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禽流感病毒通常在野生鸟类和家禽中传播,但也可感染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可感染人类的禽流感病毒主要有H3、H5、H6、H7和H9等亚型。2024年1月27日,中国安徽出现一例人合并感染H10N5亚型禽流感病毒和季节性H3N2流感病毒确诊病例。这是全球报告的首例人感染H10N5亚型禽流感病毒病例。该患者死前曾接触过活禽,而家禽样本经检测也呈H10N5阳性。在全球范围内,H3N2亚型感染最为普遍,与H10N5合并感染可能会增加死亡率。全球家禽养殖场数量庞大,这大大增加了人与禽类的接触,而病毒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被感染的禽类或鸟类传播。H10N5和H3N2合并感染可能对公共卫生构成全球性风险,而人群中尚未形成针对此种合并感染的免疫力,这可能会迅速升级为严重的全球大流行。此外,禽流感病毒在禽类中的固有储存库将持续加剧对公共卫生的威胁。接种流感疫苗、做好个人防护以及定期对禽类相关场所进行清洁、消毒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人感染禽流感病例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储存库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艾滋病患者免疫重建不良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1储存库与HIV感染/艾滋病患者发生免疫重建不良的相关性,探讨HIV-1储存库对免疫重建功能的影响。方法:筛选抗反转录病毒治疗2年以上、HIV RNA低于检测下限的HIV感染/艾滋病患者219例,其中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195例,商丘市立医院12例,周口市传染病医院12例。采取横断面调查,采集外周静脉血检测HIV RNA和T淋巴细胞亚群,并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进行HIV-1 DNA检测。统计学方法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和秩和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采用拟合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HIV-1储存库对HIV感染/艾滋病患者发生免疫重建不良的预测价值。 结果:免疫重建不良患者121例,免疫重建良好患者98例。免疫重建不良组的HIV-1 DNA为(2.50±0.52)拷贝/1×10 6 PBMC,高于免疫重建良好组的(2.11±0.66)拷贝/1×10 6 PBM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78, P<0.001)。免疫重建不良组的CD4 +T淋巴细胞计数为192(139,227)/μL,低于免疫重建良好组的573(457,730)/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12.68, P<0.001)。HIV-1 DNA与CD4 +T淋巴细胞计数、CD4 +/CD8 +T淋巴细胞比值均呈负相关(调整年龄和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时间的影响后 r=-0.277、-0.316,均 P<0.001);HIV-1 DNA预测免疫重建不良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679(95%可信区间为0.604~0.750),临界值为100拷贝/1×10 6PBMC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0.13%和42.91%;CD4 +/CD8 +T淋巴细胞比值预测免疫重建不良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05(95%可信区间0.863~0.942),临界值为0.536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7.68%和89.84%。 结论:HIV-1储存库与HIV感染/艾滋病患者免疫重建不良的发生相关,HIV-1储存库高于100拷贝/1×10 6PBMC且CD4 +/CD8 +T淋巴细胞比值低于0.536可作为发生免疫重建不良的预测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