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少量对比剂确认肩关节MR造影穿刺成功的X线征象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直接法肩关节MR造影过程中以注射少量对比剂后X线征象判断穿刺成功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接受肩关节MR造影检查的669例患者资料,均采用前方入路穿刺,关节腔穿刺过程中向关节腔内注射1~2 ml对比剂后行X线投照,观察6个对比剂分布的X线征象,以MR肩关节造影所见为穿刺是否成功的金标准,采用Kappa检验评价两两X线征象的一致性,计算各征象判断穿刺成功的准确率,并两两组合寻找最佳诊断指标。结果:669例患者均穿刺成功。注射少量对比剂后6种X线征象的出现率分别为:肱骨头重叠处不与针尖相连的对比剂66.8%(447/669)、腋隐窝内见对比剂64.7%(433/669)、盂肱关节间隙内见对比剂93.9%(628/669)、肩胛下滑囊内见对比剂69.8%(467/669)、肱二头肌长头腱腱鞘内见对比剂1.9%(13/669)、肱二头肌长头腱-冈上肌腱间见对比剂17.2%(115/669),两两征象间一致性均差(Kappa<0.2),其中“肱骨头重叠处见不与针尖相连的对比剂”与“盂肱关节间隙见对比剂”间一致性最差(Kappa=-0.115),将二者组合作为判断穿刺成功的标准,其准确率为100%(669/669)。结论:在直接法前方入路肩关节MR造影过程中,注射少量对比剂后X线征象可作为判断穿刺成功的标准,联合使用“肱骨头重叠处见不与针尖相连的对比剂”和“盂肱关节间隙见对比剂”的准确率达100%。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直接前方入路联合直接后方入路治疗PipkinⅣ型股骨头骨折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直接前方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 DAA)联合直接后方入路(direct posterior approach,DPA)治疗PipkinⅣ型股骨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4月采用DAA联合DPA入路治疗18例PipkinⅣ型股骨头骨折患者资料,男13例,女5例;年龄19~56岁,平均43.2岁;车祸伤15例,高处坠落伤3例;13例股骨头骨折线位于股骨头凹下方,5例骨折线位于股骨头凹上方;髋臼骨折按Letournel-Judet分型:后壁骨折14例,后柱伴后壁骨折2例,横断伴后壁骨折2例。采用DAA入路处理股骨头骨折,采用DPA入路处理髋臼骨折。术后行骨盆X线及CT检查,评价骨折复位、愈合情况及股骨头坏死、坐骨神经损伤、臀上血管神经损伤、异位骨化等情况;按照Matta影像学标准评价髋臼复位质量;采用Thompson-Epstein评分系统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18例患者手术时间75~205 min,平均133 min;术中出血240~600 ml,平均371 ml。所有患者手术切口一期愈合。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5.7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0~14周。3例患者伤后出现坐骨神经损伤症状,均于术后6~12周恢复。股骨头骨折均获得复位,Matta影像学标准示髋臼解剖复位13例,满意复位3例,不满意复位2例,总体满意率88.9%(16/18)。术后2例患者发生异位骨化,均为BrookerⅠ级;无一例发生医源性血管损伤、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感染、内固定物断裂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根据Thompson-Epstein评价系统评价髋关节功能,其中优7例,良8例,可2例,差1例。结论:DAA联合DPA入路治疗PipkinⅣ型股骨头骨折手术创伤相对较小,术中能直视下复位、固定股骨头及髋臼后部骨折,可有效保护旋股内侧动脉、坐骨神经、股外侧皮神经等重要结构,降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异位骨化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临床疗效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髋臼骨折手术入路选择策略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髋臼骨折的损伤机制为股骨头撞击髋臼导致的髋臼骨性结构破坏,手术目的是重建髋关节的头臼匹配关系并维持稳定。由于髋关节的特殊解剖结构,股骨头的遮挡使其前后面不能相互照应,因此手术入路的选择关系到手术区域显露、骨折复位质量、固定效果,直接影响手术疗效;合理的手术入路选择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手术创伤及手术并发症等方面均有较大优势。髋臼骨折的手术入路包括前方入路和后方入路,但由于髋关节的解剖复杂性及髋臼骨折的多样性,没有一种手术入路能完成所有类型的髋臼骨折手术。笔者阐述多种手术入路的解剖特点及适应证、手术入路选择策略,为临床医师处理髋臼骨折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肛提肌裂孔水平直肠前方结构的尸体解剖和组织学观察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肛提肌裂孔水平直肠前方肌群结构和神经血管组织的解剖关系。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选择福建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的3具男性半盆腔尸体标本,通过3种方式进行解剖,观察肛提肌裂孔水平直肠前壁的相关肌群结构和神经血管束(NVB),即(1)1个半盆标本,模拟直肠癌手术进行分离和观察;(2)1个半盆标本,从横断面,用莱卡刀片进行连续横断切(层厚约1 cm)观察;(3)1个半盆标本,选择正中矢状面进行观察和组织学研究。对典型层面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对肌群类型、神经和血管进行鉴别。结果:(1)分离半盆尸体标本,于尿道膜部区域,约平肛提肌裂孔水平,见直肠纵肌向尾侧腹侧移行,其向腹侧移行肌束形成直肠尿道肌,向腹侧附着于尿道膜部。头侧毗邻前列腺尖,见会阴深横肌断面。在直肠尿道肌后缘与直肠纵肌之间见两侧NVB的交通血管。直肠尿道肌将直肠前壁向腹侧牵拉,参与形成肛直角。(2)由尾侧向头侧进行连续横断面观察,在肛门外括约肌层面,直肠纵肌向尾侧移行,于肛门外括约肌上缘分成2个肌束:一束向尾侧背侧移行,插入肛门外括约肌与肛门内括约肌构成的括约肌间隙中,形成联合纵肌;另一束向尾侧腹侧移行,填充于肛门外括约肌和球海绵体肌之间的空隙中;在会阴浅横肌层面,会阴浅横肌的薄层束状肌纤维横行穿插于直肠纵肌填充形成的会阴体区域;在直肠尿道肌和会阴深横肌层面,尿道膜部腹侧和两侧均有肥厚的尿道外括约肌环绕,背侧尿道外括约肌菲薄,由直肠纵肌向腹侧发出的直肠尿道肌附着。会阴深横肌的头侧腹侧见诸多NVB静脉团;在前列腺尖层面,NVB诸多血管分支直接支配直肠纵肌及其向腹侧移行形成的直肠尿道肌。直肠尿道肌向腹侧包绕尿道膜部和前列腺尖。直肠纵肌与前列腺的界限逐渐清晰,该处是经腹分离直肠前间隙的终点。(3)组织学观察,尿道膜部背侧尿道括约肌较薄弱,紧邻呈横纹肌结构的会阴深横肌,背侧毗邻NVB。直肠尿道肌填充于肛门内括约肌、会阴深横肌和两侧肛提肌构成的空间内。诸多迂曲的NVB静脉和细小神经纤维穿行于会阴深横肌和直肠尿道肌的肌纤维间。会阴浅横肌呈典型横纹肌纤维结构。根据大体解剖和组织学观察,三维模拟绘制肛提肌裂孔水平直肠前间隙的局部解剖结构。结论:行经括约肌间切除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时,经腹入路沿邓氏筋膜后间隙分离至前列腺尖,直肠前方的外科平面消失。经会阴入路分离时,应以前列腺和双侧NVB为标记,靠近直肠侧切断直肠尿道肌。保留会阴浅横肌和会阴深横肌及其支配的NVB组织,并注意直肠尿道肌牵拉形成肛直角对分离路线的影响,避免尿道膜部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全髋关节置换术直接前入路改良切口与股外侧皮神经损伤的解剖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直接前方入路(DAA)改良切口和经典切口的解剖特点,为术中避免股外侧皮神经(LFCN)损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由蚌埠医学院解剖教研室提供成年国人尸体髋关节及股骨标本6具6侧,其中男2具2侧、女4具4侧,年龄48~72(61.7±8.2)岁。通过解剖标志定位的方式做DAA手术切口,切口起点均为髂前上棘最高点向下向外3 cm;DAA经典切口延长方向指向腓骨小头;改良切口将切口延长方向向经典切口外后方偏移,偏移角度为髂前上棘最高点分别与腓骨小头、股骨大粗隆顶点连线夹角的1/2。解剖显露LFCN以及所有分支:(1)观察LFCN走行及其与DAA经典切口、DAA改良切口的关系;(2)对LFCN进行分型;(3)测量DAA经典切口和改良切口与LFCN最短距离,判断LFCN与DAA经典切口和改良切口的解剖关系。结果:(1)LFCN由髂前上棘内侧0.8 cm经腹股沟韧带下方走向股骨前方,LFCN走行向前、向外近乎平行于髂前上棘最高点与腓骨小头连线。DAA经典切口远端与LFCN有交叉,有直接损伤LFCN可能,延长DAA经典切口会增加损伤LFCN概率;而DAA改良切口与LFCN无交叉。(2)6侧标本LFCN分型:缝匠肌型3侧,后向型2侧,扇形型1侧。(3)LFCN与DAA改良切口最短距离为1.2~2.4(2.0±0.40)cm,与经典切口最短距离为0~1.4(0.98±0.55)cm。缝匠肌型和后向型LFCN主干及分支与DAA改良切口的最短距离均>2.0 cm;与DAA经典切口无交叉,且LFCN所有分支与DAA改良切口最短距离均>0.7 cm。扇形型LFCN与DAA经典切口有交叉,而与DAA改良切口无交叉,最短距离为1.2 cm。结论:在解剖关系上,DAA改良切口比DAA经典切口距离LFCN更远,DAA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更不易发生LFCN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与髂筋膜间隙阻滞用于老年患者全麻下全髋关节置换术效果的比较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比较髋关节囊周围神经(PENG)阻滞联合股外侧皮神经(LFCN)阻滞和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用于老年患者全麻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方法:择期全麻下行单侧直接前方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58例,年龄65~85岁,性别不限,BMI 18~30 kg/m 2,ASA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 n=29):PENG阻滞+LFCN阻滞组(PL组)和FICB组(F组)。PL组超声引导下在髋关节囊周围注射0.375%盐酸罗哌卡因和地塞米松3.3 mg混合液20 ml,在LFCN周围注射0.375%盐酸罗哌卡因和地塞米松1.7 mg混合液10 ml,F组超声引导下在髂筋膜间隙注射0.375%盐酸罗哌卡因和地塞米松5 mg混合液30 ml。术后采用羟考酮行PCIA,VAS评分≥4分时,静脉注射羟考酮1 mg补救镇痛。记录术中瑞芬太尼用量。记录术后首次步行时间和距离及住院时间;记录术后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补救镇痛率和股四头肌肌无力、恶心、呕吐及神经阻滞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与F组比较,PL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降低,术后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减少,股四头肌肌无力发生率降低,首次步行时间和住院时间缩短,首次步行距离延长( P<0.05)、补救镇痛率和恶心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相对于FICB而言,PENG阻滞联合LFCN阻滞用于老年患者全麻下全髋关节置换术可减少术中阿片类药物用量,有利于抑制术后痛敏反应,促进术后早期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加速康复理念干预在改良DAA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理念干预对改良直接前方入路(DAA)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速度和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丽水市中心医院骨关节科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行改良DAA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3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接受加速康复理念干预)和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各68例,两组均干预至术后2周。对比两组术后恢复指标、Harris髋关节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疼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0.69±0.11)d、(1.18±0.36)d、(0.56±0.13)d、(11.04±2.21)d,均短于对照组的(0.83±0.19)d、(1.52±0.43)d、(0.89±0.17)d、(12.53±2.64)d( t=5.23、5.00、12.72、3.57,均 P < 0.001);研究组Harris髋关节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为(77.03±7.12)分、(68.09±7.49)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1.36±5.98)分、(58.86±6.63)分( t=5.03、7.56,均 P < 0.001);研究组SAS评分、SDS评分分别为(35.19±4.81)分、(28.24±5.0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0.07±5.12)分、(35.47±5.18)分( t=5.73、8.27,均 P < 0.001);研究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94.1%,对照组为79.4%(χ 2=5.19, P=0.022)。 结论:加速康复理念干预可明显加快改良DAA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康复速度,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和负性心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直接前方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脱位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直接前方入路(DAA )全髋关节置换术(THA )治疗高脱位型髋关节发育不良(DDH )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 2019年10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8例采用DAA入路行THA治疗的DD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例、女7例,年龄(61.86±8.49)岁,Crowe Ⅲ型7例7髋、Crowe Ⅳ型1例1髋。观察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并发症情况;术后1周测量患者髋臼杯外展角及前倾角;对比观察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患者双下肢长度差异、髋关节Harris评分以及中心边缘(CE)角的变化。结果:手术切口长度为(7.56±0.62)cm,手术时间为(108±17.65) min,术中出血量为(205±47.20) mL,术后下床时间为(3.25±0.88)d,住院时间为(5.50±0.76)d。术后1周髋臼杯外展角和前倾角测量值分别为41.40°±4.03°和17.90°±3.27°,均处于安全范围。术前、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患者双下肢长度差值、Harris评分和CE角测量值分别为(3.98±0.47)cm、(43.38±9.65)分、15.86 °± 2.20°,(0.85±0.25)cm、(80.63±4.37)分、37.29°± 2.21°,(0.81±0.20)cm、(80.50±4.75)分、37.17°± 2.07°:术前、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3组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597.814、40.866、150.145, P值均<0.01),术后1周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1例术后出现股外侧皮神经损伤症状,未见术中股骨骨折、髋脱位、坐骨神经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结论:采用DAA入路治疗高脱位型DDH患者,手术安全,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直肠骶骨筋膜的临床和尸体标本解剖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熟悉直肠骶骨筋膜形态及走行,对于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中,保证直肠系膜完整性及保护自主神经盆丛至关重要,但目前尚缺乏对直肠骶骨筋膜的全面完整描述。本文通过高清腹腔镜或机器人TME中的临床观察和尸体标本解剖,对直肠骶骨筋膜形态及走行进行观察总结,并讨论该区域的最佳游离路径。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2月期间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结直肠外科的127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手术录像,及同期科室数码数据库的20例TME术后直肠标本的高清照片,同时纳入来源于福建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的28例人体尸体标本,观察直肠骶骨筋膜形态和移行情况。结果:(1)总结手术录像提示,127例患者均可观察到直肠骶骨筋膜从后方呈水平弧形附着于直肠固有筋膜,形成融合筋膜。融合区域无法直接分离,如不离断,则容易破坏直肠固有筋膜。离断后,沿着直肠后方直肠骶骨筋膜附着缘向右侧观察,见该水平以下右侧间隙下半部仍为融合筋膜,该融合筋膜在侧方上半部重新分开为直肠固有筋膜与腹下神经前筋膜,该分开处的腹下神经前筋膜为侧方间隙分离时的刚性障碍。沿着其分开处逐步切断该筋膜,可见由右骶(S)2~S4发出的盆丛被灰白色腹下神经前筋膜覆盖,观察到该筋膜与Denonvilliers筋膜前间隙已被切断的Denonvilliers筋膜前叶相延续;而内侧的直肠固有筋膜仍完整。右侧直肠骶骨筋膜附着缘从后上向前下斜行走行。左侧直肠骶骨筋膜形态与右侧对称。(2)观察28例半骨盆尸体标本发现,于S4椎体下缘水平,腹下神经前筋膜向前与直肠固有筋膜融合成直肠骶骨筋膜。向直肠右侧间隙进行分离,逐步切断直肠骶骨筋膜的右侧附着缘,见直肠骶骨筋膜附着缘从后上走行至前下,呈斜行走向。附着缘向头侧移行为腹下神经前筋膜,向前移行为Denonvilliers筋膜前叶。盆丛在前侧方发出多支细小直肠支,呈束状穿过腹下神经前筋膜和Denonvilliers筋膜前叶的相互移行区,支配直肠。(3)对20例TME标本进行观察,见后方直肠骶骨筋膜附着缘围绕着直肠系膜呈弧形,两侧附着缘呈斜行。后方和两侧附着缘后下方的直肠系膜被直肠骶骨筋膜包绕,附着缘水平的前上方直肠系膜被直肠固有筋膜包绕。结论:结合直肠骶骨筋膜形态学特点,术中应于S4椎体水平在直肠后方弧形切断直肠骶骨筋膜,从直肠后间隙进入肛提肌上间隙;进行两侧间隙分离前应先行直肠前方间隙的分离,倒"U"型切断Denonvilliers筋膜前叶,沿着Denonvilliers筋膜后间隙从上向下分离侧前方间隙,最后切断直肠骶骨筋膜的两侧附着缘,方可保证直肠侧方筋膜的完整,且并不损伤盆丛分支与神经血管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直接前方入路空心螺钉固定治疗青壮年难复性股骨颈骨折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直接前方入路切开复位空心螺钉固定治疗青壮年Garden Ⅳ型难复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期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创伤骨科采用直接前方入路切开复位空心螺钉固定治疗的40例年龄<65岁的难复性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男28例,女12例;年龄为22~62岁,平均49.2岁;骨折Garden分型:均为Ⅳ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6 d,平均3.2 d。记录患者的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情况,并根据Garden指数、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评定骨折复位质量及髋关节功能。结果:40例患者术后获11~44个月(平均22.3个月)随访。随访期间1例患者发生骨折不愈合,二期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无一例患者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40例患者术后2 d与末次随访时的正位Garden指数分别为156.97°±1.40°、157.07°±1.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302, P=0.765);侧位Garden指数分别为171.82°±4.48°、172.10°±4.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2.333, P=0.817)。末次随访时40例患者的髋关节Harris评分为77~98分,平均92分;优31例,良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2.5%。 结论:当青壮年Garden Ⅳ型难复性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无法获得满意效果时,直接前方入路切开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可直视下完成骨折的复位与固定,骨折愈合率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率低,近期临床疗效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