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盾构术在即刻种植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6/8
盾构术通过拔牙时保留部分唇侧牙根和健康的牙周膜,维持唇侧骨板的血液供应,有效保存唇侧牙槽骨体积,从而维持拔牙窝周围唇侧软、硬组织轮廓.研究发现,跳跃间隙的保留与否、唇侧牙根片保留的厚度与长度、跳跃间隙是否填充植骨材料等手术操作技术的差异影响了愈合后的效果.本文通过回顾盾构术相关文献,就目前盾构术的研究现状与各项手术操作技术的差异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8
-
种植盾构术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上前牙美学区在拔牙或即刻种植后,唇侧骨板因拔牙创伤或者血运降低,常发生唇侧牙槽骨的吸收塌陷,从而极大的影响前牙区的美学效果,甚至造成种植体的失败.为了避免唇侧软硬组织的吸收,获得更好的美学效果,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了"盾构术"的概念,即在即刻种植手术中通过保留唇侧健康牙根片来保留牙周膜,从而避免唇侧骨板因为血运的减少而发生吸收.本文回顾了盾构术的相关文章,能帮助口腔临床医生更加全面的理解该技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种植盾构术修复前牙外伤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在上颌前牙区唇侧骨板血供主要来自牙周膜及牙龈.当该位置牙缺失后,因为牙周膜来源的血供丧失,唇侧骨板常发生不同程度的吸收,从而造成唇侧软硬组织的塌陷,为最终的美学修复带来极大挑战.为了避免牙缺失后唇侧软硬组织的缺损,口腔医生以及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其中,Hürzeler团队在2010年提出的"盾构术"(socket shield technique)的方式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本文报告笔者应用该技术对1例前牙外伤患者进行治疗,成功保留了患者软硬组织三维轮廓的完整性,实现了较好的美学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上颌美学区改良盾构术与常规不翻瓣即刻种植即刻修复的短期效果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5
背景:常规盾构术可减少上前牙即刻种植即刻修复后唇侧束状骨的吸收,但该技术对术者要求很高,种植体植入时容易造成唇侧余留牙片的松动,导致手术失败.目的:评价上颌美学区改良盾构术与常规不翻瓣即刻种植即刻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口腔修复科患者,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20-81岁,包括中切牙38例、侧切牙22例,随机分2组:试验组30例接受改良盾构术即刻种植即刻修复,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不翻瓣即刻种植即刻修复.1年后复诊,记录种植体存留率,测量两组红色美学指数评分,锥形束CT检测种植体颈部及其根方2,4 mm的唇侧骨板厚度,调查患者对种植义齿的满意度.研究经过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医院伦理批件号:2019-LW-025).结果 与结论:①两组种植体存留率均为100%;②试验组术后1年的红色美学指数评分高于术前、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1年的红色美学指数评分低于术前(P<0.05);③试验组术后1年的植体颈部及其根方2,4 mm唇侧骨厚度吸收均小于对照组(P<0.05);④试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⑤结果表明,改良盾构术即刻种植即刻修复有利于唇侧骨厚度的维持,能获得更好的美学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盾构术"的临床应用及潜在风险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上前牙拔除后唇侧牙槽骨迅速发生吸收,不仅降低上前牙区种植修复的美学效果,骨量不足也会影响种植体的长期成功率.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盾构术"在上前牙区应用实现了牙槽嵴轮廓的保持,成为一个新的美学区种植的治疗方案.但也有部分文献指出"盾构术"或其相关改良术式出现一些近远期并发症:如局部炎症、牙槽骨吸收、骨结合失败等.本文对"盾构术"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研究表明"盾构术"虽然在不少个案中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及短期成功率,但由于该技术缺乏长期及大量临床文献支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统一的意见,如牙片的厚度、牙片在牙槽骨内深度、牙片与植体间是否需要植骨等,操作具有技术敏感性,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应谨慎采用该项技术,减少无法预料的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牙科盾构技术与传统即刻种植术临床效果对比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系统评价牙科盾构技术与传统即刻种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检索的数据库包括:Cochrane library、Sci-enceDirect、Pubmed、万方、维普、中国期刊全文、中国科技期刊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文献时间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21-02-10.统计分析采用Revman 5.4.1版软件.结果 共纳入7个RCT,238枚种植体.采用盾构技术的种植体有着和传统即刻种植术一样的成功率(100%)和初期稳定性MD=0.58[-0.24,1.41],P=0.16;术后6个月垂直[MD=-0.49(-0.54,-0.45),P<0.05]和水平[MD=-0.26(-0.39,-0.12),P<0.05]骨吸收量均小于传统即刻,术后12个月的水平骨吸收量小于传统即刻MD=-0.83[-0.91,-0.75],P<0.05;而且在术后12个月时取得了更好的种植体周围粉红色美学效果MD=1.30[0.93,1.66],P<0.05.结论 盾构技术可以减少美学区种植术后唇颊侧骨板的吸收,提高美学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盾构技术对种植修复后牙槽骨吸收和牙龈退缩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通过形态学、影像学和组织学方法研究盾构技术(socket-shield technique,SST)对比格犬种植修复后牙槽骨吸收和牙龈退缩的影响.方法:选择3只成年雄性比格犬,每只比格犬拔除双侧下颌第3或第4前磨牙(P3、P4),并进行即刻种植.根据是否采用盾构技术将手术牙位区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n=3).种植术后3个月行修复治疗.修复后3个月观察并记录牙龈退缩量和角化龈宽度.收集双侧下颌骨,通过Micro-CT扫描和组织学形态分析,比较牙槽骨垂直吸收量、牙槽骨宽度及种植体骨结合率.结果:牙龈形态学定量分析显示,修复后3个月实验组牙龈退缩量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角化龈宽度大于对照组(P<0.05).Micro-CT扫描显示,负重3个月后实验组根片组织缺失,颊侧牙槽骨垂直吸收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实验组牙槽嵴顶下1、2、3 mm处颊侧骨宽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组织学分析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种植体骨结合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在观察期内,盾构技术可以显著减少负重后颊侧牙槽骨水平吸收,减少牙龈退缩量.但负重后可能出现根片的吸收或脱落,且无牙周膜留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口腔种植修复应用的根膜技术
编辑人员丨2023/8/5
背景:根膜技术可有效维持即刻种植位点良好的软硬组织形态,在美学区的种植修复中具有非常好的临床应用前景.目的:综述根膜技术在种植修复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万方数据库、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200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录的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为"immediate implant,socket-shield technique,root-membrane technique,root-implant",中文检索词为"即刻种植,根膜技术,牙片屏障技术,牙根屏障技术,盾构术,牙根盾技术".通过阅读文题和摘要进行初步筛选,排除相关性低及重复文章,最终纳入58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 与结论:根膜技术是一种新的牙槽嵴保存技术,与传统方法相比可有效维持即刻种植位点的软硬组织形态,且针对不同临床情况可选择性保留牙槽窝内不同位置的根片,该技术在前牙美学区的种植修复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根膜技术敏感性较强,临床操作中保留根片的厚度、高度及长度对最终修复效果均有所影响.此外,根膜技术与传统种植相比可能出现根片暴露、根片吸收等生物并发症,因此在尚无更丰富的组织学证据和长期随访数据前,根膜技术在常规临床实践中应谨慎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