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峨眉山及周边区域脆蛇蜥种群状况及其生境选择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脆蛇蜥(Dopasia harti)是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受胁爬行动物,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到目前为止,脆蛇蜥野生种群资源和生境偏好尚缺乏系统研究.作者在2020年对峨眉山及周边区域的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2023年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在脆蛇蜥出现地点进行了实地调查,设置样方以探究脆蛇蜥的生境选择.对调查问卷结果及实地调查的各生境因子占比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生境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后发现:在峨眉山及其周边地区,脆蛇蜥野生种群数量因人为捕捉和栖息地变化等原因普遍下降,其分布已退缩至峨眉山市高桥镇、绥山镇、龙池镇、黄湾镇,夹江县华头镇和眉山市洪雅县柳江镇.峨眉山地区脆蛇蜥偏向选择位于中低海拔地区(主要为800~1 200 m)、半阴半阳坡、距离水源大于50m、草本高度大于6cm且植被覆盖率为10%~75%土壤疏松的阔叶林中.根据此次调查,脆蛇蜥受到的干扰因子主要为道路建设和种植业.在脆蛇蜥保护方面,建议优化道路建设,避免破坏脆蛇蜥栖息地;推广生态友好产品种植,推广自然生态旅游,减少对脆蛇蜥栖息地的破坏;以及加强对周边民众的科普教育,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国鸟类分布新记录种——杂色地鸫
编辑人员丨1周前
2024年5月4日,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吉隆县吉隆镇热索村吉隆口岸附近(85°22′E,28°17′N,海拔2054 m)路边的灌丛,观察到一只停歇的鸫科(Turdidae)鸟类,并拍摄到照片(图1a),其呈黄褐色,具有白色眉纹,胸腹及两胁具有鳞状斑.根据现场观察及照片对比Birds of the World网站(Collar et al.2020)中相关物种的特征,鉴定为杂色地鸫(Geokichla wardii)雌性个体.2024年5月7日,再次返回相同地点,又拍摄到雄性个体照片(图1b),雄鸟具有显著的白色长眉纹,背部、胸部呈黑色,腹部白色,喙细长且呈黄色,有明显的白色翼斑.杂色地鸫雌鸟与国内分布的白眉地鸫(G sibirica)雌鸟较为相似,根据进一步观察,杂色地鸫有显著的白色长眉纹、喙更细长且下喙呈黄色.查阅中国鸟类记录相关文献(刘阳等2021,约翰·马敬能2022,郑光美2023)均未收录,确认此次发现的杂色地鸫为中国鸟类分布新记录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分区及血供设计风筝皮瓣修复鼻部皮肤癌术后缺损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根据分区及血供设计风筝皮下蒂皮瓣修复鼻区皮肤癌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3月至2020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用风筝皮下蒂皮瓣修复鼻部皮肤癌(基底细胞癌、Bowen病、鳞状细胞癌、恶性黑素瘤)患者39例,男25例,女14例;年龄36~92岁,平均56岁。结果:39例患者均接受鼻部鼻旁风筝皮瓣手术治疗,共计44例皮瓣,皮瓣供区来源分别为鼻尖区4例,双侧鼻翼7例,双侧鼻唇沟区19例,双侧鼻旁12例及眉间区2例。术后无皮瓣坏死、血肿或感染等严重并发症。随访6~24个月,2例患者诉术区偶有刺痛,1例患者诉偶有瘙痒感,1例鳞状细胞癌患者局部复发再次接受手术。术后6个月对术区瘢痕进行评估,温哥华瘢痕量表及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分别为(2.42±1.04)和(7.83±1.21)分。术区皮肤颜色与周围皮肤相近,无明显局部牵拉变形。结论:考虑分区及血供设计风筝皮下蒂皮瓣,皮瓣成活率高,并发症少,局部外观变形小,值得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125I粒子植入放疗在儿童眼眶横纹肌肉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 125I粒子植入放疗在儿童眼眶横纹肌肉瘤综合治疗中的效果与并发症。 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例儿童眼眶横纹肌肉瘤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经手术切除和病理检查确诊,根据WHO制定的病理组织学分型标准分为胚胎型6例,腺泡型2例。根据美国横纹肌肉瘤研究协作组(IRSG)分期标准分为Ⅰ期1例,Ⅱ期3例,Ⅲ期4例。所有患儿均在儿科规范化疗,计划在肿瘤切除术后1个月行 125I粒子植入放疗。随访项目包括肿瘤控制情况和放疗并发症情况。 结果::4例手术中肉眼切除干净,另4例因边界欠清晰未切除干净。7例患者按照各自预定方案完成了化疗,1例未完成化疗并放弃后续治疗。完成综合性治疗的7例患儿4年无瘤生存率为100%,中位随访时间48(37~66)个月。未完成综合治疗方案者1例,因脑转移死亡(眼眶部位稳定控制)。穿刺并发症:1例穿刺道出血。放疗并发症:早期(≤6个月)有角膜刺激征5例,睫毛眉毛脱失5例,局部皮肤色素沉着2例;晚期(>6个月)有视力下降5例,眼表新生血管性病变5例,局部皮肤色素沉着5例,皮下组织萎缩、硬化4例,角膜刺激征3例,睫毛眉毛脱失2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例(其中角膜溃疡、穿孔并摘除眼球1例)。所有患儿均无眼眶及面骨发育异常,存活的7例患儿中有6例完整保留眼球,3例视力无影响。结论::包含 125I粒子植入内照射的综合治疗可较好地治疗儿童局限于眼眶内的横纹肌肉瘤,但粒子特有的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观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上睑眼轮匝肌岛状皮瓣修复眼睑及眶周皮肤肿瘤切除后继发缺损28例回顾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总结分析上睑眼轮匝肌岛状皮瓣修复眶周皮肤肿瘤切除后继发缺损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1年6月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应用上睑眼轮匝肌岛状皮瓣修复眼睑及眶周皮肤缺损的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术后皮瓣成活情况以及上眼睑与眶周皮肤外观及肿瘤复发情况。结果:28例中,男6例,女22例;年龄47 ~ 87(70.5 ± 10.9)岁,80 ~ 89岁患者7例,70 ~ 79岁8例,60 ~ 69岁8例,50 ~ 59岁4例,40 ~ 49岁1例;皮肤缺损分布在上眼睑1例、下眼睑9例、内眦1例、外眦3例、眉上1例、鼻背3例,鼻部外侧与内眦、下睑交界区10例;缺损面积为1.0 cm × 0.5 cm ~ 3.1 cm × 2.3 cm。设计的上睑眼轮匝肌皮瓣宽0.5 ~ 1.8 cm,长3 ~ 4 cm,皮下隧道长1.2 ~ 2.5 cm。在6个月至1.5年的随访时间内,皮瓣全部存活;上睑供瓣区瘢痕不明显;术后无上睑外翻,无倒睫,无闭合功能障碍。结论:上睑眼轮匝肌岛状皮瓣可以成功修复眼睑及眶周皮肤中、小缺损,并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供瓣区隐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ACTG1基因变异致Baraitser-Winter综合征1例患儿的临床及遗传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1例Baraitser-Winter综合征(BWS)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2022年4月8日就诊于临沂市人民医院儿科的1例BW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采集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样,对患儿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WES),用Sanger测序对候选变异进行家系验证,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患儿为5岁6个月男性,具有BWS的典型临床特征,包括先天性非肌源性睑下垂、拱形眉、宽人中、尖下巴,神经系统症状、小头畸形、发育落后、癫痫、耳聋,头颅MRI示额顶叶脑回粗大、脑白质减少、脑积水。WES显示患儿携带 ACTG1基因c.430G>A(p.Asn144Tyr)杂合错义变异,Sanger测序显示其父母未携带相同的变异,提示为新发变异。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相关指南,该变异被评级为可能致病性(PS2+PM2_Supporting+PP3_Moderate+PP4)。 结论:ACTG1基因c.430G>A(p.Asn144Tyr)杂合错义变异可能是上述患儿的遗传学病因。新变异的检出丰富了BWS的基因变异谱,为该病的临床诊断与遗传咨询提供了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上睑松弛矫正同期行眉间降肌部分切除、自体真皮填充治疗眉间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上睑松弛矫正同期行眉间降肌部分切除、自体真皮填充治疗眉间纹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市第二医院整形外科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上睑皮肤松弛伴有明显眉间动、静态皱纹的患者临床资料。手术通过眉下切口或重睑术矫正上睑松弛,同期行眉间降肌(皱眉肌、降眉肌、降眉间肌、内侧眼轮匝肌)部分切除,将切除的上睑皮肤组织去表皮制成真皮条或真皮块,填充于眉间真皮下矫正眉间纹。术后对患者眉间皱纹动、静态改善效果及相关并发症进行随访观察。结果:共纳入16例患者,男2例,女14例,年龄37~57岁,平均47.3岁。术后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血肿及感染等并发症。随访4~13个月,上睑皮肤松弛均得到较好的矫正,眉间动、静态纹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患者对效果均较满意。其中1例患者术后眉间有针眼样凹陷性瘢痕,未予处理;1例眉间有轻微隆起,术后6个月予局部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后改善;2例眉间轻度低平,未予处理;2例额眉间皮肤感觉麻木,在3个月后逐渐自行改善。结论:上睑松弛矫正同期切除部分眉间降肌,并以自体真皮填充眉间纹,可有效改善眼周老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换个视角看20年来胰腺癌的治疗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近20年来,胰腺癌的治疗取得长足进步,多个一线治疗方案如吉西他滨联合厄洛替尼、吉西他滨联合白蛋白紫杉醇、FILFIRINOX、NALIRIFOX等不断涌现;以手术为中心的综合治疗也逐渐成为胰腺癌的临床主流策略。然而在这成绩的背后,巨额经费资助下研发的新药尚未使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超过1年;接受根治性手术患者的5年生存率也低于30%。因此,随着胰腺癌发病率的不断增加,提高胰腺癌诊治效果的紧迫性已从“任重道远”向“迫在眉睫”转变。研究者在积极进取的同时,更需要冷静思考,不断审视前进的方向,以期给胰腺癌患者带来切实的临床获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内窥镜辅助聚醚醚酮植入体隆眉弓术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内窥镜辅助下个体化聚醚醚酮(polyether ether ketone, PEEK)植入体隆眉弓的效果。方法: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友谊整形外科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眉弓低平要求隆眉弓女性患者9例,年龄24~31岁,平均26.5岁。术前获得颅颌面CT扫描数据,根据患者要求设计眉弓增高范围与高度,并制造个体化PEEK植入体。术前、术后拍摄照片并分析。结果:随访3个月至2年,9例患者面部表情正常,均未出现运动神经损伤、排斥反应及医源性感染,患者均对术后效果满意,与术前相比,眉区眶骨低平得以改善,面部轮廓立体和谐。结论:内窥镜辅助下个体化PEEK植入体隆眉弓术安全有效,能较大程度重塑面上部轮廓,加深上睑窝并改善凸眼现象,达到眉眶区立体感增强的美容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面部注射肉毒毒素少见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肉毒毒素的临床应用一直认为安全有效,应用范围从治疗斜视、内收肌痉挛性发声障碍、口下颌肌张力障碍等扩展到缩小咬肌、改善眉间肌/眼轮匝肌所致动态皱纹等面部美容治疗,范围逐渐扩大,并显示显著效果。肉毒毒素作为一种高分子蛋白神经毒素,与其他药物一样也会引起不良反应,一些少见不良反应会产生严重医疗事件,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临床医师需高度警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