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液体火箭推进剂N 2O 4中毒机制及救治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综述国内外关于液体火箭推进剂四氧化二氮(nitrogen tetroxide,N 2O 4)引起的组织损伤、中毒机制及救治措施的研究进展。资料来源与选择 国内外相关领域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资料。资料引用 引用国内外公开发表文献51篇。资料综合 N 2O 4是一种无色气体或液体,易分解为二氧化氮,具有易燃、易爆、强氧化性和有毒性等特点。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N 2O 4泄露有可能引起中毒、爆炸事件,严重威胁从业人员身心健康。吸入N 2O 4初期可出现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严重者表现为肺水肿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长期接触有可能导致特发性肺纤维化,且N 2O 4中毒者同时受到爆炸的冲击伤,增加救治难度。大量实验研究表明,维生素E、丹参等可降低N 2O 4引起的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但实际救治时因缺乏特效解毒剂,多采用给氧、纠正肺水肿等对症治疗。 结论:N 2O 4中毒可引起呼吸道炎症和肺水肿等急性呼吸系统损伤,也可导致纤维化或其他器官损伤等慢性疾病,多采取对症和支持治疗。提示需对N 2O 4进行深入研究,阐明其作用的分子机制,为临床救治提供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晶状体超声乳化术治疗糖尿病患者白内障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估晶状体超声乳化术治疗糖尿病患者白内障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牡丹江红旗医院2017年3月至2020年1月糖尿病患者的白内障行常规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70例(92眼)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视力及并发症。结果:术后1天,裸眼视力0.05~0.25者11眼(11.9%),0.3~0.5者11眼(12.0%),0.6~1.0者70眼(76.1%)。术后1个月,矫正视力0.05~0.25者9眼(9.7%),0.3~0.5者11眼(12.0%),0.6~1.0者72眼(78.3%)。糖尿病病程与矫正视力之间无相关性( P=0.864)。术中并发症主要为后囊破裂,术后并发症主要有角膜水肿、前房渗出、虹膜后粘连和继发性青光眼。术后视力差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有关。 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患者的白内障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丹参注射液联合人脂肪干细胞对裸鼠脂肪颗粒移植成活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将丹参注射液联合人脂肪干细胞(hADSC)对自体脂肪颗粒植入裸鼠皮下后成活率的影响。方法:实验主体部分于2019年5月至2019年8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和平医院输血科实验室完成。选取24只8周龄健康雌性裸鼠,体重(23±3) g,分为4组,每组6只。A组为植入脂肪颗粒0.5 ml;B组为植入脂肪颗粒0.5 ml+hADSC;C组为丹参注射液0.5 g/(kg·d)+脂肪颗粒0.5 ml;D组为丹参注射液0.5 g/(kg·d)+脂肪颗粒0.5 ml+hADSC。移植术后15 d时每组取3只裸鼠取材,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数微血管数量。术后30 d各组剩余3只裸鼠取材,HE染色并测量各标本体积。结果:组织学肉眼观察,术后15 d,标本均可见完整的包膜形成,新生毛细血管在包膜表面,包膜与移植体周围组织的分界明显,活动度好,质地硬度中等,以疏松结缔组织与周围组织相连;术后30 d,移植体的体积较移植初缩小,部分组织中可见脂肪液化坏死。术后15 d脂肪移植体免疫组织化学切片血管密度值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30 d,脂肪移植体体积值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丹参注射液与hADSC的综合作用,比各自单独运用更能有效地促进脂肪颗粒移植体早期血管系统的重建,更有效地提高脂肪颗粒成活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数据挖掘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药专利复方概况和用药规律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中药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diabetes chronic complications,DCC)的专利情况,并应用关联规则、网络分析等方法分析防治DCC的中药专利复方配伍规律。方法:在SOOIP知识产权大数据中心检索防治DCC的中药专利复方,对入选的中药专利复方进行术语规范化等处理,抽取信息、建立EXCEL表,分析其申请趋势、数量、类别、申请人等,应用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分析中药组方的用药及配伍规律。结果:307件防治DCC的中药专利复方中,2015年前申请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专利类别以A61P居多;专利申请国家以中国为主,其中中国山东省居多;专利申请者多为个人和企业;专利中以口服药物复方为主。规律分析上,专利防治DCC分为5类,分别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足、糖尿病眼病、DN和糖尿病神经病变,大部分专利并未涉及具体防治DCC类别。中药专利复方配伍频数较高的中药为黄芪、葛根、生地黄、黄连、丹参等;专利复方中的中药性味多甘、温,归肝经;专利组方中常用药对为葛根-黄芪,葛根-生地黄,黄芪-黄连。结论:国内申报该类专利数量较少,且呈现地区发展不平衡现象;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可发现防治DCC的中药专利处方组方配伍规律,为临床优化处方、提高疗效及防治DCC新药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混合不同个体的样本检测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准确性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对不同个体的样本混合后检测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准确性研究进行Meta分析。方法:通过PubMed和Embase数据库收集2022年4月之前发表的混合不同个体的样本检测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准确性的相关文献。采用质量评价工具QUADAS-2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利用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研究间的阈值效应并计算曲线下面积。采用双变量混合效应模型对不同个体的样本混合后诊断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灵敏度及特异度进行Meta分析,并进一步根据纳入文献中样本类型、检测技术、混合样本数量进行亚组分析。结果:纳入的18篇文献共调查人数14 846例,其中3篇来自美国,3篇来自加拿大,3篇来自丹麦,2篇来自立陶宛,2篇来自印度,2篇来自荷兰,来自澳大利亚、俄罗斯和新加坡各1篇。通过数据合并分析得到不同个体混合检测对于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总体灵敏度为0.98(95% CI:0.97~0.99),总体特异度为1.00(95% CI:1.00~1.00)。亚组分析显示,连接酶链反应技术诊断混合样本的合并灵敏度显著高于PCR技术。 结论:基于发表研究可见,与单个个体检测结果相比,混合不同个体的样本检测用于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检测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高度近视白内障晶状体超声乳化术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者白内障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高度近视者进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74例(96眼)的临床资料。随访3个月,观察术后视力及并发症。结果:术后1 d,裸眼视力0.05~0.25者24眼(25.0%,24/96),0.3~0.5者40眼(41.7%,40/96),0.6~1.0者32眼(33.3%,32/96);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0.05~0.25者20眼(20.8%,20/96),0.3~0.5者42眼(43.8%,42/96),0.6~1.0者34眼(35.4%,34/96)。影响术后视力的单因素为年龄、术前视力、术前眼底病变程度及核硬度( P<0.05);影响术后视力的多因素为年龄及术前眼底病变程度( P<0.05)。术中并发症主要为后囊破裂,术后早期并发症为眼压一过性升高,术后远期并发症为后发性白内障;术后视力低下的原因主要为变性近视。无坠核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患者白内障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生物信息学探究刘柏龄国医大师治疗颈椎病用药规律和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研究刘柏龄国医大师治疗颈椎病的用药规律,并探讨核心复方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回顾性收集刘柏龄2011-2019年治疗颈椎病的处方,描述性分析药物使用频次及性味归经,运用RStudio进行药物层次聚类、关联规则分析,获取核心复方。运用TCMSP收集核心复方有效成分,运用Cytoscape 3.8.0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检索GEO、DisGeNET、TTD HPO、GeneCards数据库获得颈椎病靶点数据集;使用STRING11.0平台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通过DAVID平台进行GO富集和KEGG富集分析,运用Auto 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共纳入844首方剂,涉及199味中药,其中药性以温、平、寒为主,药味以甘、辛、苦居多,主要归肝、脾、肾等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到由丹参、天麻、延胡索、泽泻、蜈蚣、黄芪、鸡矢藤、葛根8味药物组成的核心复方。筛选出核心复方有效成分140个,靶点247个,主要成分包括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丹参酮IIA、β-谷甾醇等;得到核心复方治疗颈椎病的核心靶点13个,富集到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等30条通路。结论:刘柏龄国医大师治疗颈椎病着眼于虚和瘀的病理特点,治疗时以益气祛风、活血通络止痛为主,攻补兼施,其核心组方的作用机制可能集中在抑制炎症反应和缓解氧化应激,为临床治疗颈椎病提供指导和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患有主要出生缺陷个体发生癌症的风险:基于北欧儿童、青少年及成人的大型病例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为了探究从出生至整个成年期发生癌症与出生缺陷之间的关系,该研究基于丹麦、芬兰、挪威及瑞典的全国卫生医疗登记数据,开展了一项基于人群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1967至2014年出生的62 295例癌症患者(0~46岁)作为病例组,并根据国家和出生年份进行1∶10的频率匹配,对照组纳入724 542例研究对象。根据logistic回归模型中 OR值99% CI估计主要出生缺陷和相关的癌症的 RR值。在病例组及对照组中分别有3.5%(2 160/62 295)和2.2%(15 826/724 542)的研究对象伴随主要出生缺陷,与没有出生缺陷者相比,患有主要出生缺陷的患者发生癌症的优势比( OR)为1.74,其99% CI为1.63~1.84。对于患有非染色体异常出生缺陷的个体,其发生癌症的 OR为1.54(99% CI:1.44~1.64);染色体异常的患者发生癌症的 OR为5.53(99% CI:4.67~6.54)。许多结构性出生缺陷与后期癌症发生的器官及位置相关,如:眼部、神经系统和泌尿系统的出生缺陷。不论是非染色体异常的出生缺陷还是染色体异常导致的出生缺陷,其发生癌症的比值比都随着出生缺陷个数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而下降。所有非染色体异常的出生缺陷患者中,成人发生癌症的 OR值(99% CI)(≥20岁:1.21,1.09~1.33)要高于青少年(15~19岁:1.58,1.31~1.90)和 儿童(0~14岁:2.03,1.85~2.23)。染色体异常的患者中,儿童发生癌症的比值比为11.3(9.35~13.8),而成人发生癌症的 OR值(99% CI)则降低至1.50(1.01~2.24)。在成人中,多种出生缺陷均与癌症的发生相关,出生缺陷种类及其 OR值和 OR值的99% CI分别为:骨骼发育不良(3.54,1.54~8.15)、神经系统缺陷(1.76,1.16~2.65)、染色体异常(1.50,1.01~2.24)、生殖器官缺陷(1.43,1.14~1.78)和先天性心脏缺陷(1.28,1.02~1.59)。染色体及非染色体异常的出生缺陷患者,发生癌症风险增加这一情况可持续至成年期,其中的分子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Percheron动脉梗死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者,女,75岁。因“意识障碍6 h余”于2022年9月20日收住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老年病科。患者于2022年9月19日14∶00午睡,16∶00左右被近亲属发现叫之不醒,呼之不应;无发热、头痛、呕吐,无抽搐及双眼上吊、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家中无炭火,无毒物接触,一人居住;就诊于当地县人民医院急诊科,行头颅CT检查提示:颅内多发腔隙性脑梗死及缺血灶;头颅核磁弥散加权成像(DWI):双侧丘脑对称部位扩散受限病变,代谢性疾病可能,双侧侧脑室后角黄色肉芽肿。当地医院考虑脑血管病。患者近亲属为求进一步诊治入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急诊科。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给予静脉注射氟马西尼20 mg后于22∶30左右患者意识复苏,15 min后转入嗜睡。考虑药物中毒可能性大,以“意识障碍”收入老年病科。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最高血压178/89 mmHg(1 mmHg=0.133 kPa),平素口服复方利血平片、复方丹参片;否认长期饮酒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应用网络药理学探索丹参对近视的作用靶点及验证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索丹参在近视中的作用靶点并验证。方法:采用TCMSP数据库提取丹参作用靶点,采用GeneCards、DisGeNET、Malacard和OMIM数据库提取近视相关靶点并取交集。选取交集靶点提取对应中药活性成分,采用Cytoscape构建中药药理调控网络。采用String数据库对关键靶点基因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图,选取相关蛋白从PubChem数据库下载活性成分的三维结构,采用AutoDock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选取清洁级3周龄三色豚鼠12只,右眼采用透镜离焦诱导型近视(LIM)进行实验性近视诱导,采用计算机随机数法将其分为生理盐水组和丹参素钠组,每组6只,分别在LIM维持同时每天球周注射1 ml生理盐水或丹参素钠,对侧眼为阴性对照。实验第0、14、28天采用A型超声测量眼轴长度,采用带状光检影镜检测屈光度。为规避个体差异,采用相对等效球镜度数(处理眼等效球镜度数-对侧眼等效球镜度数)、相对眼轴长度(处理眼眼轴长度-对侧眼眼轴长度)比较。实验第28天,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筛选出近视与源自丹参的中药成分靶点交集关键靶点16个,构建以丹参为候选药物的中药网络药理图和蛋白质互作图,筛选出基质金属蛋白酶2( MMP2)、 TGFB1、 MMP9靶点基因的对应蛋白可与木犀草素、丹参素、丹参酮ⅡA等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诱导后14 d,丹参素钠组和生理盐水组相对等效球镜度分别为(-4.67±1.03)和(-6.30±1.22)D,相对眼轴长度分别为(0.67±0.26)和(1.08±0.34)mm,丹参素钠组近视程度加深较轻,眼轴长度增长较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412, P=0.039; t=2.750, P=0.049)。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和丹参素钠组HIF-1α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0±0.01、1.29±0.05和0.63±0.02,TGF-β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3±0.05、0.25±0.01和0.74±0.05,其中丹参素钠组HIF-1α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阴性对照组,低于生理盐水组,TGF-β1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阴性对照组,高于生理盐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源于丹参提取的天然化合物可作为抗巩膜缺氧和改善巩膜细胞外基质重塑的潜在候选药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