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痫前期的中药临床应用与现代药理学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子痫前期是一种妊娠特异性疾病,临床以妊娠20周后出现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为主要特征,子痫前期严重危害母婴生命健康,是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增高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采用中药汤剂、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等治疗子痫前期的研究增多,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葛根素、天麻素、钩藤碱、人参皂苷、白术内酯、丹参素、川芎嗪、黄芪甲苷等成分能够促进滋养细胞增殖和侵袭,改善实验动物妊娠过程,对子痫前期的治疗起到积极作用.梳理相关文献,通过结合临床疗效与机制研究,分析中药临床用药合理性,为中药防治子痫前期的临床应用与开发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肺栓塞大鼠P-选择素及组织因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通过观察肺栓塞大鼠用药后血中P-选择素(CD62P)及组织因子(TF)的变化,研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低分子肝素及两者联合应用对肺栓塞大鼠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7 h组及1周组,每组又分为对照组、栓塞组、丹参川芎嗪组、低分子肝素组、联合用药组,每小组8只大鼠。将大鼠分离右侧颈静脉,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其余各组注入自制栓子(25±3)个(约0.5 mm/个)。各组在第7小时及第7天采血,检测TF及CD62P浓度,并观察肺组织。结果:栓塞后大鼠可见喘憋、发绀、心率加快等,肺组织可见表面凹凸不平,膨胀不均,散在灰白色梗死区域。栓塞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浆中TF、CD62P浓度均显著增高( P值均<0.05);3个用药组与栓塞组相比,TF、CD62P的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治疗1周的联合用药组与栓塞组比降低最为明显。 结论:使用颈静脉注入异体血栓法可成功制备理想的肺栓塞大鼠模型;丹参川芎嗪与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可显著降低肺栓塞大鼠CD62P及TF的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丹参多酚酸盐干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生物标志物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干预后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NSTEMI)患者生物标志物的变化。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6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81例NSTEM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过程中,2组各脱落6例,最终对照组34;例、治疗组35例完成研究。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2组均连续治疗10 d。采用胶乳免疫比浊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P, hs-CRP),采用双抗夹心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电化学发光法检测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凝固法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免疫分析法检测D-二聚体。记录并采集患者住院期间(0~10 d)梗死后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院内急性心力衰竭、院内再发心肌梗死、院内恶性心律失常、院内死亡等心血管不良事件。结果:治疗后,治疗组hs-CRP[(2.46±1.76)mg/L比(3.45±0.67)mg/L, t=2.324]、PCT[(0.52±0.30)ng/L比(0.11±0.08)ng/L, t=2.059]、FIB[(1.30±0.63)g/L比(1.97±0.67)g/L, t=2.16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0.05),NT-proBNP和D-二聚体水平具有下降趋势,但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住院期间,治疗组梗死后心绞痛发作次数低于对照组( t=4.019, P=0.045);院内急性心力衰竭发生率,以及院内再发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和院内死亡的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可在单纯西药治疗基础上降低NSTEMI患者的炎症反应,缓解高凝状态,减少梗死后心绞痛发作次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丹参注射液联合人脂肪干细胞对裸鼠脂肪颗粒移植成活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将丹参注射液联合人脂肪干细胞(hADSC)对自体脂肪颗粒植入裸鼠皮下后成活率的影响。方法:实验主体部分于2019年5月至2019年8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和平医院输血科实验室完成。选取24只8周龄健康雌性裸鼠,体重(23±3) g,分为4组,每组6只。A组为植入脂肪颗粒0.5 ml;B组为植入脂肪颗粒0.5 ml+hADSC;C组为丹参注射液0.5 g/(kg·d)+脂肪颗粒0.5 ml;D组为丹参注射液0.5 g/(kg·d)+脂肪颗粒0.5 ml+hADSC。移植术后15 d时每组取3只裸鼠取材,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数微血管数量。术后30 d各组剩余3只裸鼠取材,HE染色并测量各标本体积。结果:组织学肉眼观察,术后15 d,标本均可见完整的包膜形成,新生毛细血管在包膜表面,包膜与移植体周围组织的分界明显,活动度好,质地硬度中等,以疏松结缔组织与周围组织相连;术后30 d,移植体的体积较移植初缩小,部分组织中可见脂肪液化坏死。术后15 d脂肪移植体免疫组织化学切片血管密度值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30 d,脂肪移植体体积值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丹参注射液与hADSC的综合作用,比各自单独运用更能有效地促进脂肪颗粒移植体早期血管系统的重建,更有效地提高脂肪颗粒成活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丹参酮Ⅱ 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期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和微炎性反应状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丹参酮Ⅱ 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其对血管内皮功能和微炎性反应状态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浙江省磐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75 mg/次,1次/d,阿司匹林肠溶片150 mg/次,1次/d,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75 mg/次,1次/d,联合丹参酮Ⅱ A磺酸钠注射液60 mg加入5%葡萄糖溶液配制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治疗4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疗效,同时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相关细胞因子和外周血CD 4+ Foxp 3+ Treg细胞表达率的改善水平,并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治疗前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且试验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0.4 ± 0.1)次/d比(0.6 ± 0.2)次/d、(3.4 ± 1. 2) min/次比(5.8 ± 1.2) min/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8.0%(49/50)比92.0%(46/50)](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栓调节蛋白(TM)含量和CD 4+ Foxp 3+ Treg细胞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NO、TM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ET、CD 4+Foxp 3+ Treg细胞阳性表达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治疗后血浆NO、TM含量均高于对照组[(82.5 ± 5.1) ng/L比(71.9 ± 4.) ng/L、(32.4 ± 3.6) μmol/L比(25.2 ± 3.6) μmol/L],ET、CD 4+ Foxp 3+ Treg细胞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39.4 ± 5.2) μmol/L比(46.7 ± 5.4) μmol/L、 (9.4 ± 1.8)%比(10.6 ± 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丹参酮Ⅱ 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助于提高心血管内皮功能、抑制心肌炎性免疫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丹参注射液治疗对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兔关节软骨中TNF-α、IL-6、MMP-3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研究丹参注射液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模型兔关节软骨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3,MMP-3)的表达情况,探讨丹参注射液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分子机制。方法:选用40只健康白兔,随机分成四组,即假手术组、KOA模型(KOA)组、KOA+透明质酸钠(sodium hyaluronate,SH)组、KOA+丹参组。假手术组只作切口,不切断半月板,其余组均采用切断兔右膝关节半月板的方式,建立一个兔关节失稳的实验动物模型。KOA组给予0.9%生理盐水(0.7 mL/d),KOA+SH组给予兔关节内注射SH(0.4 mL/d),KOA+丹参组给予丹参注射液(0.7 mL/d),均连续注射5周。采用矿场实验验证兔失稳模型建立是否对兔的运动能力产生影响,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兔膝关节软骨中TNF-α、IL-6、MMP-3的mRNA含量和蛋白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兔膝关节液中TNF-α、IL-6、MMP-3的含量。结果:在KOA模型建立之前,各实验组动物均无明显的运动能力差异,模型建立之后,KOA组兔子运动的距离明显低于假手术组[(150±5)比(580±9), t=60.610, P<0.05],而KOA+丹参组与KOA组相比,家兔移动的距离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38±27)比(150±5), t=16.730, P<0.05]。KOA组兔关节液中TNF-α、IL-6和MMP-3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22.62±2.18)mg/mL比(11.74±2.09)mg/mL,(4.01±0.14)mg/mL比(1.76±0.11)mg/mL,(0.57±0.05)mg/mL比(0.27±0.03)mg/mL, t值分别为4.413、17.620、6.495, P值均<0.05];KOA+丹参组兔关节液中TNF-α、IL-6、MMP-3含量较KOA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5.01±2.37)mg/mL比(22.62±2.18)mg/mL,(2.47±0.19)mg/mL比(4.01±0.14)mg/mL,(0.40±0.02)mg/mL比(0.57±0.05)mg/mL, t值分别为3.725、8.803、9.185, P值均<0.05]。在兔膝关节软骨的mRNA的检测中,KOA组TNF-α、IL-6、MMP-3的含量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1.90±0.02)比(1.00±0.15),(1.70±0.02)比(1.00±0.07),(1.60±0.20)比(1.00±0.13), t值分别为11.050、24.250、14.850, P值均<0.05];KOA+丹参组中TNF-α、IL-6、MMP-3的含量较KOA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09±0.05)比(1.90±0.02),(1.13±0.09)比(1.70±0.02),(1.04±0.08)比(1.60±0.20), t值分别为32.190、8.822、5.868, P值均<0.05)。在兔膝软骨的蛋白检测中,KOA组TNF-α、IL-6、MMP-3的蛋白表达量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65.280、12.320、22.280, P值均<0.05);KOA+丹参组中TNF-α、IL-6、MMP-3的蛋白含量较KOA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26.150、9.053、24.670, P值均<0.05)。 结论:丹参注射液可以明显改善KOA组兔的运动能力,同时也降低了TNF-α、IL-6、MMP-3的水平,因此丹参注射液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可能是抑制了骨基质蛋白酶的释放,抑制关节软骨的降解,对关节软骨的退行性病变起到控制作用,最终改善膝骨性关节炎的症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倾向性评分的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疗效评价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价真实世界中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06年10月-2015年12月全国24家三级甲等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主要诊断为冠心病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患者设为观察组,不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患者设为对照组,以性别相同、年龄±5岁、入院病情相似为匹配条件,按照1︰1比例匹配,匹配后2组均为738例,以用药疗效为结局评价指标,通过倾向性评分控制本研究中存在的30个混杂因素,包括入院病情、合并疾病、合并用药、职业、费用类别和住院总费用等。采用经典 Logistic回归和倾向性评分加权的 Logistic回归法对比分析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冠心病临床结局的影响。 结果:对30个混杂因素进行了平衡,影响程度较高的7个混杂因素分别是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职业、肌苷片、左卡尼丁注射液、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硝酸甘油、胰岛素。经上述2种统计学方法的分析,回归系数均大于0,且检验 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效果较不使用者更佳,但鉴于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可能存在未知的混杂因素,该研究结果仍待前瞻性研究进一步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脊髓损伤中西医结合康复临床实践指南
编辑人员丨2周前
脊髓损伤(SCI)是指因脊髓损伤暂时或永久地导致脊髓功能异常的破坏性神经病理状态,可导致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基于循证医学原则制定SCI中西医结合康复临床实践指南可为临床医生提供一个全面、规范的治疗与康复框架.本指南从技术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及定义、SCI分类与临床诊断、康复评定、康复诊疗方案和常见并发症处理等方面进行规范制定,形成了科学、规范、统一的操作指南.其中康复评定主要包括感觉检查、运动检查、运动或感觉功能评级、生活质量评定、功能评定和心理功能评定(应激状态评估、认知功能评估、情绪状态评估);康复诊疗方案主要包括早期处理原则、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肌力训练、平衡步态训练、有氧运动、电刺激和其他疗法)、作业治疗(关节活动度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训练、静息运动技能训练、上肢功能训练和轮椅技能训练等)、辅助器具、中药治疗[单药治疗(川芎嗪、丹参注射液、炙马钱子等)、复方治疗(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补阳还五汤、活血通督汤、二仙汤、益气活血汤和自拟汤药等)]、针灸治疗和其他治疗(新药治疗、细胞疗法、神经调节技术和脑脊接口技术);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自主神经反射亢进、深静脉血栓、异位骨化、直立性低血压、压疮和尿路感染.本指南可为我国各级各类康复机构以及各级中医医院或综合医院的中医骨伤科、中西医结合骨科、针灸科、推拿科和康复医学科开展SCI临床诊断、康复评定、康复治疗和常见并发症处理提供指导,具有良好的临床适用性、安全性及有效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尼可刹米治疗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尼可刹米注射液治疗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临泉县人民医院在 2022 年 1 月—2023 年 12 月收治的 70 例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按计算机随机排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 35 例.对照组静脉注射尼可刹米注射液,1 支/次,必要时在 1~2 h内重复给药1 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将 10 mL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加入 250 mL生理盐水后充分稀释,10 mL/次,1 次/d.两组持续治疗 10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病情严重程度、健康状况、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血清指标.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94.29%、77.14%,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APACHE Ⅱ评分、CAT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PEF%pre)高于治疗前,残气量/肺总量比值(RV/TLC)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的FEV1/FVC、PEF%pre高于对照组,RV/TLC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氧合指数、血氧饱和度、氧分压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的氧合指数、血氧饱和度、氧分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C-反应蛋白/白蛋白(HCAR)、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R)、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PLR)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HCAR、NLR、PLR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尼可刹米注射液可提高慢性呼吸衰竭的疗效,进一步减轻病情严重程度,改善健康状况,提高肺功能,降低炎症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丹参酮治疗冠心病对Nrf2/ARE信号通路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分析丹参酮通过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信号通路发挥抑制冠心病患者的氧化应激和心肌损伤的作用.方法:前瞻性纳入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我院诊断不稳定心绞痛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和介入干预,观察组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剂量40mg/d),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Nrf2、ARE、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Caspase-1蛋白表达量,氧化应激指标活性氧簇(ROS)、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β,心肌损伤指标肌钙蛋白Ⅰ(cTnⅠ)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两组治疗前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改善明显(P<0.05),且观察组Nrf2和ARE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而HIF-1α和Caspase-1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ROS水平下降,MDA和SOD水平升高,TNF-α和 IL-1β降低,cTnⅠ和CK-MB水平下降(P<0.05).结论:丹参酮可能通过激活Nrf2/ARE信号通路发挥抑制冠心病患者的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细胞凋亡以及心肌损伤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