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医疗在戒烟干预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我国烟草流行形势严峻,已有的戒烟干预可及性低,大多数吸烟者并未获得有效的戒烟支持。移动医疗技术具有干预覆盖面广、节约成本、功能多样等优势,在控烟及临床戒烟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本文从移动戒烟的概述、类型及效果等方面进行总结,回顾了短信、网络及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在戒烟干预中应用的研究现状,以期为今后的控烟探索与实践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移动医疗在戒烟干预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我国烟草流行形势严峻,已有的戒烟干预可及性低,大多数吸烟者并未获得有效的戒烟支持.移动医疗技术具有干预覆盖面广、节约成本、功能多样等优势,在控烟及临床戒烟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本文从移动戒烟的概述、类型及效果等方面进行总结,回顾了短信、网络及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在戒烟干预中应用的研究现状,以期为今后的控烟探索与实践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短信干预戒烟效果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系统评价短信干预措施对戒烟的有效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和CBM数据库,搜集短信干预戒烟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6年8月.由两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4个RCT,共15 543例参与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干预组相比,短信干预可提高CO生化验证戒断率[RR=0.571,95%CI (0.357,0.914),P=0.020]、减少平均每天吸烟支数[SMD=-0.25,95%CI(-0.37,-0.12),P<0.001],但不能改善自报7天时点戒断率[RR=1.149,95%CI (1.014,1.303),P=0.03].在3个月连续戒断率[RR=0.830,95%CI (0.679,1.014),P=0.069]和30天时点戒烟率[RR=0.878,95%CI (0.687,1.122),P=0.076]方面,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现有证据表明,短信干预对短期戒烟有改善效果.受纳入研究的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需要开展更多研究予以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疾病管理模式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二级预防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不同的疾病管理模式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二级预防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2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10例)和对照组(310例).干预组从术后1、3、6和12月进行定期随访,并提供电话咨询、短信提示和专题讲堂.对照组仅在术后12个月进行随访,其余时间自行随访.观察出院后6个月2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的情况.结果 共有602例患者完成12个月的随访.随访12个月时,干预组戒烟、体质量控制、心率、步数(日)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康复指标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干预组(P<0.05).结论 本研究应用干预随访的管理模式,可明显提高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二级预防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浙江省4城市备孕男吸烟者短信戒烟干预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价备孕男吸烟者短信戒烟干预的效果,为戒烟干预的普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干预研究设计,以2016年6至11月在浙江省4城市新婚登记处登记的552名备孕男吸烟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干预组307名,接受短信戒烟干预,并使其配偶介入戒烟干预计划;对照组245名,不接受干预.运用卡方检验比较随访后1、6个月时两组的自我健康评估、烟草使用情况的差异.结果 戒烟干预后,研究对象中自我健康评估为"非常好"的比例整体呈先下降到上升的趋势,干预组从原来的26.4%到1个月的15.3%再到6个月的21.8%,对照组从原来的19.2%到1个月的11.4%再到6个月的20.4%;干预组的戒烟率(1个月为13.0%,6个月为16.3%)高于对照组(1个月、6个月均为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中研究对象认为戒烟成功主要原因是"自己决心"(1个月为61.9%,6个月为60.9%),未成功戒烟的主要戒烟阻碍是"烟瘾发作"(1个月为47.2%,6个月为48.9%),受到"身边有其他吸烟者"对戒烟影响(1个月为8.1%,6个月为5.2%).结论 通过对备孕男吸烟者开展短信戒烟干预和配偶介入干预计划,极大地加大了支持其戒烟信念,强化其戒烟动机,提高其戒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智能手机APP在控烟干预中应用的最新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一、手机戒烟的背景吸烟与心脏病、中风、癌症、肺气肿、支气管炎、哮喘、肾脏疾病和眼疾的风险增加有关[1],如果能在40岁之前戒烟,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吸烟所致的期望寿命损失[2].尽管多年来已经有很多治疗方法,但戒烟仍然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任务,没有帮助的戒烟只成功了3%~6%[3].即使是最有效的药物相关治疗,例如varenicline,也只将戒烟成功率提高到约24%[4].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健康教育对青光眼患者从医行为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提高青光眼患者的从医行为及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方法选择青光眼手术患者66例,住院期间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出院前制订个性化的延伸护理服务方案,通过电话随访、短信、微信群、电子邮件等形式不间断地为患者提供院外护理。结果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66例青光眼患者进行系统化健康教育后,66例青光眼患者定期复查从15例提高至60例,正确点眼药从20例提高至64例,情绪稳定从17例提高至59例,适当运动从18例提高至56例,戒烟戒酒从18例提高至60例,低蛋白清淡饮食从20例提高至61例,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3.36,63.38,54.74,54.71,55.28,53.71;P<0.01)。教育后患者的从医行为明显提高,通过定期随访发现,患者良好的从医行为不随出院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结论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从医行为,增强患者对青光眼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掌握正确点眼药方法,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使视功能没有进一步损害,从而保持现有的视功能或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