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然多酚纳米微粒材料研究进展及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多酚纳米微粒以其独特的特性,为癌症治疗提供了崭新的前景,在医药、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天然多酚中的多酚结构通过多种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及与硼酸基团和多种金属离子的动态共价络合,形成了很强的非共价作用进一步合成了各类多酚纳米微粒.多酚纳米微粒具有出色的癌细胞靶向性能,也是优秀的药物递送平台,在癌症治疗中展现出潜在的治疗能力.通过概述多酚纳米微粒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并对天然多酚基水凝胶、纳米微粒和聚合物的功能特性进行综述.强调了多酚纳米微粒在癌细胞靶向、药物递送、光响应、磁响应和治疗中的多重作用,为天然多酚纳米微粒材料的研发及癌症领域治疗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巨噬细胞膜仿生纳米铁颗粒制备及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MRI成像的初步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膜仿生的纳米铁颗粒(Fe3O4NCs@MM)对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MRI成像的研究.方法:制备巨噬细胞膜仿生的纳米铁颗粒Fe3O4NCs@MM,利用动态光散射(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对其水合动力学粒径、表面电势和形态进行表征.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ph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评价巨噬细胞膜的完整包覆;紫外可见光谱测定巨噬细胞膜仿生的纳米铁颗粒抗蛋白吸附能力.通过MRI成像系统,分析了含不同浓度的Fe元素(0.1-1.6mM)的Fe3O4NCs@MM在GSH存在或不存在时的T1弛豫效应.采用细胞增殖-毒性实验(Cell CountingKit-8,CCK-8),测定巨噬细胞膜仿生纳米铁颗粒处理肿瘤细胞24h后的细胞活性.尾静脉注射巨噬细胞膜仿生纳米铁颗粒至原位胶质母细胞瘤模型中,观察成像效果.结果:巨噬细胞膜仿生的纳米铁颗粒Fe3O4NCs@MM的水合动力学粒径和表面电势分别为286.5±7.6 nm和-20.7±3.5 mV,且在水溶液中分布均匀,具有较好的单分散性.包覆巨噬细胞膜的纳米铁颗粒具备抗蛋白吸附的能力.MRI成像显示,制备的巨噬细胞膜仿生的纳米铁颗粒Fe3O4 NCs@MM为GSH响应型MRI对比剂,具有较好的T1-加权磁共振成像效果,在尾静脉注射巨噬细胞膜的纳米铁颗粒0.5 h后,肿瘤部位的信号可见增强.结论:巨噬细胞膜仿生的纳米铁颗粒Fe3O4NCs@MM可实现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MRI成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磁响应水凝胶在骨组织工程中的作用与优势
编辑人员丨2024/1/6
背景:磁响应水凝胶在骨组织工程中具有极大的优势,有利于微创、高效地促进成骨.目的:阐述磁响应水凝胶在骨组织工程领域的应用进展.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万方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为"Magnetic Hydrogels,Magnetic Nanoparticles,Superparamagnetic Nanoparticles,Fe3O4,SPIONs,Magnetic Fields,Bone Regeneration,Bone Repair,Bone Tissue Engineering";中文检索词为"磁性水凝胶、磁性纳米粒子、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磁场、氧化铁纳米粒、骨再生、骨重建、骨修复、骨组织工程",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所有文章进行初筛后,最终纳入60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近年来由于磁性纳米粒子的出现,大量的磁响应支架材料被开发出来,其中,含有氧化铁纳米粒子和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的磁响应水凝胶力学性能突出、生物相容性良好,能够快速响应外部磁场,为种子细胞提供成骨所需的磁机械信号.②磁响应水凝胶可以作为载体精准调控生长因子的释放时机.③基于磁响应水凝胶的三维微环境培养平台下,磁响应水凝胶与细胞之间的界面磁力能够激活细胞表面敏感受体、增强细胞活性、促进新生骨质与宿主骨的整合.④可注射磁响应水凝胶能够应用于骨肿瘤的磁热疗以及生物成像领域.⑤目前,磁响应水凝胶有望模拟出天然骨组织中观察到的各向异性分层结构,然而关于磁响应水凝胶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体外研究,与体内的局部微环境作用机制仍然不充分.⑥因此,目前基于磁性纳米粒子已经成功地应用于磁共振成像的示踪,未来有望在磁性纳米粒子的性能上优化,构建具有合适降解性能、机械性能和血管功能化的能够实时监测体内变化的磁响应水凝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6
-
美洲大蠊温敏凝胶的制备及其促糖尿病大鼠创面修复作用考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制备美洲大蠊温敏凝胶并考察其促糖尿病大鼠创面修复作用.方法:以Ⅳ-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与丙烯酸(AAc)为单体,在水相中通过自由基聚合法制得具有温度响应的共聚物P(NIPAM-co-AAc),然后将其接枝透明质酸(HA)以合成P(NIPAM-co-AAc)-g-HA温敏材料,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紫外分光光度法(UV)对该材料的化学组成、低临界相转变温度(LCST)进行表征;采用透析法制备美洲大蠊温敏凝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旋转流变仪和热重分析仪表征其断面结构、流变学性质和热稳定性;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X-射线衍射法和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共同鉴定P(NIPAM-coAAc)-g-HA温敏材料对美洲大蠊提取物的包合作用,并考察美洲大蠊温敏凝胶促糖尿病大鼠创面修复的作用,采用Image-Pro Plus 6.0软件计算创面愈合率,运用苏木素-伊红(HE)和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创面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成功合成了P(NIPAM-co-AAc)-g-HA温敏材料,其LCST处于29~31℃,具有密集、均匀的多孔结构,且能将美洲大蠊提取物均匀包合.药效学结果表明,美洲大蠊温敏凝胶组促创面愈合效果最佳,其炎细胞浸润程度明显降低,胶原蛋白、成纤维细胞排列整齐、致密,新生血管密度较模型组显著增加.结论:美洲大蠊温敏凝胶可有效促进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可克服美洲大蠊市面液体制剂用于皮肤创面治疗的不足,可为美洲大蠊提取物促糖尿病患者创面愈合制剂的开发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刺激响应型水凝胶在骨修复中的应用综述
编辑人员丨2023/8/5
水凝胶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亲水性以及与生物组织相似的物理特性,已在生物医学尤其是组织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一种新颖的智能响应型生物材料,刺激响应型水凝胶不仅含有一般水凝胶的优点,还可在外界环境刺激下(如特定温度、pH、光照和磁场等)表现出独特的溶胀或收缩行为,可搭载活性细胞及细胞生长因子植入缺损组织,实现骨组织损伤修复和功能重建.这种精确的控制使骨修复的治疗实现微创化,并且可以精准匹配复杂的骨缺损.本文根据不同类型的外界环境刺激因子,介绍刺激响应型水凝胶的分类、刺激响应原理及其在骨修复中的研究进展,旨在为骨修复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