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积硅藻记录的近40年来神农架大九湖湿地生态水文变化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人为水文调控正深刻改变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由于缺乏长期监测记录,目前针对湿地生态系统如何响应人为水文调控的报道较少.本研究基于神农架大九湖五号湖的一根长44 cm的沉积岩芯多指标记录,重建了近40年来大九湖生态水文变化过程,并探讨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五号湖的硅藻群落经历了 3个主要演化阶段:1980-2008年以底栖硅藻为主,2008-2016年浮游硅藻迅速增加,2016年以来小型脆杆藻占主导.冗余分析表明,硅藻组合变化与总有机碳、总氮和Mn/Fe值显著相关.2008年以来硅藻组合变化反映了五号湖由早期富含有机质的泥炭地向浅水湖泊转变,主要响应筑坝提升水位;2016年以来底栖和附生硅藻增多,响应大九湖移民搬迁后水生植物扩张、水体透明度增加的过程.沉积硅藻记录揭示了大九湖的环境变化过程,为湿地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圆锥角膜术后4周行特应性角膜炎交联治疗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者,女,37岁,因发现"双眼圆锥角膜20年、右眼视力下降2周"于2020年10月14日至武汉爱尔眼科医院汉口医院入院治疗。患者自幼患特应性皮炎及过敏性哮喘,对多种水果、海鲜及青霉素过敏,平日生活在湖北神农架地区,有助于减轻过敏发作的程度。患者自述双眼诊断圆锥角膜20年,长期配戴硬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permeable lens,RGP),有揉眼习惯。入院眼科检查:视力:右眼手动/眼前,矫正视力无提高;左眼0.3,综合验光矫正视力无提高,RGP矫正视力0.5。眼压:右眼T-1,左眼4 mmHg(1 mmHg=0.133 kPa)。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右眼角膜中央呈锥形向前突出,中央5 mm范围基质灰白色水肿,隐见后弹力层破裂,前房深(见图1);左眼角膜中央明显前凸、变薄,Vogt线(+),费氏环(+),Muson征(+),前房深(见图2)。临床诊断:圆锥角膜,右眼急性水肿期,左眼完成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DNA条形码技术的神农架国家公园川金丝猴食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川金丝猴湖北亚种(Rhinopithecus roxellana hubeiensis)是种群数量最少的川金丝猴(R.roxellana)亚种,评估其食物组成及季节变化有助于了解其觅食策略和同域分布物种间的竞争关系,对物种保护及栖息地恢复等具有重要意义.分别于2023年冬季(2月)、春季(5月)和秋季(10月)在神农架国家公园采集金丝猴新鲜粪便样品,利用DNA宏条形码技术分析了粪便中的食源植物及其季节变化.研究共鉴别出127种金丝猴食源植物,分属于110个属62个科,科水平上相对序列丰度最高的为蔷薇科(Rosaceae),属水平上相对序列丰度最高的为花楸属(Sorbus),种水平上相对序列丰度最高的是地海椒(Archiphysalis sinensis).在不同季节食物组成中,冬季有56种,春季有76种,秋季有70种,其中春季偏好的食物为花楸属植物(Sorbus sp.)(27.34%)植物和藤山柳(Clematoclethra scandens)(16.56%);秋季偏好的食物为委陵菜(Potentilla chinensis)(22.12%)和花楸属植物(16.52%);冬季偏好的食物为地海椒(33.49%)和花楸属植物(28.13%).,3个季节的共有食物有20种,冬季的特有食物有16种,春季有29种,秋季有27种.冬季特有食物有地海椒等,春季特有食物有菱叶茴芹(Pimpinella rhomboidea)等,秋季特有食物有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等.春季和秋季之间的重叠食物种类最多有35种,春季和冬季的重叠食物种类有32种而冬季和秋季重叠食物种类最少仅有28种.不同季节食物多样性指数存在差异,冬季食物多样性指数最低,秋季较高,春季最高.食物多样性的季节变化与神农架植被物候特性一致.研究结果揭示了神农架川金丝猴的食物组成和季节变化,以及DNA条形码技术在食性研究中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为川金丝猴的种群繁育和保护管理等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神农架地区树轮蓝光强度对气候要素的响应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树轮在过去气候变化研究中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在树木生长条件较为适宜地区传统的树轮宽度指标存在短板.树轮蓝光强度作为树轮密度的替代性指标,成为树轮-气候研究的重要载体.然而,树轮蓝光强度这一新兴的指标在亚热带地区的研究仍十分不足.为进一步挖掘树轮蓝光强度在我国亚热带地区树轮气候学研究中的应用潜力,利用神农架地区树轮宽度、树轮早材蓝光强度、树轮晚材蓝光强度、树轮早晚材蓝光强度差以及巴东气象站资料,基于树轮气候学方法,分析了上述树轮指标与月降水量、月平均最低气温、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最高气温之间的相关关系,对比了不同树轮指标蕴含气候信号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与树轮宽度相比,神农架地区树轮蓝光强度蕴含更为丰富的气候信号,其中树轮晚材蓝光强度、树轮早晚材蓝光强度差能够很好反映8月平均气温变化.其中,在原序列上树轮早晚材蓝光强度差与8月气温的关系最为紧密,而在高频上树轮晚材蓝光强度与8月平均气温的关系则更为紧密.树轮蓝光强度与气温之间高频信号一致性的发现,有助于丰富树木生长条件较为适宜地区树轮气候学的研究,为进一步的过去气温重建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机制及模式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探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机制及模式是国家公园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关键.构建了国家公园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分析国家公园生态产品特征并划分类别,以神农架国家公园试点为例,探究了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路径与机制,建立了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结果表明:(1)国家公园复合生态系统由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系统构成,形成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整体.(2)国家公园生态产品具有生物生产性、资源稀缺性、人类收益性、地域整体性、政策依赖性、利益平衡性等特征,识别与分类生态产品有助于复合生态系统的平稳运行与健康发展,进而实现生态产品价值.(3)国家公园生态产品总体分为公共性、准公共性和经营性三类,并由政府主导、社区主导、市场主导与多主体复合型路径组成的价值实现路径体系完成价值实现.(4)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由生态保护机制、经济发展机制、社区进步机制和协调保障机制四部分构成,服务于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和社区振兴三个目标.(5)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以生态保护为首要任务、旅游发展为实现路径、社区振兴为核心目标,构建神农架国家公园"生态保护-旅游发展-社区振兴"共生模式,并进一步提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生态旅游模式,以协调处理神农架国家公园复合生态系统结构内的矛盾,实现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的最大化.综上所述,丰富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并为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与决策参考.国家公园"生态保护-旅游发展-社区振兴"的共生模式以及国家公园生态产品实现的生态旅游模式,将为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提供更加全面与有效的路径与模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神农架南坡小叶青冈+曼青冈常绿阔叶林主要木本植物生态位与种间联结
编辑人员丨2024/7/13
为揭示神农架南坡代表性常绿阔叶林主要木本植物的种间生态联系及群落演替趋势,以小叶青冈+曼青冈群系20 个主要木本植物的 190 组种对为研究对象,通过生态位测定并区分生态位特化种和生态位泛化种以及种间联结性检验,分析该群落主要物种生态位与种间联结特征.主要结果:(1)该常绿阔叶林群落物种丰富,群落组成复杂,小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myrsinifolia)的重要值(11.13%)和生态位宽度(58.3)均最大,占绝对优势,生态位宽度排序和重要值排序不一致,分布频度对生态位宽度影响较大.(2)将 20 种主要木本植物划分为生态位特化种(6 种)、生态位泛化种(3 种)、中性类群(11 种),生态位分化程度较高,资源利用差异以及生境适应性是影响生态位分化的主要因素.(3)生态位宽度大的物种其生态位重叠和相似度较高,生态位重叠指数总体略低,大部分物种对环境或资源需求相似,但相似度不高,种间竞争较弱,种间关系比较稳定.(4)主要木本植物总体正联结显著(P<0.05),χ2 检验、联结系数AC、Spearman秩相关检验结果均显示种间正联结作用占优势,但大多数种对联结不显著,物种趋于独立分布.(5)通过聚类分析,将 20 种主要木本植物划分三大生态种组:建群种组,共生种组和边缘种组.研究表明,神农架南坡小叶青冈+曼青冈常绿阔叶林目前正处于相对稳定的演替中后期阶段,群落发育较成熟,生态位分化、生境选择以及资源需求互补或互利是影响该群落物种共存的主要原因.研究阐明了神农架南坡代表性常绿阔叶林主要物种之间实际相互作用以及群落特征,为深入理解群落物种共存原因以及群落演替规律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湖北神农架中亚热带山地落叶阔叶林25 ha动态监测样地群落物种组成与结构特征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神农架落叶阔叶林是中亚热带北缘山地保存较好的典型森林植被类型.为探究中亚热带落叶阔叶林的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和森林动态,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按照全球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Forest Global Earth Observatory,ForestGEO)和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Chinese Forest Biodiversity Monitoring Network,CForBio)的建设标准,于2022年在神农架南坡建设了一个25 ha的落叶阔叶林森林动态监测样地.本文基于样地内所有胸径≥1cm的木本植物(不含竹、藤)调查数据,分析了其物种组成、植物区系特征、群落结构.结果表明:该样地海拔落差334m,含木本植物149种(包含变种),61,054个独立个体(包括分枝共有97,664个体),隶属于44科79属,其中常绿和落叶树种分别为28种和121种;稀有种(<1株/ha)有44种(29.5%);有萌枝的个体占总个体数的26.8%,其物种数占样地物种总数的93.3%.样地科的分布以热带分布(19科,43.2%)占优势,属的分布以北温带分布(35属,44.3%)占优势.该群落乔木层以锐齿槲栎(Quercus aliena var.acutiserrata)和米心水青冈(Fagus engleriana)为优势种,其重要值分别占7.5%和6.6%.样地树种的平均胸径为7.71 cm,胸径≤ 10 cm的个体占优势(76.7%).群落径级结构整体上呈倒"J"型,优势物种的径级结构主要呈现类倒"J"型和正态分布型.神农架中亚热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相较于纬度相近的样地,其物种多样性更高;植物区系多样;群落结构稳定,根萌比例高,物种更新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巫山淫羊藿的资源分布及形态特征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掌握巫山淫羊藿基原植物资源分布及形态特征,为巫山淫羊藿物种分类鉴定、资源保护和持续利用提供依据.方法:查阅共享平台数据及其他标本,获取巫山淫羊藿的鉴定和地理分布等信息,于花期开展野外实地观测并比较巫山淫羊藿各居群的形态特征.结果:在检索获取到的 90 号 144 份巫山淫羊藿标本中,仅 15 号(35份)为巫山淫羊藿,其余物种包括金城山淫羊藿、拟巫山淫羊藿、粗毛淫羊藿、镇坪淫羊藿和川鄂淫羊藿,疑似黔岭淫羊藿 1 号,不确定种 17 号.巫山淫羊藿狭域分布于重庆市巫山县和巫溪县,湖北省巴东县、兴山县和神农架林区,集中分布区仅为巫山县和巴东县,同域分布的木鱼坪淫羊藿其形态与巫山淫羊藿最为相似.植株和花的形态特征存在变异,且在居群内和居群间的变异呈现出连续性,但巫山淫羊藿与 6 个形态的相似种仍具有可资鉴别的性状特征.结论:巫山淫羊藿腊叶标本的鉴定错误突出,狭域分布加之过度采收已导致其资源严重破坏,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应加强保护力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气候对不同地区川金丝猴出生模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3/16
多数非人灵长类动物的交配与出生有着严格的季节变化,这种季节性除受自身生理机制影响外,还受栖息环境的气候、海拔和食物供应的影响.了解栖息于不同地区的同种非人灵长类动物出生季节性差异有助于了解环境变量对动物繁殖的影响.本研究于2023年1-8月,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探索了四川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王家山区域和湖北神农架国家公园大龙潭区域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群体中婴猴出生模式与季节性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两个地区川金丝猴种群中的婴猴集中在3-5月出生,但白河种群的出生季节时间跨度较长,1-2月、7-8月都有婴猴出生;尽管两组猴群出生模式不同,但均发生于气温回暖,降水上升的时期;白河种群周婴猴/成雌值(I/F)变化与周平均气温、周降水量呈正相关;神农架种群周I/F变化与周平均气温呈正相关,但是与周降水量相关性不明显.气温上升可能是促进怀孕雌猴进行分娩环境响应因素,降水量则通过影响食物供应的方式来引发繁殖事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民族药文王一支笔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文王一支笔为蛇菰科蛇菰属植物筒鞘蛇菰(Balanophora involucrate Hook.f.)的干燥全草,是土家族四大名药(文王一支笔、江边一碗水、头顶一颗珠、七叶一枝花)之一,又称鹿仙草、鸡心七、借母怀胎、观音莲、葛菌等[1].文王一支笔生长在阴湿环境,多寄生于杜鹃属植物和苦楝的根部,主要分布在湖北、湖南、广西、四川、云南等地,湖北省集中分布于恩施、武当山及神农架地区[2].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