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积硅藻记录的近40年来神农架大九湖湿地生态水文变化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人为水文调控正深刻改变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由于缺乏长期监测记录,目前针对湿地生态系统如何响应人为水文调控的报道较少.本研究基于神农架大九湖五号湖的一根长44 cm的沉积岩芯多指标记录,重建了近40年来大九湖生态水文变化过程,并探讨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五号湖的硅藻群落经历了 3个主要演化阶段:1980-2008年以底栖硅藻为主,2008-2016年浮游硅藻迅速增加,2016年以来小型脆杆藻占主导.冗余分析表明,硅藻组合变化与总有机碳、总氮和Mn/Fe值显著相关.2008年以来硅藻组合变化反映了五号湖由早期富含有机质的泥炭地向浅水湖泊转变,主要响应筑坝提升水位;2016年以来底栖和附生硅藻增多,响应大九湖移民搬迁后水生植物扩张、水体透明度增加的过程.沉积硅藻记录揭示了大九湖的环境变化过程,为湿地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抗磷脂抗体升高与住院患者院内血栓形成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针对抗磷脂抗体升高的住院患者,评估抗磷脂抗体和院内血栓形成之间的相关性,比较不同种类的抗磷脂抗体对血栓形成的临床意义。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住院且抗磷脂抗体谱中任意一项检测结果为阳性的38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149例,女236例,年龄1~105岁、中位年龄37岁。依据住院期间是否经影像学检查检测到血栓将所有受试者分为血栓组和非血栓组。血栓组102例,男性66例,女性36例,年龄3~105岁、中位年龄58岁;非血栓组283例,男性83例,女性200例,年龄1~94岁、中位年龄31岁。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数据。抗心磷脂IgM/IgG抗体(aCL-IgM/IgG)和抗β2糖蛋白I IgM/IgG抗体(抗β2GPI-IgM/IgG)采用ELISA方法进行检测,狼疮抗凝物(LA)采用稀释的蝰蛇毒实验(dRVVT)和硅藻土凝固实验(SCT)方法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上进行检测。比较两组之间的年龄、性别、吸烟、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发生率以及抗磷脂抗体中位数水平。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判断血栓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用χ 2趋势检验确立aCL的中高滴度数值,并用Logistic回归验证。 结果:血栓组的中位年龄(58岁)以及男性(64.7%)、吸烟(16.7%)、高血压(63.7%)、糖尿病(28.4%)的比率明显高于非血栓组( Z=7.685,χ2=38.077、16.312、37.769、24.749, P<0.01)。血栓组的抗β2GPI-IgG、dRVVT的阳性率(11.8%和78.4%)明显高于非血栓组(5.3%和60.1%),dRVVT的中位数水平(1.29 RU/ml)也高于非血栓组(1.23 R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64、10.309, Z=3.539, P<0.05)。aCL-IgM的中位数水平,非血栓组(2.3 MPL)高于血栓组(2.0 MPL)。aCL-IgG的阳性率,血栓组(18.6%)略高于非血栓组(10.6%)。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男性、高血压、糖尿病、高龄、dRVVT升高、抗β2GPI-IgG升高是血栓的高危因素。以36 GPL作为aCL-IgG的中高滴度数值,血栓风险增加2.45倍。 结论:抗磷脂抗体谱中,DRVVT方法检测的LA、抗β2GPI-IgG、aCL-IgG可能是对住院患者院内血栓形成有预测价值的实验室指标。aCL-IgG的中高滴度数值设立在36 GPL可以较好的评估血栓形成的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人血中6种苯系物测定的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建立基于土壤分析模式的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人血中苯、甲苯、乙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和邻二甲苯6种苯系物。方法:于2020年9月至2021年5月,以硅藻土为分散剂加至2.0 ml血样中充分混匀,直接在吹扫捕集瓶内进行吹扫后进样,气相色谱柱分离,采用保留时间锁定定性,选择离子扫描模式(SIM)检测,并对方法的检出限和回收率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人血中6种苯系物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2~10.00 ng/ml,相关系数0.992 7~0.996 8,方法检出限0.006~0.016 ng/ml,样品加标回收率84.39%~102.41%,方法精密度3.06%~6.90%。结论: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可同时测定人血中6种苯系物的含量,前处理方法简单省时,检出限低,为人体苯系物内暴露检测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硅藻法医检验方法改进
编辑人员丨3周前
《法庭科学 硅藻检验技术规范 微波消解-真空抽滤-显微镜法》(GA/T 1662-2019)是目前法医硅藻学检验使用的标准方法,笔者在使用此方法检验过程中,发现存在组织消解不完全、硅藻碎片多、抽滤时间过长、滤过膜电热板烘烤后不平整、样本干燥度不够等问题.经过实验室的不断尝试,对检验过程的一些参数进行了调整,得到了较好的预期效果.改良方法通过添加恒温水浴锅和真空干燥箱两个基础设备,使各实验更容易实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岩藻黄素在认知障碍类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岩藻黄素是一种从褐藻和硅藻中提取的天然类胡萝卜素,具有抗氧化、抗炎、促进细胞凋亡等多种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岩藻黄素具有神经保护的作用,主要通过抗氧化和抗炎机制实现,并在认知障碍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中显示出潜在的治疗价值.本文总结了岩藻黄素在减轻氧化应激和神经炎症方面的具体机制,为其在认知障碍类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情境创设"策略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节为例,阐述了"情境创设"策略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联系现实生活,创设硅藻所生活的水生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完善思维体系,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ZnO/PDMS对生物被膜形成和厚壳贻贝稚贝附着的影响及在养殖网箱的潜在应用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为探究养殖网箱表面涂层对海洋污损的防污性能,研究在Glass基底上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为成膜剂,填充不同浓度(3.5wt%、7.5wt%、11.25wt%、15wt%)的ZnO纳米粒子,采用流延法制备ZnO/PDMS涂层后,将基底投放于浙江嵊泗枸杞岛自然海域(30.72 °N,122.76 °E),测试该涂层表面所成生物被膜情况,及其对厚壳贻贝稚贝附着的影响.结果显示:生物被膜的生物量随基底投放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在28d时,填充ZnO纳米粒子各实验组生物被膜的细菌密度、硅藻密度及其对厚壳贻贝稚贝附着的诱导能力显著低于未添加组.与Glass相比,15 wt%ZnO/PDMS上28d生物被膜细菌密度下降了43.25%、硅藻密度下降了91.59%;厚壳贻贝稚贝附着率同比Glass组及PDMS组分别下降了75.41%和62.50%.利用MiSeq测序技术评估15wt%ZnO/PDMS上28d生物被膜群落结构发现,与Glass相比,ZnO/PDMS通过降低嗜冷杆菌属(Psychrobacter)相对丰度,提高罗氏菌属及维诺格拉德斯基氏菌属(Winogradskyella)相对丰度,改变了细菌群落的组成.因此,ZnO/PDMS通过降低生物被膜的生物量及改变细菌群落结构丰度来影响自然生物被膜的形成,并抑制了厚壳贻贝稚贝的附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甬江口浮游植物时空分布特征及驱动因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为探究小型河口浮游植物群落的时空变化特点,于丰水期、平水期及枯水期采集甬江口表层水样,分析浮游植物的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共检出浮游植物9门123属358种,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物种数分别为 276、154 和 151 种,丰度分别为(170.45±225.43)x103、(51.92±30.28)×103和(31.65±12.79)×103 cells·L-1.浮游植物群落以硅藻为主,优势种有梅尼小环藻、中肋骨条藻、具槽帕拉藻等.Shannon多样性指数与Pielou均匀度指数在丰水期由口门内向口门外呈下降趋势,在平水期和枯水期空间差异较小.多维尺度分析和相似性分析表明,不同区域(口门内、口门和口门外)与不同水文期的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均差异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在丰水期,浮游植物丰度与温度、溶解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呈显著正相关,与盐度呈显著负相关;在平水期,丰度与温度呈显著负相关;在枯水期,丰度与环境因子无明显相关性.冗余分析表明,温度、盐度、铵氮和活性磷酸盐分别解释了浮游植物群落变化的19.5%、11.9%、9.4%和8.2%.甬江口浮游植物群落以硅藻主导,温度、盐度和营养盐是其主要驱动因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2021-2022年春、秋季嵊泗列岛浮游植物群落状况及长期变化特征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为更好地了解嵊泗列岛海域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暖影响下的生态现状以及变化特征,于2020年秋季和2021年春季在该海域进行了浮游植物的拖网与水样采集及环境要素分析.水采样品中共检出浮游植物6门54属105种.其中,硅藻33属68种,甲藻14属30种,蓝藻、金藻和隐藻各2属2种,绿藻1属1种.春、秋季浮游植物主要优势种为骨条藻(Skeletonema spp.),并在秋季占据绝对优势(Y=0.975).春季平均细胞丰度[(7.17±7.78)个/mL]明显低于秋季[(77.23±73.44)个/mL].春季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高于秋季.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浮游植物丰度与水温和透明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盐度呈显著负相关.冗余分析显示,浮游植物群落组成与水温、营养盐密切相关.网采样品中共检出浮游植物4门46属94种,硅藻占比最大;春、秋季平均细胞丰度分别为838.17×103和19406.43×103个/m3.与水样相比,骨条藻仍为主要优势种,且优势度更高;网采获得的秋季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23和0.05)低于水采(分别为0.38和0.10).将本次网采结果与1990年、2007年调查资料对比发现,嵊泗列岛春、秋季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发生了明显改变:丰度明显升高,硅甲藻占比无明显变化,暖水种种类数明显增加,骨条藻优势地位增强,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下降.这可能与变暖与富营养化加剧相关.近30年来,溶解无机氮在春季无显著变化,但在秋季显著升高;活性磷酸盐浓度在春、秋季均显著降低;氮磷比在春、秋季均显著升高.浮游植物的变化特征较好地指示了嵊泗列岛海域在富营养化和气候变暖下的生态环境变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浮游植物功能群季节演替特征对水环境的指示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4/7/20
浮游植物功能群具有揭示浮游植物群落演替规律和指示水环境的作用.雅鲁藏布江是中国重要的水系.本研究于2019年8月(夏季)、11月(秋季)和2020年5月(春季)对雅鲁藏布江中上游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环境因子进行调查,探讨浮游植物功能群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对水环境的指示作用.结果表明:(1)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水体呈碱性,水温、流速、浊度在3个季节间存在显著差异.(2)雅鲁藏布江中上游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11纲24目44科121属,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整体呈硅藻-绿藻-蓝藻型.可将浮游植物划分为28个功能群,其中有16个优势功能群,且浮游植物功能群的季节变化明显.(3)冗余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发现,水温、pH、溶解氧是影响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浮游植物优势功能群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4)基于3个季节的香农指数(0.56~3.09,均值为2.20)和生态状态指数(1.92~4.91,均值为3.63)的综合评价表明,雅鲁藏布江中上游的水质状态为"良好".本研究揭示了高原河流浮游植物功能群特征及其对水环境的指示作用,为雅鲁藏布江中上游的水生态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