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癌症患者疼痛感觉、情绪及认知3个维度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癌症患者疼痛感觉、情绪及认知3个维度的关系。方法:以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湖北省中山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肿瘤科收治恶性肿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癌痛调查表、SCL-90量表和PBPI量表调查患者的疼痛程度、情绪与认知,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经调查发现,患者在确诊后初次疼痛最严重,使用镇痛药物后有明显缓解,目前疼痛评分平均为(2.87±0.71)分;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因子及总评分明显高于正常水平;疼痛信念最强的为"感到疼痛很神秘";疼痛程度与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和敌对这4个因子相关性显著( P<0.05),与"感到疼痛很神秘"和"认为会持续疼痛"这2个维度呈正相关( P<0.05)。 结论:癌症患者的疼痛感觉与焦虑、抑郁、敌对和人际关系敏感等情绪密切相关,且与"感到疼痛很神秘"和"认为会持续疼痛"这2种疼痛信念呈明显的正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从意识研究角度重新审视濒死体验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濒死体验是一种独特的意识,一种与自我相关神秘得无法解释的体验,可发生于危及生命或不危及生命的情况下,分别称为经典濒死体验和类濒死体验。经典濒死体验对应于无反应状态下的内在觉知,可用于探索人类的断连意识状态。而类濒死体验是一种更异质的状态,为今后的研究带来更多的可能性。本文通过梳理心脏骤停、晕厥、冥想等不同情况下的濒死体验对其研究进展作一论述。研究者发现,有快速眼动期入侵的人更易发生濒死体验以及氯胺酮诱导的全身麻醉可作为研究濒死体验的可逆且安全的试验模型。虽然研究者们提出了一些在生理学和心理学上对濒死体验的解释,但这种现象的定义、发生机制以及对濒死体验者的识别仍然存在争论。国内对濒死体验的研究尚处于开始阶段,濒死体验作为意识研究的一个领域,可用于探讨无反应状态下人类意识的机制,为临床意识科学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云南疟疾及防治的医学人类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疟疾在云南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长期肆虐有着深刻的多元文化背景.民族文化的因素是云南疟疾难以防治的重要原因,普遍存在的鬼神观念和巫师的仪式治疗对疟疾防治极其不利,使得少数民族群体对疟疾的致病因素、治疗和预防、择医习惯、社会应对等产生了认知偏差,这是造成云南疟疾防治"最困难"的原因之一.这种现象的背后是人的利益、权力以及文化上的特性等因素在发挥作用,所以云南的疟疾防治除了在给予常规医疗和特效药物之外,还要注重医疗的文化适应性,破除疟疾的神秘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贵阳市社区老年人死亡认知及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人对死亡的认知及影响因素.方法 运用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方法,采用最大差异选样,从不同文化层次进行抽样,资料饱和后再增加2例,最终纳入11名社区老年人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对所得资料采用内容分析法及主题分析法,编码采用手工编码和Nvivo 12软件相结合的方式.结果 贵阳市社区老年人的死亡认知归纳为:回避死亡;被动的应对死亡,表现为应对死亡的无力感、无助感;对死亡过程未知性、不可预见性充满恐惧感;优死的需求在生理上主要表现在身体少受痛苦,心理上主要表现为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对家人关爱与陪伴的渴求;欠和睦的家庭关系、薄弱的家庭经济、争强好胜的性格特质、身体状况的好坏和年纪的大小是影响老年人死亡态度的重要因素.结论 在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应在社区开展死亡教育,引导老年人关注"优死",帮助老年人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打破死亡的神秘色彩,减轻老年人应对死亡的自我感受负担,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应对死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典型房扑射频消融后新发房颤
编辑人员丨2024/6/8
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都是人体常见的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但两者又截然不同,90%的房扑发生在右房,属于典型的大折返,其可经右房下部的三尖瓣峡部消融而根治.而90%的房颤起源于左房,系肺静脉电位触发或驱动引发,可经肺静脉电隔离术根治.看上去似乎不相关的房扑、房颤之间却存在神秘关联.根本无房颤病史的心房扑动患者在三尖瓣峡部成功消融后可新发房颤,而且发生率很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8
-
膝骨关节炎病人生活质量与疼痛信念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26
目的 了解膝骨关节炎(KOA)病人生活质量与疼痛信念的现状及其相关性,并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提高膝骨关节炎病人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8月贵州省人民医院骨科门诊确诊的146例膝骨关节炎病人为调查对象,运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疼痛信念与感知量表(PBPI)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进行调查.结果 膝骨关节炎病人疼痛信念得分为-16~25(M=3.00)分,认为感到疼痛很神秘、自责感及疼痛信念总分与生活质量各维度呈负相关(P<0.05,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其生活质量与疼痛程度、年龄和家庭人均月收入有关(P<0.05).结论 膝骨关节炎大部分病人存在负性疼痛信念且生活质量较低,医务人员应重视病人疼痛信念,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并结合其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26
-
DNA甲基化谱:流淌的生命脉律——纪念DNA双螺旋结构发现70周年
编辑人员丨2023/8/19
70 年前,随着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人类进入基因组时代;21 世纪初,人类基因组测序完成及对转录组、蛋白质组和表观遗传的研究,人类继而进入后基因组时代;近年对DNA甲基化的深入研究,预示更为神秘宽广的表观遗传组学时代已经到来.人体血液中大量存在的甲基化DNA构成甲基化谱,作为一个整合性指标,有如一曲流淌的生命脉律,反映不同细胞的生理或病理状态.精准分析甲基化谱,具有诊断疾病特别是肿瘤早筛早诊的价值;同时可作为人类健康、乃至天赋的量化评估指标;也可用于中医体质辨识与证型分类及中药材溯源、真伪识别和品种改良.本文介绍表观遗传组学时代甲基化谱的重要意义,以纪念DNA双螺旋结构发现 70 周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揭开PAD的神秘面纱
编辑人员丨2023/8/6
近期,国际权威杂志《THE LANCET》再次指出PAD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倡议中低收入国家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应明确PAD带来的社会和经济影响,并评估最佳的预防和治疗策略.我国心血管病中心2017年发布的《2016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中指出:PAD在中国60岁以上人口中的发病率达16.4%,5年病死率达44%,远高于乳腺癌与直结肠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已成为严重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郎景和院士谈大数据时代医学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神秘大脑:脑淋巴系统的发现与考量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复杂,人们对于大脑奥秘的探索一直未曾停歇,然而仍存在许多未解之谜:大脑代谢极其活跃,代谢产物的清除依赖于脑脊液的流动,而脑脊液不与脑实质直接接触[1],代谢产物是通过何种途径进入到脑脊液中并进行转移?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已被广泛证实,然而脑内却不存在淋巴组织,人们不禁要问脑内原发性淋巴瘤的组织学基础何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