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胸黑翅萤线粒体全基因组测定及熠萤亚科系统发育树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为明确红胸黑翅萤(Luciola kagiana Matsumura,1928)(Coleoptera:Lampyridae)的线粒体基因组结构及熠萤亚科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本研究对红胸黑翅萤的线粒体基因进行了测序、组装、注释和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红胸黑翅萤的线粒体基因组全长为16 317 bp,包含了13个蛋白编码基因(proteincoding genes,PCGs)、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和一个非编码控制区.对21种萤火虫(其中19种为熠萤亚科,2种为萤亚科)的线粒体基因组的组成和结构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萤科(Lampyridae)昆虫线粒体基因组组成和结构的基本特征一致,但在线粒体全长、控制区长度、A+T含量偏向性以及基因间隔特征上在亚科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利用最大似然法构建基于这21种萤火虫的13个PCGs的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红胸黑翅萤与熠萤属(Luciola)萤火虫聚类在一个分支上;熠萤亚科与萤亚科萤火虫各自聚成一个分支;熠萤亚科间同属的萤火虫种类都分别单独形成一个分支.本研究表明分子分类技术能极大地促进萤火虫分类学系统的完善,提升萤火虫分类的便利性和准确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细胞外囊泡表征检测方法的对比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细胞主动分泌的具有磷脂双分子层结构的囊泡,天然携带母细胞来源的各种内容物,保留母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可以反映其分泌时的母细胞状态.为了解EVs的生物发生及其在机体内的生物学功能,科学家们做了许多尝试,但直接检测EVs有一定的困难,目前的检测技术通常以EVs内容物作为检测对象,实现间接表征的目的.通过分析体液中的EVs,可以实现疾病诊断的目的,对EVs进行详细表征可以推动精准医学的发展.EVs属于内源性物质,可作为递送药物的载体,具有增加药效、降低药物毒理作用和辅助药物通过生物屏障的优势.目前,作为药物或者递送药物的载体应用尚存在的问题,包括(1)EVs内容物的表征,以便使用更明确定义的EVs;(2)开发适合的检测方法来监测体内的EVs,以确定和优化EVs的剂量、给药途径及潜在毒性;(3)确定EVs膜组成的种类及数量.EVs直径为纳米级别,内容物含量少,但临床应用价值大.应用中选择合适的分析技术将能够对EVs类型进行全面表征,并进一步推进对EVs生物学的理解,开发基于EVs的新型诊断和治疗方法,促进其临床转化.本综述介绍了 EVs研究中分析技术的原理、应用及优缺点,重点是EVs和EVs中蛋白质的表征检测技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不同钝化剂对土壤有机碳转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钝化剂可以使土壤重金属由活性态向稳定态转化,降低重金属的迁移和生物可利用性,实现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有机碳是反映土壤质量和健康的重要指标,其转化过程对大气化学、全球碳循环起到决定性作用,受到利用方式、农艺措施和治理修复活动的影响.钝化剂的施用一方面会改变土壤结构、团聚体组成和pH、阳离子交换率(CEC)等理化性质,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变化;另一方面可以调控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改变有机碳转化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土壤有机碳的转化.上述影响受到钝化剂种类、施用量及施用时间等多方面因素的调控.本文论述了不同钝化剂施用条件下,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其变化情况,并探讨了钝化剂对土壤有机碳转化影响的作用机制.未来应基于作用机制,开发兼具固碳增汇与重金属钝化功能的新型钝化剂,并揭示钝化剂施用后土壤有机碳周转及稳定性有机碳的时空分布规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A型肉毒毒素在儿童斜视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A型肉毒毒素(BTX-A)通过化学去神经作用改变眼外肌张力,当主动肌和拮抗肌组成的眼位平衡系统被打破,结合大脑反馈,可刺激双眼视觉重建,促使眼球恢复正位。BTX-A自1989年被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批准用于临床治疗斜视至今,已成为儿童斜视非手术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具有低创伤、麻醉时间短、无瘢痕等优点。本文对BTX-A治疗斜视的历史、注射方式、种类以及在儿童各种类型斜视治疗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临床开展工作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症状群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会出现多种症状,各症状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组成症状群,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症状群的概念及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症状群的种类、影响因素、非药物干预措施等进行总结,旨在为医护人员制订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症状群管理方案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手功能状态的评估方法与装备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手功能是人体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评估内容主要包括手部运动功能障碍程度、劳动能力丧失与残疾程度、以手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某些疾病的病情、临床手术或其他治疗手段干预前后的有效性、研发各种手功能康复器具与装备的有效性及各种不同治疗手段间的疗效比较等。手功能的精准评估为医疗、康复、司法和能力鉴定等众多领域所亟需,但现有的手功能评估工具及技术较为落后、智能化程度低、种类有限,临床实用性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手功能评定需求。本文通过学习文献资料,对手功能评估的方法与装备进行介绍,为相关临床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不同方法制备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基质材料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采用目前文献报道的3种制备小肠黏膜下层(SIS)的方法制备SIS,并比较3种制备方法对SIS的脱细胞程度、结构、活性成分和生物相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Badylak法、Abraham法和Luo法制备SIS。使用苏木精-伊红(HE)和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染色及DNA含量检测其脱细胞是否完全、残余DNA量;蛋白组学检测其组成成分;扫描电镜检测其结构变化;并将3种SIS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共培养检测其细胞相容性。采用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结果:3种方法制备的SIS的HE和DAPI染色均未无肉眼可见的细胞核;Badylak法、Abraham法和Luo法制备的SIS中DNA含量检测分别为43.25、21.01 ng/mg和15.69 ng/mg ECM干重。蛋白组学分析结果:SIS-1、SIS-2和SIS-3中检测出的蛋白种类分别为644、717和135种。胶原蛋白的种类最多,共有21个亚型,Ⅰ型胶原含量最大,还含有纤维粘连蛋白(fibronectin)、蛋白多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3种SIS微观结构均有一定程度破坏,表现为胶原纤维连续性中断与胶原纤维排列紊乱;与BMSCs共培养,细胞能保持良好的形态和增殖活性。结论:3种脱细胞方法制备的SIS均达到标准,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保留大部分活性成分。微观结构和生物活性成分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病毒性脑(膜)炎病原体诊断技术应用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病毒性脑(膜)炎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是病毒侵袭脑实质与脑膜导致的炎症性疾病。病毒性脑(膜)炎呈世界性分布,临床以急症和重症常见,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多种病毒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包括疱疹病毒、肠道病毒和虫媒病毒等,病原体鉴定仍是病毒性脑(膜)炎在临床上的主要难题。为规范、合理地应用病原体诊断技术开展脑脊液的病毒核酸检测与抗体检测,由国内病毒学、传染病学、临床医学及医学检验等领域的专家组成的专家组,经反复讨论达成本共识,主要从国内外病毒性脑(膜)炎病原种类、检测技术及检测策略等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针对我国病毒性脑(膜)炎病原体的检测策略和方案,以期为病毒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断以及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外科烟雾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外科烟雾为电外科设备、激光等能量设备切割组织或凝闭血管时生成的气溶胶副产物,其主要成分包括非活性颗粒、有机化学物质、病原体、活性细胞等成分。不同类型的组织或使用不同种类的能量设备产生的外科烟雾成分特点不尽相同,如电灼产生的烟雾颗粒平均直径较小、超声刀产生的烟雾颗粒中活性细胞及病原体存在的可能性大等。根据其组成成分特点可知,外科烟雾可能成为影响手术室工作人员及患者健康安全的重要危险因素。使用外科口罩、吸引器、便携式排烟设备等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该风险,但大多数手术室工作人员并未积极采取措施加以防护。本文对外科烟雾特点及防护措施的研究作简要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临床毒理学在急性中毒救治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急性中毒是急诊医学的组成部分,是临床毒理学关注的重点问题。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学品和药品研发飞快发展,急性中毒发病率不断上升。加强临床毒理学在急性中毒救治中的应用研究,识别少见与新品种毒药物,创造条件快速检测毒物,对提高中毒抢救成功率十分重要。我们就急性中毒的种类、流行病学特点、临床毒理学检测技术与意义、临床毒理学在急性中毒防治的作用及其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