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体牙本质颗粒联合Nd∶YAG激光在前牙区牙周炎患者拔牙术后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自体牙本质颗粒联合Nd∶YAG激光在前牙区牙周炎患者拔牙术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123例前牙区牙周炎拔牙术后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63,63颗牙)和对照组(n=60,60颗牙),对照组采用Nd∶YAG激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体牙本质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1年,观察组种植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美学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两组疼痛程度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年,两组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SBI)、牙龈指数(GI)、牙周袋深度(PD)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PLI、SBI、GI、PD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0.230,P=0.631).[结论]自体牙本质颗粒联合Nd∶YAG激光应用于前牙区牙周炎拔牙术后患者中,可显著提高患者咀嚼效率、美学效果,改善牙周功能,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关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自然退行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已成为全球首位儿童致盲性眼病,近年对其急性期病变的认识和治疗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ROP患儿中大多数病变可自然退行,目前对自然退行规律的了解却十分有限。自然退行后虽然眼底形态明显改善,但患儿长期的视功能预后不容乐观。随着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光相干断层扫描成像及其血管成像等影像技术的深度应用,将帮助临床进一步认识ROP自然退行的本质。加大ROP自然退行的研究,对合理安排经济高效的筛查时机,制定科学化、个体化的治疗和随访方案,改善患儿视功能预后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手术机器人:工具还是玩具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腔镜外科是21世纪外科领域的革命性进步。由此而派生的微创外科理念已经被广泛接受。目前商品化机器人辅助腔镜器械操作系统,俗称“手术机器人”尚不具备真正机器人的属性,仍需要进一步优化。我们与声称的“外科机器人时代”仍相距甚远。具有更完善人工智能模拟功能的新一代手术机器人值得期待。“微创入路”并不一定等同于“微创外科”,患者真正获益是评价微创技术最重要的指标。科学的本质是发现,而非技术时尚。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中国外科学界应保持理性与进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眼底疾病内科治疗与其面临的挑战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眼底疾病是一类常见的、致盲率高、危害性大的眼科疾病,尽管目前已在其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放射治疗、基因治疗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但随着对眼底疾病本质认识上的进一步加深,对其治疗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临床上结合多种内外科治疗方式,甚至多学科、多领域的联合治疗已经成为眼底疾病治疗的新趋势。加强对眼底疾病的病因、病理机制和临床治疗的科学研究,控制研究质量,以循证医学理论为指导,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探索新的治疗方法,进一步提高其内科治疗水平,造福于眼底疾病患者仍将是未来面临的艰巨挑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再生性牙髓治疗的生物学基础及临床探索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再生性牙髓治疗是基于组织工程学的一种治疗手段,目标是实现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再生,促使牙髓坏死年轻恒牙的牙根继续发育。方法上与其他组织工程学治疗技术一样依赖种子细胞、支架材料和生长因子这3个要素。该技术提出至今20年来,文献中名称多样,内涵各有异同。本文就再生性牙髓治疗的名称演变、生物学基础、临床考量以及未来科学研究方向进行梳理、分析和阐述,以明了尚未解决的科学问题,引导再生性牙髓治疗在临床上合理开展与规范操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人工智能助力未来——MDT模式下的黑色素瘤精准化管理实践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模式是恶性肿瘤诊疗的发展方向,也是实践精准医学的最好模式。但是,随着医学向数据密集型科学发展,现有的MDT模式已无法处理指数级增长的医学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在海量数据处理上具有优势,有望成为助力MDT发展的重要创新性力量。作者结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在黑色素瘤MDT精准化管理的实践,分析MDT面临的问题,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促进医学改革方面的重要作用,剖析临床应用人工智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现有的MDT无法完全适应我国的医学实践,而人工智能技术的特点与MDT的本质高度契合,有望改变MDT的现状,弥补MDT执行过程中暴露的缺点。人工智能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作者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策略。医学发展需要不断优化和迭代,应以开放的态度面对陌生的新兴事物,更应该以发展的态度面对熟悉的既有事物,希望文章能够为全行业乃至整个学科的发展,提供启发和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我国现代儿科学教育的发展回顾与展望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立足当下社会背景,根据儿科学专业(学科)教育的发展历程,面对儿科学教育在“急需人才”形势下的机遇与挑战,从政府、社会(行业)、学校的角度思考儿科学人才培养中的关键问题,从而寻找一个既能缓解对紧急人才的需求,同时又能让儿科学人才培养回归其教育本质的解决方案。希望通过深化价值引领,突出儿童发展理念;立足岗位需求,宏观调控招生数量;完善教学结构,注重学科专业发展方向等视角提出解决措施,为未来儿科学教育发展给予理论支撑,并期望对我国儿科学人才的培养及儿童健康高质量发展有所裨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膜解剖理论阐述食管癌淋巴结的远距离转移和跳跃转移现象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本文基于膜解剖理论,阐述食管癌出现淋巴结远距离转移和跳跃转移现象的本质,提出食管癌淋巴结远距离转移本质上是食管癌的原发灶癌细胞脱落之后、在食管系膜内沿淋巴管引流方向转移至食管系膜根部的现象,此距离较远,即所谓远距离转移。尽管距离远,此转移依然局限于食管系膜的信封样膜结构内,属于系膜内癌;而食管癌淋巴结跳跃式转移,则是食管癌细胞从原发灶脱落之后,在系膜的信封样膜结构内沿淋巴管引流方向、转移到系膜根部的中央淋巴结。在此转移过程中,食管周围的系膜外淋巴结即便紧贴食管,由于食管系膜信封样膜结构的隔离屏障作用,也不会受到癌转移的影响。将膜解剖理论运用到食管癌根治术中,将使手术更加科学合理规范,有望获得外科学效果和肿瘤学效果的双重获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层医疗科研方向之问:从哪里来,就到哪里去,以指南为杖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文章针对基层医疗卫生从业者如何确立科研方向这一命题,从科研方向的概念与本质出发,辨析基层医疗卫生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倡议以指南为杖行已知探未知,关键建立起基层医疗卫生创新发展的稳健范式,包括在方向确定上,以学科问题为本源,建立开放的问题收集平台,开放式锁定学科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在研究方法上,以指导应用为终点,建立统一的研究范式,指导基层开展系统、完整、全过程的特色学科研究。最后提出基层医疗卫生从业者要学会科学表达自身学科的发展诉求,使得确立的科研方向被同行所认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论发展基础与临床医学桥梁之转化医学的重要性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近年来,基础医学作为现代医学的基础,是研究生命和疾病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自然科学,其使临床科目变得更易理解并有助于医学生提高临床技能。因此,基础医学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在临床医学中的作用也被广泛探讨。该文针对基础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作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阐述了两者之间的桥梁——转化医学的重要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