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全科医学》已开通"论文关联数据共享服务"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中国全科医学》入驻科学数据银行(ScienceDB),开通"论文关联数据共享服务".科学数据银行(ScienceDB)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建设、维护,是一个公共的通用型科学数据存储库,主要面向科研人员、科研项目/团队、科研期刊、科研机构及高校等利益相关者,提供科学数据汇交、长期保存、出版、共享和获取等服务.《中国全科医学》通过与科学数据银行(ScienceDB)合作,共建《中国全科医学》数据社区(https://www.scidb.cn/en/c/cgp),用于发布本刊论文关联数据并推动数据共享合作,专注于数据的共享,致力于打造高质量的数据共享环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eZIS在脑血流灌注SPECT诊断神经退行性痴呆中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简易Z评分成像系统(eZIS)是一种基于统计参数图和三维立体定向表面投影的辅助脑血流灌注SPECT图像自动诊断的统计分析方法,可以用于痴呆、帕金森病、共济失调和运动神经元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与其他计算机辅助分析方法相比,eZIS可提供正常数据库,并通过图像转换程序实现不同机构的数据共享,使未来多中心、大样本量的临床研究成为可能。笔者就eZIS在脑血流灌注SPECT诊断神经退行性痴呆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eZIS的认识,促进其在临床及科研工作中的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制度与个体感知因素对医学科研人员数据重用行为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对医学科研人员数据重用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有助于精准提出促进措施、规避风险,在政策层面为我国的开放科学工作提供决策支持。方法:基于制度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构建数据重用行为影响因素模型,提出6个关于医学科研数据重用行为影响因素的假设,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到187份有效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研究假设。结果:当重用规则越具体完善,科研人员进行科学数据重用的意愿越强烈。研究氛围是影响数据重用行为的最重要的因素,而感知努力会对科研人员的数据重用行为产生消极的影响。结论:我们建议建立科学数据基础设施、完善数据共享平台的元数据方案、提升科研人员的数据素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国肺癌术后病理诊断现状多中心数据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揭示中国肺癌外科病理诊断现状及存在问题,进一步提升中国肺癌病理规范和科研数据水平并构建中国肺癌病理结构化大数据库。方法:依据肺癌手术切除标本病理诊断规范内容要求,制定病例报告表,按照病例报告表指标内容要求,回顾性收集23家三甲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手术切除原发肺癌患者原始临床病理资料信息,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吸烟史、病理报告(包括分子检测)、治疗及预后等,经脱敏、滤过并利用自然语言处理,结合领域知识库实现原始文本信息结构化处理,进行数据管理分析以及构建结构化数据库。结果:共收集到153 817份原始病理报告,57 748份分子检测报告及13 295条治疗及随访信息,最终获得有效结构化病理报告75 941份(包含86 979个原发肺癌病灶信息)。整体治疗及随访数据质量不满意。患者男女比例为1.2∶1.0;吸烟史可及8 648例(11.39%),吸烟者与非吸烟者比例为0.92∶1.00;高发年龄为60~69岁,占38.76%。常见病理类型前5位依次为腺癌(74.58%),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18.01%),小细胞癌(2.18%),腺鳞癌(1.71%),肉瘤样癌(0.82%);组织学类型与性别、年龄及吸烟状态显著相关( P<0.05):男性患者以腺癌(58.5%)和鳞癌(31.6%)为主,女性患者腺癌占91.6%,鳞癌仅占3.4%;非吸烟患者以腺癌(85.6%)为主,吸烟患者腺癌和鳞癌分别占50.6%和37.7%;随年龄增长腺癌占比下降,鳞癌及小细胞癌占比上升。指标使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综合医院与肿瘤专科医院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至2017年使用率较低的主要指标为周围肺病变、pTNM分期、沿气道播散、新辅助治疗反应病理评估。前5位常用免疫组织化学指标依次为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细胞角蛋白(CK)7、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Ventana、Napsin A及p63,免疫组织化学套餐指标数最常见7~9项。整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率51.32%(10 335/20 139,均为PCR法)、ALK融合基因阳性率6.18%[2 084/33 726,PCR、荧光原位杂交(FISH)及免疫组织化学Ventana平台阳性率分别为3.01%、8.93%及6.58%]、KRAS突变率7.01%(662/9 441,均为PCR法)。腺癌中EGFR、ALK(总)、KRAS阳性率分为58.14%(9 986/17 175)、6.59%(1 791/27 176)、7.52%(607/8 068),鳞癌中分别为5.83%(113/1 939)、0.40%(1/251,仅PCR和FISH法)、1.76%(15/852)。由于预后数据质量问题,难以获得有效生存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结论:国内肺癌病理报告规范化程度(包括分子检测)整体基础良好,但大部分模式仍处于非结构化连续文本状态;肿瘤术后病理分期、新辅助治疗反应病理评估及高质量预后数据需予以重视与完善;免疫组织化学指标套餐使用均衡但欠精确;有待采用基于信息系统的肺癌结构化报告模板及结构化数据整合存储模式,以整体提升我国肺癌病理诊断规范及临床数据共享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NIH数据共享政策历史比较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梳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2020年发布《NIH数据管理与共享政策》提出的新要求,总结未来科学数据管理和共享的趋势和方向,为我国完善科学数据管理政策体系建设、推进生物医学科学数据共享实践提供启示与参考。方法:采用历史比较分析法,从政策结构和政策内容两个角度对比研究NIH在2003年和2020年发布的两版数据管理与共享政策。结果:新版NIH数据政策呈以下管理趋势:强制性的数据共享、高质量的数据汇交、前瞻性的数据管理和精细化的隐私保护。结论: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以下数据管理建议:一是推动科研资助机构主导的强制化数据共享,二是完善我国科学数据汇交质量评价体系,三是形成前置化的数据管理与共享模式,四是制定人类参与者数据安全共享指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呼吸疾病生物样本库共享机制探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规范化的样本资源和高质量的临床大数据作为医学研究的重要资源,只有通过资源共享,才能达到最大化的利用。方法:本文尝试探讨了基于呼吸疾病生物样本库资源共享平台的共享机制,提出了共享模式中建议涉及的内容,从平台构建背景、管理规程、法律伦理体系、数据共享原则和利益分配等方面阐述平台的运行机制。结果:建立资源共享平台符合我国临床研究的发展方向,提出适合呼吸疾病领域的临床研究资源共享模式,也将引导临床科研领域的高速发展。结论:呼吸疾病生物样本库共享平台的建设有利于推动大数据背景下生物样本和信息资源的开放与共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胰腺专病真实世界研究的数据标准制订与运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胰腺疾病是一类复杂、危险性高的消化道疾病,其中胰腺癌的恶性程度高,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开展多中心、大规模真实世界研究能更好地了解其发病规律和治疗转归等情况。笔者针对多中心、异构性数据,制订胰腺专病真实世界研究的数据标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胰腺癌专病数据库,整合和共享多中心来源的数据,有助于充分挖掘胰腺癌临床信息的科研价值,为今后其他真实世界研究专病数据库建设提供经验和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建设临床研究公共服务平台助力医学科研管理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口腔疾病临床研究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过程,思考如何促进临床研究及相关管理工作高效有序开展。方法: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包括数据共享平台、各学科量表体系、专科术语体系、电子病历接入和临床研究项目管理系统等内容。结果:建立的平台通过统一的术语量表体系可协助医师在日常诊疗工作中规范开展临床研究;通过无缝对接医疗数据与研究数据从而简化数据整合流程;应用临床研究项目管理系统可实现研究的全流程管理。结论:平台的建立与运行显著增加了临床研究样本的纳入,促进了临床研究相关工作的高效有序发展,对临床研究的管理具有很强的助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开放科学的地级市医院临床科研数据资源建设探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开放科学倡导科技论文的开放获取和科学数据的开放共享,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医院学科服务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新的应用场景。笔者解析了科学数据开放共享平台、新型科学研究方式、数据引用规范、科研众包平台等开放科学实践带来的新动能。通过对某地级市医院医务人员数据素养的调查发现,医务人员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据素养基础,但缺乏数据标注、异构数据转化等专业知识的认知和应用能力,且主动共享数据意愿不强。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规范数据管理、构建数据发布体系以及健全数据共享配套机制等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大数据共享协作平台建立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为有效整合科研数据资源,提高数据利用率,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立了一体化大数据共享协作创新平台,通过提供科研全程支撑、梳理成果分配机制、制定权限管理规范,解决了数据共享能力、共享意愿、共享安全不强的问题,充分发挥了临床研究大数据平台效能。截至2022年2月,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依托该大数据平台汇聚了超过104万例老年患者数据,开展科研项目75项,建立大型人群临床研究队列10个,实现了老年疾病领域主要疾病病种的全覆盖,有力推动了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高质量发展,提升了协作单位的科研创新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