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细胞介素6在胰腺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胰腺导管腺癌是常见的胰腺疾病,白细胞介素-6(IL-6)是一种具有多效活性的细胞因子,对胰腺疾病的分化、预后、治疗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对近年来关于IL-6在胰腺疾病中的作用相关的研究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微信平台延续性护理对急性胰腺炎复发及再入院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延续性护理对降低急性胰腺炎患者疾病复发率和再入院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外科病房2017年2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16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80例,对照组8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出院宣教、发放宣教手册以及出院后的定期电话随访。观察组在常规的出院宣教基础上,由延续性护理小组对其进行每周3次,为期半年的微信平台延续性护理干预,具体宣教内容包括胰腺炎疾病相关知识、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及复发先兆等内容,并于每周进行微信在线互动答疑,比较出院后1、3、6个月2组患者疾病复发率、再入院率、再住院天数有无差异。结果:出院后1个月,2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再入院率和再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疾病复发率分别为11.25%(9/80)、26.25%(21/80),均低于对照组的23.17%(19/82)、43.90%(3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025、5.533, P<0.05);出院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再入院率分别为8.75%(7/80)、21.25%(17/80),低于对照组的23.17%(19/82)、41.46%(34/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250、7.670, P<0.05或0.01);出院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分别为(12.18 ± 4.20)、(12.48 ± 4.16)分,均少于对照组的(15.08 ± 4.91)、(15.34 ± 4.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685、-4.638, P<0.05)。 结论:采用微信平台延续性护理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遵医行为,降低胰腺炎患者疾病的复发率、再入院率和平均再住院天数,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血清红细胞分布宽度、ApoB/A1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研究血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ApoB/A1)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与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发现血清RDW及ApoB/A1比值在评估AP患者病情,预测患者预后中均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有望成为AP病情评估与预后诊断的可靠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以眼睑反复红斑为首诊的结缔组织病合并泪腺炎1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患者,女,25岁,因"右眼上睑反复红肿伴肿物生长9个月"于2020年11月24日收入青岛市市立医院眼科中心治疗。患者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9个月前患者在无明显诱因下发现右眼上睑颞侧肿物,呈无痛性渐进性增大,质地中等,上睑中央皮肤反复发红、水肿、粗糙、变厚,无破溃、出血,偶伴眼干、眼涩,不伴异物感,不伴眼红、眼痛、眼涨,不伴视力下降,不伴眼前黑影飘动,不伴视物遮挡感,患者8个月前自觉肿物增大较前明显,曾于本院门诊就诊,诊断为"右眼泪腺炎",建议患者口服醋酸泼尼松片40 mg 1次/d,1个月后减量至30 mg 1次/d,未见明显好转,患者自行停药。入院后眼科检查:裸眼视力:右眼0.6,左眼1.0;矫正视力:右眼1.0(-1.00 DC×105°),左眼1.0(平光)。眼压:右眼17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16 mmHg。右眼上睑弥漫性红肿、增厚,无明显界限,无鳞屑,其下可触及肿物,质地中等,大小1.0 cm×1.5 cm,不能触及后界,无压痛,可还纳入眶,上下睑睫毛排列整齐。肝肾功能检查:碱性磷酸酶102.73 U/L(35~100 U/L)、补体C1q:234.03 mg/l(159~233 mg/l)、二氧化碳(CO 2):22.30 mmol/L(23~29 mmol/L)。抗核抗体谱、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免疫球蛋白、补体、抗O+类风湿因子,免疫球蛋白IgG4检测:抗SS-A抗体(++),其余结果均为阴性。眼部浅表包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右侧泪腺大小1.1 cm×0.5 cm,左侧泪腺约0.9 cm×0.5 cm,双侧泪腺回声不均,内未见明显囊实性占位,血流对比明显异常。眼眶CT显示:右侧泪腺稍饱满,右眼眼睑皮肤肿胀(见图1)。眼眶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增强显示:双眼上睑皮下软组织内见斑片长T1、长T2信号,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呈稍高信号,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图信号不低。病灶边界欠清,以右侧为著,增强扫描呈均匀强化(见图2)。胸部CT及胰腺MRI均未见异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网膜囊入路对比中间入路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结肠脾曲游离技术是左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技术难点,本研究旨在比较腹腔镜下左半结肠癌根治术网膜囊入路和中间入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标准:(1)施行左半结肠癌根治术;(2)术后病理结果为腺癌;(3)年龄为18~80岁;(4)无肝脏、腹膜或远处转移。排除标准:(1)身体状况较差,具有严重心、脑、肺、肝、肾和造血系统疾病者;(2)基础情况差不能耐受腹腔镜手术;(3)同时有其他恶性肿瘤病史,或多源性肿瘤;(4)因出血、梗阻和穿孔等需行急诊手术者。收集广东省中医院胃肠外科2014—2020年期间完成的189例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网膜囊入路组(52例)和中间入路组(137例)。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对全组患者按最近邻匹配法进行1∶1匹配,卡钳值为0.01,匹配变量包括性别、年龄、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分、体质指数、肿瘤部位和肿瘤分期。通过PSM,网膜囊入路组与中间入路组各47例患者。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具有可比性。采用配对 t检验、配对秩和检验和配对χ 2检验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指标,并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当两条生存曲线出现交叉时,补充two-stage法和Restricted mean survival time(RMST)的组间比较结果。 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无术中死亡。两组术中无联合脾脏、胰腺等脏器切除。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流质饮食、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但网膜囊入路组的中位腹腔镜游离时间较中间入路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位数:56 min比65 min, P=0.032)。中间入路组患者中有6.4%(3/47)(体质指数均>25 kg/m 2)术中进入错误层面,网膜囊入路组未出现。网膜囊入路组与中间入路组患者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0.2%和86.1%( P=0.909);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5.6%和94.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532)。 结论:对于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网膜囊入路是安全可行的方法,尤其对于经验欠缺的外科医生而言。对于肥胖患者,网膜囊入路能更好地进入正确解剖层面,避免进入胰后间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腹膜后及泌尿男性生殖系统IgG4相关性疾病11例临床病理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通过分析以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症状入院的IgG4相关性疾病(IgG4-RD)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腹膜后及泌尿男性生殖系统IgG4相关性疾病(IgG4-RUMR)的认识。方法:收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和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2013年1月至2021年3月11例IgG4-RUMR病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资料,按照2019美国风湿病学会/欧洲抗风湿病联盟(ACR/EULAR)IgG4-RD分类标准评分,达到20分即诊断为IgG4-RUMR。结果:11例IgG4-RUMR患者男女比为9∶2,发病年龄44~83岁,中位年龄59岁,均有明显的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症状或影像学异常。所有患者入院时均就诊于泌尿外科/肾移植科(10例)及肿瘤科(1例)。11例患者中3例有泪腺肿物、涎腺肿大、IgG4相关性胰腺炎等相关病史。影像学上,8例显示腹膜后软组织密度影并肾脏、输尿管积水(其中1例伴肾占位),1例显示睾丸、附睾及精索肿物,1例显示单纯肾实质占位,1例考虑前列腺增生。在接受过血清IgG4检测的10例患者中,血清IgG4水平为0.8~14.4 g/L。组织学上,11例均见显著的浆细胞浸润及席纹状纤维化,少数伴闭塞性静脉炎,IgG4阳性浆细胞数目为12~155个/HPF,IgG4/IgG比值15%~77%。根据2019 ACR/EULAR IgG4-RD分类标准评分,11例得分20~48分,均满足IgG4-RUMR的诊断标准。治疗方面:1例行肾部分切除,病理学检查提示IgG4相关性疾病后,行糖皮质激素治疗;1例行前列腺经尿道电切,病理学诊断为前列腺组织非特异性慢性炎,之后患者因涎腺肿大再次入院,复核原病理切片修正诊断为前列腺IgG4相关性疾病,行糖皮质激素治疗;1例进入腹膜后纤维化药物研究性治疗;其余8例根据病情需要行粘连松解术或输尿管支架置入解除尿路梗阻后,行糖皮质激素伴或不伴免疫抑制剂治疗;所有患者的症状均在治疗后好转。结论:IgG4-RUMR发病率低,临床、影像学表现非特异,其诊断需借助临床、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及病理学综合评估。在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病变中,应将IgG4-RUMR纳入鉴别诊断。另外,在IgG4相关性疾病的诊断中,2019ACR/EULAR IgG4-RD分类标准虽较复杂,但客观实用,适用于临床实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进食障碍消化系统问题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进食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其常伴随明显的躯体症状,患者也常因躯体症状长时间在相关科室进行治疗而延误了对进食障碍的诊断和治疗。进食障碍患者普遍存在消化系统症状或疾病,国内少有针对性的研究。本文重点从口腔、食管、胃、肠道、肝脏、胰腺6个方面,系统综述进食障碍的常见消化系统问题,为我国进食障碍的综合防治提出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信迪利单抗在晚期胰腺癌多线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初步观察信迪利单抗在晚期胰腺癌多线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接受信迪利单抗治疗的8例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病理类型均为腺癌。治疗方案为信迪利单抗单药或联合其他药物三线及以上治疗。按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评价临床疗效,统计客观缓解、疾病控制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无进展生存(PFS)、总生存(OS),采用常用不良事件术语标准(CTCAE)5.0评估不良反应并分级。结果:8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3例。8例患者中,1例部分缓解(PR),1例疾病稳定(SD),6例疾病进展(PD);客观缓解1例,疾病控制2例。中位PFS时间为2.0个月(95% CI 0.6~3.4个月),中位OS时间为3.5个月(95% CI 2.2~4.8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乏力(3例),皮疹、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尿路感染、高尿酸、高血糖、肾功能不全各1例。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为1~2级,未发生3~4级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好转。 结论:多线治疗后进展的晚期胰腺癌患者有可能从信迪利单抗治疗中获益,且不良反应多可耐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227例儿童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特点和预后,为临床预防和治疗儿童AP提供参考。方法:基于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AP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患儿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收集并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和预后指标;分析AP患儿的流行病学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儿童发生SAP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227例AP患儿,其中MAP组161例,SAP组66例。AP患儿中位年龄12.00(8.00,16.00)岁,男性126例(占55.51%),首发临床症状以腹痛、恶心呕吐和腹胀为主(分别占97.36%,61.67%和14.10%),21例(9.25%)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4例(1.76%)患儿因合并脓毒症、多器官功能衰竭、创伤性休克等发生院内死亡。流行病学特征显示,AP患儿首次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7~17岁(占85.02%);病因以胆源性疾病(29.96%)、病毒感染(29.07%)和特发性因素(19.82%)为主;2011至2020年,AP患儿就诊人数呈波动趋势,其中2018至2020年AP患儿就诊人数连续3年上升。与MAP组比较,SAP组患儿年龄明显更大,女性比例、农村来源比例、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体质量指数(BMI)、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水平、住院费用、病因为创伤性因素和药物性因素比例明显更高,血钙水平、病因为病毒感染因素比例明显更低,住院时间明显更长(均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优势比( OR)=1.495,95%可信区间(95% CI)为1.293~1.728〕和年龄( OR=1.352,95% CI为1.182~1.546)可能与儿童发生SAP密切相关(均 P<0.001)。 结论:儿童AP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和青春期儿童,总体病死率较低;胆源性疾病、病毒感染和特发性因素是常见病因;APACHEⅡ评分和年龄可能是儿童发生SAP的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循证指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伴急性胃肠损伤的营养支持1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ereatitis, SAP)是临床常见危重症疾病,常伴胃肠道功能障碍。急性胃肠损伤(acut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 AGI)共分为4级,可用于评估胃肠功能。有效防治AGI是改善SAP预后的关键环节之一。笔者在对SAP患者行常规营养风险筛查-评估-干预的基础上,将AGI的诊断与治疗应用到SAP的营养支持治疗中,同时,依据相关循证指南中的证据级别和专家成员意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成功为患者实施个体化营养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