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拟槿柏洗方外洗联合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小儿头癣美学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研究自拟槿柏洗方外洗联合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小儿头癣的美学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4月在秦皇岛市中医医院中医皮肤科收治的82例头癣患儿,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单纯采用抗真菌药膏外涂治疗,2次/天,持续治疗4周;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拟槿柏洗方外洗治疗,2次/天,持续治疗4周.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开始时、结束时及停药后4周患儿头部的靶皮损(皮损面积最大处)状况[皮损面积、红斑、鳞屑(脓疱/黄痂)、瘙痒]评分和头皮严重指数(PSSI)评分,患儿治疗结束时的疗效,患儿治疗结束4周后复发情况和家长美观满意度,患儿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靶皮损状况评分和PSS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患儿靶皮损状况评分和PSS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联合组患儿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4周后,联合组家长美观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单纯使用抗真菌药膏外涂治疗小儿头癣,自拟槿柏洗方外洗联合萘替芬酮康唑乳膏对头皮的损伤程度更小,疗效更佳,家长美观满意度更高,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外周血PTH、CRP表达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究外周血甲状旁腺激素(PTH)、C反应蛋白(CRP)表达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以2018年6月至2021年12月秦皇岛市工人医院11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脑梗死面积将其分为腔隙梗死(49例)、小梗死(44例)及大梗死(23例),比较不同梗死面积患者外周血PTH、CRP水平,分析其与梗死面积的相关性;根据发病3个月后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2分)及预后不良组(>2分),分析外周血PTH、CRP水平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及与不良预后发生的关系.结果 三组患者PTH、CRP水平比较,大梗死组患者>小梗死组患者>腔隙梗死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PTH、CRP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梗死面积呈正相关(P<0.05);预后不良组外周血PTH、CRP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PTH、CRP水平联合检测预测患者预后的AUC大于PTH单独检测(P<0.05);PTH≥12.82 ng/L、CRP≥8.16 mg/L提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P<0.05).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PTH、CRP水平与梗死面积相关,两者联合检测对患者预后具有评估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关节镜下腘绳肌腱贯穿股骨隧道联合重建前交叉韧带及前外侧韧带的疗效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腘绳肌腱单束移植物贯穿股骨隧道联合重建前交叉韧带(ACL)及前外侧韧带(ALL)的手术技术,并比较术前、术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2年7月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20例ACL断裂合并ALL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关节镜下行贯穿股骨隧道的ACL联合ALL重建术。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术前及术后1年的膝关节功能进行Lysholm膝关节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和Lachman试验分级评估,并应用膝关节活动测量仪和KT-2000测量仪对患者膝关节进行客观评估。比较患者手术前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IKDC评分、Lachman试验分级、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及胫骨前后向松弛度。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s)表示,手术前后比较采用 t检验。配对等级资料手术前后比较采用Wilcoxon检验。 结果:2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2±1.4)个月,手术时间60~90 min。术后复查膝关节MRI,移植物固定良好,无膝关节僵硬、感染、深静脉血栓及神经血管损伤等常见并发症。20例患者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屈伸活动正常,其中2例患者Lachman试验I°弱阳性;Lysholm膝关节评分、IKDC评分分别由术前的(44.6±1.7)、(54.2±2.0)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的(87.5±1.3)、(89.6±1.0)分,膝关节屈伸活动度由术前的(35.0±1.5)°提高到末次随访的(134.2±2.5)°,膝关节稳定性及功能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屈膝90°KT-2000测量仪测量膝关节手术前后胫骨松弛度差异由术前的(11.9±1.0) mm降低到末次随访时的(1.9±0.3) mm,结果显示,膝关节稳定性较术前明显改善,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膝关节镜下腘绳肌腱单束移植物联合重建ACL及ALL的手术技术安全有效,可恢复患者膝关节旋转稳定性,术后中短期随访临床主客观功能评分指标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型糖尿病患者颈围对代谢综合征的筛查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颈围筛查对代谢综合征(M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河北省秦皇岛市中医医院住院的413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统计其一般资料特征,腰围、颈围与各代谢指标的相关性及筛查MS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结果:男性年龄(55.35 ± 14.15)岁,MS检出率74.47%(140/188),女性年龄(60.19 ± 10.29)岁,MS检出率71.11%(160/225)。男性组腰围与年龄( r = - 0.17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r = - 0.252)呈负相关,颈围与糖化血红蛋白( r = - 0.186)、总胆固醇( r = - 0.154)、HDL-C( r = - 0.368)呈负相关,颈围与舒张压( r = 0.149)呈正相关。女性组腰围与空腹血糖( r = 0.181)、收缩压(SBP)( r = 0.161)呈正相关,与HDL-C( r = - 0.171)呈负相关,颈围与空腹血糖( r = 0.197)、SBP( r = 0.146)呈正相关。男性组腰围识别M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2,颈围为0.745,女性组腰围识别M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0,颈围为0.752。男性颈围识别MS的切点是34.50 cm,灵敏度为82.9%,特异度为54.2%。女性颈围识别MS的切点是31.75 cm,灵敏度为80.6%,特异度为62.1%。 结论:在2型糖尿患者中颈围有较好的MS筛查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应用股骨侧三种固定方式的近期临床效果比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自体腘绳肌腱前交叉韧带重建术(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ACLR)中股骨侧分别应用可吸收交叉钉、带鞘挤压钉和悬吊固定3种固定方式,胫骨侧均应用带鞘挤压钉予以固定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12月至2018年12月资料完整的承德医学院附属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诊治的前交叉韧带损伤并行手术治疗37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股骨侧固定3种固定方式分别为可吸收交叉钉(可吸收交叉钉组)125例、带鞘挤压钉(带鞘挤压钉组)112例和悬吊固定(悬吊固定组)136例。随访时间(13.96±1.42)月;应用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分、Lysholm评分对患者进行评分,对其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xˉ± s表示,3组间不同时间段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3组样本手术时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 结果:(1)3组患者末次随访时均未出现感染、粘连、僵硬、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2)手术前、后膝关节评分比较:Lysholm评分:术前可吸收交叉钉组(65.98±1.37)分、带鞘挤压钉组(66.13±2.13)分、悬吊固定组(65.76±1.55)分;术后3个月可吸收交叉钉组(80.14±2.02)分、带鞘挤压钉组(79.70±1.98)分、悬吊固定组(79.84±1.86)分;术后12个月可吸收交叉钉组(94.56±2.35)分、带鞘挤压钉组(94.96±1.34)分、悬吊固定组(94.40±3.15)分;同组患者手术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组内=17584.14, P<0.001),3组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F组间=2.65, P=0.072),3组患者手术前、后评分走势无统计学意义( F交互=1.28, P=0.277)。IKDC评分:术前可吸收交叉钉组(62.02±1.43)分、带鞘挤压钉组(61.95±0.82)分、悬吊固定组(62.25±2.05)分;术后3个月可吸收交叉钉组(77.99±2.18)分、带鞘挤压钉组(78.13±2.02)分、悬吊固定组(77.97±2.24)分;术后12个月可吸收交叉钉组(92.68±3.21)分、带鞘挤压钉组(93.25±2.04)分、悬吊固定组(92.96±3.11)分;同组患者手术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组内=18 338.15, P<0.001),3组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组间=0.91, P=0.402),3组患者手术前、后评分走势无统计学意义( F交互=0.98, P=0.419)。(3)手术时间比较:可吸收交叉钉组(99.04±18.01)min、带鞘挤压钉组(112.88±19.79)min、悬吊固定组(83.81±16.69)min,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79.74, P<0.001),进一步3组间两两比较,悬吊固定组用时较其他两组最短(均 P<0.001)。 结论:应用自体腘绳肌腱的ACLR近期疗效方面3种不同的股骨侧固定方式未见明显差异,且末次随访时均未出现感染、粘连、僵硬、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从手术用时来看,悬吊固定组用时最短,简单易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双心境稳定剂联合安神汤在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双心境稳定剂(丙戊酸钠缓释片和碳酸锂片)联合安神汤在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秦皇岛市九龙山医院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00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n=50)和对照组( n=50)。对照组采用双心境稳定剂(丙戊酸钠缓释片和碳酸锂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给予安神汤治疗,疗效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00%(48/50) vs 80.00%(40/50), P<0.05];治疗前,两组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的TE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均 P<0.05),且观察组TE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针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给予双心境稳定剂联合安神汤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后循环缺血性头晕/眩晕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情绪释放治疗联合正性心理暗示的护理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后循环缺血性头晕/眩晕患者的危险因素及情绪释放治疗联合正性心理暗示的护理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来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就诊的头晕/眩晕疾病患者368例患者,其中确诊为后循环缺血性头晕/眩晕患者153例为后循环组,非后循环缺血性头晕/眩晕患者215例为非后循环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将153例后循环缺血性头晕/眩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76例和观察组7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情绪释放治疗联合正性心理暗示护理,均干预至患者出院。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头晕/眩晕的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眩晕对患者影响、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治疗依从性;比较干预后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 OR=2.675,95% CI 1.179~6.070)、年龄≥60岁( OR=2.255,95% CI 1.105~4.602)、存在高血压( OR=3.330,95% CI 1.651~6.717)、糖尿病( OR=2.044,95% CI 1.270~3.291)、吸烟( OR=2.333,95% CI 1.266~4.300)、既往存在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史( OR=2.601,95% CI 1.333~5.075)、既往存在心血管病史( OR=2.143,95% CI 1.085~4.230)是后循环缺血性头晕/眩晕的独立危险因素(均 P<0.05)。干预后,观察组头晕/眩晕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分别为(1.26 ± 0.34)次/月、(4.16 ± 1.02)min,均短于对照组的(3.18 ± 0.95)次/月、(6.43 ± 1.1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6.69、12.74,均 P<0.05);观察组的眩晕障碍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为(12.27 ± 3.34)、(37.35 ± 3.62)、(38.13 ± 3.2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8.35 ± 4.61)、(44.19 ± 3.14)、(43.25 ± 3.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9.35、12.48、10.05,均 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评分分别为(6.77 ± 0.52)、(87.06 ± 3.12)分,高于对照组的(5.34 ± 0.37)、(79.14 ± 4.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9.58、13.09,均 P<0.05)。 结论:男性、年龄≥60岁、存在高血压、糖尿病、吸烟、既往存在卒中或TIA史、既往存在心血管病史是后循环缺血性头晕/眩晕的独立危险因素。情绪释放治疗联合正性心理暗示的护理能有效改善后循环缺血性头晕/眩晕患者发作情况,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散结镇痛胶囊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对痰瘀互结证子宫腺肌病患者雌孕激素及血管相关生长因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散结镇痛胶囊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痰瘀互结证子宫腺肌病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8月至2021年6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治疗的86例痰瘀互结证子宫腺肌病患者,按接受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散结镇痛胶囊进行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 2)、孕酮(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2(Ang-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转化生长因子-β 1(TGF-β 1)水平及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候总分低于对照组[(7.57 ± 1.23)分比(9.32 ± 1.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FSH、LH、E 2、P水平低于对照组[(5.54 ± 1.21)U/L比(7.62 ± 1.36)U/L、(4.43 ± 1.05) U/L比(6.14 ± 1.15)U/L、(83.54 ± 12.36)μg/L比(92.45 ± 11.56)μg/L、(9.64 ± 1.43)pmol/L比(11.36 ± 1.52)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VEGF、Ang-2、IGF-1、TGF- β 1水平低于对照组[(114.32 ± 15.41)ng/L比(162.45 ± 16.32)ng/L、(156.14 ± 20.45)ng/L比(186.53 ± 22.36)ng/L、(135.21 ± 15.52)ng/L比(151.23 ± 16.21)ng/L、(13.43 ± 2.24)ng/L比(16.36 ± 2.51)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4.09%(37/44)比64.29%(2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4.73,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3.64%(6/44)比33.33%(1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4.67, P<0.05)。 结论:对于痰瘀互结证子宫腺肌病,采用散结镇痛胶囊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进行治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可能与抑制雌孕激素、血管相关生长因子等因素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预后分析及死亡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影响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234例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患者作为模型组( n=202),2022年7至12月收治的患者作为验证组( n=32),根据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28 d预后情况将模型组分为死亡组( n=64)和存活组( n=138),采用Logistic回归对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死亡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建立死亡风险预测模型,再将模型应用于验证组,比较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的符合度。 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男性( OR=2.598,95% CI 1.179~5.725, P=0.018)、年龄≥65岁( OR=4.420,95% CI 2.029~9.627, P<0.001)、入住重症监护病房( OR=10.299,95% CI 4.752~22.321, P<0.001)、经验性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OR=4.288,95% CI 1.127~16.317, P=0.033)是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肺炎克雷伯菌死亡风险预测模型回归方程=-3.469+男性×0.955+年龄≥65岁×1.486+入住重症监护病房×2.332+经验性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1.456,该模型预测模型组死亡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3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9%和80.4%;预测验证组死亡的AUC为0.88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7%和75.0%。 结论:基于男性、年龄≥65岁、入住重症监护病房,以及经验性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构建的预测模型对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者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微小RNA-574-3p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微小RNA-574-3p(miR-574-3p)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和石家庄市中医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结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miR-574-3p的表达水平。分析miR-574-3p表达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miR-574-3p表达与细胞周期蛋白A2(CyclinA2)或E-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的关系。结果:相较于癌旁正常组织,106例结肠癌组织miR-574-3p表达水平显著更低( P<0.01)。miR-574-3p表达降低与肿瘤长径、Dukes分期、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均 P<0.05),与年龄和肿瘤位置无关(均 P>0.05)。miR-574-3p表达降低、Dukes分期和组织学分级高、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生存情况较差(均 P<0.05)。癌组织miR-574-3p表达降低的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明显低于miR-574-3p表达未降低的患者( P=0.007 6)。与miR-574-3p表达未降低患者相比,miR-574-3p表达降低患者结肠癌组织CyclinA2蛋白IOD值更高,E-cadherin蛋白IOD值更低(均 P<0.05)。 结论:miR-574-3p表达降低与结肠癌患者不良预后有关,其可能通过调节CyclinA2和E-cadherin蛋白表达影响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