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皮肤浅部真菌感染诊疗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皮肤浅部真菌感染由只侵犯完全角化组织,例如角质层、毛发和甲的真菌引起。临床上,儿童皮肤浅部真菌感染最常见的为头癣,而体/股癣、手/足癣、甲真菌病及花斑糠疹的发病率相对较低,现就儿童皮肤浅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展进行阐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口服特比萘芬与伊曲康唑治疗儿童头癣的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比较口服特比萘芬与伊曲康唑治疗儿童头癣的疗效。方法:2021年1-12月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门诊头癣患儿5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特比萘芬治疗组(体重< 20 kg,剂量62.5 mg/d;体重20 ~ 40 kg,剂量125 mg/d;体重> 40 kg,剂量250 mg/d)和伊曲康唑治疗组(3 ~ 5 mg·kg -1·d -1)。使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 结果:特比萘芬治疗组27例(白癣17例、脓癣10例),治愈14例(51.85%),其中白癣5例,脓癣9例。伊曲康唑治疗组26例(白癣17例、脓癣9例),治愈25例(96.15%),其中白癣16例,脓癣9例。伊曲康唑组的疗效显著高于特比萘芬组, χ2 = 13.37, P < 0.001。 结论:伊曲康唑治疗儿童白癣的效果优于特比萘芬,但两药治疗儿童脓癣的疗效相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头癣致病病原菌单中心回顾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本院近10年头癣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方法:收集西京皮肤医院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门诊和病房收治的头癣患者871例,并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原菌分布情况,采用皮尔森卡方检验儿童和成人头癣病原菌分布的差异。结果:871例头癣患者中,男588例(67.5%),女283例(33.5%),其中< 1岁21例(2.40%)、1 ~ 3岁266例(30.50%)、4 ~ 6岁352例(40.40%)、7 ~ 12岁187例(21.50%)、12 ~ 18岁4例(0.50%)、18 ~ 74岁41例(4.70%)。共分离出致病菌株705株,其中犬小孢子菌599株(85.0%)、须癣毛癣菌复合体52株(7.4%)、断发毛癣菌27株(3.8%)、紫色毛癣菌18株(2.6%)。成人头癣病原菌中紫色毛癣菌比例(8.8%)显著高于儿童(2.2%), P = 0.048。 结论:近10年西京皮肤医院收治的头癣感染者以1 ~ 6岁幼童为主,成人头癣较少。头癣的致病菌主要是犬小孢子菌,其次为须癣毛癣菌复合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儿童头癣的防控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头癣是皮肤癣菌感染头皮和毛发所引起的一种浅部真菌病,是青春期前儿童主要的浅部真菌感染性疾病,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及全球范围常见。头癣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可以造成儿童集体单位中流行传播。头癣中的脓癣可能会造成永久性瘢痕性脱发,给患儿及家长带来严重的心理影响。本文对儿童头癣的易感人群、发病趋势、病原学、传播途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防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提高人们对儿童头癣防控的认知,切断头癣的传播途径,降低头癣的发病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荧光染色法和KOH湿片法在浅表真菌感染诊断中的比较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比较荧光染色法和KOH湿片法在浅表真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皮肤科临床拟诊为皮肤浅表真菌感染的673例患者的标本,分别采用荧光染色法和KOH湿片法进行真菌直接镜检,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阳性率及平均阅片时间。结果:荧光染色法总阳性率为91.23%,高于KOH湿片法的79.20%( P<0.05),总平均阅片时间为(73.00±7.95)s,低于KOH湿片法的(89.62±9.41)s( P<0.05);荧光染色法在念珠菌性尿布皮炎、手足癣、体股癣、甲癣、头癣、花斑癣各病种中的诊断阳性率均高于KOH湿片法(均 P<0.05),荧光染色法在各病种中的平均阅片时间均低于KOH湿片法(均 P<0.05)。 结论:荧光染色法有良好的染色效果,是较KOH湿片法更快速、准确的真菌镜检方法,操作简单,易于常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皮肤影像技术辅助诊断成人头癣1例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患者女,23岁.头皮脱屑伴红色丘疹1个月余,伴瘙痒.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检查示:头皮鳞屑可见高折光的疑似菌丝状结构,发鞘受损明显,发丝内可见高折光疑似串珠样菌丝状结构.皮肤镜下可见红色背景,不均匀分布的点状、线状、环状、发夹样血管,可见头癣样块状发,毛发折断,有营养不良发,毛发根部周围包裹黄白色鳞屑,伍德灯下为亮绿色荧光.真菌涂片检查:找见菌丝孢子;真菌培养15 d,鉴定为犬小孢子菌.诊断:成人头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唐山地区儿童毛发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分析唐山地区儿童毛发疾病流行病学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河北省唐山市妇幼保健院皮肤科确诊为毛发疾病的246例儿童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毛发疾病病种构成及其临床特点.结果 唐山地区儿童毛发疾病占皮肤科就诊儿童的1.12%.皮脂腺痣(7.72%)是最常见的先天性病因,斑秃(56.10%)、头癣(14.63%)和拔毛癖(8.94%)是最为常见的获得性病因.斑秃138例中,以多灶、轻症性脱发为主,且女性患儿居多(53.62%),少数病例有家族遗传史(3.62%),部分病例合并其他病症,如变应性疾病(17.39%)、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2.90%)和甲损害(2.90%)等,男女患儿各方面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癣36例中,男性患儿占多数(69.44%),白癣为最常见类型(75.00%),其中乡村患儿多于城区,多数患儿有宠物饲养史(特别是犬),真菌镜检和培养阳性率高.拔毛癖22例中,以头顶(59.09%)和颞部(22.73%)最为多见,且男性患儿居多(68.18%),男性患儿中单胎家庭发病率(73.33%)高于多胎家庭(26.67%),而女性患儿则相反(单胎家庭14.29%,多胎家庭85.71%).结论 唐山地区儿童毛发疾病以斑秃、头癣、拔毛癖、皮脂腺痣多见,且呈现地域性特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2022-2023年长春及周边地区浅部真菌病流行病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 了解长春市及其周边地区浅部真菌病的发病情况及病原菌的构成及分布.方法 收集我科门诊2022年5月—2023年5月真菌镜检结果阳性的病例477例,行真菌培养及鉴定,获得196例致病菌种.结果 确诊的477例浅部真菌病中,足癣106例(22.22%),体癣78例(16.35%),花斑糠疹68例(14.26%),甲真菌病64例(13.42%),股癣62例(13.0%),马拉色菌毛囊炎43例(9.01%),面癣27例(5.66%),手癣20例(4.19%),头癣7例(1.47%),念珠菌病2例(0.42%);经真菌培养及菌种鉴定的196株致病菌中马拉色菌70株(35.71%),居首位,其次是红色毛癣菌63株(32.14%).浅部真菌病的发病及其病原菌的分布与性别、年龄和职业均有相关性.结论 长春及周边地区的浅部真菌病以足癣为主;浅部真菌病的主要致病菌为马拉色菌.与以往全国多地报道相比,马拉色菌比例显著上升成为一大特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中国南京及周边地区301例头癣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谱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 分析南京及周边地区头癣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谱.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301例头癣患者的临床及真菌检测等资料,真菌鉴定采用形态学、时间飞行质谱及分子生物学方法.结果 301例患者中,儿童及未成年头癣286例(95%),其中以4~7岁学龄前儿童的分布最多(46.5%),性别分布以男童居多(56.3%).成人头癣仅15例(5%),成人头癣性别分布以女性居多(66.7%).所有头癣患者的真菌鉴定结果统计显示,犬小孢子菌(164例,54.5%)、须癣毛癣菌(57例,18.9%)和紫色毛癣菌(44例,14.6%)是最常见的菌种,须癣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各年龄段之间病原菌种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石膏样小孢子菌、断发毛癣菌、紫色毛癣菌和红色毛癣菌在不同年龄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7岁的男童是最常见的头癣患病群体,过去10年犬小孢子菌已取代须癣毛癣菌成为南京及周边地区头癣感染的优势致病菌,这些结果为头癣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犬小孢子菌致儿童头癣1例
编辑人员丨2024/3/30
头癣好发于儿童,一方面是由于少儿皮脂腺发育不完全,缺乏游离脂肪酸抑制真菌生长[1] ;另一方面儿童顽皮好动,卫生观念欠缺,喜爱接触各类动物. 据国内学者报道[2-4] ,随着宠物猫、狗的饲养,脓癣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脓癣是头癣中最严重的临床类型,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针对脓癣的不同类型,临床医师常需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 脓癣的主要致病性真菌依然是犬小孢子菌(Microspo-rum canis).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