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靶向HER2的 177Lu标记亲和体核素药物的构建及其在荷瘤鼠中的评估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制备一种基于亲和体的靶向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放射性核素治疗药物 177Lu-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DOTA)-HER2-BCH,初步评估其在HER2阳性肿瘤模型中的生物分布、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探讨其用于HER2阳性肿瘤治疗的可行性。 方法:采用盐酸-乙酸钠缓冲体系完成 177Lu标记。采用放射性高效液相色谱对标记产物进行质量控制并监测体外稳定性。在HER2阳性NCI-N87荷瘤鼠模型中进行生物分布实验,以及 177Lu-DOTA-HER2-BCH放射性核素治疗及曲妥珠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治疗。对治疗后小鼠正常器官行组织学分析。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Bonferroni法分析数据。 结果:成功获得放射性标记产率>80%、放化纯>98%、体外稳定性良好的 177Lu-DOTA-HER2-BCH。生物分布数据显示, 177Lu-DOTA-HER2-BCH靶向性好,肿瘤摄取高且滞留时间长,注射后4、24、48和96 h的肿瘤摄取值分别为(11.93±0.46)、(8.65±0.40)、(5.89±0.69)和(3.26±0.36)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治疗实验示, 177Lu-DOTA-HER2-BCH治疗可明显抑制肿瘤生长,治疗开始后第3天,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平均值差值146.97 mm 3; F=4.02, P=0.016(Bonferroni法校正)],随后2组间肿瘤体积的差异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在整个治疗过程中, 177Lu-DOTA-HER2-BCH治疗组与曲妥珠单抗治疗组间肿瘤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值:0.05~61.21,均 P>0.017(Bonferroni法校正)]。治疗结束后,小鼠各器官病理检测结果均未见异常。 结论:177Lu-DOTA-HER2-BCH放射性核素治疗在HER2阳性荷瘤鼠中表现出良好的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有望成为HER2阳性肿瘤的可替代治疗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177Lu标记的放射性药物制备方法的比较及初步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 177Lu标记的放射性药物制备的方法,进行质量控制及初步的临床应用。 方法:分别通过手工标记及自动化标记2种方法对临床常用的 177Lu-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DOTA)- D-1-苯丙氨酸-3-酪氨酸-奥曲肽(TOC)和 177Lu-前列腺特异膜抗原(PSMA)-I&T进行标记,考察标记中前体和核素的用量、反应温度、pH值、反应时间、标记产率和比活度等因素,并对标记产物的澄清度、pH值、无菌、细菌内毒素和体外稳定性等进行质量控制。将 177Lu-PSMA-I&T初步临床应用于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疗,并通过SPECT/CT显像进行疗效评价。采用配对 t检验分析数据。 结果:2种标记方法前体和核素用量、反应温度、pH值、反应时间等基本相同,均具有较高的产率和比活度。 177Lu-DOTA-TOC自动化标记产率高于手工标记[(99.2±0.4)%与(95.3±1.5)%; t=7.17, P<0.001],比活度分别为(91.6±13.7)与(89.1±13.2) GBq/μmol; 177Lu-PSMA-I&T自动化标记的产率亦高于手工标记[(99.6±0.3)%与(95.7±1.3)%; t=8.24, P<0.001],比活度分别为(96.1±14.3)与(93.2±13.8) GBq/μmol。标记产物均为无色澄清溶液,pH值6.5~7.0,无菌和细菌内毒素等均符合规定。标记产物48 h后放化纯均>95%,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177Lu-PSMA-I&T应用于前列腺癌患者后的显像示原发灶及转移灶均有较好摄取。 结论:177Lu标记的放射性药物的标记简便,产率高且稳定。采用自动化标记可简化流程、降低辐射剂量并提高产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90Y-DOTATOC对人胰腺神经内分泌瘤BON-1细胞的抑制作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 90Y-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酪氨酸3-奥曲肽(DOTATOC)对人胰腺神经内分泌瘤细胞BON-1的抑制作用。 方法:(1)采用 90Y对DOTATOC进行标记,然后纯化 90Y-DOTATOC;(2)考察 90Y-DOTATOC的体外稳定性;(3)采用噻唑蓝(MTT)法,分别考察 90Y、DOTATOC、 90Y-DOTATOC对人胰腺神经内分泌瘤细胞BON-1和人胰腺胆管瘤细胞PANC-1的抑制作用,并分别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设立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长春新碱,50 μmol/L)、DOTATOC组(25 μmol/L)、 90Y组(1.8 MBq/ml)、 90Y-DOTATOC高剂量组( 90Y的放射性浓度为1.8 MBq/ml,DOTATOC的浓度为25 μmol/L)、 90Y-DOTATOC中剂量组( 90Y的放射性浓度为0.37 MBq/ml,DOTATOC的浓度为25 μmol/L)、 90Y-DOTATOC低剂量组( 90Y的放射性浓度为0.074 MBq/ml,DOTATOC的浓度为25 μmol/L)。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 结果:(1) 90Y标记DOTATOC的标记率为(61.93±3.53)%,放射化学纯度为(98.88±0.38)%,放射性浓度为4.6 MBq/ml,比活度为1.6 GBq/μmol。(2) 90Y-DOTATOC在生理盐水和10%胎牛血清中放置7 d后的放射化学纯度分别为97.73%和97.02%。(3)加药24、48 h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DOTATOC组对BON-1细胞的抑制作用均显著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654,3.981,均 P<0.05);加药24、48 h后, 90Y-DOTATOC高、中剂量组对BON-1和PANC-1细胞的抑制作用均优于DOTATOC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267~3.852,均 P<0.05);加药24、48 h后, 90Y组对PANC-1和BON-1细胞的抑制作用均明显低于 90Y-DOTATOC高剂量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698~3.180,均 P<0.05)。 结论:90Y-DOTATOC对BON-1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与 90Y的活度呈剂量依赖关系。与单独使用DOTATOC或者 90Y对比, 90Y-DOTATOC对BON-1细胞的抑制作用更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新型 68Ga标记三七素类PSMA靶向探针的制备与评估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制备新型 68Ga标记三七素类前列腺特异膜抗原(PSMA)靶向探针,并进行理化性质和体内外评估。 方法:采用固相合成法制备配体P151,测定其亲和性。将配体加入到 68GaCl 3与醋酸钠混合的溶液中,95 ℃反应10 min,使用放射性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其标记率及体外稳定性。评估 68Ga-P151的脂水分配系数(log P),并进行细胞摄取实验。对正常昆明(KM)小鼠进行体内生物分布测定;对前列腺癌22Rv1荷瘤裸鼠注射 68Ga-P151后进行microPET显像,并与 68Ga-PSMA 617进行对比。2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 结果:成功合成目标配体P151,其抑制常数 Ki为0.58 nmol/L,标记率和放化纯均≥95%;37 ℃放置2 h后, 68Ga-P151在生理盐水和人血清白蛋白(HSA)溶液中的放化纯仍≥95%,表明其体外稳定性好; 68Ga-P151的脂水分配系数(log P)为-2.65±0.17,表明其亲水性较好。注射 68Ga-P151后60 min,前列腺癌LNCaP细胞的总摄取值为(0.83±0.04)百分注射活度(%IA)/10 5个细胞,并可被PSMA抑制剂(ZJ-43)所抑制。正常小鼠体内生物分布显示 68Ga-P151主要经肾脏排泄出体外,在其他组织中摄取较低;荷瘤裸鼠microPET显像显示, 68Ga-P151与 68Ga-PSMA 617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 max:0.79±0.23和0.54±0.05; t=2.12)、肿瘤/肾脏比值(2.04±0.65和1.88±0.33; t=0.44)、肿瘤/肌肉比值(12.83±5.18和6.95±1.63; t=2.1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68Ga-P151制备简单、标记率高、生物分布理想,可对PSMA阳性肿瘤显像,其显像效果与 68Ga-PSMA 617相当,有望应用于前列腺癌的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多种放射性核素标记聚多巴胺纳米载体的初步应用评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制备 131I、 99Tc m和 177Lu标记的表面修饰了声敏剂原卟啉(PpⅨ)的聚多巴胺(PDA),探讨这些新型化纳米探针在乳腺癌诊断与联合治疗中的价值。 方法:采用水相氧化法合成PDA颗粒,并在其表面分别修饰1层聚乙二醇(PEG)和PpⅨ,合成PDA-PEG-PpⅨ。然后分别进行 131I、 99Tc m和 177Lu标记,检测标记产率与稳定性。进行细胞毒性实验,比较 131I-PDA-PEG-PpⅨ组和游离 131I组小鼠乳腺癌细胞4T1的存活率差异;设PDA-PEG-PpⅨ、PDA-PEG-PpⅨ+光热治疗(PTT)或声动力治疗(SDT)、 131I-PDA-PEG-PpⅨ+PTT或SDT、 131I-PDA-PEG-PpⅨ+PTT+SDT(100 μg/ml PDA-PEG-PpⅨ,925 kBq/ml 131I)组和对照组(DMEM培养基),比较各组4T1细胞的存活率。经荷4T1乳腺癌BALB/c小鼠尾静脉(29.6 MBq)或瘤内(14.8 MBq)注射 99Tc m-PDA-PEG-PpⅨ后,用γ相机观察肿瘤的显像剂摄取情况。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PDA颗粒大小均一,粒径为(160.0±1.5) nm,具有良好的光热转换效果。PDA-PEG-PpⅨ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出现了与PpⅨ (400 nm)相一致的特征峰。在放射性浓度为1.850、3.700和7.400 MBq/ml时, 131I-PDA-PEG-PpⅨ组较游离 131I组细胞存活率降低[(72.18±6.57)%与(86.07±5.17)%、(59.31±9.06)%与(80.85±4.21)%、(42.90±1.30)%与(72.99±5.73)%; t值:3.71、4.82、11.46, P值:0.006、0.001、<0.001]。 131I-PDA-PEG-PpⅨ+PTT+SDT的三模态联合治疗对4T1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优于 131I-PDA-PEG-PpⅨ+PTT或SDT治疗[细胞存活率:(10.09±2.50)%、(16.04±2.63)%和(28.65±4.72)%; F=351.66, P<0.001]。γ显像示, 99Tc m-PDA-PEG-PpⅨ在小鼠体内稳定且能够在肿瘤内有效富集。 结论:成功制备了以PDA为载体的多功能纳米探针。核素标记方法简单有效,稳定性好。 131I-PDA-PEG-PpⅨ对4T1细胞杀伤能力强。 99Tc m-PDA-PEG-PpⅨ在荷4T1乳腺癌小鼠模型内有明显的肿瘤浓聚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18F-阿法肽的自动化制备及其前列腺癌PET/CT显像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基于CFN-100氟多功能模块自动化制备 18F-阿法肽(Alfatide Ⅱ)的方法并进行前列腺癌显像。 方法:通过氟离子分装器分出200~500 μl氟离子至反应管中,与标记前体1,4,7-三氮杂环壬烷-1,4,7-三乙酸-E[(聚乙二醇)] 4-环(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 D-苯丙氨酸-酪氨酸)] 2{NOTA-E[PEG 4-c(RGDfk)] 2}(冻干药盒)反应,在水相中与 18F经铝介导螯合标记,再经C18柱分离纯化,自动化制备得到 18F-阿法肽,测定其放化产率。对 18F-阿法肽注射液进行质量分析,并对2例前列腺癌患者(72岁和66岁)行 18F-阿法肽PET/CT显像。 结果:采用结合双管路氟离子分装器的CFN-100氟多功能模块成功自动化制备 18F-阿法肽,合成时间约30 min,放化产率为(28±3)% (非衰变校正, n=6),放化纯>98%,比活度为2.8×10 7 MBq/mmol,核素纯度大于99%。2例患者PET/CT显像示 18F-阿法肽高度浓聚于前列腺癌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 max)分别为35.6和5.0。 结论:利用改进的CFN-100氟多功能模块成功自动化制备 18F-阿法肽,产物合成方法稳定,合成时间短,放化产率高,可高度浓聚于前列腺癌病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克隆抗体预定位免疫PET显像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采用预定位技术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阳性/阴性荷瘤鼠中探索西妥昔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Cetuximab)靶向EGFR免疫PET显像的可行性。方法:以反式环辛烯(TCO)- 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修饰Cetuximab获得Cetuximab-TCO。以2,2′-((6-氨基-1-(4,7-双(羧甲基)-1,4,7-三氮烷-1-基)己烷-2-基)氮杂二酰基)二乙酸(L-NETA)为螯合剂,制备 68Ga-L-NETA-四嗪(Tz)分子探针,测定其标记率、稳定性。体外培养基底样乳腺癌细胞MDA-MB-468(EGFR+)和MDA-MB-231(EGFR-),进行细胞摄取及阻断实验。用Balb/c-nu小鼠建立MDA-MB-468和MDA-MB-231皮下荷瘤鼠模型;将50 μg Cetuximab-TCO注入荷瘤鼠体内,经过不同时间(48、36、24和12 h)后再注射 68Ga-L-NETA-Tz,利用"TCO-Tz"反应(点击化学特异性结合)实现 68Ga-L-NETA-Tz与Cetuximab-TCO的体内连接;进行小动物PET显像及生物分布实验。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成功制备 68Ga-L-NETA-Tz分子探针,标记率>95%,2 h放化纯>95%。体外细胞摄取实验证实了预定位技术的可行性:先后加入Cetuximab-TCO与 68Ga-L-NETA-Tz后,1 h时MDA-MB-468细胞摄取率可达(0.69±0.04)%。体内PET显像及生物分布实验结果示,提前36 h注射Cetuximab-TCO,MDA-MB-468荷瘤鼠有最高的肿瘤摄取值[(0.77±0.05)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1 h]及最佳的靶/非靶比值(肿瘤/肌肉:4.67±0.46);给予过量Cetuximab的阻断组、未提前注入Cetuximab-TCO组及MDA-MB-231组肿瘤未见明显摄取[(0.35±0.01)、(0.39±0.05)、(0.45±0.10) %ID/g; F=15.50, P=0.002]。 结论:采用预定位技术,通过先后注射Cetuximab-TCO和 68Ga-L-NETA-Tz,在荷瘤鼠模型中成功进行了靶向EGFR免疫PET显像,为单抗免疫PET显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治疗药物 177Lu-PSMA-3Q与 177Lu-PSMA-I&T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估 177Lu-前列腺特异膜抗原(PSMA)-3Q在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治疗中的潜力,并与 177Lu-PSMA-I&T进行比较。 方法:制备 177Lu-PSMA-3Q并进行质量控制和稳定性检测;对 177Lu-PSMA-3Q、 177Lu-PSMA-I&T在正常BALB/c小鼠和22Rv1荷瘤鼠体内进行药代动力学评价及生物分布研究;对2例来自解放军总医院的mCRPC患者(60岁和76岁)分别静脉注射 177Lu-PSMA-3Q、 177Lu-PSMA-I&T (7.40±0.74) GBq后24、72、120 h进行SPECT显像。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分析数据。 结果:制备得到的 177Lu-PSMA-3Q总活度为74 GBq,未校正产率为95%,室温放置168 h后放化纯仍大于95%。 177Lu-PSMA-3Q和 177Lu-PSMA-I&T的分布半衰期分别为(0.75±0.22)和(0.86±0.19) min,清除半衰期分别为(24.74±3.77)和(29.53±3.42) min。正常小鼠生物分布结果示,注射后5 d 177Lu-PSMA-3Q在肝、肺、肾中的摄取值明显低于 177Lu-PSMA-I&T( t值:4.24~8.36,均 P<0.05)。22Rv1荷瘤鼠生物分布结果示, 177Lu-PSMA-3Q在注射后24 h的肿瘤摄取最高,且高于 177Lu-PSMA-I&T[(0.856±0.183)与(0.579±0.126)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 t=2.78, P=0.024];快速的清除模式使 177Lu-PSMA-3Q有着高肿瘤/肌肉比值(99.604±11.106),且明显高于 177Lu-PSMA-I&T的摄取比值(45.078±10.444; t=7.80, P<0.001)。在患者SPECT显像中, 177Lu-PSMA-3Q和 177Lu-PSMA-I&T 120 h的病灶残余计数分别占24 h的0.32±0.04与0.58±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62, P=0.002)。 结论:177Lu-PSMA-3Q标记简便,产率和放化纯高,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性能,患者体内靶向性好,滞留时间较长,背景清除速率快,是较理想的靶向PSMA的前列腺癌治疗药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国产 177Lu标记PSMA-617的制备及初步生物学评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索国产 177Lu-前列腺特异膜抗原(PSMA)-617的最佳标记条件,研究其生物分布、稳定性及安全性。 方法:手动合成国产 177Lu-PSMA-617,确定最佳标记条件,检测其放化纯、体内外稳定性、脂水分配系数及血浆蛋白结合率;评价前列腺癌细胞22RV1对其的摄取率;设置进口 177Lu-PSMA-617对照组,研究2种标记物在正常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及其SPECT/CT显像特点;通过测定小鼠血常规等,评估药物安全性。 结果:国产 177Lu-PSMA-617在pH值4.5、100 ℃恒温条件下反应30 min即可得到最佳标记结果,产物放化纯≥99%,72 h内放化纯仍>95%,体内外稳定性好。在体外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为(35.3±5.3)%,脂水分配系数为-2.27±0.06, 22RV1细胞对国产 177Lu-PSMA-617的特异性摄取率在1 h达最高[(7.58±0.84)%],略低于进口 177Lu-PSMA-61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86±0.96)%; t=-0.439, P>0.05]。正常小鼠体内分布及显像表明,国产和进口 177Lu-PSMA-617在血液清除速率相当,主要经肾排泄。两者毒性实验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血常规、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 结论:国产 177Lu-PSMA-617质控合格,产物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性能及安全性,在前列腺肿瘤的诊断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纤维连接蛋白亚型胞外结构域特异性探针 18F-AlF-NOTA-PEG 4-ZD2的制备及microPET显像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制备针对纤维连接蛋白亚型胞外结构域B(EDB-FN)的特异性分子探针 18F-AlF-1,4,7-三氮杂环壬烷-1,4,7-三乙酸-(聚乙二醇) 4-ZD2( 18F-AlF-NOTA-PEG 4-ZD2),并进行体内外理化性质评价。 方法:通过Al 18F一步螯合标记的方法制备 18F-AlF-NOTA-PEG 4-ZD2,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其放化纯和体外稳定性,测定脂水分配系数(logP),并行细胞摄取实验[将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1×10 6/管)分为3组(各3管),分别为阳性组、抑制组和控制对照组]。取MDA-MB-231荷瘤裸鼠( n=3;实验组)行 18F-AlF-NOTA-PEG 4-ZD2 microPET显像(30、60、90和120 min),并与阻断组( n=3;注射NOTA-PEG 4-ZD2后0.5 h再注射 18F-AlF-NOTA-PEG 4-ZD2)进行对照。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分析数据。 结果:成功制备 18F-AlF-NOTA-PEG 4-ZD2,优化后的放化产率为(33.8±2.1)%(未行衰变校正, n=8),放化纯>96%;37 ℃放置120 min, 18F-AlF-NOTA-PEG 4-ZD2在人血清和PBS中的放化纯均>93%,体外稳定性好;产物比活度为(11.1±3.2) GBq/μmol;logP为-1.43±0.05。注射 18F-AlF-NOTA-PEG 4-ZD2后120 min,阳性组肿瘤细胞摄取为(1.77±0.28)百分加样活度(%AR)/10 6个细胞,抑制组细胞摄取为(0.76±0.07)%AR/10 6个细胞( t=4.30, P=0.032)。荷瘤裸鼠microPET显像示, 18F-AlF-NOTA-PEG 4-ZD2主要经肝肾代谢,注射后60 min实验组肿瘤摄取为(1.94±0.21)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注射后90 min肿瘤/肌肉比值为3.80±0.25;阻断组注射后60 min肿瘤摄取为(0.43±0.09) %ID/g( t=3.18, P=0.006)。 结论:18F-AlF-NOTA-PEG 4-ZD2制备简单、标记率高、体外稳定性好,microPET显像肿瘤摄取和靶本比高,特异性良好,有较长的肿瘤滞留时间,在EDB-FN高表达的三阴性乳腺癌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