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热门诊防疫专用CT机房设计方案探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新型的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及社会发展的全球性问题,致使医院发热门诊CT检查的需求量大大增加。本文将通过探讨防疫专用CT的机房设计方案,为医疗机构提供参考,以求减少交叉感染。方法:基于CT设备安装及环境要求,结合发热门诊防疫的特殊要求,对防疫专用CT的机房选址、房间布局、场地施工方法、空气净化消毒、智能影像辅助诊断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设计方案。结果:通过对CT机房工程技术要点及感染防控要求的详细分析,给出了有针对性的机房设计方案。结论:设立防疫专用CT能够在满足临床检查需求的同时,有效减少交叉感染。本文提供的设计方案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可为医疗机构提供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一种移动式空气净化消毒设备对手术室空气消毒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3/2
目的 观察某移动式空气净化消毒设备对手术室内空气的消毒净化效果.方法 选择某骨科医院4间洁净手术室,设为中央空调净化系统组、净化消毒设备组、中央空调净化系统+净化消毒设备组和基线组.在室内清洁后和设备运行30 min后,采用空气卫生采样器和平板沉降法分别检测室内空气尘埃粒子数和细菌总数.结果 单独运行移动式空气净化设备,或在中央空调净化系统启动运行的同时开启空气净化消毒设备,运行30 min均可使≥0.5 μm尘埃粒子数明显降低,手术室洁净度可从8级提升至7级.各组设备运行时,均能使手术室内细菌总数明显低于基线状态,达到Ⅳ级洁净手术室标准.结论 该空气净化消毒设备可有效降低手术室内空气尘埃粒子数和细菌总数,具有良好的空气净化消毒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
-
医用等离子体消毒净化器空气消毒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 探讨使用传统紫外线消毒车与医用等离子体空气消毒净化器对医院发热门诊和发热监测哨点病原采样室的消毒效果,为制订防控医院高风险场所感染疾病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在紫外线消毒车或医用等离子体空气消毒净化器对发热门诊和监测哨点采样室消毒前后,采用平板暴露法检测空气中的细菌总数,评价2种消毒设备的消毒效果.结果 紫外消毒灯直接照射60 min和医用等离子体空气消毒净化器开机60 min后,室内空气细菌菌落总数均<4.0 cfu/(皿·5min),达到Ⅲ类环境卫生标准;2种方式消毒后空气细菌菌落数减少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8,P>0.05).结论 医用等离子体空气消毒净化器消毒效果与紫外线消毒车相同,但可在门诊患者接受诊疗全程使用,且具有杀菌广谱、高效,操作简单等优点,适合在基层医疗机构发热门诊中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一种新型医用动态空气消毒机对MTB等病原微生物杀菌效果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价采用新型角柱状光触媒系统的医用空气消毒机(简称"新型空气消毒机")在人机共存环境状态下杀菌的效果,研究提高杀灭空气中病原微生物,特别是杀灭结核分枝杆菌(MTB;本实验采用Mycobacterium bovis BCG菌株,即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减毒株,简称"BCG")的空气消毒技术和方法.方法 采用新型空气消毒机,在体积47m3实验房中对空气中的自然菌进行杀菌试验;设置3个采样点,试验重复3次,每次试验结果取3个采样点检测的菌落数均值,分别计算其消亡率.在相邻2个体积为30 m3的气雾室(一个用于试验对照,计算细菌的自然消亡率;一个用于消毒试验,计算对细菌的杀灭率),对空气中的白色葡萄球菌、BCG进行杀菌试验;试验重复 3次,每次均分别计算其自然消亡率和杀灭率.白色葡萄球菌及BCG杀菌试验气雾室内空气中菌落数应分别达到1×l05~5×105 CFU/m3和3×104~8×104 CFU/m3.结果 空气模拟现场消毒试验采用新型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现场白色葡萄球菌消毒试验,重复3次对照试验空气中白色葡萄球菌自然消亡率分别为20.45%、20.00%、20.重复3次消毒试验杀菌率分别为99.97%,99.96%、99.95%;空气现场自然菌消毒试验重复3次试验空气中自然菌的消亡率分别为93.95%、94.27%、94.32%;空气模拟现场BCG消毒试验,重复3次对照试验空气中 BCG自然消亡率分别为35.71%、37.93%、40.58%,重复3次消毒试验杀菌率分别为99.67%、99.61%、99.73%.结论 采用角柱状光触媒系统的新型医用空气消毒机对空气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及MTB有强烈的杀灭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一种空气净化消毒机实际应用综合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价某空气净化消毒机的现场消毒净化效果及相关性能.方法 采用平板沉降法和仪器法,检测对该空气净化消毒机的净化效果,并与其他同类设备进行平行比较.结果 经过在7家医疗机构12个不同场所实际应用观察,该空气净化消毒机在启动运行2 h后,手术室等不同场所室内空气中沉降菌和尘埃粒子数均降低至医院II类环境卫生指标要求.该空气净化消毒机与同类产品平行比较,净化消毒性能基本一致.结论 本研究所观察的空气净化消毒机对手术室等场所室内空气具有良好的净化消毒效果,使用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我院净化空调加湿系统改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本文详细介绍了我院回龙观院区净化空调系统加湿改造工程案例.首先总结医院原有净化空调系统加湿设备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各种成熟空调加湿器的优缺点和设备特性,结合医院配置条件,论证了当前加湿系统改造的必要性.选择适合医院需求的干蒸气直接供气的加湿方式,详细介绍加湿改造的设计过程和施工情况,并对改造前后的运行状况、能耗数据进行细致比对,得到以下结论:蒸汽加湿运行稳定,加湿迅速,控制简单,维护简单;干蒸汽加湿干净、无菌,有利于控制医疗环境;不影响消毒供气,节水节电,避免浪费,相对其它加湿方式来说更加节能;尤其适合水质不好,且加湿季节长的地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WS/T368-2012》实施情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WS/T368-2012》(以下简称规范)在全国医院的实施情况,为规范的修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采取书面调查与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在全国抽取6个省(市)的168所医院调查规范颁布后医院空气净化管理相关制度制定及修订情况、医院空气净化管理相关培训情况、医院不同科室空气净化方式使用情况、不同空气净化方式的维护保养情况.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162份,规范颁布后87.04%(141所)的医院制定或修订了空气净化管理相关制度;88.27%(143所)的医院开展了空气净化管理相关培训;2017年154所有手术部的医院中80.52%(124所)采用了空气洁净技术,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在血液透析病房(51.00%)、新生儿病房(43.37%)、心导管室(37.88%)、产房(37 90%)的使用率相对较高;医院空气净化设备的清洁维护保养率、关键部件更换符合率均达到了90%以上.结论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WS/T368-2012》的颁布对规范各医院空气净化管理工作起到了重要推进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景观水卫生现况及对策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背景]随着社会对景观水体的需求增加,人群与景观水体的接触机会增多,景观水的水质卫生状况备受关注.[目的]了解旅游度假区的景观水卫生管理和水质现况,排查卫生隐患,提出改善建议.[方法]于2018年7月26日-8月8日,对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景观环境用水的卫生管理、水处理、设备等情况进行问卷调查;采集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9处景观水水样和2处水源水样,检测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色度、浑浊度、pH值等36项指标;并对9处景观水水样增测嗜肺军团菌,对5处景观水水样增测空气细菌总数.[结果]有4处景观水体进行净化和消毒处理,3处和1处景观水体分别只采用净化处理或消毒处理,另1处景观水体采用水体软化处理.5处景观水体区域没有配备消毒剂存放专用场所.6处景观水体有日常水质检测记录.5处喷雾区域的细菌总数在2~3个,9份水样均未检出嗜肺军团菌,9份水样的游离余氯含量均未达标,3份水样的一氯胺含量不达标,3份水样的菌落总数超标,2份水样检出了总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菌群.9处水样的总合格率为83.3%~97.2%.[结论]该度假区部分景观水体有水质污染问题,景观水体水源的水质较好.应高度重视景观水卫生状况,完善法律制度建设,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大水质检测及监管力度,探索联合监管模式,保障游客及公众的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新型低温等离子体消毒装置研制及性能测试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研制一款新型低温等离子体消毒装置,以实现医院等室内空间环境的实时动态消毒.方法 采用石英介质阻挡放电技术电离空气产生含多种带电粒子和活性氧组分的消毒因子,通过气流主动式释放消毒因子的方式实现空气环境净化和物体表面消毒.结果 实验证明该装置能制造出不含氮氧化物的消毒因子,经检验其能有效消除室内空气、平板表面以及隔离服上的细菌病毒.结论 该低温等离子体消毒装置具有较好的室内空气和表面的消毒能力,为阻断医院内环境中的病菌传播提供新的设备和技术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实施情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调查和分析《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WS 394-2012)(以下简称"《规范》")实施过程中相关单位的使用情况和存在问题,为规范修订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2019年10—12月,选择广东省及江苏省的4个区和重庆市的3个区的集中空调使用单位、检测单位及监督执法单位共84家单位进行《规范》实施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 共收集调查问卷156份.100%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使用单位认为《规范》的出台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日常卫生管理工作起到促进作用.80.4%的监督执法人员认为《规范》实施后其所在地区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状况有了显著改善.79.2%的使用单位能够达到《规范》中的卫生管理要求,但仅有12.5%的使用单位达到《规范》中的设计卫生要求.新风量、空气净化消毒装置、送风口和回风口均配置防虫媒装置、应急关闭回风和新风装置均配备的达标率分别为50.0%、56.3%、60.4%和66.7%.1类场馆新风量的达标率(40.0%)显著低于2类场馆(76.9%),半集中式空调系统的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及防虫媒装置配置的达标率(分别为44.8%和48.3%)显著低于集中式空调系统(分别为73.7%和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0.0%的检测单位开展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检测工作,但是65.0%的检测单位不具备《规范》中10项指标的检测能力,45.0%的检测单位未配备集中空调风管内表面采样机器人的设备.检测单位无法开展的项目主要是送风中嗜肺军团菌、β-溶血性链球菌、新风量及冷却水和冷凝水中嗜肺军团菌,主要原因是缺少设备、缺少检验人员及检验方法开展难度大.监督执法单位每年至少开展1次卫生监督工作,87.5%的监督执法人员接受过《规范》的宣贯培训,但56.5%的人员不能熟练掌握卫生管理知识.结论 《规范》的实施对我国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改善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目前仍存在使用单位设计卫生不达标、检测单位能力不足、监督执法人员对条款熟练程度不足、部分条款实施存在难度等现象.建议今后加强使用单位集中空调卫生设备的配备,加强检测单位的能力建设和监督执法单位的技术培训;加强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检测方法研制工作,为今后《规范》修订提供技术储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