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 - 2022年杭州市恙虫病流行特征和时空聚集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杭州市恙虫病流行特征和时空分布特征。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报告信息系统收集杭州市2010 - 2022年恙虫病病例信息,分析恙虫病的发病情况及时间、人群、地区分布特征。以街道(乡镇)为单位,采用ArcGIS 10.2软件进行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SaTScan 10.1.2软件进行时空聚集性扫描。结果:2010 - 2022年,杭州市共报告恙虫病病例362例,年发病率中位数为0.260/10万,发病率呈逐年波动上升趋势( Z = 3.84, P < 0.001),2021年发病率最高(0.528/10万),2010年发病率最低(0.013/10万)。发病至诊断时间间隔中位数为7 d,范围为1 ~ 28 d。发病高峰为9 - 11月(52.49%,190/362)。男性149例(41.16%,149/362),女性213例(58.84%,213/362);60 ~ 69岁年龄组病例数最多,占32.32%(117/362);职业以农民为主(77.35%,280/362)。报告病例数前3位的地区依次为淳安县(257例,70.99%)、临安区(33例,9.12%)、建德市(19例,5.25%)。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除2015 - 2018年以外,其余年份恙虫病发病率均存在空间聚集性(均 P < 0.05)。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除2015和2016年以外,其余年份恙虫病发病率均有热点区域(高-高)出现,且均位于淳安县。时空聚集性分析显示,一类聚集区以淳安县金峰乡为中心,聚集时间为2018年12月至2021年11月,涉及22个乡镇;二类聚集区以富阳区万市镇为中心,聚集时间为2021年12月至2022年11月,涉及14个街道(乡镇)。2个聚集区均为山区涉农区,报告病例数占38.67%(140/362)。 结论:杭州市恙虫病病例以老年女性农民为主,高发季节为秋季,主要发生在山区涉农区。建议针对重点人群、季节、区域开展健康宣教、个人防护等综合性防控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新疆各地州市医疗服务能力与经济水平的耦合协调发展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新疆地州市医疗服务能力与经济水平的协调发展状况及空间关联特征,为促进新疆地州市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数据来源于《2021年新疆统计年鉴》及新疆各地州市的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构建新疆地州市医疗服务能力与经济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和13个二级指标,采取极差法和熵权法计算地州市医疗服务能力和经济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数;采用耦合协调度和相对发展度分析各地州市医疗服务能力与经济水平的耦合协调状态和相对发展水平,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耦合协调度的空间自相关性。结果:新疆14个地州市医疗服务能力与经济水平之间的平均耦合协调度为0.43,其中,乌鲁木齐市为优质协调状态(0.94),昌吉回族自治州等4个地州市处于勉强协调状态,耦合协调度为0.52~0.58,克拉玛依市等9个地州市处于不同程度失调状态(<0.40); 14个地州市的平均相对发展度为5.61,其中,克拉玛依市(0.26)和哈密市(0.72)的医疗服务能力相对滞后,乌鲁木齐市(0.91)和昌吉回族自治州(0.96)的医疗服务能力与经济水平同步发展,吐鲁番市等10个地州市(≥1.21)的医疗服务能力相对超前;14个地州市耦合协调度的全局莫兰指数为-0.24( Z=-1.08, P=0.135),不存在空间聚集性。 结论:新疆14个地州市医疗服务能力与经济水平耦合协调度不高,地区间差异较大,医疗服务能力整体超前,区域联动效应不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浙江省2005-2020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趋势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浙江省2005-2020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特征和时空分布特征,为其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获取疫情数据,通过描述性研究了解浙江省HFRS的三间分布特征;采用ArcGIS 10.2软件进行全局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分析;采用SaTScan 9.4.4软件进行时空聚集区扫描分析,ArcGIS 10.2软件完成疾病时空分布的可视化。结果:浙江省2005-2020年共报告7 724例HFRS病例,其中死亡25例。每年有2个发病高峰,分别在5-6月(春末夏初)和11月至次年1月(冬季)。累计病例在前三位的地市分别是宁波市24.27%(1 875/7 724)、台州市21.25%(1 642/7 724)和绍兴市14.54%(1 123/7 724)。男女性别比为2.73∶1(5 656∶2 068)。病例主要以中老年为主,41~70岁的病例占60.95%。职业主要是农民,占69.89%(5 398/7 724)。大多数年份HFRS的空间分布存在相关性,回顾性时空扫描结果显示,探测到3个聚集区:一类聚集区集中在浙江省东部和中部地区的21个县(市、区),其中宁波市、绍兴市和金华市各有4个县(市、区)、台州市8个县(市、区)和丽水市1个县( RR=13.69, LLR=5 522.60, P<0.001);二类聚集区集中在浙江省西部地区丽水市的龙泉市和庆元县( RR=31.20, LLR=1 232.46, P<0.001);三类聚集区集中在浙江省北部地区湖州市的长兴县和安吉县( RR=3.42, LLR=23.93, P<0.001)。 结论:2005-2020年浙江省HFRS病例以中老年、男性和农民为主,在春末夏初和冬季的东部地区疫情高发,建议重点地区在流行季节来临前针对重点人群采取精准防控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2010 - 2022年杭州市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特征及时空聚集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索杭州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的流行病学及时空分布特征,为HFRS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报告信息系统,收集杭州市201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报告的HFRS病例信息,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杭州市HFRS流行概况及三间分布特征。采用Joinpoint回归分析杭州市2010 - 2022年HFRS发病率的变化趋势。分别采用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杭州市HFRS空间分布规律和发病热点区域;并采用时空扫描分析杭州市HFRS时空聚集区域。结果:2010 - 2022年,杭州市累计报告HFRS病例224例,年均发病率为0.18/10万。病例分布呈现明显的季节性,春季(3 - 5月)和秋季(9 - 11月)为发病高峰,分别占30.80%(69/224)、26.34%(59/224);全市各区(县、市)均有HFRS病例报告,其中萧山区(66例,29.46%)、淳安县(41例,18.30%)、建德市报告病例数(25例,11.16%)居前3位;病例主要为31 ~ 60岁(65.18%,146/224)、男性(74.55%,167/224)、农民(46.43%,104/224)。Joinpoint回归分析显示,2010 - 2022年杭州市HFRS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AAPC) = - 5.01%,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 CI):- 9.46% ~ - 0.34%, t = - 2.10, P = 0.036]。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2011 - 2014、2018、2020年杭州市各街道(乡镇)HFRS发病率均存在空间正相关聚集性(莫兰指数均> 0,均 Z > 1.96,均 P < 0.05)。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2010 - 2022年杭州市热点区域(高-高)街道(乡镇)数分别为0、2、3、3、3、3、0、0、4、0、1、0、1个,且相对固定在西南部区(县、市)。时空扫描共探测到3个聚集区,一类聚集区的时间为2011年8月至2015年1月,以淳安县汾口镇为中心,涉及淳安县的5个乡镇;二类聚集区1的时间为2012年8月至2016年3月,以萧山区浦阳镇为中心,涉及萧山区的5个乡镇;二类聚集区2的时间为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以建德市下涯镇为中心,不涉及其他街道(乡镇)。 结论:2010 - 2022年,杭州市HFRS病例以中年男性农民为主。HFRS疫情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主要集中于杭州市西南部区(县、市)。今后应当对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开展精准防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2017-2020年山东省肾综合征出血热时空聚集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山东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特征和时空聚集性,为制定合理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系统"收集2017-2020年山东省HFRS监测数据及确诊病例资料,运用Geoda 1.18软件进行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SaTScan 9.6软件进行时空扫描分析,ArcGis 10.7软件绘制地图并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2017-2020年山东省累计报告HFRS病例3 753例,其中死亡病例56例;年发病率依次为1.26/10万、1.22/10万、0.75/10万、0.53/10万,年均发病率为0.94/10万。HFRS发病呈明显季节性,主要集中在10-12月的秋冬季,占50.41%(1 892/3 753);发病年龄主要为30~59岁,占61.68%(2 315/3 753);男女性别比为2.76 ∶ 1.00(2 756 ∶ 997);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81.99%(3 077/3 753)。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2017-2020年山东省各年HFRS发病均存在空间聚集性(Moran′s I = 0.38、0.33、0.59、0.46, Z = 7.47、7.23、10.69、8.66, P均< 0.001);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高-高"聚集区主要集中在鲁中及鲁东南地区,"低-低"聚集区主要集中在鲁西北地区。时空扫描分析探测到1个一类聚集区和2个二类聚集区。一类聚集区发生在2018年10-11月,涉及青岛、烟台、潍坊、威海、日照5个市的22个县(区)。1个二类聚集区发生在2017年10-11月,涉及济南、淄博、枣庄、潍坊、济宁、泰安、日照、临沂8个市的23个县(区);另1个二类聚集区发生在2017年2-3月,聚集区域为济宁市金乡县。 结论:2017-2020年山东省HFRS发病存在明显的时空聚集性,发病热点集中在鲁中及鲁东南地区,该地区应作为HFRS防控的重点区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急性小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评估及其与大脑结构网络的关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急性小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变及其与大脑结构网络的关系。方法:选择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神经内科自2016年7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36例小脑后叶梗死患者作为小脑梗死组;选择同期门诊体检以及年龄、性别和受教育年限与小脑梗死组患者相匹配的30例健康对照者作为对照组。对2组受试者进行神经认知和行为学测试以评估其认知功能以及进行MRI扫描获得弥散张量成像(DTI)数据,并采用确定性纤维追踪算法以及图形理论获得受试者大脑结构网络拓扑特征参数。比较2组间临床资料、大脑结构网络拓扑特征参数的差异,并采用相关性分析评估小脑梗死组患者大脑结构网络拓扑特征参数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小脑梗死组患者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降低,听觉词语学习测试(RAVLT)、数字广度测试(DST)、画钟测试(CDT)评分及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均降低,连线测验(TMT)-A、TMT-B用时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比较,小脑梗死组患者脑网络全局效率(Eglob)和局部效率(Eloc)降低,聚类系数(Cp)和最短路径长度(Lp)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比较,小脑梗死组患者14个脑区[左侧、右侧的内侧和旁扣带脑回(DCG),左侧岛盖部额下回(IFGoperc),左侧、右侧的补充运动区(SMA),左侧、右侧的楔前叶(PCUN),左侧眶部额下回(ORBinf),左侧颞极颞上回(TPOsup),左侧颞极颞中回(TPOmid),左侧顶下缘角回(IPL),左侧、右侧后扣带回(PCG),左侧三角部额下回(IFGtriang)]的区域效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小脑梗死组患者的MoCA评分与脑网络Lp呈负相关关系( P<0.05),与Eglob及右侧DCG、左侧DCG、右侧PCG区域效率均呈正相关关系( P<0.05);小脑梗死组患者的RAVLT评分与Eglob呈正相关关系( P<0.05),TMT-A用时与左侧DCG区域效率呈负相关关系( P<0.05);TMT-B用时与右侧DCG、右侧PCUN、左侧DCG区域效率呈负相关关系( P<0.05),但是与Lp呈正相关关系( P<0.05)。 结论:急性小脑梗死患者存在记忆、执行能力、视空间及注意力认知障碍,同时双侧PCUN、PCG、DCG和额颞叶信息传递效率降低,其中右侧PCG、双侧DCG以及右侧PCUN的异常改变可能在其认知功能障碍的形成中起关键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国2001-2016年麻疹发病率时空分布特征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我国麻疹病例时空分布和空间聚集性特征。方法: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疫情报告监测系统2001-2016年全国麻疹病例数据,人口学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运用ArcGIS 10.2软件进行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运用SaTScan 9.6软件进行时空扫描分析。结果:2001-2016年全国共报告麻疹1 012 537例,年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2001-2004、2005-2008和2009-2012年的麻疹发病存在全局空间聚集性,其Moran’s I值分别为0.29、0.26和0.31。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麻疹在各时间阶段均存在高-高聚集区域并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同时2005-2008年广东省是一个单独的高-低离散区域,未检测到低-低聚集区域。时空扫描结果显示,2001-2008年我国麻疹病例在西部地区、华中地区和华北地区、山西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形成一个广泛的聚集区。 结论:2001-2016年我国麻疹的发病在空间、时间上均存在一定的聚集性,可根据聚集情况,为麻疹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扩散张量成像评估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患者脑结构网络改变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患者的脑结构网络改变、认知障碍及其相互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12年9月至2019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抗NMDAR脑炎患者39例作为自身免疫性脑炎组(AE组),男16例、女23例,年龄13~66(34±15)岁,病程11~110(31±20)d。另招募常规头颅MR检查正常且既往无神经系统疾病史的32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男14名、女18名,年龄20~67(34±12)岁。对所有受检者进行扩散张量成像(DTI)并评估认知功能。采用确定性纤维追踪法构建2组脑结构网络,运用图论法分别分析2组脑结构网络全局网络拓扑属性[聚类系数(C p)、最短路径长度(L p)、局部效率(E loc)、全局效率(E glob)、标准化C p(γ)、标准化L p(λ)、小世界指数(σ)]和局部网络拓扑属性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脑结构网络特征性参数与认知功能评分的相关性。 结果:AE组与对照组患者年龄、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AE组C P值[0.005(0.004,0.007)]、γ(1.76±0.13)、λ(0.51±0.03)及σ值(1.57±0.13)与对照组[分别为0.007(0.004,0.017)、2.13±0.63、0.55±0.06、1.73±0.36]比较均下降( Z=-939.00、 t=-3.58、 t=-4.16、 t=-2.58, P<0.05)。与对照组相比,AE组左侧眶部额中回、双侧补充运动区、左侧嗅皮质、左侧回直肌、双侧脑岛、左侧中央后回、左侧中央旁小叶及右侧颞横回节点效率改变( P<0.05)。AE组与对照组有5个相同核心节点,分别为右侧中央前回、双侧补充运动区及双侧楔前叶;AE组较对照组减少3个核心节点为左侧枕中回、左侧颞中回、右侧颞中回,增加的核心节点为左侧中央前回。AE组左侧补充运动区( r=0.393、 P=0.013)、右侧补充运动区( r=0.384、 P=0.016)及左侧中央旁小叶( r=0.356、 P=0.026)节点效率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呈正相关。 结论:抗NMDAR脑炎患者大脑存在广泛白质改变,部分脑区网络拓扑属性改变与认知功能下降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云南省不同环境类型新发钉螺孳生地的时空分布规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索云南省不同环境类型新发钉螺孳生地的时空分布规律。方法:收集整理1950-2014年云南省螺情数据(来自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建立新发钉螺孳生地分布的时空数据库,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扫描统计量分析方法探索不同环境类型(沟渠、塘堰、水田、旱地、滩地、其他环境)新发钉螺孳生地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1950-2014年,云南省年新发钉螺孳生地数量在1955年达到峰值(1 730个),其后呈现波动下降趋势。1993-2014年新发钉螺孳生地数量主要维持在100个以下,仅2004、2013年分别上升至160、131个。滩地环境新发钉螺孳生地的平均持续存在时间最长,为43.85年;其次是水田环境,为37.01年;塘堰环境的平均持续存在时间最短,为20.44年。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不同环境类型新发钉螺孳生地的持续存在时间均具有空间正相关性(全局莫兰指数为0.43~0.64,均 P < 0.05);扫描统计量分析显示,不同环境类型新发钉螺孳生地均具有时空聚集性(均 P < 0.001),分别探测出3~6个聚集簇。 结论:云南省不同环境类型新发钉螺孳生地均具有时空聚集性,对不同环境类型聚集区域需加强监测与防控,防止螺情进一步扩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2016 - 2020年甘肃省人间布鲁氏菌病空间流行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甘肃省人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疫情动态和空间流行特征。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甘肃省人间布病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和空间聚集性分析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6 - 2020年甘肃省共报告人间布病10 025例,年份间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 242.86, P = 0.001),2018年发病率最低(6.03/10万),2020年发病率最高(11.39/10万)。报告病例集中在45 ~ 55岁,占34.52%(3 461/10 025);男女性别比为2.91 ∶ 1.00(7 458/2 567);职业以农民为主,占82.11%(8 232/10 025)。全省86个县(市、区)中,报告病例数最高为2020年永昌县(339例),发病率最高为2020年肃南裕固族自治县(190.89/10万)。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2016 - 2020年甘肃省人间布病发病率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全局莫兰指数均> 0,均 Z > 1.96,均 P < 0.05),呈空间聚集性分布;高-高聚集的地区集中在永昌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结论:甘肃省人间布病发病人群主要为中年男性农民,发病率呈空间聚集性分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