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山龙总皂苷对膜性肾病大鼠肾组织M型PLA2R和IgG4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分析穿山龙总皂苷对膜性肾病大鼠肾组织M型磷脂酶A2受体(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PLA2R)和免疫球蛋白G亚型4(Immunoglobulin G4,IgG4)表达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40只SPF级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贝那普利组(10 mg/kg)、低和高剂量穿山龙总皂苷组(80 mg/kg、160 mg/kg),每组各8只.除对照组,其余4组采用Border法制备膜性肾病模型,造模成功后,贝那普利组灌胃给予贝那普利10 mg/(kg·d),低和高剂量穿山龙总皂苷组分别灌胃给予穿山龙总皂苷80 mg/(kg·d)、160 mg/(kg·d),对照组、模型组灌胃给予10 ml/(kg·d)生理盐水.连续给药4周后,检测24 h尿蛋白、白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尿酸水平,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肾脏中M型PLA2R、IgG4、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rylated 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 B(Phosphorylated protein kinase B,p-AKT)、核因子 E2 相关因子 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Nrf2)、血红素加氧酶(Heme oxygenase-1,HO-1)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贝那普利组、高剂量穿山龙总皂苷组白蛋白水平明显升高,血肌酐、血尿素氮、尿酸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贝那普利组、低剂量和高剂量穿山龙总皂苷组肾脏病理改变明显改善,24 h尿蛋白水平及肾脏中M型PLA2R、IgG4、p-PI3K、p-AKT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肾脏中Nrf2、HO-1表达水平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穿山龙总皂苷对膜性肾病大鼠的肾脏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PLA2R、IgG4表达,抑制PI3K/AKT通路,激活Nrf2/HO-1通路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穿山龙总皂苷对痛风性关节炎大鼠血清生物标志物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应用分光光度法和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穿山龙总皂苷(total saponins from rhizoma dioscorea nipponica,TSRDN)对痛风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尿酸、肌酐、乳酸、甘氨酸和色氨酸含量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TSRDN高剂量组(160 mg· kg-1)、中剂量组(80 mg·kg-1)、低剂量组(40 mg·kg-1),以及阳性药秋水仙碱组(0.3 mg·kg-1).连续灌胃(ig)给予TSRDN 7 d.d3 ig给予1h后,膝关节上方髌上韧带进针,注射0.2 mL浓度为25 mg· mL-尿酸钠晶体混悬液到关节腔,造成实验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甘氨酸和色氨酸的含量测定以2,4-二硝基氟苯(2,4-dinitrofluorebenzene,DNFB)为衍生试剂,采用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乙腈(4∶6)为流动相A,0.03 mol·L-醋酸铵缓冲液(pH=6.8)作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 mL· min-,检测波长360 nm;尿酸、肌酐和乳酸的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结果:在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组,甘氨酸与色氨酸含量显著降低;尿酸、肌酐和乳酸含量显著升高.TSRDN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甘氨酸和色氨酸含量显著升高;尿酸、肌酐和乳酸含量显著降低.结论:穿山龙总皂苷可能通过调控血清中尿酸、肌酐、乳酸、甘氨酸和色氨酸的含量发挥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穿山龙皂苷的药理作用及机制的研究现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穿山龙属于薯蓣科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华北、东北、青海等地区,其根茎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在我国具有几千年的应用历史.据中医学记载,该药材具有止咳化痰、祛风止痛、舒筋活血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该药材的主要活性成分为皂苷,具有抗肿瘤、抗炎、降血脂、抑菌和抗病毒等作用.鉴于其诸多的生物学活性及药理作用,针对其开发和应用具有良好的前景.该文对穿山龙皂苷的药理活性、治疗作用及机制的研究现状加以总结,为进一步研发穿山龙皂苷提供理论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纯化技术对穿山龙水提液的物理化学性质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膜分离与大孔树脂吸附技术对穿山龙水提液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方法:采取煎煮2次,10倍量水,每次120 min的水煎煮工艺提取穿山龙,分别采用不同型号的大孔树脂(HP-20、HPD-600、D101、AB-8)吸附及膜分离(陶瓷微滤膜0.8μm、0.2μm、0.05μm和中空纤维超滤膜50kDa、6kDa)技术纯化穿山龙水提液,测定其电导率,黏度,浊度等物理化学参数及蛋白质、多糖、总黄酮、薯蓣皂苷等物质的含量.结果:穿山龙水提液经不同技术纯化后黏度无显著影响,电导率和浊度纯化后显著减小;通过各物质保留率可看出D101型大孔树脂适合分离纯化薯蓣皂苷,而HPD-600对于各物质的保留都相对较低,与理化参数结果一致.0.2μm微滤膜更适合主含皂苷水提液的分离纯化.结论:理化参数的改变与大分子物质的含量减小有着明显的对应关系:大分子物质含量降低,电导率与浊度减小.与大孔树脂吸附相比,膜分离技术更适合穿山龙水提液中薯蓣皂苷成分的分离纯化,微滤膜比超滤膜对薯蓣皂苷的保留率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响应面优化的穿山龙薯蓣皂苷吸入粉雾剂的制备工艺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制备穿山龙薯蓣皂苷吸入粉雾剂并优化工艺及其处方,为其肺部给药系统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反溶剂沉淀法制备纳米混悬剂,喷雾干燥法制备微粉,分别测定收率、吸湿率、多分散指数和平均粒径,以总评“归一值”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考察进口温度、大豆卵磷脂在辅料总量中的比例以及待喷液浓度3因素对制备工艺的影响,对结果分别进行多元线性和二项式方程拟合,效应面法优选最佳条件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从相关系数(R2=0.9312,P=0.0001)上看,总评“归一值(OD)”用二项式方程拟合较好,根据优化条件(进口温度140℃,大豆卵磷脂在辅料总量中的比例1:3.3和待喷液浓度4%,此时归一值最大为0.5908)制备的薯蓣皂苷吸入粉雾剂的收率为94.84%,吸湿率4.03%,平均粒径3.998μm,多分散指数0.492,与预测值相比,误差均小于0.3%.结论:星点设计可用于优化制备工艺和处方,优选的穿山龙薯蓣皂苷吸入粉雾剂制备工艺稳定可行,微粉粒径大小适宜,可满足肺部吸入给药的要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穿山龙总皂苷对臭氧诱导的小鼠气道高反应性和IL-17A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穿山龙总皂苷是中药穿山龙的提取物,可抑制哮喘动物的气道炎症,但其是否对气道高反应性有影响未见报道.本研究为观察穿山龙总皂苷对气道高反应性动物模型的疗效,并初步探讨其机制,采用臭氧为诱导因素,分别建立急性、亚急性气道高反应性模型小鼠,通过肺功能仪检测气道阻力的变化,肺泡灌洗液中炎症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在光学显微镜下检测.并采用ELISA法测定肺泡灌洗液和肺组织匀浆液中IL-17A水平,结果显示小鼠在臭氧应激下诱导发生气道高反应性和IL-17A表达上升等哮喘典型特征的变化,而雾化吸入穿山龙总皂苷(20、40、80 mg/kg)后能不同程度地有效降低急性以及亚急性气道高反应模型的气道阻力及IL-17A的水平.穿山龙总皂苷具有作为一种治疗气道高反应性药物的潜在价值,可能为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提供新的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产地穿山龙中薯蓣皂苷元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比较不同产地穿山龙Dioscorea nipponica Makino中薯蓣皂苷元的含有量.方法 采用加压液体萃取法获得薯蓣总皂苷,并利用加压两相酸水解法制备供试品溶液.穿山龙50%乙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Waters SunFire RP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03 nm;柱温30℃.结果 通过新方法制备所得的供试品溶液中薯蓣皂苷元的平均含有量比传统方法高出18%.薯蓣皂苷元在10.94~1 40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96.88% ~103.0%,RSD<3%,平均含有量0.695% ~2.263%.结论 不同产地穿山龙中薯蓣皂苷元的含有量差异很大,其中产于黑龙江伊春的最高,且东北三省产的远高于其他产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穿山龙总皂苷对哮喘小鼠BRP-39表达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穿山龙总皂苷对哮喘小鼠乳腺回归蛋白(BRP-39)表达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采用卵白蛋白(OVA)注射、雾化吸入致敏BALB/c小鼠复制慢性哮喘模型,将造模成功的50只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穿山龙总皂苷组、醋酸泼尼松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10只.在实验第18~55天,空白组和模型组以生理盐水灌胃,穿山龙总皂苷组予穿山龙总皂苷40 mg/(kg·d)灌胃,泼尼松组给醋酸泼尼松5 mg/(kg·d)灌胃,联合治疗组予穿山龙总皂苷20 mg/(kg·d)加醋酸泼尼松2.5 mg/(kg·d)灌胃.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气道重塑情况;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肺组织BRP-39表达及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可见气道重塑改变,经穿山龙总皂苷或醋酸泼尼药物干预后各组均有改善.免疫组化和Weston Blot检测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BRP-39、PI3K、AKT蛋白表达均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干预组BRP-39、PI3K、AKT蛋白表达均降低(P<0.01),且联合治疗组较穿山龙总皂苷组和泼尼松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 穿山龙总皂苷可通过抑制BRP-39的表达、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从而抑制哮喘小鼠气道重塑,其效果与醋酸泼尼松相当,同时与泼尼松联合治疗存在协同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穿山龙米曲霉固体发酵物总皂苷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穿山龙药材固体发酵对抗肿瘤活性的影响,并研究其抗肿瘤机制.方法 70%乙醇回流法对穿山龙药材以及穿山龙药材米曲霉固体发酵产物进行提取;D101树脂纯化;MTT法,双染法以及Westernblotting探讨穿山龙总皂苷和穿山龙米曲霉发酵物总皂苷对HepG2的作用及机制.结果 MTT法结果显示穿山龙总皂苷和穿山龙米曲霉发酵物总皂苷均能使HepG2细胞存活率下降,呈现剂量依赖性;双染法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穿山龙总皂苷和穿山龙米曲霉发酵物总皂苷均可诱导HepG2细胞凋亡(P<0.001),凋亡比例明显呈浓度依赖性的升高;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穿山龙总皂苷和穿山龙米曲霉发酵物总皂苷处理的HepG2细胞,与空白对照组比较,Bcl-2、Bax、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结论 穿山龙药材经过米曲霉固体发酵前后,均具有抗肿瘤活性,发酵没有使穿山龙药材抗肿瘤活性发生改变,均对HepG2细胞具有促进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为上调caspase-3的表达,对其上游Bax及Bcl-2的表达没有明显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VEGF/VEGFR-2信号通路探讨穿山龙总皂苷促进去势大鼠骨折血管形成和骨折愈合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基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信号通路观察穿山龙总皂苷促进去势大鼠骨折血管形成和骨折愈合的效果.方法 SD雌性大鼠50只,根据体质量随机分为骨折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10 mg/kg)、穿山龙总皂苷低剂量组(20 mg/kg)和穿山龙总皂苷高剂量组(40 mg/kg).模型组、地塞米松组、穿山龙总皂苷低剂量组、穿山龙总皂苷高剂量组经戊巴比妥钠(0.3 mL/100 g)腹腔注射麻醉,切除双侧卵巢,建立去势骨折模型,骨折对照组只建立股骨的简单横向闭合性骨折.建模成功后,地塞米松组、穿山龙总皂苷低剂量组、穿山龙总皂苷高剂量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模型组、骨折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实验结束后,制作股骨折后骨痂处骨结构病理切片,对股骨折后骨痂处行骨密度、血管数量测定,RT-PCR、Western blotting法对股骨折后骨痂处VEGF、VEGFR-2基因和蛋白水平测定.结果 与骨折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骨痂处骨密度、血管数量、VEGF、VEGFR-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地塞米松组、穿山龙总皂苷低剂量组、穿山龙总皂苷高剂量组骨痂处骨密度、血管数量、VEGF、VEGFR-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穿山龙总皂苷高剂量组骨痂处骨密度、血管数量、VEGF、VEGFR-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高于穿山龙总皂苷低剂量组(P<0.05);与地塞米松组比较,穿山龙总皂苷低剂量组骨痂处骨密度、血管数量、VEGF、VEGFR-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穿山龙总皂苷高剂量组骨痂处骨密度、血管数量、VEGF、VEGFR-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穿山龙总皂苷可促进去势大鼠骨折血管形成和骨折愈合;其机制与穿山龙总皂苷可促进去势大鼠骨折骨痂处VEGF、VEGFR-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进而激活VEGF/VEGFR-2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