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荫奇运用药对治疗风湿病经验撷菁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胡荫奇教授提出,风湿病病机本虚标实,治疗应以肾虚为本,肝脾为纲,“虚、毒、瘀”为核心,攻补兼施,临证常活用药对治疗,急性期从湿热毒瘀论治,缓解期以调补肝脾肾为主。胡教授遣方用药基于传统药性理论,并注重现代药理研究成果,或用土茯苓-土贝母、海桐皮-秦艽、鹿角胶-鹿衔草等协同增效;或以青风藤-穿山龙、白术-莪术合而兼治,急性期通经络、祛痰瘀,缓解期补中寓行、消补并举;或在补益肝肾之常法基础上,施以佛手-郁金行调肝理气之变法,临床常获佳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从厥阴论治恶性肿瘤的核心处方挖掘与机制初探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 探讨李忠教授基于厥阴理论辨证论治恶性肿瘤的核心处方,并进行中药含药血清对肿瘤细胞抑制作用的体外实验验证.方法 收集李忠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国际部门诊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恶性肿瘤患者的处方数据,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V 2.3.7分析药物频次、性味归经,并进行中药间的聚类分析、关联分析、复杂网络分析,总结核心处方.将8只SPF级6~8周龄SD雄性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4只.分别以2 ml核心处方中药煎剂与同剂量生理盐水灌胃中药组和对照组,连续灌胃7 d,提取含药血清.CCK8法确定含药血清对A549、HepG2细胞的最佳干预浓度与干预时间.设置空白组:完全培养基培养,不加药;中药组:以最佳浓度含药血清进行干预;对照组:以同剂量空白血清进行干预.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进行细胞凋亡及周期检测,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与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共纳入8 166首处方,药物共300种,用药性温、味甘较多,归经以肝、肺经为多.黄芪、鳖甲、乌梅、山萸肉等16味药物使用频率均>90%.结合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结果与李忠教授经验,得出平调阴阳法核心处方1首,包括生黄芪、炙黄芪、醋鳖甲、仙鹤草、乌梅、党参、当归、熟地黄、忍冬藤、白芍、穿山龙、浙贝母、僵蚕、生牡蛎、山萸肉.实验研究发现,中药含药血清最佳干预浓度为20%、干预时间为48 h.中药组A549、HepG2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低于对照组,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阻滞细胞周期长于对照组,Bcl-2、N-Cadherin、Vimentin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Cleaved-Caspase-3、E-Cadherin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数据挖掘可得出从厥阴论治恶性肿瘤的核心处方,处方含药血清可体外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与侵袭,机制可能与促进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抑制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穿山龙随证施量策略在降低桥本甲状腺炎自身抗体治疗中的运用
编辑人员丨2周前
通过分享仝小林院士使用穿山龙降低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的一则病案,分析其随证施量策略.在慢性疾病长期用药的调量过程中,除"病重药重、病轻药轻""不效加量""中病即止/减""效不更方"策略外,初始加量应谨慎,"慢加快减"也是重要的随证施量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益气养阴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肾脏病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糖尿病肾脏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气阴两虚,标实为瘀血、痰浊,治疗宜益气养阴通络,益气用黄芪、党参、太子参,养阴用生地黄、熟地黄、铁皮石斛、黄精等补络脉之不足,行络脉之气血.气阴亏虚于内,水不涵木,则易生风动风,此为内风;本虚于内,易受外邪侵扰,此为外风.外风宜散,内风宜熄,临床常用僵蚕、生龙骨、生牡蛎平熄内风;穿山甲、乌梢蛇、海风藤、牛蒡子等散外风.祛痰通络用半夏、瓜蒌、白芥子以消肾络之痰浊.散结通络常用醋鳖甲、醋莪术等通络消积.络病日久,瘀血阻滞络脉,凝聚成形,络熄成积,痼结难解,此时单用草木之品难以奏效,常配伍虫类药以搜剔化瘀通络,常在丹参、川芎的基础上配伍地龙、全蝎、水蛭等虫类药.益气养阴药配伍祛风通络药、祛痰通络药、散结通络药以及化瘀通络药,有益气养阴、通畅肾络之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穿山龙薯蓣皂苷通过调控自噬治疗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模型的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5/25
目的 探讨穿山龙薯蓣皂苷通过自噬治疗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鸡Ⅱ型胶原乳剂建立CIA模型小鼠,初次免疫DBA1小鼠(0.1 mL),第21天后再次给予相同剂量刺激.加强免疫后将胶原免疫的50只小鼠随机分组为CIA模型组、雷公藤组和穿山龙薯蓣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另有10只小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在对小鼠进行连续14天灌胃治疗并观察各组小鼠足爪的炎症程度,取下各组小鼠脾、腹股沟淋巴结和踝关节、膝关节,对踝关节、膝关节进行HE染色,检测各组淋巴结、脾组织中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相关自噬指标.结果 与CIA模型组相比,穿山龙薯蓣皂苷高剂量组关节炎指数(AI)评分降低(P<0.05);雷公藤组及穿山龙薯蓣皂苷组足爪厚度差值减小(P<0.01).与对照组相比,CIA模型组体质量明显下降(P<0.01);小鼠膝关节滑膜和足爪踝关节HE染色结果显示CIA模型组对比对照组出现免疫细胞浸润、骨质侵蚀、软骨破坏和滑膜增生的症状;雷公藤组与穿山龙薯蓣皂苷中、高剂量组对CIA模型有不同程度的治疗作用,可以减轻和预防症状.与CIA模型组相比,雷公藤组和穿山龙薯蓣皂苷治疗组中LC3、Beclin-1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升高,p62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降低.结论 穿山龙薯蓣皂苷可能通过抑制自噬对CIA模型小鼠起到治疗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25
-
穿山龙总皂苷对膜性肾病大鼠肾组织M型PLA2R和IgG4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分析穿山龙总皂苷对膜性肾病大鼠肾组织M型磷脂酶A2受体(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PLA2R)和免疫球蛋白G亚型4(Immunoglobulin G4,IgG4)表达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40只SPF级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贝那普利组(10 mg/kg)、低和高剂量穿山龙总皂苷组(80 mg/kg、160 mg/kg),每组各8只.除对照组,其余4组采用Border法制备膜性肾病模型,造模成功后,贝那普利组灌胃给予贝那普利10 mg/(kg·d),低和高剂量穿山龙总皂苷组分别灌胃给予穿山龙总皂苷80 mg/(kg·d)、160 mg/(kg·d),对照组、模型组灌胃给予10 ml/(kg·d)生理盐水.连续给药4周后,检测24 h尿蛋白、白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尿酸水平,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肾脏中M型PLA2R、IgG4、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rylated 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 B(Phosphorylated protein kinase B,p-AKT)、核因子 E2 相关因子 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Nrf2)、血红素加氧酶(Heme oxygenase-1,HO-1)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贝那普利组、高剂量穿山龙总皂苷组白蛋白水平明显升高,血肌酐、血尿素氮、尿酸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贝那普利组、低剂量和高剂量穿山龙总皂苷组肾脏病理改变明显改善,24 h尿蛋白水平及肾脏中M型PLA2R、IgG4、p-PI3K、p-AKT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肾脏中Nrf2、HO-1表达水平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穿山龙总皂苷对膜性肾病大鼠的肾脏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PLA2R、IgG4表达,抑制PI3K/AKT通路,激活Nrf2/HO-1通路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复元蠲痹法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
编辑人员丨2024/1/20
认为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CTD-ILD)以肾精亏虚为根本病机,肺络痹阻贯穿疾病始终,环境毒邪为CTD-ILD发生发展的重要诱因.提出以复元蠲痹法治疗CTD-ILD,复元即补益肺、脾、肾以培本固元,以二仙汤合六君子汤加减;蠲痹即采用祛风通络或除癥通络之法以恢复肺络通畅之性,常用穿山龙-地龙、醋三棱-醋莪术对药及藤类药,同时注重对环境毒邪的祛除以促正气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基于"态靶因果"理论辨治桥本甲状腺炎临证思路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通过分析仝小林院士"态靶因果"辨治方略的理论内涵,基于桥本甲状腺的中医临床实践与现代医学累计成果,探索将"态靶因果"理论运用于桥本甲状腺炎的诊疗过程中以提高临床疗效.根据病程的发展阶段赋予桥本甲状腺炎新的命名,提出桥本甲状腺炎郁滞态→火毒态→虚损态的态势演变,并强调共态-痰瘀滞络态贯穿疾病始终.郁滞态可分为气郁痰阻证、痰结血瘀证;火毒态可分为肝火亢盛证、气阴两虚证;虚损态为脾肾阳虚证,据此初步确立治法方药.提出治疗共态的病靶方-芪箭消瘿方,枚举不同症靶的核心药物及标靶药-夏枯草、麻黄、黄芪、穿山龙、鬼箭羽、白芍等.强调审查因态,未病先防,已病防治,同时关注进展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可能性,及早治疗阻断传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龙加通络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的分子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龙加通络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医药综合数据库(TCMID)以及查阅文献获得穿山龙、刺五加的主要活性成分;使用 PharmMapper数据库预测活性成分靶点,利用人类基因综合数据库(GeneCards)和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得到疾病相关靶点,对活性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后采用 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以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最后通过 AutoDock Vina软件对关键靶点和化合物进行分子对接批量处理.结果:筛选出穿山龙、刺五加针对缺血性中风的 14 个活性成分和 179个作用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拓扑分析发现白蛋白(ALB)、蛋白激酶 B1(AKT1)、胱天蛋白酶 3(CASP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SRC)是穿山龙、刺五加治疗缺血性中风的关键靶点.GO功能分析发现龙加通络胶囊生物过程主要集中在中性粒细胞脱粒、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转录过程的正调控、凋亡过程的负调控等多个方面;KEGG信号富集分析主要涉及磷脂酰肌醇 3-激酶/蛋白激酶 B(PI3K/AKT)、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Ras相关蛋白 1(Rap1)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活性物质与靶点蛋白之间存在较强的结合力,其中薯蓣皂苷与 AKT1 的结合力最强.结论:穿山龙、刺五加治疗缺血性中风具有多组分、多靶点相互协同的特点,为今后龙加通络胶囊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穿山龙总皂苷对痛风性关节炎大鼠血清生物标志物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应用分光光度法和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穿山龙总皂苷(total saponins from rhizoma dioscorea nipponica,TSRDN)对痛风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尿酸、肌酐、乳酸、甘氨酸和色氨酸含量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TSRDN高剂量组(160 mg· kg-1)、中剂量组(80 mg·kg-1)、低剂量组(40 mg·kg-1),以及阳性药秋水仙碱组(0.3 mg·kg-1).连续灌胃(ig)给予TSRDN 7 d.d3 ig给予1h后,膝关节上方髌上韧带进针,注射0.2 mL浓度为25 mg· mL-尿酸钠晶体混悬液到关节腔,造成实验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甘氨酸和色氨酸的含量测定以2,4-二硝基氟苯(2,4-dinitrofluorebenzene,DNFB)为衍生试剂,采用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乙腈(4∶6)为流动相A,0.03 mol·L-醋酸铵缓冲液(pH=6.8)作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 mL· min-,检测波长360 nm;尿酸、肌酐和乳酸的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结果:在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组,甘氨酸与色氨酸含量显著降低;尿酸、肌酐和乳酸含量显著升高.TSRDN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甘氨酸和色氨酸含量显著升高;尿酸、肌酐和乳酸含量显著降低.结论:穿山龙总皂苷可能通过调控血清中尿酸、肌酐、乳酸、甘氨酸和色氨酸的含量发挥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