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0年至2020年我国医学英语翻译教材的发展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当前许多医学院校都面向不同专业的医学生和英语专业(医学英语方向)的学生开设了医学英语翻译课程,医学英语翻译教材种类繁多,然而有关医学英语翻译教材的研究尚未引起研究者的重视。本文对我国2000年1月至2020年4月出版的39本医学英语翻译教材进行归类分析,发现教材编写理念缺乏创新、无法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教材理论构建尚待加强、教材结构立体化不足等问题,建议更新教材编写理念、加强师生需求分析、重视医学翻译理论构建、加强教材立体化,进而促进医学英语翻译教材质量的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多元线上载体的医学英语教学资源库的构建与应用策略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多元线上载体的医学英语教学资源库突破了传统纸质平面教材的局限。本文旨在探讨高等医学院校构建基于多元线上载体的医学英语教学资源库的理念、策略及实施效果,以学生的需求以及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优化教学资源,形成多模态互动联系的多维度、立体化的医学英语教学体系。多元线上载体的医学英语教学资源库的构建,不仅从形式上改变了医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组织方式,更是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方面对医学英语课程进行创新。这对于改善高等医学院校学生的医学英语学习环境、提高医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益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提高生物学复习效益的"五化"策略
编辑人员丨2024/4/6
通过提高复习效益将学生从烦琐的记忆和盲目刷题中解放出来,是复习课永恒的主题.结合实例说明高三复习可基于学习者立场,以生本化组织教学;重返教材,立体化使用教材;注重归纳,实现零散知识结构化;强化迁移和应用,将惰性知识活跃化;易化难点,将抽象知识具象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
医疗大数据环境下医学信息学信息技术类课程设置问题解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了明确医疗大数据环境下医学信息学信息技术类课程的课程体系设置现状与社会需求的矛盾,笔者总结相关文献研究的理论策略与实践经验,并结合授课教师和学生的反馈意见,发现当前信息技术类课程体系设置存在“平”、“粗”、“旧”、“厌”、“差”的问题.结合医疗大数据背景,着眼于社会需求、创新能力、岗位胜任力等能力的培养,提出课程体系与多维立体化设计要求相契合、课程管理与医疗大数据发展前沿相吻合、立体化教材与信息技术知识结构相融合、多元化信息方法与学生兴趣相结合、实践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相符合的对策,并分析了课程体系优化设计的可行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Authorware的麻醉解剖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编辑人员丨2023/8/6
麻醉解剖学是临床麻醉学的重要基础学科,是麻醉学专业学生进入临床麻醉实践之前必修的桥梁课程.而麻醉解剖学实验教学构成了本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一环.目前国内使用的《麻醉解剖学》(第3版)教材[1]包括11章、51节内容,其中理论讲述多而实验教学内容相对少,以目前的教学时数难以全面传授.以往的麻醉解剖学课堂实验教学模式是教师以挂图黑板或PPT课件讲解理论,剩余时间为学生示教标本内容,让学生自己观察标本,最后简单实验操作.学生感觉听课枯燥难记,标本内容难以形成立体形态概念,进而勉强应付实验操作,影响了实验教学质量[2].笔者利用Authorware多媒体软件制作麻醉解剖学课件并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结合传统实验教学方法,在麻醉解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专业能力提升的分子生物学教学模式改革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应用立体化多层次分子生物学教学模式,以培养具有系统的生物技术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核心,以提升专业能力为目标,实施分子生物学教学模式改革.方法:自2010年开始,在生物科学专业逐步实施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建设立体化教材体系,建立立体化课堂教学,实施立体化实验教学,建设立体化网络教学平台及立体化考核方式.将未施行教学模式改革的2003-2009级学生作为对照组,将施行立体化多层次分子生物学教学的2010-2014级学生作为观察组,对2组学生毕业后的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用人单位对观察组学生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均有更高评价(P<0.05~P<0.01).结论:通过构建分子生物学立体化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了生物科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肿瘤放射治疗学专业领域经典教科书——《肿瘤放射治疗学》(第五版)正式出版发行
编辑人员丨2023/8/6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主任李晔雄教授主编的《肿瘤放射治疗学》(第五版)于2018年5月正式出版上市发行. 该书系统全面地阐述了肿瘤放射治疗物理和生物学基础、循证医学和放射肿瘤学证据,推广应用放射治疗新技术,介绍最新知识和研究成果,指导临床实践. 全书各部分分别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全国放疗领域顶尖的临床和放射物理专家撰写,侧重于临床实践应用,是全国肿瘤放射治疗学专业领域经典教科书和实践指导书. 从1983年《肿瘤放射治疗学》(第一版)正式出版发行,至本书(第五版)发行经历了35个春秋,该书一直是肿瘤放射治疗领域的重要教材,指导全国各层次肿瘤放射治疗医师的临床实践,其每一次再版都备受关注与瞩目,本次再版获得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资助. 本书的历次再版凝聚了历代放射肿瘤学家的心血,从吴桓兴教授、谷铣之教授、刘泰福教授到殷蔚伯教授、余子豪教授、徐国镇教授和胡逸民教授等,为中国放射肿瘤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本次再版是基于放射治疗新技术日新月异,调强放疗、立体定向放疗、旋转调强放疗和螺旋断层放疗等精准技术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的背景下进行的,其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既注重经典放疗的临床讲解,又着重现代精准放疗临床应用的细节分析,该书将对广大专业人员有极好的指导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肿瘤放射治疗学专业领域经典教科书——《肿瘤放射治疗学》(第五版)正式出版发行
编辑人员丨2023/8/6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主任李晔雄教授主编的《肿瘤放射治疗学》(第五版)于 2018 年 5 月正式出版上市发行. 该书系统全面地阐述了肿瘤放射治疗物理和生物学基础、循证医学和放射肿瘤学证据,推广应用放射治疗新技术,介绍最新知识和研究成果,指导临床实践. 全书各部分分别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全国放疗领域顶尖的临床和放射物理专家撰写,侧重于临床实践应用,是全国肿瘤放射治疗学专业领域经典教科书和实践指导书. 从 1983 年《肿瘤放射治疗学》(第一版)正式出版发行,至本书(第五版)发行经历了 35 个春秋,该书一直是肿瘤放射治疗领域的重要教材,指导全国各层次肿瘤放射治疗医师的临床实践,其每一次再版都备受关注与瞩目,本次再版获得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资助. 本书的历次再版凝聚了历代放射肿瘤学家的心血,从吴桓兴教授、谷铣之教授、刘泰福教授到殷蔚伯教授、余子豪教授、徐国镇教授和胡逸民教授等,为中国放射肿瘤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本次再版是基于放射治疗新技术日新月异,调强放疗、立体定向放疗、旋转调强放疗和螺旋断层放疗等精准技术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的背景下进行的,其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既注重经典放疗的临床讲解,又着重现代精准放疗临床应用的细节分析,该书将对广大专业人员有极好的指导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在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虚拟仿真基于互联网技术平台,以虚拟为手段,仿真为表现形式,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系统,具有交互性、真实性以及多感知性等特点 [1-2],通过构建高度仿真的虚拟实验环境和实验对象,学生进行虚拟仿真实验能够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效果 [3-6],已逐渐成为世界教学发展的一种趋势.2013年8月13日,国家教育部高教司下文在全国构建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从国家政策上给予支持 [7].2014年2月本校获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8].解剖学作为一门形态学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以二维图片讲解为主,标本录像为辅,不能直观显示人体的立体层次结构.实验课中由于模型的不真实性以及标本的损耗、匮乏等原因,导致学生参与尸体解剖和实物标本观察的机会逐渐减少,很难把教材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 [9].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信息技术与医学细胞生物学立体教材的建设与融合
编辑人员丨2023/8/6
教材在课程建设中非常重要,结合新时代在线课程,立体教材建设势在必行.医学细胞生物学教材包括纸质和立体两部分,立体教材主要有PPT、理论课程重点难点的微课、实验操作微视频、试题库等教学资源.资源用二维码链接,插入在教材正文的相应位置,方便学生在结合文字学习的基础上,扫描二维码直接阅读观看.将信息技术与新时代下的医学细胞生物学立体教材建设的深度融合,是在课程建设乃至教材建设中的大胆尝试,并取得一定成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