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状RNA在原发性心肌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心肌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可导致患者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甚至猝死.研究发现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对很多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调控作用.circRNA是一种特殊的非编码RNA,RNA外切酶无法对其进行切割分解,具有共价闭合环状结构,富含微小RNA(miRNA)结合位点,能结合miRNA并抑制其靶基因,发挥竞争性内源性RNA机制.本文综述circRNA与原发性心肌病之间的关系,分析circRNA参与心肌细胞功能调控的可能机制,旨在为识别潜在的治疗靶点和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快速型心房纤颤的发生机制及临床治疗进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快速型心房纤颤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急性疾病,其发生机制尚未形成统一意见.目前,自主神经机制认为是快速型心房纤颤发生机制的研究重点.普罗帕酮具有竞争性β受体阻滞作用及膜稳定作用,已成为广谱高效抑制抗心房纤颤药物;阿替洛尔是一种β受体阻滞剂,能够有效调节血压、心率,改善心功能.本文对快速型心房纤颤的发生机制及采用普罗帕酮联合阿替洛尔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敲低长链非编码RNA PURPL-微小RNA-137-Ⅰ型跨膜受体蛋白信号通路抑制乳腺癌的机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究敲低长链非编码RNA PURPL调控微小RNA(miR)-137抑制物/Notch同源物1干扰物信号轴对抗乳腺癌的调控机制。方法:生信系统分析PURPL与癌症相关性;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PURPL,miR-137,Ⅰ型跨膜受体蛋白(Notch1)在乳腺癌组织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检测Notch1在乳腺癌组织中蛋白和阳性信号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验miR-137抑制物与PURPL和Notch1的调控机制;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验、Transwell实验、细胞伤口愈合实验及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凋亡分别检测下调PURPL-miR-137-Notch1轴对增殖、侵袭、迁移及凋亡的调控能力;构建乳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检测肿瘤体积和重量,生长情况。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 结果:PURPL和Notch1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1.01±0.09比2.81±0.22、1.02±0.11比3.19±0.28, t=62.903、59.918, P<0.01),miR-137低表达(0.99±0.08比0.71±0.06, t=23.259, P<0.01);PURPL吸附miR-137,两者竞争性结合,miR-137抑制物逆转siPURPL下调Notch1调控作用(0.47±0.03比0.78±0.06, t=13.864, P<0.01);siPURPL-In-miR-137-siNotch1轴能抑制MCF-7细胞增殖( A值)(2.43±0.37比1.14±0.15, t=9.693, P<0.01)、侵袭细胞数[(75.61±8.78)个比(38.25±3.76)个, t=11.735, P<0.01]、迁移率[(35.56±3.74)%比(20.23±2.61)%, t=10.084, P<0.01]及促进凋亡[(14.91±1.74)%比(19.64±2.33)%, t=4.869, P<0.01];PURPL促进皮下肿瘤体积[(1 257.21±135.74) mm 3比(485.17±52.62) mm 3, t=12.990, P<0.01]、重量[(0.28±0.02) g比(0.71±0.08) g, t=12.773, P<0.01],而miR-137则相反,抑制皮下肿瘤体积[(714.38±82.61) mm 3比(296.27±27.64) mm 3, t=11.757, P<0.01]、重量[(0.47±0.05) g比(0.23±0.03) g, t=10.082, P<0.01]低于NC组。 结论:敲低PURPL可能对抗乳腺癌发生发展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靶向FGFR2治疗晚期胆管癌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2基因融合是胆管癌发生的重要机制。靶向FGFR2的药物成为晚期胆管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以英菲替尼和培米替尼为代表的三磷酸腺苷竞争性FGFR抑制剂可有效延缓肿瘤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期,是FGFR2融合型晚期胆管癌患者的首选药物。然而,几乎所有经英菲替尼治疗的晚期胆管癌患者最终都产生耐药,需要联用其他药物治疗。福巴替尼可作为发生V564F突变的英菲替尼耐药性胆管癌患者的后线药物;对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异常激活所致英菲替尼耐药胆管癌患者,MAPK抑制剂与热休克蛋白90抑制剂可作为新的治疗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长链非编码RNA ST8SIA6-AS1通过调节微小RNA-142-3p促进肝细胞癌的增殖和侵袭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ST8SIA6-AS1靶向结合微小RNA(microRNA,miR)-142-3p,影响肝细胞癌的增殖和侵袭能力。方法:用基因表达谱数据动态分析(GEPIA)验证ST8SIA6-AS1在肝细胞肝癌(HCC)和邻近正常组织中的差异表达。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ST8SIA6-AS1和miR-142-3p在组织水平和细胞水平的表达量。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人肝癌细胞Hep3B的增殖情况;采用迁移侵袭实验(Transwell法)检测肝癌Hep3B细胞迁移和侵袭情况。生物信息学、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ST8SIA6-AS1与miR-142-3P的靶向关系。组间采用 t检验,多组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比较,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检验。 结果:GEPIA结果显示ST8SIA6-AS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RT-qPCR结果显示ST8SIA6-AS1在HCC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0.778±0.363比1.951±0.575, t=11.370,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iR-142-3p在肝癌组织的表达量显著低于癌旁组织(0.881±0.374比0.371±0.164, t=9.395,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T8SIA6-AS1在4种人HCC细胞株(HepG2、SMMC-7721、HCCLM3和Hep3B)的表达(3.84±0.27、5.81±0.60、4.47±0.55、5.94±0.69)明显高于正常肝细胞株L02(1.00±0.09, t=17.280, t=13.730, t=10.780, t=12.300,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T8SIA6-AS1在敲低ST8SIA6-AS1的Hep3B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0.26±0.04比1.00±0.01, t=9.423,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集落形成实验结果显示,敲低ST8SIA6-AS1的Hep3B细胞集落个数显著低于对照组[(32.60±6.70)个比(100.00±10.00)个, t=10.040,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CK-8实验中敲低ST8SIA6-AS1的Hep3B细胞72 h吸光度( A)值低于对照组[(0.71±0.06)%比(1.14±0.09)%, t=6.886,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敲低ST8SIA6-AS1的Hep3B细胞垂直迁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3.38±6.49)%比(100.00±13.00)%, t=5.641,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敲低ST8SIA6-AS1的Hep3B细胞的侵袭率低于对照组[(44.98±8.42)%比(100.00±10.00)%, t=7.485,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证实miR-142-3p过表达组明显低于对照组ST8SIA6-AS1-野生型(WT)细胞的荧光活性,ST8SIA6-AS1负向调控miR-142-3p的表达(0.42±0.05比1.00±0.09, t=9.757, P<0.05)。干扰ST8SIA6-AS1的表达可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产生抑制作用,这种作用可通过沉默miR-142-3p发生逆转。 结论:ST8SIA6-AS1可通过竞争性结合miR-142-3p在肝癌中发挥致癌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长非编码RNA 00467基于竞争性内源RNA调控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3基因参与胶质瘤细胞免疫及耐药的机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胶质瘤细胞中长非编码RNA 00467(LINC00467)通过竞争性内源RNA(ceRNA)机制调控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3基因(RIPK3)与肿瘤微环境(TME)及药敏性的关系及其机制。方法:对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和基因型-组织表达(GTEx)数据库胶质瘤及正常脑组织基因表达进行分析,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 P<0.01且表达变化大于2倍的基因),确定有意义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mRNA关系对,进行生存分析。在Starbase v3.0数据库中筛选微小RNA(miRNA,miR)-lncRNA关系对,确定ceRNA。在metascape、TISCH、CancerSEA数据库进行分析。取25例新鲜胶质瘤组织及25例正常脑组织,应用荧光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基因表达。应用R软件包及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结果进行处理。 结果:对TCGA和GTEx表达谱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发现6 095个差异表达的lncRNA(3 083上调,3 012下调)和10 164个差异表达的mRNA(6 803上调,3 361下调)。对胶质瘤中的319 795对候选lncRNA-mRNA对进行筛选,确定LINC00467-RIPK3为研究对象,发现LINC00467、RIPK3在胶质瘤组织高表达,且呈正相关( r=0.66, P<0.01)。数据库分析发现RIPK3可能通过海绵吸附miR-3612与LINC00467形成ceRNA。生存分析显示LINC00467-RIPK3高表达的患者预后较差( P<0.05)。胶质瘤单细胞数据集分析发现RIPK3在巨噬细胞中高表达,bulk数据集分析发现RIPK3与巨噬细胞表面分子表达正相关( P<0.01)。应用使用表达数据估计恶性肿瘤中的间质和免疫细胞算法计算胶质瘤患者的免疫得分,分析发现RIPK3与Estimate、基质计分、免疫计分以及肿瘤纯度显著相关( P<0.01)。药敏数据分析显示,RIPK3的表达与多种药物的半数抑制浓度(IC 50)值有关( P<0.01)。qRT-PCR结果显示,胶质瘤组织中LINC00467、RIPK3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织(0.74±0.28、0.34±0.20, t=8.94、9.38, P<0.01),而胶质瘤组织miR-3612的表达水平(0.57±0.27)低于正常组织(0.79±0.33, t=-2.17, P<0.01)。 结论:LINC00467可能通过ceRNA机制促进RIPK3表达而参与胶质瘤TME和药敏性调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HIV-1和慢性HBV感染者接种两剂SARS-CoV-2灭活疫苗后抗体反应水平评价:一项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通过观察HIV-1和慢性HBV感染者接种两剂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灭活疫苗的抗体动态变化,评价其免疫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招募2021年1—12月完成两剂(初次和加强免疫)SARS-CoV-2灭活疫苗注射的169人进行队列研究,包含39名HIV-1感染者、36名慢性HBV感染者和94名无慢性疾病对照者,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和竞争ELISA试验检测入组人员免疫两剂疫苗后14 d、1个月和2个月时SARS-CoV-2 IgM和IgG抗体水平,并比较1个月时中和抗体水平,结合人口学基础信息进行分析。结果:HIV-1感染者和慢性HBV感染者抗体阳性率在免疫后1个月较高,2个月时明显下降,SARS-CoV-2 IgM和IgG抗体双阴性率高于对照组。免疫后1个月,对照组IgG抗体单阳性率是HIV-1组的2.01倍,是HBV组的3.17倍。各组人群中18~39岁人群IgG抗体单阳性率均高于40~59岁人群。HBV组抗体持续性比HIV-1组好,且IgG抗体水平高于HIV-1组。HIV-1组血清抗体中和能力显著低于其他组( P<0.000 1)。HBV组18~39岁人群血清中和抗体抑制率低于对照组[(34.050±6.031)% vs (64.220±3.845)%, t=4.43, P<0.000 1]。在18~39岁人群中,73.08%(19/26)的HIV-1感染者和80.00%(4/5)的慢性HBV感染者可产生SARS-CoV-2特异性抗体应答。 结论:SARS-CoV-2灭活疫苗诱导抗体反应存在年龄差异,感染性基础疾病会影响抗体阳性率和中和病毒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CeRNA网络介导恶性肿瘤表型调控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竞争性内源RNA(CeRNA)是纵横交错的调控网络,该网络可介导恶性肿瘤细胞表型,包括增殖和抑制、自噬、无限生长、诱导血管生成和血管生成拟态、免疫逃逸等。了解CeRNA介导恶性肿瘤表型调控及其功能,有望为恶性肿瘤提供新的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miRNA-106b下调后抑制人喉鳞状细胞癌Hep-2和TU212细胞侵袭能力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miRNA-106b(miR-106b)对人喉鳞状细胞癌Hep-2和TU212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Hep-2和TU212细胞分为转染miR-106b抑制序列组(实验组)、转染miR-106b竞争性阴性序列组(阴性对照组)、未进行任何干预组(空白组)。采用反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验证miR-106b抑制序列对细胞miR-106b表达的抑制效应。应用生物信息学及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分析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是否为miR-106b的靶基因。利用PTEN小干扰RNA(siRNA)抑制Hep-2和TU212细胞中PTEN的表达。Transwell实验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miR-106b沉默后和(或)PTEN干扰后Hep-2和TU212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及PTEN、上皮性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实验组Hep-2和TU212细胞miR-106b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10±0.037、0.074±0.009,较阴性对照组(1.013±0.059、1.035±0.062)均降低(均 P<0.05)。Transwell实验中,实验组Hep-2和TU212细胞较阴性对照组每个视野侵袭细胞数少[(37.09±4.02)个比(95.65±4.77)个,(29.16±2.49)个比(103.19±6.08)个,均 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PTEN mRNA的3'-UTR区与miR-106b的3'-UTR区域互补;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分析显示,转染miR-106b的野生型PTEN基因的荧光素酶报告子的活性降低至(22.84±2.68)%,转染miR-106b的突变型PTEN基因的荧光素酶报告子的活性几乎未改变[(92.08±3.44)%],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实验组Hep-2和TU212细胞PTEN蛋白表达水平较阴性对照组高。Transwell实验检测显示,抑制PTEN表达的实验组Hep-2和TU212细胞比未抑制PTEN表达的实验组每个视野侵袭细胞数增加[(65.08±3.57)个比(26.72±2.58)个,(57.38±4.96)个比(31.81±2.97)个,均 P<0.05]。蛋白质印迹实验显示,抑制PTEN表达的实验组Hep-2和TU212细胞上皮性钙黏蛋白表达水平上调,波形蛋白表达水平下调。 结论:人喉鳞状细胞癌Hep-2和TU212细胞中miR-106b可能通过靶向调节PTEN的表达,影响PTEN下游侵袭相关蛋白,而改变细胞侵袭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吡仑帕奈治疗癫痫特殊人群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吡仑帕奈为第3代新型抗癫痫发作药物,通过非竞争性抑制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啉丙酸(AMPA)受体起到抗癫痫发作作用,在我国已被批准用于≥4岁的局灶性癫痫(伴或不伴继发全面性发作)单药及添加治疗。吡仑帕奈治疗癫痫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女性的研究不断更新,但目前缺少其用于癫痫特殊人群的总结,故本文整理上述人群最新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以期为临床医师应用吡仑帕奈治疗特殊人群提供合理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