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第一掌骨基底单平面斜形截骨治疗陈旧性第一腕掌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经第一掌骨基底桡侧单平面斜形截骨治疗陈旧性第一腕掌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9年1月至2023年11月,我们对26例陈旧性第一腕掌关节内骨折患者,采用经第一掌骨基底桡侧单平面斜形截骨,下翻截骨块显露关节面骨折端,清理关节腔后纠正不平关节面骨折,复位及克氏针内固定骨折块.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2~4个月,平均3个月,无关节僵硬、疼痛等并发症发生,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拇指功能:优15例,良8例,差3例,优良率为88.46%.结论 经第一掌骨基底桡侧单平面斜形截骨治疗陈旧性第一腕掌关节内骨折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改良桡侧腕屈肌腱悬吊术在治疗第一腕掌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大多角骨切除、桡侧腕屈肌腱悬吊联合挤压钉固定治疗第一腕掌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5月至2019年10月采用大多角骨切除、桡侧腕屈肌腱桡侧半悬吊联合挤压钉治疗原发性Eaton Ⅱ、Ⅲ、Ⅳ期第一腕掌关节骨性关节炎的11例患者的资料。比较手术前后从X线片测得的第一掌骨基底与舟骨远侧关节面间距、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第一腕掌关节有效活动度评分(Kapandji评分)、握力、捏力。采用配对 t检验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 结果:术后1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0±3.3)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Kapandji评分较术前显著升高,握力较术前显著增加,捏力较术前显著增加( P<0.05)。第一掌骨基底与舟骨远侧关节面间距较术前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大多角骨切除、桡侧腕屈肌腱桡侧半悬吊联合挤压钉固定治疗Eaton Ⅱ、Ⅲ、Ⅳ期第一腕掌关节骨性关节炎,可以有效减轻第一腕掌关节疼痛,并改善拇指功能和力量,防止第一掌骨下沉,术后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以第一跖背动脉为蒂的 趾皮瓣与第二足趾组合移植再造手指缺损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以第一跖背动脉为蒂的 趾皮瓣与第二足趾组合移植再造手指缺损的临床疗效。 方法:自2017年6月至2020年4月,采用以第一跖背动脉为蒂的 趾皮瓣与第二足趾组合移植再造手指缺损6例,其中拇指掌骨基底水平缺损1例,拇指掌指关节缺损1例,拇指近节基底缺损1例,示指近节基底水平缺损1例,拇指皮肤缺损伴虎口小部分皮肤缺损2例。移植组织动脉与桡动脉深支通过直接吻合或血管桥接建立血供,大隐静脉与头静脉直接吻合建立回流。 结果:术后6例再造指全部存活,未发生动脉危象及静脉危象。随访5~20个月,再造手指外形及功能满意,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4例,良2例。供区恢复良好,功能无明显障碍。结论:以第一跖背动脉为蒂的 趾皮瓣与第二足趾组合移植再造手指具有外形好、功能满意、供区损失小特点,是修复手指缺损的良好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自制带袢钛板在治疗第一腕掌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价应用自制带袢钛板治疗第一腕掌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为第一腕掌关节骨关节炎提供一种手术治疗方式。方法:自2012年6月至2019年12月我们采用自制带袢钛板弹性固定联合大多角骨切除及周围关节囊韧带填塞修复的方法治疗第一腕掌关节骨关节炎患者8例,术后采用手部功能评价指标,第一腕掌关节直观模拟疼痛标尺法及第一腕掌关节有效活动度评分进行评价。术后12个月随访X线前后位片第一掌骨基底,舟骨远关节面间距,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本组8例患者中6例获得随访,平均15个月。患者术后疼痛较术前显著改善;术后握力(22.1±1.5)较术前(11.9±1.2)显著提高, P<0.05;术后捏力(3.4±0.2)较术前(1.9±0.1)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P<0.05)。术后第一掌骨与舟骨之间间隙高度维持理想。 结论:对于第一腕掌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摘除大多角骨,周围关节囊韧带填塞修复后应用自制带袢钛板弹性固定第一、二掌骨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滑车钳在波及腕掌关节的第一掌骨基底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滑车钳在波及腕掌关节的第一掌骨基底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自2014年6月至2018年12月,我们共收治需手术治疗的波及腕掌关节的第一掌骨基底骨折患者14例。于拇长展肌腱与拇短伸肌腱间隙作为第一手术窗,暴露骨折端及拇指腕掌关节,在拇短伸肌腱尺侧即第一掌骨基底尺侧切开骨膜,作为第二手术窗,C形滑车钳置于骨块掌尺侧,勾住并控制骨块,助手牵引、旋前第一掌骨,直视下可看到骨块解剖复位,直径1.0或1.2 mm克氏针分别于第二、第一手术窗固定骨折及拇指腕掌关节。术后石膏固定4周后拔除固定拇指腕掌关节的克氏针,改支具固定。间断做拇指各关节康复功能训练。2~3个月后根据骨折愈合情况拔除剩余克氏针。结果:本组术后伤口Ⅰ期愈合,关节面解剖复位,骨折位置佳。10例患者随访6~36个月,按照顾玉东对掌功能评定方法全部为优,拇指腕掌关节各方向活动正常,VAS评分0分7例,1分1例,2分2例。结论:C形滑车钳在波及腕掌关节的第一掌骨基底骨折手术治疗中,降低了手术难度,简化了手术操作,提高了手术效果,有很强的推广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多维度交叉克氏针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骨折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报告多维度交叉克氏针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6年6月至2020年5月我们采用多维度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骨折患者20例,闭合骨折12例,开放性骨折8例,骨折均未累及第一腕掌关节面,术后2周开始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伤口均Ⅰ期愈合,随访3~16个月,平均10个月。骨折愈合时间8~11周,平均9.5周。拇指各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疗效:优12例,良6例,中2例;优良率90%。结论:应用多维度交叉克氏针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骨折,能提供初始稳定性,骨折固定相对牢固,可早期功能锻炼,术后疗效可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改良Eaton法治疗第一腕掌关节陈旧性脱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改良Eaton法韧带重建治疗第一腕掌关节陈旧性脱位的疗效。方法:自2014年1月至2019年4月,我们采用改良Eaton法治疗第一腕掌关节陈旧性脱位患者7例,即利用第一掌骨基底双骨道,取桡侧腕屈肌腱尺侧半重建掌侧前斜韧带、背侧后斜韧带和背桡韧带,恢复第一腕掌关节稳定性。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随访半年以上,平均随访时间为11.5个月,活动时第一腕掌关节均无疼痛不适感,复查X线片示第一腕掌关节对应关系正常,关节间隙周围无退行性改变,按照Green-O′Brien评分标准:优5例,良2例。结论:改良Eaton法韧带重建治疗第一腕掌关节陈旧性脱位,手术操作不复杂,术后疗效满意,可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2010年至2011年中国东部和西部地区第一掌骨基底骨折的流行病学对比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对比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第1掌骨基底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63所医院诊治的第1掌骨基底骨折患者资料,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损伤侧别及骨折分型等.将东部地区35所医院的患者资料定义为A组,西部地区28家医院的患者资料定义为B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各年龄段骨折例数及骨折分型等. 结果 共收集890例第1掌骨基底骨折患者,男女比为4.56∶1,高发年龄段为青年组;Ⅲ型骨折最多,占44.49% (396/890).A组621例,男女比为4.59∶1;B组269例,男女比为4.49∶1,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年龄中位数39岁大于B组35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87,P<0.001).两组高发年龄段均为青年组,右侧多于左侧.A组青年组构成比低于B组,中年组构成比高于B组(P<0.05),儿童组和老年组构成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高发类型均为Ⅲ型,A组Ⅰ型骨折构成比高于B组,Ⅱ型骨折构成比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型骨折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第1掌骨基底骨折多见于青年男性,右侧多于左侧,高发骨折类型为Ⅲ型.东部地区Ⅰ型的构成比高于西部地区,Ⅱ型的构成比低于西部地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31例Bennett骨折与Rolando骨折的致伤方式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Bennett骨折与Rolando骨折的致伤方式,探讨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致伤方式推断的鉴定原则. 方法 收集、整理Bennett骨折与Rolando骨折的鉴定案件共31例.对19例Bennett骨折与12例Rolando骨折的致伤方式进行归类、整理,并对各种致伤方式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19例Bennett骨折与12例Rolando骨折致伤方式包括三种:拳击他人过程中第一掌骨头撞击硬物、摔倒过程中手握拳时第一掌骨头撞击硬物以及被他人持硬物击打中握拳时的第一掌骨头.结论Bennett骨折和Rolando骨折的致伤机制多为握拳时暴力作用于第一掌骨头并沿掌骨纵轴方向传导至基底部形成.在进行致伤方式推断时应注重确认委托事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Ⅰ期拇指腕掌关节炎应力位影像学评估的研究及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Ⅰ期拇指腕掌关节炎应力位X线片表现,评估其松弛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摄30例正常男性、女性及Ⅰ期拇指腕掌关节炎男性、女性患者的拇指腕掌关节应力位X线片,分别测量第一掌骨基底桡偏宽度(RS)及关节面宽度(AW),计算两者比值,即第一掌骨桡偏比值(R),进行t检验比较正常男性、女性及拇指腕掌关节炎Ⅰ期男性、女性患者的拇指腕掌关节应力位R值,观察差异.结果 正常男性R为0.31±0.12、正常女性为0.37±0.13,Ⅰ期拇指腕掌关节炎男性患者为0.43±0.16、女性患者为0.51±0.15.正常男性与女性相比、正常男性与男性患者相比、正常女性与女性患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松弛性差异明显(P<0.05).结论 R可以作为评估Ⅰ期拇指腕掌关节炎的松弛性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