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清叶酸室间质量评价允许总误差的设定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设定符合当前我国血清叶酸分析质量水平的室间质量评价(EQA)允许总误差(TEa)。方法:收集2016年北京医院检验科血清叶酸检测数据,使用Stata SE 15软件进行蒙特卡洛模拟,得到不同偏倚和不精密度条件下假阴性率的大小,并使用Origin Pro 9.1软件作等值线图,根据可接受的假阴性率标准导出血清叶酸检测方法的TEa。收集2020年全国血清叶酸EQA数据,分别计算基于分析性能对临床结果的影响、基于生物学变异以及我国EQA评价标准导出的5种TEa下,参与实验室及格率和各水平质控品的实验室通过率。结果:基于分析性能对临床结果的影响导出的TEa为10%,在此TEa下,2020年第一次EQA血清叶酸实验室及格率>80%,第2次及格率为73.1%。在基于生物学变异导出的最低(46.57%)、适当(31.05%)和最佳水平TEa(15.52%)和我国EQA评价标准下,2020年2次EQA计划血清叶酸实验室及格率均>85%。结论:我国实验室血清叶酸检测水平尚不能满足基于分析性能对临床结果的影响导出的TEa要求,建议使用基于生物学变异导出的最佳TEa水平(15.52%)作为血清叶酸TEa的推荐标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蓟马在芒果园田间的时空动态
编辑人员丨2023/8/6
蓟马是芒果的重要害虫,研究其在田间的时空分布旨在探讨成虫在栖息地的迁移规律.试验于2016年1月7日-8月9日在海南省儋州市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芒果种质圃进行.以黄色和蓝色粘虫板进行诱捕取样,点算粘虫板上蓟马个体数,以地学统计学方法研究蓟马的时空分布动态.试验期间蓟马种群在寄主植物集中开花期有一明显高峰;其半变异函数在种群密度高时多为高斯模型,密度低时为线性模型;在调查范围内,空间格局在密度高时为聚集分布、密度较低时为中度聚集分布、密度低时为均匀分布或随机分布;种群密度高时,空间异质性是由空间自相关引起.密度等值线图清楚地反映出蓟马分布随寄主植物花期的变化而变化,呈现出受寄主植物花吸引,当一种寄主谢花后迅速向其它开花寄主转移的变动特征.表明蓟马的空间分布受其种群密度影响,其种群密度及转移扩散在很大程度上受寄主植物花期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趋势面分析法在重庆市职业病发病率地理分布研究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重庆市职业病发病率的地区分布规律,为进一步研究职业病发病危险因素提供线索.方法 利用重庆市2006-2015年职业病发病资料建立趋势面函数,选择合适的趋势面函数绘制等值线图及残差分析.结果 重庆市职业病累计发病率的趋势面分析选择三阶趋势面最为合适,拟合优度为70.47%.等值线图显示重庆东北部地区职业病累计发病率最高,东南部累计发病率最低,且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升高的现象,重庆中部地区职业病累计发病率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残差分析显示,铜梁县、忠县、开州区和北碚区存在职业病发病相对升高的因素,巫溪县、万州区、潼南县、云阳县和双桥区存在职业病发病相对降低的因素.结论 趋势面和残差分析提示了重庆市职业病发病存在地区差异和异常点,为进一步对存在异常点的地区作多种因素的差异比较,为探讨这些地区可能的职业病发病危险或保护因素提供线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小夹板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适用范围.方法 根据健康男性志愿者右前臂CT扫描数据,建立正常桡骨远端三维模型.依据AO分型,在正常模型基础上人为划分骨折线,建立9种C型骨折前臂高阶四面体网格模型.在ANSYS 15.0软件中对9种骨折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出相应的应力,然后以等值线图的方式生成应力分布云图.结果 由于腕部软组织薄,骨折块较多,夹板固定后,在100 N最大生理轴向载荷作用下,腕部的应力与其他部位比较明显偏大,压应力主要集中在桡腕关节处.C2.2、C2.3、C3.2、C3.3型骨折由于粉碎性骨折造成的骨折块过多过小,小夹板的骨折块固定效果较差;而对于C1.1、C1.2、C1.3、C2.1及C3.1型骨折,小夹板的固定效果较好.结论 通过对小夹板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进行相关有限元研究,初步确定了其适用范围,可为临床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湖南不同地区居民锑的膳食暴露水平及地理分布趋势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掌握湖南不同地区居民总锑的膳食暴露水平及地理分布趋势.方法 收集2014-2016年湖南省14地州市食品样品1 586份,样品取可食部分切碎、粉碎(匀浆)、混匀后称取试样0.5~1 g(精确至0.001 g)于微波消解罐内,加4 mL浓硝酸和2 mL 30%过氧化氢,放置30 min后,密闭旋紧内罐置于微波炉内,调节升温程序进行消解,其消解液采用AFS-230E型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进行荧光强度测定,通过标准曲线法计算样品中总锑含量.将食品中锑含量×居民食物每日摄入量/标准人体重,计算得出各地区居民每人每日单位体重锑的平均膳食暴露量(居民食物摄入量数据源自《湖南省常住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现状分析》).再取每个地区中心位置的经度和纬度值作为坐标值(x,y),使用Suffer 8.0软件把拟合的最优趋势方程得出的各地区居民锑的膳食暴露趋势数据和坐标数据,绘制趋势分析等值线图,分析其地理分布趋势特征.结果 湖南各区域食品中总锑含量中位数由高到低分别为湘中(0.021 0mg/kg)、湘北(0.009 2 mg/kg)、湘东(0.009 0mg/kg)、湘南(0.007 8 mg/kg)和湘西(0.007 7 mg/kg).湘东、湘南、湘中、湘西和湘北地区的居民锑膳食平均暴露量分别为1.19、0.90、0.75、0.55、0.40 μg/(kg· BW).结论 湖南东部地区居民膳食锑的暴露量明显偏高,并且在湘东、湘中地区均有高峰值出现,其他区域都处于一个相对较低范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SIRT1咪唑并噻唑衍生物类激动剂的Topomer CoMFA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利用Topomer CoMFA法对两类咪唑并噻唑衍生物类激动剂进行研究,并通过研究设计和改造出新的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激动剂.方法 利用药物设计平台Sybyl-X2.1构建的咪唑并噻唑类SIRT1激动剂的分子结构,采用Topomer CoMFA方法自动构建该类化合物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模型,考察它们的活性预测值与实验值相关性,依据Topomer CoMFA的等值线图设计全新SIRT1激动剂.结果 获得了合理有效的Topomer CoMFA模型,依据该模型的等值图得到了高活性SIRT1激动剂的设计思路,在苯并吡嗪的4号位上替换显负电性且大体积的取代基,或在1、3号位上替换显正电性且大体积的取代基均可以提高化合物的SIRT1激动活性.结论 基于29号分子,将其苯并吡嗪环上的4号位取代基变为溴代,2号位取代基替换成小体积的甲基,同时1、3号位取代基替换成大体积的异丙基得到的全新化合物显示出最高的SIRT1激动活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贵州土家族16个Y-SNP多态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调查贵州土家族人群Y染色体上1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遗传特点,探讨该人群与其他民族群体的遗传关系.方法:采用SNapShot法对68例贵州土家族男性个体16个Y-SNP位点进行复合扩增检测,用直接计数法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单倍型频率与单倍群频率,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 24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用Suffer 12软件根据采样地点的经纬度和主成分1、2、3绘制等值线图.结果:贵州土家族人群16个Y-SNP位点中M48、M407、M119、SRY465、M159的基因多样性(GD)值为0,其余11个Y-SNP位点的GD值的范围为0.029~0.497;16个Y-SNP位点共检出11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值(HD)为0.792;与已报道的中国南方8个少数民族单倍群分布频率比较,PCA、进化树与等值线图的结果基本相符.结论:从父系遗传角度分析,贵州土家族可能与湖南土家族、云南彝族、云南景颇族、云南汉族、贵州水族发生了基因交融,但又保留了其大部分独特的父系遗传特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CT图像研究骨盆及韧带的损伤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为了探究骨盆及韧带的生物力学及顺产时骨盆、韧带最大受力点,采用有限元的方法,建立女性骨盆模型,对骨盆施加不同的腹压,模拟顺产对盆底产生的影响.方法 构建包括骶骨、尾骨、骶髂关节、髂骨、耻骨联合、骶髂关节韧带、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耻骨弓韧带、耻骨上韧带的女性盆底有限元模型.在Abaqus 17.0中对施加0.5、1、1.5、3、5、8KPa腹压的骨盆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出相应的力,然后以等值线图的方式生成应力和位移云图.结果 在顺产状态下,位移最大的是尾骨尖、上关节突、S1椎体上缘、应力最大的是坐骨大切迹、髋臼、骶翼.结论 通过对骨盆及韧带进行相关有限元分析,初步确定了顺产时骨盆及韧带的损伤部位是骶骨、尾骨、坐骨大切迹和骶髂关节韧带,可为临床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干旱荒漠区煤矸石山覆土区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空间异质性
编辑人员丨2023/8/5
基于网格取样(20m×20m),采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干旱荒漠区煤矸石山表层(0~5 cm)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空间异质性和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容重、毛管孔隙度、毛管最大持水量、总孔隙度、饱和含水量表现为弱变异,土壤含水率表现为中等变异.除土壤容重的最佳拟合模型为高斯模型外,其余指标的最佳拟合模型均为指数模型;土壤容重和含水率的块基比[C0/(C0+C)]较小,空间自相关性强烈;土壤毛管孔隙度、毛管最大持水量、总孔隙度和土壤饱和含水量则表现为中等的空间自相关性;土壤容重与毛管孔隙度、毛管最大持水量、总孔隙度、饱和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含水率与其余指标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土壤毛管孔隙度、毛管最大持水量、总孔隙度及饱和含水量两两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Kringing等值线图表明,土壤毛管孔隙度、毛管最大持水量、总孔隙度和饱和含水量分布类似,高值集中在坡中部及下部左侧,土壤容重则与之相反,土壤含水率的大小主要受坡位的影响,由坡上向坡下增大.建议干旱荒漠区煤矸石山覆土区在人工植被恢复时应采取整地措施,疏松根区土壤;在植被恢复初期,应适当提高坡上部的灌水量,以改善煤矸石山覆土区土壤水分状况,为植被恢复营造均一、良好的土壤水分物理条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