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圆枕增生外科处理的初步探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复发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儿中圆枕增生的发生情况及外科处理的初步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20年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接受腺样体和/或扁桃体切除术治疗的4 922例儿童OSA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 266 例,女1 656 例;年龄1~14 岁(中位年龄5岁);筛选在我院或外院接受过腺样体和/或扁桃体手术,因症状复发而再次就诊病例22例,详细记录上述患儿性别、首次手术年龄、症状复发年龄及发病情况及手术方式。采用门诊复诊及电话随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随访。应用GraphPad Prism 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 922例儿童OSA患者中,因症状复发需要再次手术的病例共计22例,其中11例为圆枕增生,占全部病例的2.23‰(11/4 922);1例咽鼓管圆枕瘢痕增生黏连,占全部病例的0.20‰(1/4 922);10例为残留腺样体增生+管扁桃体肥大,占全部病例的2.03‰(10/4 922)。11例圆枕增生病例接受腺样体和/或扁桃体手术治疗的年龄为2.4~6.0岁(中位数3.0岁),症状复发时间为术后2个月~5.5年[(2.4±1.9)年],接受圆枕部分切除术的年龄在4.0~12.0 岁[(7.0±2.7)岁];2 次手术时间间隔0.5~6.0年[(3.5±2.1)年]。采用低温等离子技术以圆枕部分切除术为基本术式制订个性化治疗方案,所有病例治疗效果良好,均未发生鼻咽狭窄并发症。随访时间1.6~13.0年(中位随访时间6.2年),22例病例随访率100%。结论:圆枕增生为腺扁术后OSA症状复发的原因之一,且易与管扁桃体肥大混淆;低温等离子辅助圆枕部分切除术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分泌性中耳炎二次手术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通过对分泌性中耳炎二次手术及同期行相应手术的患者进行分析,了解分泌性中耳炎二次手术因素及其病情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年8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诊断为双耳分泌性中耳炎并行手术治疗后,门诊随诊至少1年的患儿,查阅这些患儿的住院及术后门诊就诊记录,分析其二次手术的病情特征及可能因素。结果:380例患儿中有9例需要二次手术,1例与置管脱落入鼓室有关,8例与复发有关,复发患儿中7例可见鼻咽部分泌物多或圆枕肥厚,咽鼓管咽口被阻塞;348例患儿行中耳置管手术+腺样体、扁桃体手术者,其二次手术的比例为1.44%;23例患儿行中耳切开引流术+腺样体、扁桃体手术者,其二次手术的比例为13.04%;9例患儿单纯行中耳置管术者,其二次手术的比例为11.11%。中耳置管手术联合腺样体、扁桃体手术,其二次手术比例最小,与切开引流+腺样体、扁桃体手术以及单纯中耳置管手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分泌性中耳炎二次手术主要受复发影响,复发风险主要与手术方式及鼻窦炎反复发作有关,对于合并扁桃体和/或腺样体肥大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推荐首选中耳置管+腺样体手术,扁桃体切除与否与分泌性中耳炎二次手术的风险没有明显关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全身麻醉患儿室性早搏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儿,男性,年龄4岁5个月,体质量20 kg,因"睡眠时张口呼吸4月余"入院。一般情况可,发育正常,平时睡眠质量欠佳,既往无疾病史,近期无药物服用史,足月顺产。专科检查:呼吸平顺,无腺样体面容,口唇红,咽部无充血,双侧扁桃体Ⅱ度肥大,无充血,表面无分泌物,无假膜。术前实验室检查示血常规和生化检查无明显异常。影像学检查提示气管、支气管以及肺部无明显异常,腺样体肥大,堵塞约85%。ECG检查示窦性心律不齐,HR 104次/min,Q-T间期345 ms,见图1A。术前诊断为"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患儿近期无感冒、发热以及其他病毒感染症状,拟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扁桃体部分切除及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民航空勤人员航空性中耳炎相关情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调查分析民航空勤人员航空性中耳炎相关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制定对应的干预措施。方法:选取4 789名民航空勤人员作为观察对象,采用咽鼓管功能障碍7项问卷评分量表,评估民航空勤人员航空性中耳炎发生情况,调查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4 789份,回收4 789份,问卷有效率为100%。本次调查空勤人员总飞行时间以1 000~5 000 h为主,执飞的主要机型为A320。4 789名民航空勤人员中罹患过航空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者613例,占12.80%。无耳朵流脓流水者占91.96%,未发生过鼻炎/鼻窦炎者占70.81%,无扁桃体肥大、无鼓膜内陷菲薄或钙化斑、无咽鼓管或者中耳腔的手术史、无耳闷或偶尔耳闷自行缓解者占比>90%。其中耳闷的严重程度以0~3分为主,占比88.72%,其中无耳闷占43.62%,轻度耳闷占45.10%。4 789名民航空勤人员中左耳和右耳均以1分的发生率最高,2分次之,3~7分的发生率均较低。1~2分的发生率均高于3~7分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 2 135.68~7 623.25 ,P=0.001~0.004)。 结论:中国民航空勤人员中大部分咽鼓管功能良好,但仍有少数人员患航空性中耳炎。定期检查并及时有效干预,从而保护民航空勤人员的咽鼓管功能,对降低航空性中耳炎的患病率非常重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在儿童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中的应用安全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 探究小剂量艾司氯胺酮治疗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儿童的应用有效性,进行安全性分析.方法 回顾性选取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2023年9月至12月收治的298例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患儿,2组患儿均进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及全身麻醉,根据患儿情况、家长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150例,采用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全身麻醉,以0.2~0.3 mg/kg静脉注射麻醉诱导,以0.2 mg·kg-1·h-1静脉泵注麻醉维持)和对照组(148例,采用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作为安慰剂).2组其他麻醉诱导及维持所用药物均相同.采用倾向性匹配评分法排除混杂因素后2组各有125例患者,比较2组患者麻醉前、诱导后5 min、气管插管时、手术开始后10 min、术毕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入麻醉恢复室(PACU)后10 min、30 min的疼痛评分量表(FLACC)评分、儿童麻醉苏醒期躁动(EA)评分量表(PAED)评分,对比2组手术相关指标、麻醉药物使用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患儿围术期不同时间点的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诱导后5 min、气管插管时、手术开始后10 min,对照组患儿的MAP、HR均较麻醉前降低,且均低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患儿入PACU后10 min、30 min的FLACC及PAE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以及苏醒期追加丙泊酚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入PACU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在患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中的应用有效性显著,在不影响手术恢复的情况下,更能维持患儿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患者疼痛,减少EA发生及麻醉药物用量,且具备安全性,有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鼻咽通气管在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肥胖儿童术后应用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 探讨鼻咽通气管在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肥胖儿童术后管理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53例扁桃体肥大伴腺样体肥大的重度OSA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38例和B组15例,均使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切除肥大的扁桃体和腺样体,A组留置鼻咽通气管,B组不留置鼻咽通气管,术后均转至SICU监护观察.记录患儿术后24 h内的最低血氧饱和度(lowest oxygen saturation,LSaO2)、SICU留观时间、脱氧时间及血气分析结果等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24 h,A组LSaO2为(91.66±1.77)%,B组为(89.8±2.93)%;A组SICU留观时间为(60.97±15.49)h,B组为(80.93±24.26)h;A组脱氧时间为(42.32±10.21)h,B组为(55.8±18.35)h,以上指标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t=2.29、2.96、2.69,P均<0.05).术后12 h、24 h,PO2及PCO2比较,A组异常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6 h、48 h,A组异常率低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重度OSA肥胖儿童术后留置鼻咽通气管,可有效预防呼吸道阻塞或窒息的发生,缩短患儿SICU留观时间,是重度OSA肥胖儿童术后气道管理的有效措施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进一步提高睡眠呼吸疾病的诊疗水平
编辑人员丨2024/4/27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一种常见病,可导致包括心脑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等在内的多种并发症.长期以来,睡眠呼吸暂停的诊断、严重程度评估主要依赖睡眠多导图,治疗则主要依赖自动持续气道正压.这期刊登了多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相关论文,对进一步提高诊疗水平有重要价值.儿童期的睡眠呼吸暂停常与腺样体、扁桃体肥大有关,但由于腺样体、扁桃体肥大可能与过敏、慢性炎症有关并且可能随年龄增大而缩小,外科摘除腺样体、扁桃体手术应慎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儿童口呼吸诊断及对牙颌面发育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3/16
上气道阻塞可导致口呼吸,其在儿童中发病率较高.儿童早期是牙颌面的快速发育期,长期口呼吸会造成儿童牙颌面畸形及睡眠呼吸障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口呼吸需要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睡眠专科等共同进行预防和管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儿童口呼吸的诊断及对牙颌面发育的影响以及可能的机制,但引起口呼吸的病因、准确的临床诊断和评价、对牙颌面发育的影响机制和结局、与睡眠呼吸障碍的关系以及对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和术后治疗仍然存在争议.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对近年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进一步推进此领域的相关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七氟烷联合阿芬太尼用于儿童扁桃体腺体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 观察七氟烷联合阿芬太尼治疗用于儿童扁桃体腺体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入选小儿扁桃体腺体肥大的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手术前先给予1~2 mg·kg-1丙泊酚乳状注射液+1 mg·kg-1艾司氯胺酮+0.2 mg·kg-1米库氯铵,插管后给予4~5 mg·kg·h-1的丙泊酚乳状注射液、0.5~1 mg·kg·h-1艾司氯胺酮、0.5 mg·kg·h-1米库氯铵进行维持麻醉;试验组先吸入8%的七氟烷的混合100%氧气,气体流速控制为5 L·min-1,患者入睡后再进行静脉诱导,给予1~2 mg·kg-1丙泊酚乳状注射液、20 μg·kg-1阿芬太尼、0.2 mg·kg-1米库氯铵,插管后给予2%~3%的七氟烷、0.5~1.0μg·kg·min-1阿芬太尼、4~5 mg·kg·h-1丙泊酚乳状注射液、0.5 mg·kg·h-1米库氯铵维持麻醉.比较2组患者的麻醉相关指标(意识消失、睫毛反射消失、疼痛反应消失及麻醉恢复时间)、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流动力学[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纳入70例和50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在麻醉结束后的血氧饱和度(SpO2)分别为(98.49±0.24)%和(94.87±0.46)%;试验组和对照组麻醉后MAP分别为(86.12±7.28)和(83.33±6.98)mmHg;试验组的苏醒、麻醉恢复、疼痛反应消失时间分别为(15.36±7.87)、(125.49±12.35)和(119.92±16.97)min,对照组分别为(20.51±5.43)、(164.05±8.88)和(155.33±24.67)min,试验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后,试验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8.57%,对照组为4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七氟烷联合阿芬太尼的麻醉方式在儿童扁桃体腺体切除术中麻醉效果和安全性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在OSAS及其并发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一种多发的临床疾病,常并发多种器官损伤.炎症反应在OSAS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Toll样受体(TLRs)是模式识别受体(PRRs),可特异地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导致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的活化,促进体内炎症介质的释放(CRP、IL-6、TNF-α和IFN-γ等),激活免疫炎性反应.TLRs在OSAS及其并发症患者组织细胞中异常表达,可以通过TLR/MyD88通路促进软腭血管生成、扁桃体肥大等参与OSAS的发生发展;还能够通过损害海马神经元自噬功能等损伤OSAS患者认知功能;通过损伤内皮细胞、刺激泡沫细胞形成等参与OSAS并发心血管损伤的发生发展;通过诱导肾促炎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募集等参与OSAS并发肾损伤的发生发展;通过促进炎症因子增多、干扰Treg/Th17平衡等参与OSAS并发肝损伤的发生发展;通过改变肺泡形态及功能等参与OSAS并发肺损伤的发生发展;通过诱导胰岛素抵抗等参与OSAS并发代谢异常的发生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