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米托蒽醌脂质体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难治性蕈样霉菌病1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以米托蒽醌脂质体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难治性蕈样霉菌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1例难治性、进展期蕈样霉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56岁女性,因皮疹3年及颈部淋巴结肿大1年,诊断为外周T细胞淋巴瘤,蕈样霉菌病,T 3N 2M 0B 0,Ⅱ B期。患者接受2个周期西达本胺联合CDOPE方案治疗,病情未得到控制。于2022年3月接受西达本胺和米托蒽醌脂质体联合COPE方案治疗4个周期,疗效评估为部分缓解。末次随访截至2023年5月,患者病情稳定,处于疾病稳定状态。 结论:以米托蒽醌脂质体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对难治性蕈样霉菌病患者的效果良好,是值得进一步探索的治疗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盐酸米托蒽醌脂质体注射液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盐酸米托蒽醌脂质体注射液作为新型蒽环类药物脂质体制剂,目前已被批准用于既往至少经过一线标准治疗的复发或难治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成年患者。盐酸米托蒽醌脂质体注射液属于2.2类改良型新药,于2022年1月7日在中国获批上市,目前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数据有限。为进一步规范盐酸米托蒽醌脂质体注射液在PTCL中的临床应用,专家组成员结合盐酸米托蒽醌脂质体注射液相关临床研究数据,制定了该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供临床医生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含米托蒽醌脂质体方案治疗高危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探讨含米托蒽醌脂质体方案治疗高危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收集武汉儿童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应用含米托蒽醌脂质体方案治疗的AML高危患儿为观察组,对照组为应用去甲氧柔红霉素方案的AML高危患儿,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骨髓恢复时间、骨髓完全缓解(CR)率,微小残留病灶(MRD)清除率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等临床特性.结果:患儿接受含米托蒽醌脂质体化疗方案在白细胞(17 vs21 d)、粒细胞(18 vs 24 d)、血小板(17 vs 24 d)及血红蛋白(20vs26 d)计数恢复时间上均明显优于去甲氧柔红霉素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和MRD转阴率分别为90.9%和72.7%,对照组为94.1%和76.4%,均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类似.结论:含米托蒽醌脂质体化疗方案治疗高危儿童AML疗效不劣于去甲氧柔红霉素方案,但骨髓抑制时间明显缩短,安全性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基于FAERS数据库的蒽环类药物不良事件信号挖掘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通过挖掘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呈报系统(FAERS)数据库中关于蒽环类药物(多柔比星、多柔比星脂质体,表柔比星、伊达比星、柔红霉素、米托蒽醌)的相关数据,探讨该药潜在的不良反应(ADR),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提取FAERS数据库中2017年第一季度至2021年第四季度共20个季度6种蒽环类药物的不良事件(ADE)数据,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和综合标准法(MHRA)进行信号挖掘.结果 共得到16 334例次以6种蒽环类药物为首要怀疑药物的ADE报告,检测得到1 654个有效ADR信号.其中,多柔比星(非脂质体,DOX)有效信号637个,多柔比星脂质体(PLD)有效信号441个,表柔比星(EPC)有效信号247个,柔红霉素(DAC)有效信号183个,伊达比星(IDC)有效信号87个,米托蒽醌(MT)有效信号59个.信号累及23个不同的系统器官分类(SOC),不同蒽环类药物的ADE主要累及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感染及侵染类疾病、心脏器官疾病等SOC.结论 蒽环类药物常见ADR累及的主要系统具有差异性,且不同药物之间与各系统ADR的关联强度不同.临床应用蒽环类药物时需关注血液及淋巴系统、心脏器官系统及神经系统相关指标的监测,以保证临床合理用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