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舌侧直丝弓矫治技术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舌侧矫治技术相比唇侧矫治技术具有更优的美学效果,但目前常用的舌侧蘑菇型弓丝矫治技术却存在临床操作复杂、牙齿的三维控制困难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通过改变粘结厚度、改变托槽形态、改变弓丝高度三种方式实现舌侧直丝弓应用。STb、Lingual jet、ALIAS、In-Ovation-L等舌侧直丝弓矫治系统陆续在临床上得到使用。舌侧直丝弓矫治器使用连续形态的弓丝,能够缩短临床操作时间并降低成本;连续的弓丝形态提高了牙齿的移动效率,避免牙齿往复移动;同时部分舌侧直丝弓托槽槽沟更接近牙齿阻抗中心,在关闭拔牙间隙时能减少前牙舌倾。舌侧直丝弓托槽的上述特点,使其在舌侧正畸治疗中具有一定优势,但其在正畸生物力学中的相关研究仍有空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中附件的设计及应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附件是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矫治器固位与辅助牙齿精准移动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对目前附件的分类、生物力学研究、临床设计策略、粘结要点、局限不足进行了综述及展望。旨在总结和探讨附件的精准高效应用,也为附件在无托槽隐形矫治中如何更好的设计提供研究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细丝弓技术在安氏Ⅱ类1分类拔牙患者直丝弓矫治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 通过细丝弓技术在安氏Ⅱ类1分类拔牙患者直丝弓矫治的临床应用,观察矫治前后牙颌和软组织侧貌的变化,为临床正畸矫治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纳入符合研究标准的24例安氏Ⅱ类1分类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粘结MBT直丝弓矫治器,采用细丝弓技术矫治的患者.正畸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使用SPSS 15.0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4例患者正畸治疗完成后,磨牙及尖牙中性,覆覆盖正常,U1-NA角和L1-MP 角分别减小15.78°和6.18°,上下颌切牙切端内收7.56和2.27 mm,下颌磨牙近中移动4.41 mm,上颌磨牙近中移动1.17 mm.下颌切牙压低2.42 mm,下颌磨牙伸长1,21 mm.然而,上颌切牙和磨牙垂直向无明显变化.软组织侧貌改变明显,NLA角增大13.77°上下唇突点相对于审美平面分别减小2.90 mm和3.83 mm.结论 安氏Ⅱ类1分类拔牙患者粘结直丝弓矫治器,采用细丝弓技术矫治,矢状方向和垂直方向支抗控制良好,软组织侧貌改善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负压对氧化锆陶瓷与金属托槽间粘接强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目的 研究负压对氧化锆与金属托槽间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 将48个试件随机分为6组(n=8),A组用TransbondTM XT进行粘接,B组喷砂处理后用TransbondTM XT进行粘接,C组喷砂后的试件涂布TransbondTM XT负压处理后进行粘接,D组使用Clearfil SAC进行粘接,E组试件喷砂处理后使用Clearfil SAC进行托槽粘接,F组喷砂处理的试件涂布Clearfil SAC给予负压处理后进行粘接.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试件表面形貌.测试各组的剪切粘接强度,体式显微镜观察粘结剂残留指数.结果 喷砂后的试件表面粘接面粗糙,经负压处理后的表面粘接剂分布更加均匀.剪切强度(SBS)结果显示F组和C组的粘接强度明显高于其他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粘接剂残留指数结果显示F组粘结残留指数最高,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负压技术与喷砂及Clearfil SAC联合应用可以显著提高氧化锆陶瓷与金属托槽间粘接强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粘结剂残留致种植体周围炎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种植体周围炎相关影响因素,并着重探讨粘结剂残留引发种植体周围炎临床表现.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种植中心完成种植单冠修复后确诊为新发种植体周围炎病例23例作为分析对象.20例种植体周围健康病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术前均记录年龄,性别,全身系统性疾病,是否吸烟及喝酒,是否牙周炎病史,手术及上部修复体材料,修复方式.病例复诊就诊原因为定期复查或遭遇机械或生物学并发症时重新就诊,随访时指标包括:牙龈色型质,探诊出血(BOP+),探诊深度(PD)及放射学检查.结果 在所有种植体周围类组所有螺丝固位患者(100%)及8例粘结固位患者(50%)存在局部或全身种植体周围炎影响因素,3例螺丝固位种植体周围健康患者(30%)存在单一风险因素,2例粘结固位种植体周围健康患者(20%)存在单一风险因素,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体周围炎组不同固位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例种植体周围炎患者(100%)均出现探诊出血(BOP+),85%螺丝固位及50%粘结固位种植体周围炎患者口腔卫生欠佳(PLI=2或3);排除牙周炎病史,糖尿病史及重度吸烟患者等影响因素,8例粘结固位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通过放射学检查及切开翻瓣均可见粘结剂残留.结论 种植体周围炎影响因素很多,可能是单一因素,也可能是多因素结合.粘结剂残留是造成种植体周围炎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发生早期种植体周围炎后采用外科手段去除残留粘结剂,辅助刮治,采用激光治疗消除炎症,必要时引导骨再生术等技术可促进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再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用于三维打印的陶瓷义齿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陶瓷材料的微流挤出成形是三维打印领域中一种尚未发展成熟的快速成型工艺,它是将陶瓷浆料经微米级孔道挤出成丝后自由粘结堆积成形的,因此会造成空隙和气孔率较大,烧结后会影响材料的致密度,从而影响力学性能.本文针对这一缺陷首先研究了适用于此工艺的陶瓷义齿打印浆料的制备方法,并对浆料的理化特性以及烧结性能进行分析和测试.结果得出:配制的陶瓷浆料不仅从流变特性上符合微流挤出成形的要求,成形坯体烧结后的效果也满足口腔义齿的力学性能要求.这是技术上的一个进步,奠定了此工艺在三维打印陶瓷材料应用领域的基础,推动了该工艺的发展逐步走向成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影响后牙牙体缺损修复生物力学多因素分析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随着口腔修复材料、粘结技术、加工工艺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对根管治疗后后牙牙体缺损的修复方式提出了更新的理念,对传统修复方式提出了挑战,也存在着诸多学术争论.本文系统回顾了近五年国内外相关文献,从修复方式、修复材料、预备体设计形式、粘接系统等诸多因素分析了后牙牙体缺损修复的力学改变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工作提供循证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正畸托槽粘结剂的种类以及喷砂、漂白对牙面粗糙程度和颜色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不同正畸托槽粘结剂的种类以及喷砂、漂白对牙面粗糙程度和颜色的影响,以期为牙面美容修复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8月在笔者科室因正畸治疗需求而拔除的前磨牙50颗,并将其分成A组(化学固化树脂粘结剂组)17颗、B组(光固化树脂粘结剂组)17颗、C组(空白对照组)16颗,依次进行托槽拆除去粘结、染色、去色处理后,比较三组粗糙程度及颜色参数值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不同去色处理后的效果.结果:三组托槽去粘结后的表面粗糙程度结果:A组>B组>C组;染色处理后,三组L*值均明显减小(P<0.05),a*、b*值均明显增大(P<0.05),且A组变化程度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喷砂、漂白后三组的粗糙程度结果:B组>A组>C组;三组着色牙不同去色处理后的牙面粗糙程度比较:喷砂>漂白>空白对照;去色处理后,三组L*值均明显升高(P<0.05),a*、b*值均明显降低(P<0.05),且经漂白处理后各值的变化程度明显高于喷砂处理(P<0.05).结论:正畸托槽粘结材料可选用化学固化树脂粘结剂,对牙面的美容修复可采用漂白处理,同时辅以抛光技术,以巩固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临床应用瓷贴面美学修复前牙的治疗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随着科学技术以及医疗水平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前牙缺损美学修复的效果和美观期望值越来越高.瓷贴面是兼顾美学与微创的修复技术,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患者和修复医生的青睐.本文就瓷贴面修复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牙体预备方式、树脂粘结、遮色效果、比色、诊断蜡型等技术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正畸粘结剂预防釉质脱矿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固定矫治技术因具有高效而准确的特点,近年来已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但由于在固定矫治期间,托槽周围会发生釉质脱矿及白斑,因此,在固定矫治过程中如何预防釉质的脱矿,一直是正畸领域的难点和研究热点.本文就正畸粘结剂预防釉质脱矿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