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细化营养支持联合疼痛管理对食管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精细化营养支持联合疼痛管理对食管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该院住院部确诊并安排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精细化营养支持联合疼痛管理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营养状况、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营养状况指标改善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疼痛状况较为稳定,而对照组患者术后3 d、5 d疼痛程度波动较大,术后7 d才基本恢复至轻度疼痛程度;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F-36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精细化营养支持联合疼痛管理能够有效改善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健康状态,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并提高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精细化营养支持结合心理行为护理对食管癌术后患者临床康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精细化营养支持结合心理行为护理对食管癌术后患者临床康复的影响。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对2019年11月至2021年6月山东省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食管癌术后患者124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行为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实施精细化营养支持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临床康复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等变化情况进行深入观察与分析。结果: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在血红蛋白、体重指数等康复指标,与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的数据相比,水平呈逐渐提高,心理痛苦温度计、生活质量等综合评分,呈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来看,研究组患者在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脱水以及胃食管反流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幅趋势较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对食管癌术后患者采取精细化营养支持结合心理行为护理干预,可对患者自身机体各项指标起到显著改善作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也随之逐步下降,对于促进患者自身机体得以快速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腹盆腔巨大肿瘤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腹盆腔巨大肿瘤是妇科少见的疾病,由于该病早期症状无特异性,因此容易被患者忽视,延误病情。大部分患者初次就诊时已经发生不同程度的全身各器官功能障碍,临床处理非常棘手。本文报道了1例腹盆腔巨大肿瘤患者,通过术前营养支持,妇科医师细致查体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充分评估,同时联合多学科团队协作诊疗,制定精准的手术方案后行经腹腹盆腔巨大肿瘤切除术,术后患者压迫症状消失,经过围术期的精细化管理,各器官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对该类诊疗困难的患者,术前进行充分评估、围术期加强循环管理以及营养支持是本例患者治疗成功的关键,经多学科、多模式联合诊治获得成功,本例患者的诊治经验值得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营养支持精细化供给模式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精细化供给模式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9月收住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4例。对照组提供常规饮食支持,试验组接受营养支持精细化供给模式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干预6个月时体质指数(BMI)显著优于对照组,白蛋白值(ALB)、血红蛋白值(Hb)和营养支持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采用营养支持精细化供给模式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施加干预,有利于其营养状态的改善,提升其营养支持护理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机器学习的胰腺及上消化道肿瘤手术精细化营养支持的策略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机器学习方法建立模型探讨胰腺及上消化道肿瘤手术精细化营养支持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8年5月间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120例行胰腺及上消化道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患者年龄、身高、体重、体温、脉搏、呼吸频率、血红蛋白、白蛋白、血糖、能量摄入、蛋白质摄入等11项临床指标,以术后有无并发症为结局,采用支持向量机(SVM)交叉验证方法分别建立患者术后1、2、3 d并发症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纳入除蛋白质和能量摄入之外的9个变量进行SVM的逆运算,获取并发症发生率最低时的最适能量和蛋白质摄入区间。对其中50例患者的血清样品进行核磁共振氢谱(1H-NMR)波谱检测。运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PLS-DA)获取患者术前1 d与术后1 d、术后1 d与术后3 d体内代谢物的变化,从人代谢组数据库(HMDB)获取相应的代谢物及代谢通路。结果:89例患者中52例术后发生并发症,无并发症组和并发症组患者各临床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术后1、2、3 d SVM并发症预测模型的AUC值分别为0.80、0.65和0.72,最适能量区间分别为20.7~41.5、103.7~124.4、112.0~132.7 kJ·kg -1·d -1,最适蛋白质区间分别为0.2~0.5、0.5~1.0、0.8~1.1 g·kg -1·d -1。基于1H-NMR代谢组学的PLS-DA模型得分图显示手术前后不同时间血液代谢产物出现显著变化。PLS-DA权重图离群值及HMDB筛选分析显示,术后1 d主要表现为糖异生增加,术后3 d主要表现为蛋白质分解增加。 结论:通过机器学习建模有助于获取胰腺及上消化道肿瘤手术后不同时点患者的最佳能量与蛋白质需求量区间,以此为依据可为适宜的个体化营养治疗提供方法学保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卡梅现象患儿围手术期治疗体会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更加安全、有效、规范的卡梅现象患儿围手术期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血管瘤科进行手术治疗的卡梅现象患儿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诊断为卡梅现象,以位于躯干或肢体的巨大血管瘤、重度血小板减少和消耗性凝血功能障碍为特征;(2)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在该中心接受手术治疗;(3)年龄≤1岁。术前予以甲泼尼龙琥珀酸钠2 mg/kg,敏感患者应用至术前,不敏感患者于术前1 d单次大剂量血小板输注,纠正凝血功能;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方式,配合深静脉置管,动脉穿刺置管并持续有创血压监测,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行瘤体根治性切除术,必要时配合皮瓣成形术或原位植皮术;术后常规带管入ICU,呼吸循环恢复后酌情拔除气管插管,ICU留观过夜,评估稳定后转出;术后监测血小板动态变化,加强营养支持,病变位于四肢的患者(原位植皮者除外),于术后第3天开始进行被动康复训练;随访6~36个月,行血常规、凝血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必要时行MRI检查。肢体病变患儿,复诊时检查邻近关节活动度、肌力情况。结果:共纳入55例卡梅现象患儿。术前1 h末梢血检测显示54例血小板>100×10 9/L,1例>80×10 9/L,血红蛋白均纠正至10 g/L以上;手术时间48~135 min,平均87 min;无术中、术后死亡病例;术后血小板恢复至正常水平历时4~36 h,平均8.4 h;手术标本病理检查结果均为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住院时间9~30 d,平均16.7 d;手术切口延迟愈合3例,瘢痕挛缩致活动障碍1例,瘢痕增生3例;随访周期内无死亡病例,血小板均稳定在正常范围。 结论:手术治疗合并卡梅现象的血管肿瘤,疗效确切、起效迅速、疗程短、费用低。积极的术前准备、有效的凝血功能纠正措施、完善的麻醉及监护方式、稳定的血流动力学保障、精细的手术操作及术后早期进行的康复锻炼,这一系列的围手术期治疗是手术成功的必要保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精细化营养支持护理路径在食管癌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精细化营养支持护理路径在食管癌围手术期中的营养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间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43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为观察组,给予精细化营养支持.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间同院收治的40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7d的营养指标、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7d的白蛋白、血红蛋白和上臂三头肌肌围(MAMC)分别为(137.42±14.31)g/L、(37.35 ±4.85)g/L和(26.65 ±4.42)cm,均高于对照组的(129.54±15.21) g/L、(32.41±5.38) g/L和(23.47±4.83)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腹胀、呕吐、胃潴留和吸人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4.0%,低于对照组的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精细化营养支持护理路径能够改善食管癌患者的术后营养状态,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精细化护理干预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中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精细化护理干预在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符合入选标准诊断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7例,按照入院时采用的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两组均予以解痉平喘、化痰、抗感染、纠正酸碱失衡、维持内环境稳定、营养支持以及使用BiPAP呼吸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指标,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呼吸机治疗的耐受情况等.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酸碱度(pH)、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氧饱和度(SaO2)等各项动脉血气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动脉血p(O2)及SaO2治疗后均较对照组治疗后升高(P<0.05),而p(CO2)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呼吸机治疗总耐受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84.38%的总耐受率(P<0.05).观察组在呼吸机治疗期间,误吸、吸入性肺炎以及口咽不适的发生例数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精细化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通气功能,提高呼吸机耐受率,降低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有助于疾病的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精细化营养支持护理路径在腹腔镜下胃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价精细化营养支持改善腹腔镜下胃部恶性肿瘤切除术患者营养状况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140例接受腹腔镜胃部恶性肿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胃部疾病和腹腔镜手术常规护理及饮食指导,观察组同时给予精细化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第7天时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及体质量,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结果 手术后第7天时,对照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及观察组(均P<0.05),但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上述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精细化营养支持护理路径可有效改善腹腔镜下胃部恶性肿瘤切除术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全程精细化营养支持对老年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营养状况及近期生命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全程精细化营养支持对老年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营养状况及近期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老年食管癌患者分别纳入研究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同步放化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营养宣教和饮食指导,研究组患者接受全程精细化营养支持.同步放化疗结束后2 d,分别使用患者整体营养状况主观评估量表(patient-generated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PG-SGA)及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开发的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ancer,EORTC-QLQ-C30)评估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及生命质量,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B)、白蛋白(albumin,ALB)、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水平.结果 治疗后2 d,两组严重营养不良患者占比和PG-SGS评分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均P<0.05),Hb、PAB、ALB、TRF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均P<0.05);研究组严重营养不良患者占比和PG-SG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Hb、PAB、ALB、TR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2 d生命质量各领域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无显著变化(均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2 d生命质量各领域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及同期研究组(均P<0.05).结论 全程精细化营养支持能够减轻同步放化疗对老年食管癌患者营养状况和生命质量带来的负面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