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亡通路基因的遗传变异与直肠癌患者术后同步放化疗不良反应相关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焦亡通路关键基因的遗传变异与直肠癌患者术后同步放化疗不良反应的关系。方法:抽取2005年1月至2015年6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347例Ⅱ~Ⅲ期直肠癌患者术后同步放化疗治疗前的外周血,提取DNA,采用Sequenom MassARRAY方法检测焦亡通路中的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AIM2)、半胱天冬酶1(CASP1)、CASP4、CASP5、CASP11、消皮素D (GSDMD)、消皮素E(GSDME)和含Nod样受体家族pyrin域蛋白3(NLRP3)共8个关键基因的43个标签单核苷酸多态(htSNP)的基因分型,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tSNP基因型与直肠癌患者术后同步放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的关系。结果:347例患者术后接受持续5周的术后同步放化疗,发生中重度骨髓抑制101例(29.1%),发生中重度腹泻156例(45.0%),发生中重度放射性皮炎66例(19.0%)。手术方式、病灶距齿状线距离与直肠癌患者术后同步放化疗发生中重度腹泻和放射性皮炎有关(均 P<0.01)。CASP4基因的rs11226565( OR=0.41,95% CI:0.21~0.79)、rs579408( OR=1.54,95% CI:1.03~2.29)和rs543923( OR=0.63,95% CI:0.41~0.98)3个遗传变异位点与中重度骨髓抑制发生有关;CASP11 rs10880868( OR=0.55,95% CI:0.33~0.91)和GSDME rs2954558( OR=1.52,95% CI:1.01~2.31)与中重度腹泻发生有关;GSDME rs2237314( OR=0.36,95% CI:0.16~0.83)、GSDME rs12540919( OR=0.52,95% CI:0.27~0.99)和NLRP3 rs3806268( OR=1.51,95% CI:1.03~2.22)与中重度放射性皮炎的发生有关。其余35个htSNP位点与直肠癌患者术后同步放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无关(均 P>0.05)。 结论:焦亡通路相关基因CASP4、CASP11、GSDME和NLRP3的遗传变异与Ⅱ~Ⅲ期直肠癌患者术后同步放化疗的不良反应发生有关,可能是直肠癌个体化治疗的潜在遗传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PG-SGA的个体化营养干预在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术后化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PG-SGA的个体化营养干预在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术后化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1月该院收治的中晚期食管癌术后同步放化疗患者86例,随机将其等分成护理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干预,护理组实施基于PG-SGA的个体化营养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况、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干预后各相关营养指标测定值较干预前高( P<0.05),且护理组均较对照组高( P<0.05);护理组Ⅱ级以上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 P<0.05);两组干预后欧洲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QLQ-C30)各领域评分均较干预前高( P<0.05,且护理组较对照组高( P<0.05)。 结论:中晚期食管癌术后化疗患者实施基于PG-SGA的个体化营养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有效降低血液学不良反应程度,并能够使患者生活质量大大提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488例FIGO 2018 Ⅲc期子宫颈鳞癌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国际妇产科联盟2018年(FIGO 2018)分期Ⅲc期子宫颈鳞癌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浙江省肿瘤医院收治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完整的488例子宫颈鳞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为(57.9±11.3)岁。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手术组(子宫颈癌根治性手术联合术后辅助放化疗,324例)和放疗组(子宫颈癌根治性放疗±同步化疗,16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预后及并发症发生率。随访截至2022年5月,随访时间为(96±12)个月(范围:84~108个月)。结果:(1)临床特点:手术组患者的初始治疗时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肿瘤最大径≥4 cm的比例、FIGO 2018分期(包括Ⅲc1期和Ⅲc2期)、治疗时间、治疗费用分别与放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1)。(2)预后:①不同期别的Ⅲc期子宫颈鳞癌患者(488例):对于439例Ⅲc1期患者,手术组、放疗组患者的7年生存率分别为83.6%、5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对于49例Ⅲc2期患者,手术组、放疗组患者的7年生存率分别为48.0%、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296)。②肿瘤最大径≥4 cm的患者(278例):对于246例Ⅲc1期患者,手术组、放疗组患者的7年生存率分别为81.2%、5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分层分析显示,手术组(299例)Ⅲc1期患者中肿瘤最大径≥4 cm比例为46.2%(138/299),放疗组(140例)为77.1%(108/1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进一步分层分析,将放疗组中原FIGO 2009分期为Ⅱb期的肿瘤最大径≥4 cm的患者提取出来,共有46例,其7年生存率为67.4%,与手术组(为81.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对于32例Ⅲc2期患者中,手术组、放疗组患者的7年生存率分别为50.0%、3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157)。③髂总淋巴结有转移的患者(126例):手术组、放疗组患者的7年生存率分别为73.8%、57.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1)。(3)并发症发生率:手术组患者的淋巴囊肿、肠梗阻发生率[分别为30.2%(98/324)、7.7%(25/324)]均高于放疗组[分别为0(0/164)、1.2%(2/164)],输尿管梗阻、急性放射性肠炎、慢性放射性肠炎发生率[分别为8.3%(27/324)、54.3%(176/324)、7.4%(24/324)]均低于放疗组[分别为36.0%(59/164)、73.2%(120/164)、20.7%(34/164)],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1)。 结论:对于符合手术条件的Ⅲc1期子宫颈鳞癌患者,即使肿瘤最大径≥4 cm,无论是否存在盆腔淋巴结转移(不包括髂总淋巴结转移),根治性手术联合术后辅助放化疗和根治性放疗±同步化疗均为可接受的治疗方式。对于Ⅲc2期或髂总淋巴结有转移的子宫颈鳞癌患者,两种治疗方式患者的生存率无明显差异,基于治疗时长和经济学考虑,推荐患者选用根治性放疗±同步化疗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高级别脑胶质瘤电场治疗同步放化疗的疗效评估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索肿瘤电场治疗(TTFields)同步放化疗治疗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3年5月江苏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8例明确诊断为高级别脑胶质瘤(按世界卫生组织标准Ⅳ级36例,Ⅲ级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术后接受TTFields联合同步放化疗。按照神经肿瘤反应评价(RANO)标准判断肿瘤缓解、稳定或进展。按照不良事件通用术语5.0版标准和TTFields相关皮肤不良事件(dAE)分级标准记录不良事件。治疗依从性通过NovoTTF-200A治疗设备的使用数据进行评估,以每日TTFields使用时间的百分比计算。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结果:38例患者使用TTFields的中位治疗持续时间为19.2h(范围为2.4~22.6 h),中位治疗依从性为80%(范围为10.0%~94.0%)。为期42 d的TTFields同步放化疗后,12例行肿瘤完全切除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均为疾病稳定。26例行肿瘤部分切除的患者中,23例(88%)评价为疾病缓解。7、10、13个月的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1.0%、64.0%、49.5%。TTFields相关dAE主要是1级(45%)和2级(8%),无3-4级;典型表现为接触性皮炎、水泡、皮损或溃疡、脓肿。中位随访时间10.0个月(范围为1.6~21.3个月),随访截至2023年7月,38例患者中26例稳定,12例进展(其中8例死亡)。结论:初步结果显示高级别脑胶质瘤TTFields同步放化疗是有效的且安全可靠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对宫颈癌放疗增敏作用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研究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对宫颈癌放疗的增敏作用。方法:选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7年7月至2018年11月中晚期宫颈癌(ⅡB~ⅣA期)患者60例,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30例)采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同步放化疗治疗。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1周和治疗后1周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于治疗后3个月评价近期疗效。结果:试验组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高于对照组[93%(28/30)比87%(26/30)和97% (29/30)比93%(28/3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VEGF和bFGF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试验组:(88.07 ± 37.53)ng/L比(227.27 ± 142.61)ng/L和(21.03 ± 5.75)ng/L比(38.34 ± 18.17)ng/L,对照组:(120.04 ± 81.22)ng/L比(197.34 ± 142.41)ng/L和(24.04 ± 7.29)ng/L比(39.78 ± 13.35)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试验组治疗后血清VEGF和bFGF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于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同步放化疗有进一步下调患者血清VEGF、bFGF水平、提升放化疗敏感性和近期疗效的趋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陪伴者同步认知干预对胃癌同步放化疗患者自我效能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陪伴者同步认知干预对胃癌同步放化疗患者自我效能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胃癌同步放化疗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陪伴者同步认知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干预后,研究组SAS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GSE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积极应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陪伴者同步认知干预,能够显著提升胃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减轻负性情绪,且能够促使患者采取积极应对方式面对疾病及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不可手术局部晚期NSCLC隔周恩度联合同步放化疗多中心五年生存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价隔周使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以铂类为基础同步放化疗治疗不可手术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5年生存情况。方法:2009—2015年间来自两项前瞻性研究的115例患者[2009—2012年临床试验(ClinicalTrials.gov,编号NCT01218594)和2012—2015年的临床试验(ClinicalTrials.gov,编号NCT01733589)]接受恩度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放疗剂量为60~66 Gy分30~33次。恩度在放疗开始前1周开始给药,隔周重复。经过长期随访,对放疗≥60 Gy的104例患者采用 Kaplan- Meier法生存分析,并 log- rank法单因素分析。 结果:104例患者中鳞癌占60.6%,Ⅲ B期占65.4%。所有患者接受了至少2周期恩度治疗,93.3%完成4周期恩度治疗。中位随访68.3个月,中位总生存(OS)、无进展生存(PFS)期分别为31.3、13.9个月,3、5年OS和PFS率分别为45.6%、35.7%和27.1%、24.9%。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ECOG评分、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放疗技术、化疗方案、化疗周期及恩度使用周期均与OS无关。晚期放射性损伤发生率为14.4%,无4-5级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隔周使用恩度联合以铂类为基础同步放化疗治疗不可手术局部晚期NSCLC获得了优于历史数据的OS,安全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T4b期下咽癌非手术综合治疗77例回顾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非手术综合治疗T4b期下咽癌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影响临床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1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学部收治的77例下咽癌T4b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男性,年龄(57.0±8.0)岁。治疗方式均采用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总结该组患者的治疗完成率和不良反应,并利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不同因素对预后的影响。同时对死亡患者的死因进行分析。结果:全组77例患者76例(98.7%)完成了制订的化疗计划,73例(94.8%)完成了放疗计划。治疗过程中3级以上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不足11%,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2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50/77,64.9%)和2级白细胞减少(50/77,64.9%)。治疗结束后76例患者喉功能保留好,3级重度声音嘶哑发生率为7.8%(6/77),有1例(1.3%)患者因吞咽困难行胃造瘘术,其余患者发音及吞咽功能都得到了有效的保留。生存分析显示,总生存率1年为71.9%,3年为45.6%,5年为29.7%。肿瘤发生部位、是否存在肿瘤原发部位的液化坏死、是否合用分子靶向药以及使用何种放疗设备是影响晚期下咽癌T4b期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HR(95% CI)分别为1.867(1.085~3.213)、3.018(1.437~6.335)、0.372(0.181~0.764)、2.158(1.015~4.588), P值均<0.05]。发生率最高的两大死亡原因分别为疾病复发(12/32,37.5%)和颈部大血管破裂大出血(11/32,34.4%)。 结论:针对T4b期下咽癌,利用非手术综合治疗的方法保喉率高。此外,肿瘤发生部位、是否存在肿瘤内液化坏死、是否合用分子靶向药物、使用何种放疗设备均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初步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2018年间入组的46例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患者,肿瘤下缘距肛缘6 cm内。术前放疗采用SIB-IMRT技术,直肠肿瘤及阳性淋巴结照射58.75 Gy分25次(2.35 Gy/次),盆腔淋巴引流区照射50 Gy分25次(2.0 Gy/次),同步口服卡培他滨进行化疗。放化疗结束后间隔6~12周行直肠癌根治术。 Kaplan- Meier法计算总生存(OS)、无瘤生存(DFS)、无进展生存(PFS),无局部复发生存(LRFS)、无转移生存(MFS)。单因素分析用 log- rank法检验,多因素分析用 Cox回归模型。 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47个月,局部复发3例,远处转移6例,ypCR率为26%(12/46),保肛手术率为74%(34/46),R 0切除率为100%(44/44),TN总降期率为87%(40/4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6/46)。3年OS、DFS、PFS分别为93%、91%、87%。单因素分析显示ypN分期是影响OS、DFS、PFS、LRFS、MFS的重要因素(均 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ypN分期与DFS、PFS、LRFS、MFS均显著相关(均 P<0.05)。 结论: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患者行术前SIB-IMRT 58.75 Gy分25次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方案安全可行,提高了ypCR率及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可耐受,长期生存是否获益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双侧丘脑胶质瘤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双侧丘脑胶质瘤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神经外科通过立体定向活组织检查术明确病理诊断的18例双侧丘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门诊复查和电话回访的方式随访患者的后续治疗、生存状况及生存期。结果:18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35.5岁(3岁4个月至68岁),成人15例,儿童3例;男、女患者的比例为1.25 ∶1.00。首发症状表现为颅内压增高症状者4例,嗜睡3例,复视3例,癫痫发作3例,眼睑下垂2例,听力下降1例,肢体无力1例,流涎1例。18例患者均明确病理诊断,其中异柠檬酸脱氢酶(IDH)野生型弥漫性星形细胞瘤10例,IDH野生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2例,H3 K27M突变型弥漫性中线胶质瘤6例;13例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阳性,Ki-67标记指数为3%~20%,无一例发生IDH1和α地中海贫血伴智力低下综合征X连锁(ATRX)基因突变。18例患者术后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0个月(6周至21个月)。明确诊断后行放疗1例,替莫唑胺化疗2例,同步放化疗15例;9例肿瘤继发脑积水,其中5例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至末次随访,16例患者死亡,2例存活,16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3个月(6周至21个月)。结论:双侧丘脑胶质瘤常见于成人,临床症状多不典型,且多继发脑积水,明确诊断后可给予放化疗及脑室-腹腔分流术等综合治疗,但该病总体预后较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