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切除的护理配合体会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随着现代医学装备的发展,国内外甲状腺疾病的诊疗技术得到快速提高.对于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肿瘤的治疗,外科手术仍是最重要的治疗手段[1].自1997 年Hüscher等[2]报道了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此后微创无瘢痕的理念在甲状腺外科受到关注,目前国内腔镜甲状腺手术路径主要包括胸乳入路、经口入路、腋窝入路、锁骨下入路及机器人手术等[3-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袋鼠式护理临床路径对极低出生体重儿造瘘术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袋鼠式护理临床路径的使用对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造瘘术后奶摄入量、体重增长及提高家长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造瘘术后的患儿2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例,对照组11例,观察组采用袋鼠式护理临床路径的要求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分析2组患儿的生命体征、奶摄入量及体重增长情况,以及家长在住院期间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生命体征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奶摄入量及体重增长情况均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家长满意度调查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袋鼠式护理临床路径的使用可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造瘘术后的奶摄入量,以保证其生长发育需求,增长体重,缩短住院时长,提高家长的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8S"维护流程清单式管理的乳腺癌患者PORT维护流程的精细化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将精益管理理念应用于乳腺癌患者植入式静脉输液港(PORT)维护流程中,通过构建"8S"维护流程清单管理模式,旨在探索出一条降低管理成本,提高PORT导管维护的管理路径。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于武汉市第一医院甲乳外科接受治疗并进行置港与维护的乳腺癌化疗患者,根据不同维护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维护,观察组采用"8S"维护流程清单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导管维护、静脉导管维护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等。结果:观察组导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导管维护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健康教育知晓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护士评判性思维总分高于对照组,除"开放思想"维度外其他维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采取"8S"维护流程清单管理模式能够规范导管维护流程,完善导管管理体系,有效降低导管并发症,提高医护合作程度及患者导管自我管理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30°翻身法在急性心肌梗死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30°翻身法在经股动脉穿刺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因急性心肌梗死住院,并经股动脉穿刺造影或支架置入患者62例。收集所有纳入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合并基础疾病等基线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借助翻身用功能枕应用30°翻身法。比较借助翻身用多功能枕的30°翻身法对经股动脉穿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舒适程度、睡眠质量、血压、心率、运动耐量及并发症影响。结果:观察组在应用30°翻身法后自感舒适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翻身后心率较翻身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制动带来不适感较对照组少;观察组1例血肿,对照组2例血肿,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均未发现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及不良心血管事件(恶性心律失常出现、猝死等)。两组患者术后1 w均行6 min步行试验检查,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经股动脉穿刺路径介入治疗制动患者应尽早尝试借助翻身用功能枕应用30°翻身法,可改善患者自感舒适度及睡眠质量,减轻患者焦虑情绪,同时可显著增加活动耐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快速康复管理路径在3D打印辅助手术治疗骨盆或髋臼骨折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管理路径在3D打印辅助手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期间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腹直肌外侧入路治疗的98例骨盆、髋臼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是否采用快速康复管理路径分为两组:观察组49例,男29例,女20例;年龄为(38.9±10.2)岁,采用快速康复管理路径实施围手术期管理。对照组49例,男33例,女16例;年龄为(37.9±9.9)岁,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末次随访时患髋功能及满意度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8.2%,4/49)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46.9%,23/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24 h、术后36 h疼痛VAS评分[(4.1±1.2)、(3.4±1.1)、(1.6±0.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6.4±1.1)、(5.2±1.2)、(3.6±1.2)分],住院时间[(15.9±2.2)d]显著长于对照组患者[(23.0±2.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末次随访时根据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评定患髋功能:观察组优30例,良12例,可7例,优良率为85.7%;对照组优29例,良14例,可6例,优良率为8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9.7%,635/637)高于对照组患者(84.6%,539/6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快速康复管理路径应用于3D打印辅助手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可取得良好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临床护理路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在该院进行肝癌介入治疗的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路径组及常规组。对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路径组患者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及干预后疼痛程度,干预后生活质量,观察患者恢复期间出现并发症情况,比较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模式的满意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无明显差异。干预后,路径组患者疼痛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社会功能、身体功能、认知功能、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在恢复期间出现的并发症主要包括恶心、肝区疼痛、失眠、出血及尿潴留,路径组患者发生率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对其护理模式满意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对肝癌介入治疗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其术后疼痛程度,并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能够降低其恢复期间并发症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对改善其预后具有积极意义,且该模式能够得到多数患者的认可,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临床护理路径在奥曲肽联合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QOL评分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奥曲肽联合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表(QOL)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聊城市光明眼科医院收治的9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生活习惯改善状况、住院费用、呕血消失、肠鸣音恢复及住院时间、脾静脉、门静脉内径及血流量、QOL评分。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生活习惯改善状况优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呕血消失、肠鸣音恢复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脾静脉、门静脉内径及血流量低于对照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可降低脾静脉、门静脉内径及血流量,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同时可缩短呕血消失、肠鸣音恢复及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经济负担,患者满意度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ICNSS评分构建分层护理管理在急诊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ICNSS)分层护理管理在急诊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指导,观察组基于ICNSS评分对患者实施分层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预后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意识状态恢复良好率及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气管留置时间、导尿管拔除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干预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Fugl-Meyer运动评定量表(FMA)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而观察组在干预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认识缺损(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基于ICNSS评分构建分层护理管理可有效提高急诊颅脑损伤患者救治效果,降低患者相关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健康教育路径对HIFU治疗子宫肌瘤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子宫肌瘤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和2018年1~12月在该院行HIFU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各160例,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干预。比较两组的疾病认知度评分、治疗依从性、负性情绪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 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疾病认知度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SAS、SDS及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可提高子宫肌瘤患者的HIFU治疗依从性及疾病认知度,改善其心理状况及睡眠质量,使患者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护士关怀感知和抗逆力对职业生涯状况影响的路径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关怀感知、抗逆力、职业生涯状况的路径关系,为促进临床护士职业生涯更好发展提供参考。方法:2019年9—10月,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青海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500名临床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关怀因素调查-护士长关怀量表(CFS-CM)、医护人员抗逆力评价量表、职业生涯状况评价量表进行调查,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临床护士关怀感知、抗逆力、职业生涯状况进行相关分析,并建立路径关系模型。结果:本研究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9份。489名临床护士CFS-CM总分为(58.62±11.34)分,医护人员抗逆力总分为(58.84±9.14)分,职业生涯状况总分为(80.39±9.82)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临床护士关怀感知、医护人员抗逆力总分均与职业生涯状况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呈正相关( P<0.05)。根据模型拟合结果,临床护士关怀感知和抗逆力对职业生涯状况均有直接预测作用,其路径系数分别是0.37和0.43。 结论:抗逆力在关怀感知和职业生涯之间起中介作用,护士的关怀感知度不仅会对其职业生涯产生正向影响,还会通过提升护士抗逆力来正向影响护士职业生涯状况。护理管理者应给予临床护士更多的关怀,提升护士的抗逆力水平来改善护士的职业生涯状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