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芪化浊方提取工艺的优选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优选精芪化浊方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药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以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大黄素、虎杖苷、积雪草苷、羟基积雪草苷的含量和干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CRITIC综合加权法进行综合评分;通过对比正交试验和BP神经网络分析的结果,选取最优提取工艺.结果 最优提取工艺为每次加入10倍量水提取(0.5h×3),该工艺条件的综合评分为92.01.结论 优选出的精芪化浊方最优水提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实际生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陈霞波基于"治未病"理论防治糖尿病经验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陈霞波教授将糖尿病分为原始期、前驱期、消渴期、逆归期,将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治未病"理论同糖尿病四期辨证有机结合,并灵活运用于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形成"防-治-养"的健康管理模式,遵循整体观,从全方位、全要素、全流程阶段论治.原始期的基本病机为真气不足,主要病在脾、肾两脏,脾虚者常以六君子汤健脾助运,肾精不足者以左归丸、右归丸补肾益精,对于肝郁引起脾虚者常以四逆散合异功散加减疏肝健脾.前驱期,病位在肺、脾,往往虚中夹实,常用参苓白术散、升清降浊汤、参麦四君汤合芪归玉精汤、竹叶石膏汤、玉女煎或人参白虎汤等治疗.根据消渴期气化失常、气郁燥热的基本病机,常用白虎汤、升清降浊汤、舒情宁心汤、肾气丸等治疗.逆归期,病位涉及心、肺、肝、脾、肾等诸多脏腑,陈教授常采用五体辨证同脏腑辨证相结合的方法来诊断,治疗上主张调整阴阳,以调复气机,化痰散瘀,养血活络,调和营卫为主要治法.陈教授认为,对病未发者给予饮食、运动的宣教和指导,中药调体改善偏颇体质,预防疾病发生;对已发消渴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尽可能减少西药用量,减轻药物不良反应;对于逆归期患者,通过五脏和五体辨证治疗,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以带病延年;对血糖控制稳定的患者予膏方调理,扶正与祛邪兼顾,以增强体质,调节脏腑机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气虚浊留"病机探讨参芪地黄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最常见原因,占肾脏替代治疗患者的 40%左右[1]. 其病理特征是高糖状态导致的肾小球肥大、蛋白尿、肾小球滤过减少和肾纤维化,甚至伴有肾功能丧失[2]. 目前西医可用药物或腹膜透析治疗,然而临床现有药物多伴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且针对DN尚无特效药[3];而DN患者机体处于微炎症状态,腹膜透析则可能会使过多毒素被吸收,反而导致心血管系统等并发症[4]. 中医认为DN属"消渴" "尿浊" "水肿"范畴[5],其病机在于热伤气阴,特点为本虚标实,以肾虚为本[6]."气虚浊留"的概念由著名中医祝谌予教授提出[7],其认为DN是脾虚不运导致的水谷精微直趋膀胱,随尿液渗漏于外,从而气阴两伤,脾肾俱亏[8]. 气阴两虚证是DN最常见的证型,参芪地黄汤出自《沈氏尊生书》,是治疗DN气阴两虚证的核心药方,有养阴益气、滋肾健脾之效[9]. 本研究拟基于"气虚浊留"病机探讨参芪地黄汤治疗DN的疗效,旨在为DN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王小琴分期论治糖尿病肾病经验管窥
编辑人员丨2024/4/13
糖尿病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首要病因,王小琴教授运用中医理论诊治糖尿病肾病取得较好的效果.王小琴教授认为本虚标实为本病的中医核心病机,本虚为脾肾亏虚,标实为热毒、水湿、痰浊、瘀血,脉络瘀阻贯穿疾病始终.总治则为补肾健脾、祛瘀通络,早期以养阴益气,补肾填精为主,常以参芪地黄汤加减;中期在扶正固本基础上,针对兼症辨证论治,如无明显浮肿,则以补中益气汤加减,如浮肿伴大量蛋白尿,常选用实脾饮加减;晚期以益肾健脾,调和阴阳,化湿泄浊为主,常以补肾泄浊之肾元颗粒联合自拟益气健脾、活血泄浊方加减治疗.文章归纳总结了王小琴教授运用经方加减分期论治糖尿病肾病的独特辨治经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基于温肾化气法论治膜性肾病
编辑人员丨2023/9/30
认为膜性肾病的基本病机为脾肾亏虚,肾失气化与膜性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脏腑气化失司、精微失摄下泄、水瘀浊毒内留是其核心病机,发病过程中正虚、邪实之间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终成虚实夹杂之证.根据膜性肾病临床特点,治疗采用温肾益气、扶正培元法,常用自拟方膜肾1号方;温肾藏精、固摄精微法,常用水陆二仙丹、金锁固精丸、桑螵蛸散等;温肾利水、通利三焦法,常用防己黄芪汤合五苓散加减;温肾活血、消瘀除癥法,常用桃红四物汤、当归芍药散及虫类药等;温肾泄浊、推陈致新法,常用茵陈失笑散合温脾汤加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30
-
冠心病合并中风不同分期治则治法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寻冠心病合并中风各阶段每一证型的主要治法、遣方、用药,筛选并制定有效的基础诊疗方案及证候层面的诊疗方案,为冠心病合并中风的中医规范化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冠心痛合并中风治则治法临床专家调查问卷.将调查问卷使用R3.1.2统计分析平台及Microsoft Office 2007办公软件,以列联表、堆叠条形图形式汇总统计,并应用组合分析、排序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得出冠心痛合并中风的不同分期分期治则治法.急性期热毒炽盛、阴竭阳脱证,应用清热解毒、回阳救阴治法,方选犀角地黄汤等,用药优选清营解毒、温阳固脱、大补元气药;急性期风阳痰火、蒙蔽清窍证,应用潜阳熄风、泻火豁痰开窍治法,方选清热导痰汤等,用药优选清热化痰、化浊开窍、泻肝熄风药.恢复期气虚痰瘀证应用益气化痰、活血化瘀治法,益气类方选四君子汤等,用药优选补益元气、健脾化痰、养血活血药(祛痰类方选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用药优选健脾化痰药;祛瘀类方选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用药优选养血活血、活血化瘀药);恢复期气虚络滞证应用益气理血通络治法,方选补阳还五汤等,用药优选益气通络、养血活血、活血化瘀药.后遗症期气虚瘀阻证应用益气、活血化瘀治法,方选黄芪桂枝五物汤等,用药优选健脾益气、补益元气、活血化瘀、活血养血药.后遗症期肝肾亏虚证应用补益肝肾、燮理阴阳治法,方选大定风珠等,用药优选滋阴潜阳、补肾填精药.结论:冠心病合并中风不同分期治则治法研究得出了专家共识,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冠心病合并中风的中医规范化诊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数据挖掘总结李顺民治疗慢性肾衰竭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李顺民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医辨治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2年5月至2017年3月间李顺民教授诊治的慢性肾衰竭门诊病例资料,通过一维及二维的数据分析和Cytoscape软件分层可视化网络图,总结出用药规律及特点.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上检索和下载慢性肾衰竭相关文献,通过筛选出名医经验类型文献,然后清洗、降噪处理后,进行数据分析,总结出慢性肾衰竭病因、症状、证候、治法、中药规律,并用Cytoscape软件将结果可视化,比较并分析李顺民教授用药特点.结果:李顺民教授在慢性肾衰竭的治疗上,多选用黄芪、山药、炙甘草、大黄、酒苁蓉、丹参、紫苏叶、芡实、白术、地黄等,并喜用甘、苦、辛药及温、平、寒药为主.文本挖掘的结果则提示,病因当以湿浊、瘀血、湿热、水湿、正虚、饮食因素等为主,症状则以水肿、乏力、恶心呕吐最常见,证候以脾肾两虚为主,治法以活血化瘀、补益脾肾为最常见的治法,中药常用大黄、黄芪、当归、茯苓、地黄、丹参、白术、半夏、黄连、全蝎等.结论:本研究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李顺民教授辨治慢性肾衰竭进行用药规律分析,并以文献收集慢性肾衰竭名医经验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客观的反映出李顺民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注重补脾、健脾、益气、补肾助阳,兼攻下、活血化瘀、解表、固精的特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固本泄浊颗粒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气虚湿阻证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固本泄浊颗粒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气虚湿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气虚湿阻证患者,采用平行对照研究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低盐优质蛋白饮食及降血压、抗凝血、降血脂等对症治疗,并联合氯沙坦钾片治疗,每天1次,每次5~ 10 mg,使血压控制在140/90 mm Hg(1 mm Hg =0.133kPa)以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固本泄浊颗粒治疗,方药组成:黄芪15 g,党参10 g,熟地黄10 g,怀山药10 g,茯苓10 g,泽泻10 g,川芎6 g,车前子9 g.偏于气虚者加黄精9 g,白术6g;偏于阳虚者加肉桂6 g,仙灵脾9g;偏于阴虚者加沙参6 g,知母5g;偏于血瘀者加地龙6 g,红花6g;偏于湿热者加黄连3 g,竹茹5g;水肿明显者加冬瓜皮10 g,赤小豆9 g.以上药物均选用中药颗粒,加水冲服,每天2次.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和各项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 hour urinary protein,24hUTP)、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ALB)与治疗前比较,以及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安全性指标比较,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 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 transferase,AST)和血钾(K+)指标,同组治疗前后比较以及治疗后两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本泄浊颗粒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气虚湿阻证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蛋白尿,提高血清白蛋白水平,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益肾泄浊方改善痛风肾患者肾间质纤维化的随机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评价益肾泄浊方治疗痛风性肾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选取痛风性肾病临床病例共96例:治疗组50例,对照组46例.治疗组用药益肾泄浊方由黄芪、土茯苓、莪术、黄精等中药组成;疗程共12周.分别在第0、12周观察中医证候积分及主要指标,从而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1)组内前后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血肌酐(Scr)、血尿酸(UA)、尿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Ⅲ型胶原(PC-Ⅲ)均值较治疗前下降,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治疗后Scr、UA、尿MCP-1、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PC-Ⅲ均值较治疗前上升,尿MCP-1、尿RBP、尿PC-Ⅲ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治疗后Scr、UA、尿MCP-1、尿PC-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组中医症候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2.00%,显著优于对照组63.04%.结论:益肾泄浊方能有效改善痛风肾患者的肾功能及临床症状;干预痛风肾患者肾间质病变的进程,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阎晓萍从脾论治糖尿病肾病经验总结
编辑人员丨2023/8/6
阎老师认为"脾"在消渴病肾病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脾失散精、浊毒损肾是该病的重要病机.指出该病持续进展的两个重要因素(高糖毒性、尿蛋白)均与脾的功能失常有关.其中高糖毒性属脾失散精,精微不化,变生浊毒损害肾络范畴;尿蛋白是该病的主要临床特征和进展因素,属脾失运化,脾不升清,精微下泄.主张"先天之肾难补,后天之脾易复",利用脾肾的生克制化关系以脾治肾、以脾代肾.强调根据"早、中、晚"三期进行分期论治.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主要以尿蛋白、高血糖、尿糖等为辨证依据,治疗以运脾散精、升清固涩为主;中期出现水肿、尿浊、腰痛、乏力等肾系症状,主张以脾治肾,以助运化水湿、固涩精微;晚期脾肾衰败、浊毒泛溢、变证百出,主张治肾先治脾.常用经验方芪苡异功汤、补脾益肾汤加减,用药多温和性薄;注意培补脾阴,常用薏米、山药、扁豆、莲子等补而不滞、甘润不燥之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