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霞波基于"治未病"理论防治糖尿病经验
编辑人员丨3周前
陈霞波教授将糖尿病分为原始期、前驱期、消渴期、逆归期,将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治未病"理论同糖尿病四期辨证有机结合,并灵活运用于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形成"防-治-养"的健康管理模式,遵循整体观,从全方位、全要素、全流程阶段论治.原始期的基本病机为真气不足,主要病在脾、肾两脏,脾虚者常以六君子汤健脾助运,肾精不足者以左归丸、右归丸补肾益精,对于肝郁引起脾虚者常以四逆散合异功散加减疏肝健脾.前驱期,病位在肺、脾,往往虚中夹实,常用参苓白术散、升清降浊汤、参麦四君汤合芪归玉精汤、竹叶石膏汤、玉女煎或人参白虎汤等治疗.根据消渴期气化失常、气郁燥热的基本病机,常用白虎汤、升清降浊汤、舒情宁心汤、肾气丸等治疗.逆归期,病位涉及心、肺、肝、脾、肾等诸多脏腑,陈教授常采用五体辨证同脏腑辨证相结合的方法来诊断,治疗上主张调整阴阳,以调复气机,化痰散瘀,养血活络,调和营卫为主要治法.陈教授认为,对病未发者给予饮食、运动的宣教和指导,中药调体改善偏颇体质,预防疾病发生;对已发消渴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尽可能减少西药用量,减轻药物不良反应;对于逆归期患者,通过五脏和五体辨证治疗,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以带病延年;对血糖控制稳定的患者予膏方调理,扶正与祛邪兼顾,以增强体质,调节脏腑机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数据挖掘浅析陈霞波“治未病”思想防治糖尿病肾病的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对陈霞波教授“治未病”为中心思想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用药规律进行整理,为中医药防治DN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陈霞波教授中药防治DN并符合纳入标准病例中的处方162首进行统计,运用SPSS 19 for Windows和clementine 12两款软件对中药的频数、频率、归经、聚类规则和关联法则进行分析.结果:(1)选取符合统计要求的中药219味,共使用中药1998次,其中黄芪、丹参、茯苓、山药、生地等28味中药为高频用药.(2)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收涩药为常用中药类别.(3)高频药物的归经分别为肝经(15次)、心经(14次)、肾经(12次)、肺经(10次)、脾经(10次)、胃经(10次).(4)常用的药对有:茯苓与泽泻;黄芪与白术;黄芪与山萸肉;茯苓与山药;山药与茯苓;山萸肉与泽泻、山药;黄芪与白术、丹参;山药与山萸肉、茯苓;黄芪与泽兰、车前子;麦冬与熟地、玄参等.(5)除以中药防治DN外,在发病的不同时期还可用“调胃润肠功”、“润肺生津功”、“养肾止消功”等气功疗法防止疾病的发生或进一步加重.结论:陈霞波教授以“治未病”为核心思想防治DN用药中体现以“补益脏腑,肺脾肾主之”并辅以“清热与滋阴并重,活血与祛瘀并重,利湿与化浊并重”的标本兼治治则及以气功疗法防治DN的发生或加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陈霞波益气养阴消癥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严重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指由于糖尿病代谢紊乱以致发生微血管病变引起肾小球硬化,从而导致肾功能障碍和损害[1].现代医学以Mogensen DN 分期诊断标准将本病分为5 期,其中临床期DN 即为早期DN,以持续和进行性加重蛋白尿为其主要临床特征[2].陈霞波主任中医师系浙江省名中医,临床经验丰富,兹将其运用益气养阴消癥汤治疗早期DN 经验浅述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女子以肝为先天"在绝经综合征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总结陈霞波教授运用"女子以肝为先天"理论辨治绝经综合征的经验.[方法]通过侍诊学习、收集整理陈霞波教授的医案,总结陈教授运用"女子以肝为先天"理论阐释绝经综合征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的临床经验.并举验案一例以佐证.[结果]陈教授认为绝经综合征发病以肝为主导,治疗以调肝为要,创疏肝、清肝、滋肝、养肝四法,并注重乙癸同补、心肝同治、气血并调.而"女子以肝为先天"理论的核心内容强调了肝对于女子生理病理的重要性,提倡女科病从肝论治,这与绝经综合征病机特点和治疗方法如出一辙.所举验案辨为肝郁肾虚、阴阳失和之证,其肝郁之象显著,予丹栀逍遥散化裁疏肝解郁、协调阴阳治疗后,诸患皆和,可为证验.[结论]"女子以肝为先天"理论对于绝经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值得后学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陈霞波从《黄帝内经》和法调治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经验介绍
编辑人员丨2023/8/6
陈霞波主任中医师系浙江省名中医,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诊治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疾患,对中医经典的临证运用有独到见解.兹将其运用《黄帝内经》和法治疗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经验介绍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陈霞波从肝体用关系论治甲亢伴失眠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5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血液循环中高浓度的甲状腺激素作用于全身组织,引起心悸多汗、畏热多食、情绪易激、消瘦、眼突、甲状腺肿大等一系列症候群[1].失眠是以频繁而持续的入睡困难或睡眠维持困难并导致睡眠质量下降为特征的疾病[2].翁晓泽等[3]认为甲状腺激素与睡眠质量显著相关,且不同情况下对睡眠质量的影响不同.故临床上甲亢患者常见失眠,且失眠又会进一步加重甲亢病情.西医虽利用甲巯咪唑等降低甲状腺激素效果显著,但使用镇静安眠药治疗失眠的综合效果欠佳,长期服用易产生成瘾性或耐药性,导致患者的睡眠质量难以得到保障.陈霞波主任中医师系浙江省名中医,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等疾病的中西医诊治,对"甲亢"伴"失眠"辨证论治独有见地,临床效果显著;兹将其运用"肝体阴用阳理论"治疗"甲亢"伴"失眠"经验介绍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陈霞波从舌辨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经验介绍
编辑人员丨2023/8/5
介绍陈霞波从舌辨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经验.陈霞波认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病机关键为肝失疏泄.舌体分属五脏,舌边对应肝胆,观舌析病,从舌辨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可起执简驭繁的作用.主要有4种证型,各有其特征:肝气郁滞,常见舌偏暗,苔薄白;气郁化火,常见舌红,苔黄;阴虚阳亢,常见舌红绛,苔少或无苔;气阴两虚,或兼痰瘀,常见舌质暗红或紫暗,舌边齿痕或有瘀斑,舌下脉络蓝紫,苔少或苔腻.陈霞波指出,该病见症庞杂,以舌辨证,四诊合参,判断病情虚实变化,及时调整用药,可有效缩短病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陈霞波剥苔治验选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舌诊作为中医望诊的组成部分,对临证辨治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剥苔是临床常见舌象,表现为舌面本有舌苔,疾病过程中舌苔全部或部分脱落,脱落处光滑无苔[1] ,主要包括花剥苔、类剥苔、地图舌、镜面舌等.纵观古今医家对剥苔的认识,《伤寒论》提及"舌上胎",元代《敖氏伤寒金镜录》对"无苔"有了记载.明清时期,《察舌辨症新法》对各种剥苔特征进行了描述,《辨舌指南》阐释了剥苔的病因病机,标志着剥苔理论日趋成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