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血钠水平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0小时前
目的: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MHD)患者早期血钠水平对其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该研究是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浙江省透析质量控制中心登记系统中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新进入的MHD患者,随访至2020年12月31日。收集MHD患者透析后前3个月的基线资料,其中血钠平均水平定义为早期血钠。根据早期血钠水平将患者分为5组,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estricted cubic spline,RCS)拟合长期血钠水平和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通过Kaplan-Meier模型及Log-rank检验比较早期不同血钠水平分组之间的生存率,应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早期血钠与死亡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MHD患者26 309例,年龄为(59.07±15.41)岁(范围18~100岁),60岁以上13 643例(51.9%),其中男性15 843例(60.2%)。慢性肾衰竭的原发疾病中,慢性肾小球肾炎占首位[13 703例(52.1%)],其他为糖尿病肾病[6 460例(24.6%)]、高血压肾病[1 293例(4.9%)]及多囊肾[1 164例(4.4%)]等。根据早期血钠水平,12 883例(49.0%)患者有低钠血症(血钠<135 mmol/L),其中4 001例(15.2%)患者血钠水平≤130 mmol/L;1 529例(5.8%)患者有高钠血症(血钠>145 mmol/L)。患者被分为以下5组:组1(血钠≤130 mmol/L)4 001例(15.2%),组2(130<血钠<135 mmol/L)8 882例(33.8%),组3(135≤血钠≤140 mmol/L)8 231例(31.3%),组4(140<血钠≤145 mmol/L)3 666例(13.9%),组5(血钠>145 mmol/L)1 529例(5.8%)。其中,Na≤130 mmol/L组的患者年龄稍大,合并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比例较高,血尿酸、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其他各组,碱性磷酸酶、白细胞水平高于其他各组,而Na>145 mmol/L组患者年龄较大,合并心血管疾病比例较高。随访(55.67±33.58)个月后,共有4 954例(18.8%)患者死亡,1 537例(5.8%)患者接受肾移植,128例(0.5%)患者改为腹膜透析;死亡患者中,990例(20.0%)死于心血管疾病,498例(10.1%)死于脑血管疾病,400例(8.1%)死于感染,其中心血管疾病为主要死因。RCS曲线拟合血钠水平和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发现,随着血钠水平的降低或升高,全因死亡风险比( HR)均增加,最佳血钠水平为135~140 mmol/L。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不同血钠水平组全因死亡风险(Log-rank检验, χ2=66.5, P<0.001)、心血管相关死亡风险(Log-rank检验, χ2=31.5, P<0.001)及感染相关死亡风险(Log-rank检验, χ2=28.6, 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血钠水平(由低到高)组的10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3.0%、71.5%、72.5%、67.8%和61.4%,10年心血管累积病死率为9.6%、6.2%、5.5%、7.3%和11.7%,10年感染累积病死率为4.9%、3.2%、1.7%、2.8%和3.9%。多因素Cox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早期血钠水平>145 mmol/L( HR=1.237,95% CI 1.045~1.465, P=0.013)是MHD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相关因素。 结论:MHD患者透析早期易发生低钠血症,开始透析后3个月内患者透前血钠水平≤130 mmol/L及>145 mmol/L的全因死亡风险、心血管相关死亡风险及感染相关死亡风险显著高于其他血钠水平者。而早期血钠水平>145 mmol/L是MHD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0小时前
-
基于5E理念的渐进性康复护理对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心理弹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0小时前
目的:探究基于5E理念的渐进性康复护理对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2年5月,邓州市人民医院和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糖尿病肾病且决定接受腹膜透析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2例、观察组5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给予实施基于5E理念的渐进性康复护理,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中,严格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心理弹性水平、生活质量的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心理弹性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基于5E理念的渐进性康复护理应用在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的护理干预中,能显著帮助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减轻疾病带来的心理负担,并改善其后续生活质量水平,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0小时前
-
虚拟现实技术在腹膜透析相关手术术中疼痛管理的应用初探
编辑人员丨10小时前
目的:初步探索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在接受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相关手术并进行局部浸润麻醉患者术中疼痛管理的应用及患者满意度。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同期对照研究,患者分为VR组与对照组,VR组在手术过程中佩戴VR眼镜观看舒缓的音视频,对照组为常规手术流程。术后30 min内通过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5分制满意度量表评估患者术中疼痛和满意度,VR组使用VR晕动量表评估耐受情况。结果:研究共纳入43例患者,其中男性25例(58.1%)。原发病主要为慢性肾小球肾炎[17例(39.5%)]和糖尿病肾病[6例(14.0%)]。对照组23例,VR组2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比例、原发病比例,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手术方式分布、术前生命体征和手术时间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VR组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5.90±2.38)分比(7.43±1.67)分, t=2.469, P=0.018]。VR组满意及以上患者的比例为89.5%(17/19),对照组满意及以上患者比例为78.3%(18/23),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连续性校正 χ2检验, χ2=0.308, P=0.579)。VR组3例患者因严重不适退出,其余均可耐受,常见不良反应为疲劳和视力模糊。 结论:VR可有效减轻局部浸润麻醉下PD相关手术的术中疼痛,且在PD相关手术过程中佩戴VR眼镜是安全、可耐受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0小时前
-
中青年腹膜透析患者症状特征的潜在类别分析
编辑人员丨10小时前
目的:对中青年腹膜透析患者症状特征进行分类,探讨不同症状类别患者在人口学特征及疾病特征上的差异。方法:2019年12月至2020年8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上海市3所医院腹膜透析中心就诊的179例中青年腹膜透析患者,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腹膜透析症状困扰量表进行调查,采用潜在类别分析将腹膜透析患者按照症状特征进行分类,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探讨不同类别患者人口学特征和疾病特征的差异。结果:腹膜透析患者按照症状特征可分为3个潜在类别( P<0.05),根据每个类别的条件概率,分别命名为"症状低发组"(111例占62.0%)、"高心理-中躯体症状组"(22例占12.3%)、"症状高发组"(46例占25.7%)。不同潜在类别的中青年腹膜透析患者在工作状况( OR值为0.029, P<0.01)、教育程度( OR值为152.799, P<0.01)、透析龄( OR值为81.307, P<0.05)、糖尿病肾病( OR值为80.619, P<0.01)及Charlson合并症指数( OR值为91.188, P<0.01)的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中青年腹膜透析患者存在3个潜在症状类别。在临床实践中,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低学历、透析早期中青年腹膜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鼓励其回归工作岗位;同时,应定期评估糖尿病肾病及高合并症指数腹膜透析患者的症状负担,以提供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防止病情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0小时前
-
老年腹膜透析患者导管出口处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0小时前
目的:探讨老年腹膜透析(腹透)患者导管出口处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本中心置管的年龄≥60岁的腹透患者,前瞻随访1年或期间退出腹透。根据患者是否存在出口处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收集患者人口学、实验室指标及出口处护理等资料。结果:本研究纳入247例患者,年龄(68.6±6.2)岁,男性占53.4%,糖尿病肾病者占48.2%,中位随访时间为12.0个月。32例(13.0%)患者发生34次出口处感染,感染率为82.5患者月/次(0.15次/患者年)。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最主要致病菌(35.3%)。培养阴性率为8.8%。导管出口处评估结果显示,不依从护理流程者23.5%,腹透管固定不良者62.3%,管道牵扯史者9.7%,出口处有机械性压迫者5.3%,护理频率不当者29.6%,用莫匹罗星者13.8%,患者本人护理出口处者26.7%,更换出口处护理者16.6%。两组患者的人口学(年龄、性别、基础肾脏病等)及实验室指标(血红蛋白、白蛋白、血钾等)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不依从出口处护理流程( HR=2.352,95% CI 1.008~5.488, P=0.048)、腹透管固定不良( HR=3.074,95% CI 1.046~9.035, P=0.041)及出口处护理者不固定( HR=2.423,95% CI 1.004~5.845, P=0.049)是出口处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老年腹透患者的出口处感染率为0.15次/患者年。教育患者依从出口处护理流程、做好腹透管固定及由固定的经培训的护理者护理出口处可能会降低老年腹透患者导管出口处感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0小时前
-
老年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的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0小时前
目的:分析老年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的蛋白质能量消耗(PEW)的危险因素,为预防该类患者PEW以及预后改善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国际肾脏营养与代谢学会关于PEW诊断标准共纳入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肾内科、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老年科、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肾内科2016年5月至2020年6月行腹膜透析(PD)和血液透析(HD)治疗未发生PEW的老年患者112例为非PEW组,同期纳入114例发生PEW的患者归为PEW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生化指标、人体学测量、生物电阻抗等指标的差异,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HD和PD患者发生PEW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PEW组与非PEW组比较,PEW组平均年龄更高( t=0.951、 P<0.001),≥65岁者占比更高( χ2=17.161、 P<0.001),体质指数更低( t=6.740、 P<0.001),糖尿病肾病发生率更高( χ2=14.176、 P<0.001),血液透析率更高( χ2=4.543、 P=0.033),透析月龄更长( t=2.306、 P=0.023),转铁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总胆固醇、体细胞质量指数更低( t=6.262、13.405、9.507、8.341、4.610、5.599、2.499,均 P<0.05),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水分比更高( t=6.380、4.519,均 P<0.001),上臂肌围更小( t=5.418、 P=0.000)。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65岁、透析龄、血清白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是HD治疗的老年患者PEW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 OR=2.762、0.182、2.694、2.980, P=0.023、0.007、0.009、0.027);≥65岁、体质指数、血红蛋白水平是PD治疗的老年患者发生PEW的独立影响因素( OR=2.452、0.671、0.962, P=0.013、0.000、0.000)。 结论:HD老年患者的PEW发生率较PD者低,临床应根据影响因素进行干预,预防PEW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0小时前
-
老年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的死亡原因分析
编辑人员丨10小时前
目的:比较北京医院肾内科近10年间死亡的老年血液透析(HD)患者和腹膜透析(PD)患者的死亡原因和生存时间。方法:收集我中心2010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死亡的60岁以上的老年血液净化患者,详细记录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病、有无糖尿病、开始透析时间、死亡时间及导致死亡的直接原因等。结果:共有153例患者,平均年龄为(76.6±7.7)岁,中位透析时间为54.1(26.9,86.4)月,其中有83例患者合并糖尿病(54.2%)。根据透析方式将患者分成HD(114例)和PD(39例)两组,HD和PD患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77.1±7.9)岁和(75.0±7.0)岁,中位透析时间分别为56.5(27.4,104.2)月和48.3(26.3,66.6)月。HD和PD患者的原发疾病均主要为糖尿病肾病(DN,32.5%和48.7%)、慢性肾小球肾炎(29.8%和17.9%)和高血压肾损害(21.1%和10.3%),HD和PD患者前三位的死亡原因均为心血管疾病(32.4%和43.6%)、感染(29.8%和28.2%)和脑血管疾病(11.4%和15.4%),两组患者间原发疾病和死亡原因的构成相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生存曲线分析发现合并糖尿病的透析患者存活时间短于不合并糖尿病的患者( χ2=12.829, Log Rank P<0.001),HD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长于PD患者( χ2=8.161, Log Rank P=0.004)。在不合并糖尿病的透析患者中,HD患者的生存时间长于PD患者( Z=-2.716, P=0.007);在合并糖尿病的透析患者中,HD和PD患者的生存时间相当( Z=-0.581, P=0.561)。 结论:老年透析患者中糖尿病肾病的占比高,老年透析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是心、脑血管疾病和感染;老年HD患者总体生存时间优于PD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0小时前
-
玉屏风散在免疫性疾病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0小时前
玉屏风散是由白术、防风、黄芪三位中药药材组成的经典用方。玉屏风散能够调节机体免疫机能,同时还具有抑制炎性因子、调节机体激素水平、抗氧化、抗老化等作用。既往研究发现玉屏风散在多种免疫性疾病中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如非糖尿病肾病三期患者的免疫功能调节、腹膜透析患者免疫功能调节、过敏性紫癜患儿免疫功能调节及湿疹等慢性炎症性疾病、泌尿系统疾病、慢性泄泻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认为玉屏风散的调节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可广泛用于人类免疫性疾病的诊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0小时前
-
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Ⅴ期患者白介素-6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0小时前
目的:探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与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对糖尿病肾病Ⅴ期患者机体微炎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肾病中心行透析的糖尿病肾病Ⅴ期患者共64例,根据透析方法不同分为CAPD组32例和LFHD组32例,同期纳入行健康体检志愿者28例为对照组,检测并分析对照组和两组患者透析前后血清中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指标水平,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CAPD组与LFHD组治疗前后血清HOMA-IR、IL-6、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LFHD组患者透析后HOMA-IR水平明显较透析前降低,但IL-6和hs-CRP水平较治疗前升高( P<0.05);LFHD组透析后HOMA-IR、IL-6、hs-CRP水平明显高于CAPD组( P<0.05);相关分析显示CAPD与LFHD组患者血清IL-6、hs-CRP水平均与HOMA-IR呈正相关( P<0.01)。 结论:血液透析者多存在胰岛素抵抗与炎症反应,导致HOMA-IR、IL-6、hs-CRP等水平升高,且胰岛素抵抗与IL-6、hs-CRP水平升高呈正相关,而CAPD可有效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胰岛素抵抗,降低炎症反应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0小时前
-
腹膜透析时,胰岛素该怎么调整?
编辑人员丨10小时前
腹膜透析是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主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近年来,腹膜透析患者中糖尿病患者比例不断增加。临床上科学使用胰岛素成为稳定控制血糖、预防心血管事件的重要问题。该文就国内外糖尿病ESRD治疗的共识和进展,重点阐述糖尿病ESRD腹膜透析患者胰岛素的使用策略,包括血糖控制的目标值、腹膜透析液选择以及胰岛素剂量确定等,旨在改善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0小时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