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胆汁酸调节鱼类糖脂代谢、免疫及肠道菌群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胆汁酸(BAs)是一类两亲性甾醇化合物,按来源可分为初级胆汁酸和次级胆汁酸,初级胆汁酸由肝脏中的胆固醇合成后进入肠道,在肠道中,初级胆汁酸在回肠末端和结肠上段肠道菌群的作用下转化为次级胆汁酸,大部分肠道中的胆汁酸在回肠部位通过肝肠循环进入肝脏,剩余胆汁酸随着粪便等排出体外.研究表明,胆汁酸在维持鱼类糖脂稳态、提高免疫功能、重塑肠道菌群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不同鱼类中的胆汁酸成分具有物种特异性,不同胆汁酸的有益效果也因鱼而异,但是目前对鱼类中胆汁酸的组成、分类及功能知之甚少.文章总结了胆汁酸的组成分类、主要受体、生物学功能及其在鱼类上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以期为鱼类中胆汁酸的进一步研究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损伤机制的研究现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2型糖尿病(T2DM)占所有糖尿病(DM)的90%以上,而胰岛β细胞质量下降与功能障碍是T2DM的核心环节,伴随病程延长β细胞数量功能逐渐衰减,其损伤机制涉及代谢应激、胰岛素分泌调节异常、胰岛微环境改变、线粒体损伤、糖脂毒性以及胰岛β细胞去分化等,因此对T2DM胰岛β细胞损伤机制进行总结阐述,以期对T2DM的精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糖脂代谢情况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泌乳的影响及营养干预对策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分析糖脂代谢情况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泌乳情况的影响,探讨具体营养干预对策.方法 本文为回顾性研究,病例纳入修武县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12例GDM患者,根据产后泌乳情况,将52例存在产后泌乳启动延迟(DOL)的患者列为病例组,将其余60例正常泌乳患者列为对照组,归纳导致GDM患者发生DOL的危险因素,分析糖脂代谢水平与DOL的相关性;根据研究结果,并探讨具体营养干预对策.结果 妊娠期体质指数(BMI)≥28 kg/m2、孕期体质量增长值≥5 kg、初产妇、剖宫产、空腹血糖(FBG)≥10 mmol/L、餐后2 h血糖(2h PG)≥13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10%、甘油三酯(TG)≥2.50 mmol/L、总胆固醇(TC)≥6.45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80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0 mmol/L、载脂蛋白 A5(ApoA5)≤100 μg/L、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6(CTRP6)≥600 μg/L、缺乏系统母乳喂养指导为导致GDM发生DOL的危险因素.DOL发生率与FBG、2h PG、HbA1c、TG、TC、LDL-C、CTRP6呈正相关,与HDL-C、ApoA5呈负相关.结论 超重或肥胖的初产妇经剖宫产分娩后发生DOL的风险更高,其发生率与糖脂代谢功能密切相关,对患者营养状况进行全面评估、予以个体化营养管理并做好相应母乳喂养指导对防治DOL、提高母乳喂养率均有积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从胆汁酸代谢阐释肝脾失调在痰湿体质易发代谢紊乱中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肝脾失调是常见的中医临床证候之一,表现为脾主运化和肝主疏泄失调,影响机体水液代谢,造成痰湿内蕴等代谢异常,是痰湿"体-病"转变的重要病机之一.胆汁酸参与机体的肝肠循环,对人体的糖脂代谢具有广泛的调控作用.通过从微观层面探讨胆汁酸作为中医"肝脾失调"理论的物质基础,揭示胆汁酸代谢与肝脾失调的科学内涵,力图从新的角度为痰湿体质易发代谢紊乱的病机提供科学阐释.此外,通过中药调节胆汁酸谱作为干预方式,可有效改善痰湿体质诱发的代谢紊乱,拓展中医痰湿体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为痰湿临床调体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干预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糖脂代谢病发生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风险预测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背景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发病率逐年增加.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是VCI最常见的形式.目前研究表明,糖脂代谢病会加速VCI进程且VCI的治疗侧重于控制危险因素,缺少糖脂代谢病发生VCIND的相关研究.目的 分析糖脂代谢病患者发生VCIND的危险因素,构建回归模型并进行风险预测.方法 选取 2023 年 3-12 月在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中心住院的糖脂代谢病患者 410 例,根据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将患者分为认知正常组(MMSE>26 分)和VCIND组(MMSE≤26 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评估中老年糖脂代谢病患者发生VCIND的影响因素,并构建糖脂代谢病发生VCIND的风险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价值,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410例患者中认知正常组有 209 例,发生VCIND 201 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文化程度[小学以下(OR=25.989,95%CI=5.656~119.427)、小 学(OR=6.839,95%CI=3.919~11.933)]、Fazekas 分 级(OR=1.700,95%CI=1.124~2.570)是糖脂代谢病人群发生VCIND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建立预测模型为logit(P)=-1.608+小学×1.923+小学以下×3.285+Fazekas分级×0.531,该模型的AUC为 0.767(95%CI=0.721~0.813,P<0.001),灵敏度为 0.726,特异度为 0.756,约登指数为 0.482;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模型拟合效果较好(χ2=13.404,P=0.099).结论 低文化程度、Fazekas分级是糖脂代谢病人群发生VCIND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此建立的风险预测回归模型,预测价值较好,有助于早期识别糖脂代谢病患者发生VCI的高危人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SGLT-2抑制剂联合依折麦布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 2(SGLT-2)抑制剂(艾托格列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 2 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CHD)的疗效.方法:选取 2021年 6月—2022年 11月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 T2DM合并 CHD病人 144 例,将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依折麦布的 90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艾托格列净联合依折麦布的 54 例病人作为研究组.采用倾向性得分匹配法按 1∶1对两组基线资料进行匹配,得到组间均衡样本 46 对.对比治疗前后体质指数(BMI)、糖脂代谢指标、心功能指标及血管内皮功能变化,统计两组治疗效果、治疗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65%与78.26%,P<0.05);治疗后研究组BMI、空腹血糖(FPG)、餐后 2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内皮素(ET)水平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速度比值(E/A)、一氧化氮(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35%与 21.74%,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GLT-2抑制剂联合依折麦布治疗 T2DM合并 CHD疗效较好,可改善糖脂代谢及BMI,减轻心功能损害,降低血管内皮功能损害,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且安全性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应用二甲双胍与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治疗的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 2型糖尿病(T 2DM)合并脂肪肝患者应用二甲双胍与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6月新干县中医医院收治的 80例T 2DM合并脂肪肝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二甲双胍组与联合治疗组,每组 40例.二甲双胍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糖脂代谢指标、血管内皮功能及预后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二甲双胍组的 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胰岛素抵抗指数、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均低于二甲双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皮素均低于治疗前,一氧化氮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内皮素低于二甲双胍组,一氧化氮高于二甲双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预后不良发生率为 1.67%,低于二甲双胍组的 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T 2DM合并脂肪肝患者疗效明显,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糖脂代谢及血管内皮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肥胖患者代谢手术前后糖脂代谢与中医证素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肥胖患者代谢手术前后糖脂代谢与中医证素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3月在中日友好医院住院行代谢手术并且术后1、3个月在门诊随访复查的肥胖患者,分别采集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的血生化指标和中医证素特点,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95例肥胖患者,术后1个月复查的患者共85例,术后3个月复查的患者共60例.术后1、3个月男性和女性体重、体重指数及腰围均低于术前(均P<0.05).术后1、3个月,重度肥胖组总体体重减轻百分比均高于轻度、中度肥胖组(均P<0.001).肥胖患者术后1、3个月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及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均低于术前(均P<0.05).肥胖合并糖尿病患者热证素组空腹胰岛素、HOMA-IR 水平均高于非热证素组[37.4(17.0,55.4)mIU/L 比 19.8(14.4,32.6)mIU/L、12.3(11.0,21.8)比6.6(5.6,11.2)](均P<0.05),且热证素与空腹胰岛素和HOMA-IR水平均呈正相关(风险比=0.371,P=0.030;风险比=0.415,P=0.026).结论 代谢手术能迅速且有效降低肥胖患者体重,改善肥胖患者的糖脂代谢.肥胖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前热证素越明显,空腹胰岛素和HOMA-IR水平越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血清黑色素浓缩激素与2型糖尿病和超重/肥胖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血清黑色素浓缩激素(MCH)与2型糖尿病(T2DM)和超重/肥胖的相关性。方法:为横断面研究。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4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科门诊及住院的T2DM患者及同期于该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测量研究对象身高、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BMI),检测其MCH、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 1c)、甘油三酯(TG)、瘦素,并计算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根据研究对象BMI及糖代谢状态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BMI<25 kg/m 2,糖代谢状态正常)、超重/肥胖组(BMI≥25 kg/m 2,糖代谢状态正常)、T2DM体重正常组(BMI<25 kg/m 2)、T2DM合并超重/肥胖组(BMI≥25 kg/m 2)。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 H检验或 χ2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MCH与各变量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究MCH与超重/肥胖和T2DM之间的关系。 结果:共纳入T2DM患者236例、健康体检者244例。其中,正常对照组160名,超重/肥胖组84例,T2DM体重正常组93例,T2DM合并超重/肥胖组143例。T2DM体重正常组MCH最高,为(14.18±2.28)ng/ml;正常对照组最低,为(9.37±2.18)ng/ml( P<0.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超重/肥胖组、T2DM体重正常组和T2DM合并超重/肥胖组MCH均更高( P均<0.05);但T2DM体重正常组和T2DM合并超重/肥胖组间MC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CH与HOMA-IR( r=0.285)、FPG( r=0.551)、HbA 1c( r=0.569)、TG( r=0.317)、瘦素( r=0.511)均呈正相关(均 P<0.001)。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多个混杂因素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CH高者患超重/肥胖、T2DM体重正常、T2DM合并超重/肥胖风险仍然更高,OR值(95%CI)分别为1.336(1.031~1.733)、2.095(1.594~2.752)、1.858(1.402~2.463)。 结论:血清MCH与T2DM和超重/肥胖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西藏地区藏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体力活动的现状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研究中国西藏地区藏汉两族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日常体力活动情况,分析两族患者日常管理差异,为探索西藏地区藏族糖尿病患者长期院外管理制定合理、有效的慢病管理策略。方法:通过纳入排除法选择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内分泌科病房收治的来自西藏不同地区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 7%的藏汉两族2型糖尿病患者共265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检测糖脂代谢相关指标,通用糖尿病自我管理效能量表和国际体力活动长问卷调查两族患者糖尿病自我管理水平及日常体力活动水平。结果:藏族2型糖尿病患者血红蛋白水平[(154.09±24.11)g/L]高于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总胆固醇[(4.63±1.41)mmol/L]、空腹血糖[(7.94±2.19)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75±1.11)mmol/L]均高于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藏族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总分[(81.40±15.44)分]、其中饮食控制[(17.26±4.97)分]、体育锻炼[(11.67±4.42)分]、高低血糖的预防及处理[(12.21±5.72)分]均低于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藏汉两族患者中度体力活动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西藏地区藏汉两族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水平对比,藏族患者整体自我管理水平,包括饮食控制、体育锻炼、高低血糖的预防及处理,以及中等强度活动水平相比汉族糖尿病患者较差。应根据藏族文化特色开展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教育,从而进一步开展符合西藏地区藏族2型糖尿病干预和院外慢病管理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