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柯式模型的分阶段系统化教学模式在肿瘤科规培护士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柯式模型的分阶段系统化教学模式在肿瘤科规培护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肿瘤科接受传统教学模式培训的30位护士作为对照组,以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接受基于柯式模型的分阶段系统化教学模式培训的30位护士作为观察组,两组护士均培训4 w。记录两组护士对教学方法的评价、癌症知识得分、培训前后的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得分、带教老师和患者对两组护士的评价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对于教学培训在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增强职业胜任力等方面的评分和癌症相关并发症的知识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 P<0.05)。培训后,所有护士的考核得分均明显上升,且观察组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带教老师对观察组护理技术、工作态度和健康教育等方面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患者对观察组护士在安全意识等方面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基于柯式模型的分阶段系统化教学模式用于培训肿瘤科护士可以调动其学习热情,提升学习主动性,显著增强护士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临床操作能力,从而能增加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护士人文护理培训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阐述人文护理及人文护理培训的概念,总结目前所开展的人文护理培训的现状,主要包括以人文关怀护理理论为基础制订的培训课程、以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为参考制订的培训课程、以培训模式为框架制订的培训课程、以促进医院发展为导向制订的培训课程、以发展人文护理学科为目标的人文培训等,通过总结现有研究成果,为构建系统化的护士人文护理执业能力培训课程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考核模式对手术室护理带教学生学习兴趣和批判性思维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49例手术室护理带教学生作为观察组,行OSCE带教和考核模式;另纳入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49例手术室护理带教学生为对照组,行常规带教和考核模式。采用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态度量表评分比较两组护理带教学生学习兴趣,采用护理专业学生评判性思维测评量表(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nventory-Chinese version,CTDI-CV)评分记录批判性思维水平。选用SPSS 24.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 t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考核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学习兴趣、学习体验、学习习惯、专业认知及护生学习态度量表总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4.861,4.885,3.466,4.206,8.292; P均<0.05)。考核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求知欲、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思维自信心、认知成熟度及CTDI-CV总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4.262,4.311,2.754,4.854,3.984,2.864,4.267,2.729; P均<0.05)。 结论:OSCE考核模式用于手术室护理带教学生,有助于提高学员学习兴趣和学员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Living Lab理念结合CBS-RISE模式在胸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应用生活实验室(Living Lab)理念结合案例引导(case-based study,CBS)联合以文献为导向的自我学习(reference-induced self-education,RISE)带教模式在胸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参与培训的11轮(每轮12位护生)护生132人纳入研究对象,按照教学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6位护生予以常规带教,观察组66位护生予以Living Lab理念结合CBS-RISE带教。比较两组护生的考核成绩,评估两组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及护生对教学满意度评价。采用SPSS 22.0进行 t检验。 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护生的客观题成绩(48.82±4.21)vs.(46.73±4.54)、主观题成绩(33.12±3.86)vs.(31.59±3.47)、总成绩(81.02±7.57)vs.(76.34±7.91)均较高( P<0.05);培训后观察组护生在寻求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护生对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授课教师满意度均较高( P<0.05)。 结论:Living Lab理念结合CBS-RISE应用在胸外科护理带教中,可提高护生的考核成绩,增强其评判性思维能力,且护生对教学满意度评价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医院护理微信公众号传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构建医院护理微信公众号传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为医院护理微信公众号的传播效果提供科学性、系统性的评价工具。方法: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以拉斯韦尔的"5W"传播过程模式为基础,构建医院护理微信公众号传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结果:本研究构建医院护理微信公众号传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共包括5个一级指标,分别为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环境。另有12个二级指标,如专业素养、功能设置、公信程度、使用体验、内部环境等,以及52个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所构建的医院护理微信公众号传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为护理管理者提供系统化的评价工具,促进护理微信公众号的建设及发展,确保患者获得科学性、权威性、规范性的健康信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系统化护理模式在阑尾炎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模式在阑尾炎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进行阑尾炎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3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69例与试验组(系统化护理模式)70例。比较两组患者首次流质进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护理前后健康信念评分、自我效能评分及依从性评分的统计学差异。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首次流质进食时间短于对照组、试验组术后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试验组体温恢复正常短于对照组、试验组首次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试验组术后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护理后两组患者躯体功能得分、语言功能得分、角色功能得分、认知功能得分、健康信念评分、自我效能评分及依从性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且试验组患者躯体功能得分、语言功能得分、角色功能得分、认知功能得分、自我效能评分及依从性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2.845, P<0.05)。 结论:系统化护理模式应用于阑尾炎腹腔镜手术患者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首次流质进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首次排气时间等,术后效果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医护人员对长期机械通气认知及管理现况的多中心调查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调查我国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医护人员对长期机械通气(PMV)的认知及临床管理现况,为提高PICU医护人员对PMV的认识、规范PMV患儿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于2020年7月12日至9月12日以全国儿童PMV协作组中PICU医生、护士为调查对象进行横断面研究,调查表由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统一发放、收集和审核。结果:(1)PMV相关资源配置:11家医院中,已成立PMV多学科医疗团队的有9家,开展呼吸评估技术如膈肌超声、气道峰流速监测的PICU分别占72.7%、36.4%;开展肺康复技术如气道廓清、诱发性肺量计训练、体外膈肌起搏仪刺激、转移床锻炼、吹气球、高压氧治疗的PICU分别占100.0%、9.1%、9.1%、9.1%、27.3%、27.3%。(2)儿童PMV疾病认知现况:认为PMV是指持续机械通气时间大于2周的医护人员最多(41.3%),60.0%医务人员认为PMV患儿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基础疾病,62.7%的医护人员认为导致PMV患儿撤机困难的最常见原因是脑功能异常。(3)儿童PMV在PICU内管理认知现况:被调查者认为PMV患儿在疾病稳定期最常使用的机械通气模式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92.0%的医护人员撤机时会实施自主呼吸试验。58.7%的被调查者接受在机械通气3~4周时为患儿实施气管切开术。超过半数的医护人员会对PMV患儿实施膈肌功能评估、床旁康复训练、营养评估及镇痛镇静评估。(4)PMV患儿医院-家庭过渡管理认知现况:54.5%(6/11)的PICU会在患儿出院前对其家属提供家庭护理培训,1家中心设立了PMV专病门诊,45.5%的PICU会在患儿出院后1个月进行随访。结论:目前国内PICU医务人员对于儿童PMV相关问题存在认知差异,儿童PMV缺乏系统化诊疗管理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系统化交接班模式在胸外科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系统化交接班模式在胸外科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胸外科ICU交班的特点将交班内容进行系统归纳和整合,形成系统化交接班模式。分析传统交接班模式(对照组)和系统性交接班模式(观察组)护士交接班满意度、交接班遗漏项目、交接班时间和病情"八知道"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得出,护士交接班满意度提高( P<0.05)、交接班遗漏项目减少( P<0.05),病情"八知道"掌握情况改善( P<0.05),而交班时间由(14.37±1.98)min延长至(15.13±0.92)min。 结论:系统化交接班模式能够提高护士对交接班的满意度,减少项目遗漏和增加护士对病情的了解,提高护理质量,适合在临床中应用并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健康教育结合功能锻炼操在经外周静脉置管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结合功能锻炼操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深静脉血栓(DVT)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东部院区神经内科置入PICC的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系统化健康教育+功能锻炼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血栓预防知识、信念以及行为得分情况、护理满意度以及深静脉血栓(deepveinthrombosis,DVT)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血栓预防知识得分为(8.39±1.35)分,血栓预防信念得分为(6.88±1.14)分,血栓预防行为得分为(13.12±1.48)分;对照组的血栓预防知识得分为(6.73±1.23)分,血栓预防信念得分为(5.28±0.98)分,血栓预防行为得分为(10.26±1.61)分。观察组患者血栓预防知信行得分、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t=5.820、6.815、8.374,均 P<0.05);干预后2周,对照组DVT发生9例(21.95%),观察组DVT发生1例(2.44%);干预后4周,对照组DVT发生11例(26.83%),观察组DVT发生2例(4.76%)。干预后2周和干预后4周两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对于置入PICC的患者而言,采用系统化健康教育结合功能锻炼操的护理模式,可以明显提高患者血栓预防知信行水平,显著降低患者DVT的发生率,并能优化护理质量,更好地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护士标准化病人在精神科护理学临床见习和客观结构化考核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索基于护士标准化病人(NSP)的精神科护理学临床见习和客观结构化考核(OSCE)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17级护理本科生260名为试验组,在临床见习教学过程中应用临床真实病人和NSP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并采用NSP参与的客观结构化考核进行临床见习技能的考核;2016级护理本科生286名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见习教学和考核方法。考量试验组考核的区分度和难度;比较两组护生的考试成绩、护生对考核形式的认可度、评判性思维能力。结果:最终试验组247名、对照组280名护生完成研究。考试难度系数及区分度符合考核要求;两组护生见习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OSCE考核后,两组护生对OSCE考核模式认可得分分别为对照组(3.22±0.64)分,试验组(4.17±0.58)分,两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两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总分分别为对照组(278.29±25.66)分,试验组(289.53±35.43)分,两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两组思想开放性、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自信心4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基于NSP的精神科护理学临床见习和OSCE体系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可以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有借鉴和推广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