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士标准化病人在精神科护理学临床见习和客观结构化考核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索基于护士标准化病人(NSP)的精神科护理学临床见习和客观结构化考核(OSCE)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17级护理本科生260名为试验组,在临床见习教学过程中应用临床真实病人和NSP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并采用NSP参与的客观结构化考核进行临床见习技能的考核;2016级护理本科生286名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见习教学和考核方法。考量试验组考核的区分度和难度;比较两组护生的考试成绩、护生对考核形式的认可度、评判性思维能力。结果:最终试验组247名、对照组280名护生完成研究。考试难度系数及区分度符合考核要求;两组护生见习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OSCE考核后,两组护生对OSCE考核模式认可得分分别为对照组(3.22±0.64)分,试验组(4.17±0.58)分,两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两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总分分别为对照组(278.29±25.66)分,试验组(289.53±35.43)分,两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两组思想开放性、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自信心4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基于NSP的精神科护理学临床见习和OSCE体系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可以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有借鉴和推广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混合式教学在精神科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混合式教学在精神科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精神科护理学课程中的部分内容开展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共56名学生进行课程学习.围绕选定的教学内容写了7个脚本并录制成微课视频,设计了6个典型教学分析案例,建设了网上精神科护理学题库.课前将微课视频、案例和课件放在e-Learning教学平台上,布置学习任务,指导学生自学;在翻转课堂环节,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案例分析讨论和汇报;利用平台的网上题库,组织学生做每课练习与定期测验.教学评价指标包括学生参与该课程学习的状况、综合考核成绩,及其对课程教学的评价.结果 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很高,课程总体成绩为81.13±7.14;学生对本课程的课程组织与教学方式总体满意程度较高(98.1%).结论 混合式教学有利于培养护理本科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其对于精神科护理学课程的学习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3R护理法配合艾灸百会对血管性认知障碍病人康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3R护理法配合艾灸百会对血管性认知障碍病人认知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在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病人依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R护理法加艾灸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和3R护理法加艾灸组均实施常规的护理治疗措施,同时对3R护理法加艾灸组予以3R护理配合艾灸百会措施,疗程为1个月,比较两组病人的有效率、认知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情况.结果 3R护理法加艾灸组的有效率为86. 7% ,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0. 0% ,3R护理法加艾灸组优于对照组(Z= -2. 107,P=0. 035),3R护理法加艾灸组与对照组病人治疗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分均有显著改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两组间治疗前后量表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 3R护理法配合艾灸百会促进血管性认知障碍病人康复,显著提高病人认知功能同时明显改善病人日常生活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两所院校护理学专业学生学校适应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护理学专业学生的学校适应和心理健康的现状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为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2018年4月,选取吉林省延边大学和北华大学2015级~2017级护理学专业58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和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SCL-90阳性症状检出率35.2%(205/583),三年级学生躯体化因子分[(1.38±0.40)分]高于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1.27±0.29)分、(1.33±0.34)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年级学生的学校适应评分[(2.81±0.50)分]低于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评分[(3.00±0.58)分、(3.02±0.80)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学生的情绪适应评分[(2.95±0.74)分]与焦虑因子分[(1.41±0.40)分](P<0.01)和精神病性因子分[(1.33±0.37)分](P<0.05)显著相关.结论 护理学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整体状况欠佳,三年级学生学校适应水平较差,情绪适应与焦虑和精神病性因子显著相关.高校可以通过普及大学生情绪管理的相关课程,促进护理学专业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谵妄的最佳证据总结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基于循证的方法和要求,遴选获取国内外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谵妄预防的相关证据,并对最佳证据进行总结.方法 系统检索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美国国立指南数据库、英国国家医疗保健优化研究所指南库、加拿大安大略护理学会网站、Up to Date、Cochrane Database、PubMed、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老年医学会网站、美国麻醉护士学会网站、欧洲麻醉学会网站、印度精神病学会网站、美国骨科医师学会网站、欧洲创伤和急诊外科学会网站、万方医学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检索时限为2014年1月至2019年3月.分别采用AGREEⅡ评分、系统综述评价工具、JBI(2016)对纳入的临床实践指南、系统评价、专家共识进行2人独立文献质量评价,结合专业人员判断,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其中临床实践指南4篇,系统评价2篇,最佳实践建议1篇,专家共识2篇.从谵妄危险因素评估、谵妄筛查、谵妄预防、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医务工作者培训及评价等6个方面汇总最佳证据共13条.结论 骨科医护人员应接受谵妄预防知识培训,选择结构化的工具进行谵妄风险因素评估,定期进行谵妄筛查.证据应用人员需结合医院及临床实际,选择合适的最佳证据,降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情景剧角色扮演的参与式学习法在《精神科护理学》大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精神科护理是顺应现代护理需求,将心理学、精神医学及护理学的知识、原理与技能应用于现代护理领域和个体整个生命周期,研究和帮助健康人群保持健康,以及研究和帮助精神障碍患者恢复健康的学科[1].教育追求的是综合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创造力、综合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参与式学习法已成为护理教育的一种标准手段,具有多种形式,而角色扮演即为其中之一.情景剧角色扮演法是美国精神病学家莫雷诺提出,已被广泛应用于教育、管理、医疗等领域[2].传统小讲课对于大班护理教学来说,存在分组多、时间久等问题,影响到学生学习效果.为了探索适应大班护理本科的教学模式,本研究从情景剧角色扮演的参与式学习法入手,旨在为精神科护理学教学提供一定的实践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Orlando护理理论的应用及启示
编辑人员丨2023/8/5
Orlando护理理论是以护士辨认满足患者的需要为出发点、强调护患沟通的重要性、描述护患互动关系和评价护理服务有效性的理论,对我国护理学的发展及护理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一、Orlando护理理论1.Orlando护理理论的发展背景:Orlando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担任美国耶鲁大学护理学院精神病护理学的研究生教育项目主任时,她提出了两个问题:(1)什么推动护理行动,(2)什么样的护患互动关系,可以产生有效的护理?当时Orlando发现:是医生的医嘱、医院的规章制度、护士的个人经验推动着护理行动,而不是患者的需要[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精神科保护性约束实施及解除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形成《精神科保护性约束实施及解除专家共识》,规范精神科保护性约束实施及解除的相关内容.方法 运用循证方法,按照证据级别高低,检索、评价和汇总该领域的证据,提取精神科保护性约束实施及解除的推荐建议和研究结论,形成共识初稿,通过2轮专家函询及2次专家论证会,结合专家意见,对初稿进行调整、修改和完善,形成共识终稿.结果 2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程度均为0.90,各指标重要性赋值均数均>3.5分,且变异系数均<0.25,专家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46和0.166(均P<0.01).最终对精神科保护性约束应用人群、前提与原则、目的、评估要点、基本要求、记录表、流程图、实施过程中的干预策略、伦理问题及风险、建议共10个部分的推荐意见达成一致.结论 该共识为精神科保护性约束的实践提供指导依据,可使精神科保护性约束行为更规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人类职能模式康复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及病耻感的干预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人类职能模式康复训练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及病耻感的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3月在江西省赣州市某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住院的103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53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试验组进行人类职能模式康复训练,每周5次,共8周,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两组干预前后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精神疾病患者病耻感量表中文版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试验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干预前得分为(15.46±2.74)分,干预后得分为(17.92±2.42)分,高于干预前;干预前精神疾病患者病耻感量表中文版总分为(52.12±7.53)分、歧视分量表得分为(21.36±6.83)分、病情掩饰分量表得分为(17.28±4.45)分、积极效应分量表得分为(13.48±3.81)分,干预后精神疾病患者病耻感量表中文版总分为(41.66±4.95)分、歧视分量表得分为(16.84±4.02)分、病情掩饰分量表得分为(14.18±2.75)分、积极效应分量表得分为(10.64±2.38)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得分、病耻感总分、歧视分量表、病情掩饰分量表、积极效应分量表得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精神疾病患者病耻感量表中文版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人类职能模式的康复训练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病耻感水平,提高自我效能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双相障碍患者自我管理量表的研制和信效度检验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编制适合我国双相障碍患者自我管理的评估量表,并验证其信效度.方法 以Lorig和Holman的自我管理理论及Bandura的社会认知理论为理论框架,结合对20例(名)患者、家属及医务人员的访谈结果,通过文献研究法和两轮专家评定形成预试量表.便利选取397例双相障碍患者进行调查,对预试量表进行项目分析和信效度检验.结果 双相障碍患者自我管理量表包含3个维度、18个条目,量表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06,折半系数为0.853,两周后的重测信度是0.658.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3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4.814%;与双相障碍生活质量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535(P<0.001).结论 该研究编制的双相障碍患者自我管理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有效评估双相障碍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