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纳米二氧化钛颗粒职业接触人群尿液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基于代谢组学技术探讨纳米二氧化钛颗粒(TiO 2 NPs)对职业接触人群尿液中代谢产物的影响,探讨TiO 2 NPs职业接触致机体早期健康效应的机制。 方法:于2019年10月,选取TiO 2 NPs职业接触人群为研究对象,其中接触组64人,从事TiO 2 NPs接触岗位1年以上;对照组62人,为同企业后勤行政人员。收集研究对象班前尿液,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采集尿液的代谢数据,Progenesis QI软件进行数据的预处理和代谢物的鉴定,SIMCA-P软件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并筛选潜在生物标志物,MetaboAnalyst 4.0软件进行代谢通路富集分析。 结果:接触组工人的尿液代谢轮廓不同于对照组,筛选并鉴定出44个潜在生物标志物,且在3条通路明显富集( P<0.05),分别为D-精氨酸和D-鸟氨酸代谢通路、氮代谢通路以及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酸代谢通路。 结论:TiO 2 NPs职业接触会对人群尿液中代谢物的浓度和代谢通路产生影响,为TiO 2 NPs职业危害机制的研究和健康风险的监测提供了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声触诊组织定量成像对超声3D打印材料的评估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对聚乙烯醇(PVA)水凝胶为基质的复合超声仿组织体模3D打印水凝胶材料的评估。方法:利用西门子ACUSON OXAN超声仪器检测选用甲状腺VTIQ参数,探头为9L4,频率4~9 MHz,,第三代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VTIQ),检测已制备的5.0%wt的PVA纯水凝胶及分别含0.5%及8.0%氧化铝(Al 2O 3,3.0 μm/0.3 μm)、钛白粉[二氧化钛(TiO 2)]、活性碳(C)纳米钙(Ca)纳米颗粒的5.0%wt PVA水凝胶复合物,二维超声及VTIQ对所制备的PVA水凝胶3D打印材料行量化检测。 结果:5.0%PVA水凝胶含0.5%Al 2O 3( 0.3 μm、3.0 μm)、8.0%Al 2O 3(0.3 μm、3.0 μm)、0.5%及8.0%TiO 2、0.5%活性碳粉(AC),VTIQ值分别为(2.31±0.24) m/s、(2.45±0.13) m/s、(3.00±0.67) m/s、(2.34±0.21) m/s、(3.45±0.19) m/s、(2.49±0.26) m/s、(3.04±0.18) m/s,所测得VTIQ值及与既往文献人体器官、组织VTIQ值在同一范围。5.0%PVA水凝胶含0.5%、8.0%TiO 2,Al 2O 3(3.0 μm/0.3 μm),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8.945、-4.141、-18.741, P<0.05)。 结论:5.0%PVA水凝胶含0.5%C,0.5%、8.0%TiO 2,Al 2O 3(3.0 μm/0.3 μm)的配比可用于制备超声3D打印仿组织体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纳米二氧化钛颗粒职业暴露人群血清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纳米二氧化钛颗粒(TiO 2-NPs)职业暴露人群血清代谢谱变化,探索TiO 2-NPs健康效应的生物标志物和损伤机制。 方法:于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通过典型抽样的方法选取某TiO 2-NPs生产企业职工为研究对象,从企业中选取接触TiO 2-NPs工人64人为暴露组,选取同企业后勤行政人员62人为对照组,使用非抗凝采血管收集血样。样品经甲醇沉淀蛋白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采集非靶向代谢组学数据,筛选生物标志物并进行代谢通路分析。 结果:通过 P<0.05和变量重要性投影指标( VIP)值>1两个指标筛选出46个差异代谢物,主要包括甘油酯类、鞘磷脂类、甘油磷脂类、脂肪酰基类等;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确定3-羟基-4,5-二甲基-2(5H)-呋喃酮、4-氨基联苯、庚酰肉碱、十六烷二酸单-L-肉碱酯、伊布利特、LysoPA[18∶1(9Z)/0∶0]、LysoPC(18∶0)、PC(16∶0/16∶0)、PC[16∶0/20∶4(5Z,8Z,11Z,14Z)]、PC[P-18∶1(9Z)/P-18∶1(9Z)]10个候选生物标志物;涉及4条代谢通路的变化,分别为甘油磷脂代谢,鞘脂代谢,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亚油酸代谢。 结论:TiO 2-NPs职业暴露会对血清代谢谱产生明显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纳米材料对肠道菌群影响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纳米颗粒(nanoparticle)是指外部尺寸或内部结构中至少一维处于纳米尺度的材料,具有独特的理化特性,在食品和工程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对人体有暴露风险。肠道菌群参与人体循环和代谢的调控,菌群紊乱可能造成炎症反应和慢性代谢性疾病等健康问题。纳米二氧化钛、纳米银、纳米氧化锌、碳纳米颗粒等多种纳米颗粒被证实具有良好的抗菌性,并可影响实验动物的肠道菌群。本文总结了多种纳米颗粒对肠道菌群影响及机制,有助于为纳米颗粒的安全性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钛表面有序微纳米结构复合羟基磷灰石涂层的构筑及评价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钛表面构筑的有序微纳米分级结构复合羟基磷灰石涂层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黏附、增殖及成骨分化的影响,以期构筑出具有良好成骨活性的钛试样。方法:在纯钛试样(对照组)表面制备有序微纳米分级结构(MN组),通过交替循环浸泡法在MN组钛试样表面进一步沉积羟基磷灰石(HA组),扫描电镜观察3组钛试样的表面形貌。将BMMSC接种至3组钛试样表面,4′,6-二脒基-2-苯基吲哚染色法检测0.5、1.0、2.0 h后细胞黏附情况,扫描电镜观察2 d后细胞黏附形态,细胞计数试剂盒法检测1、3、7 d时细胞增殖情况,茜素红染色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14 d后细胞外基质矿化和成骨相关基因表达情况,每组每项实验各3个试样。结果:HA组钛试样保留了MN组钛试样原有的20 μm孔径的微米凹坑阵列,且原有的70 nm管径的二氧化钛纳米管上出现均匀的花瓣样羟基磷灰石沉积。与对照组相比,MN组和HA组BMMSC顺着微米结构充分铺展和交汇,并伸出较多伪足和伪板,HA组试样表面这种趋势表现得更明显。HA组各时间点早期细胞黏附数量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和MN组( P<0.05)。1 d时HA组细胞增殖 A值显著大于对照组和MN组( P<0.05);3 d时HA组细胞增殖 A值显著小于纯钛组和MN组( P<0.05);7 d时HA组细胞增殖 A值显著小于MN组( P<0.05),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HA组细胞外基质矿化检测 A值(0.607±0.011)显著大于对照组和MN组(分别为0.268±0.025和0.522±0.022)( t=-0.25, P<0.001; t=-0.34, P<0.001)。HA组成骨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MN组( P<0.05)。 结论:钛表面构筑的有序微纳米分级结构复合羟基磷灰石涂层可促进BMMSC的细胞黏附和成骨分化,并支持BMMSC细胞增殖,具有良好的成骨活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不同管径二氧化钛纳米管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不同管径二氧化钛纳米管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uman gingival fibroblast,HGF)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以筛选具有良好软组织封闭效果的二氧化钛纳米管。方法:在10、30和60 V电压下,利用阳极氧化法在钛表面制备管径分别为30、100和200 nm的二氧化钛纳米管,分别计为30、100和200 nm纳米管组,以未经处理的光滑纯钛片作为对照组。在各组试件表面培养HGF,免疫荧光染色观察2 d后各组细胞黏附形态,甲基噻唑基四唑法检测2 h后细胞黏附情况及培养1、3和7 d时细胞增殖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各组培养7 d后的Ⅰ型胶原分泌量(每组每种实验各3个试件)。结果:对照组HGF蜷缩成圆形,30和100 nm纳米管组HGF均呈现明显的同向伸展,200 nm纳米管组HGF分布稀疏且没有伸展。30和100 nm纳米管组细胞黏附 A值(分别为0.603±0.021和0.773±0.045)及Ⅰ型胶原分泌量[分别为(36.5±9.5)和(47.7±4.5)μg/ml]均显著大于对照组[细胞黏附 A值:0.427±0.057;Ⅰ型胶原分泌量:(22.2±5.9)μg/ml]( P<0.05),且100 nm纳米管组细胞黏附 A值显著大于30 nm纳米管组( P<0.05);200 nm纳米管组细胞黏附 A值(0.250±0.046)及Ⅰ型胶原分泌量[(10.1±3.7)μg/ml]均显著小于对照组( P<0.05)。各时间点100 nm纳米管组细胞增殖 A值均为最大,均显著大于相同时间点200 nm纳米管组和对照组( P<0.05),且培养3 d时亦显著大于30 nm纳米管组( P<0.05);各时间点200 nm纳米管组细胞增殖 A值均为最小,除培养1 d时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外,均显著小于相同时间点其他组( P<0.05)。 结论:钛表面管径为100 nm的二氧化钛纳米管较适合HGF的黏附、增殖和Ⅰ型胶原分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表面纳米形貌对牙周膜干细胞衰老的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探讨二氧化钛纳米管形貌对衰老牙周膜干细胞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利用阳极氧化法,分别于20、70 V电压下制备出2种具有二氧化钛纳米管形貌的钛片(20V-NT、70V-NT),观察其表面形貌特征.在成骨诱导条件下培养年轻牙周膜干细胞,挑选具有促进成骨分化作用的表面形貌.用RO3306和Nutlin-3a诱导年轻牙周膜干细胞衰老,获得衰老的牙周膜干细胞.诱导衰老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观察表面形貌对衰老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结果 阳极氧化法可在钛片表面形成纳米管形貌,且纳米管直径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不同直径纳米管形貌对年轻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20V-NT表面纳米形貌促成骨分化效果更明显.与光滑钛片相比,20V-NT表面纳米形貌提高了衰老牙周膜干细胞碱性磷酸酶阳性数量,促进了钙沉积以及成骨标志性基因Runt相关转录因子2、骨桥蛋白、骨钙素的表达.结论 特定的表面纳米形貌能增强衰老牙周膜干细胞的分化能力,为牙周再生和进一步提高种植体的性能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载银纳米二氧化钛在口腔材料中抗菌性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2/9
复杂的口腔微生态环境中存在多种致病性细菌、真菌等,可引起一系列口腔感染性疾病,如釉质脱矿、龋病、义齿性口炎和种植体周围炎等.传统抗菌方法大多未能达到预期的抗菌效果.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是一种新型复合型纳米无机抗菌剂,可有效杀灭口腔细菌并分解细菌内毒素,无明显耐药性,被广泛应用于口腔材料的抗菌性能研究中.本文就载银纳米二氧化钛的抗菌机制、生物相容性及安全性、在口腔材料中抗菌性能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载药TiO2纳米管对软组织细胞粘附增殖影响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12/9
TiO2纳米管是Ti经阳极氧化及热处理后得到的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高亲水性、无明显细胞毒性的材料.大量学者认为这种材料可用于口腔种植体颈部与软组织接触的位置,并且有研究证明TiO2纳米管可以促进软组织细胞早期粘附、增殖.又因为TiO2纳米管具有装载分子及缓释的作用,有学者在纳米管中装载金属离子、药物、活性分子等物质,希望能够进一步促进软组织封闭,但促进作用有限,需要在特定的时间段及药物浓度下才对软组织粘附、增殖有促进作用,并且纳米管缓释效果又受到纳米管尺寸、装载分子电荷性质等多因素影响.载药TiO2纳米管与软组织封闭之间的关系是很新颖的研究方向,期待能有更多研究着眼于探究如何得到稳定的TiO2纳米管缓释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纳米二氧化钛对生菜的生长效应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为了阐明纳米二氧化钛颗粒(TiO2 NPs)对生菜(Lactuca sativa)生长的影响,采用自行设计的水培装置探究不同浓度TiO2 NPs(300~1 200 mg/L)下,生菜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300 mg/L TiO2 NPs能促进生菜幼苗的根长、茎长、叶表面积、鲜重和干重;随着TiO2 NPs浓度增大,生菜的生长指标呈现下降趋势,但仍优于对照组.生菜体内的抗氧化酶(SOD、POD)在低TiO2 NPs浓度(300 mg/L)时,活性明显下降;随着TiO2 NPs浓度增大,这两种抗氧化酶活性逐渐增强.因此,生菜对TiO2 NPs胁迫具有浓度依赖性,表现为"低促高抑",且能够通过抗氧化酶系统来减轻TiO2 NPs伤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