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建构主义的分子生物学实验虚实结合教学模式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已经成为探究生物学和医学等相关学科的重要基础工具,探究有效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必将提高学生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能和自主学习能力。方法: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为载体,以构建系统的基本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为基本要求,建立引导学生自主预习实验的教学平台。整合优化实体实验项目,增加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虚实结合,提高学生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能和自主学习能力。结果:建立了线上教学平台,有效地引导和提高了学生预习实验的效果,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实体实验项目整合优化和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建立了基于建构主义的分子生物学虚实结合教学模式,该模式是提高学生分子生物学实验技能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以学生为中心的诊断学在线混合式见习教学实践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背景下,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八年制诊断学见习课程为实例,阐明如何整合"线上"+"线下"教学资源,组织和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临床见习教学。该课程包括:基于数字课程云平台(ICC)的自主学习;基于"引导性反馈"的在线讨论学习;基于"案例教学(case based learning)"的在线讨论课;以及基于"练习视频反馈"的"在线实操"诊断技能教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在线混合式诊断学见习课整体满意度高,理论考试成绩优异,临床操作技能提高显著。如何运用资源整合的混合式教学进一步提高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操作技能必将成为医学教育同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新医科建设视角下医学教育研究热点和趋势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新医科建设视角下的医学教育研究热点和趋势。方法:检索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医学教育"研究的相关文献。基于CiteSpace软件和VOSviewer软件组合的分析方式从宏观(文献数)、中观(作者和机构)、微观(主题)3个层面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新医科建设视角下的医学教育研究发文量总体呈上升态势。北京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发文量居首位;核心合作团队较为稳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医学教育等热点均是医学教育领域研究的传统核心内容;出现线上教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课程思政等新兴研究主题。结论:医学教育是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和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石,而新医科建设战略对医学教育提出新的时代使命。通过勾勒新医科建设战略背景下医学教育研究的科研新生态,为进一步开展新时代医学教育改革提供循证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2—7月选取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2019级的139名二年级护理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在妇产科护理学课程中应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自制问卷调查护理本科生对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及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87.05%的学生对在线学习平台的使用体验是非常好/好;99.28%的学生课前能提前看完线上视频;97.84%的学生对教学的总体满意度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结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对妇产科护理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习兴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生物化学课程网络教学中社群学习模式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在生物化学课程的在线教学中,采用多种网络资源平台(如智慧树学习网、电话会议、微信、QQ等),建立学习社群,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进行精心设计和组织实施,丰富学习社群的知识体系;然后结合在线直播和线上交互开展混合式教学。除了向学生传授生物化学基础知识之外,还与临床案例和生活实例等相结合,与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互动与讨论,发挥社群学习的优势,提高了在线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在线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系统整合课程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在线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系统"整合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3至6月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16级、2017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29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2017级156名学生作为试验组,应用超星学习通平台、云视频会议系统、微信等开展"内分泌系统"在线教学。以开展常规线下教学的2016级142名学生作为对照组。通过在线学习数据分析、课程成绩比较、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组间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 结果:试验组所有学生均完整观看了课程视频,完成了课后作业;平台发帖数225个。试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课程总评成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3.36±8.54)分比(81.10±7.01)分, P=0.010],课程期末考试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6.46±13.76)分比(78.45±10.74)分, P=0.163]。40名教师中32人(80.0%)认为在线教学总体效果与传统线下教学相似或更好。106名(76.8%)试验组学生对线上教学总体满意。 结论:在线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系统"整合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基本能够与传统线下教学模式同质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超星+Zoom直播"教学在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索线上教学在护理实验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级护理本科4个班级共615名学生(以下简称"护生")在超星学习通平台(以下简称"超星")完成示教片、通知及测试等学习任务,在Zoom视频会议系统(以下简称"Zoom")进行线上直播学习、互动讨论等,线上填写问卷反馈课堂教学效果。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对象共580名,护生对实验课内容评价得分高于16分及以上的有445人(76.72%);540人(93.11%)觉得"课程内容完整性"好;439人(75.70%)觉得"有足够的时间去理解重难点知识"。在授课方式评价方面,有432人(74.48%)觉得"这种学习方式很有趣";有181人(31.21%)认为"与传统方式相比,更喜欢这种授课方式",认为线上授课有效提升了居家学习的积极性;有185人(31.90%)不认同,原因在于网络不稳定影响了上课体验感、居家因无实践操作器材及无临床情景而影响角色带入感、没书本不方便做笔记等。结论:"超星+Zoom"教学法应用于护理实验教学中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但仍需辅助线下练习巩固操作知识、技能。在疫情时期,此教学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探索实践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课程思政是以各专业课程为载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教育理念。本文从树立课程思政目标、挖掘课程思政素材、设计课程思政案例、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构建课程思政网络教学平台和引入量化评价体系等方面,介绍了天津医科大学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情况。于2021年6月,在课程结束后对2019级4个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整体满意度为93.6%(615/657),对课堂思政教学时长和线上线下结合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满意度分别为91.5%(601/657)和81.9%(538/657);对课程5项德育目标的达成满意度分别为89.8%(590/657)、93.3%(613/657)、92.4%(607/657)、92.7%(609/657)和93.6%(615/657)。医学微生物学的课程思政实践达到了预期的育人目标,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磁共振成像设备性能检测虚拟仿真教学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自主研发MRI设备性能检测虚拟仿真教学系统,解决MRI设备实验教学不易开展的难题。方法:针对滨州医学院2016级四年制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五年制医学影像学专业共202名学生,根据《医学影像设备学》中MRI设备教学要求,基于Unity3D引擎,应用Unity3D、3D Studio Max、Maya、Visual Studio技术,构建3D实验仿真模型、实验场景,设计实验学习内容、考核评价内容,研制教学系统软件,基于Web在线学习。并对实验学习进行满意度调查,统计本教学系统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上学习者实验成绩数据,多维度评价学习效果。结果:构建的虚拟仿真教学系统为综合性实验,12个知识点对应12个实验项目,共计81个互动内容与步骤。本校学生实验学习满意度调查(202人)整体满意率为96.82%(2 347/2 424)。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参与本教学系统学习并提交实验报告的499人中,实验成绩平均分为78.07分(线上学习考核满分90分),整体通过率为96.79%(483/499),实验成绩获90分(18人)的平均学习时间为54 min。结论:本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实验内容全面系统、实验场景真实度高、实验操作互动性强,学习效果良好,具有推广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疫情期间口腔修复学线上教学探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口腔修复学是口腔医学的重要专业课程,完全依靠线上教学方式进行理论授课,对授课教师来说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挑战。西安医学院口腔医学院经过几个月的线上教学尝试和总结,利用腾讯会议直播、超星学习通平台、微信群等线上教学工具,形成了完整的口腔修复学"课前—课中—课后"闭环式教学,建立了全方位的反馈和考核机制。此线上教学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推动了口腔修复学课程信息化教学的探索和改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