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理学》X-BL混合教学实践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X-BL混合教学在药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校2017级药学专业《药理学》课程中,随机选择3个单元为对照组,开展传统讲授式教学;其余3个单元为实验组,开展融合WBL(web-based learning)、CBL(case-based learning)和TBL(team-based learning)于一体的X-BL教学。采用线上的单元测试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教学效果。测试成绩用SPSS 20.0分析,组间差异采用 t检验分析。 结果:实验组的各单元测试成绩较对照组显著提高( P<0.01),且低分人数全部归零;问卷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方法、教学质量、课堂气氛、教师指导及学习效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结论:以CBL和TBL为主、线上和线下教学融合、信息化教学特点突出的X-BL混合教学,在《药理学》课程中教学效果优于传统讲授,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药学教育转型发展与药师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加快构建全新的"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人才培养体系,强化服务"健康中国"的药师型人才培养,是推动药学教育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建议从顶层设计上扭转药学教育长期以来重"药品"不重"患者"的取向,使"懂医精药、医药深度结合"的主旨贯穿药师型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两主线、三阶段"实践教学体系,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全方位全周期健康链有机衔接等可能路径,同时,通过建立国家标准、推动专业认证,发挥纽带作用、提升公众认知,搭建国内外合作平台、建立对外开放体系等措施,保证药师型人才培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新医科背景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课前同步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课堂翻转+课后知识拓展”的混合式教学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齐齐哈尔医学院2020级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类专业共951名学生作为教学改革研究组(试验组),其课程依托自建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课程和中国大学MOOC资源,构建混合式教学,采用小班分组、案例驱动和多元化考核等改革方式,开展以案例和知识点交叉融合为主线的理论翻转教学活动;对照组为2019级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类专业学生共847名,理论课实施传统教学。课程采取线下考核为主、线上考核为辅的方式进行评价,通过考试成绩、问卷调查、网络投票等方式收集反馈信息。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 结果:试验组学生期末总成绩得分高于对照组[(92.12±3.88)vs.(86.73±5.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问卷调查显示,试验组学生对混合式教学改革满意度较高,增加了学生参与、体验与分享等活动。2020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认为初步建立了临床思维(263人,92.61%),熟悉了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262人,92.25%);2020级预防医学专业学生认为增强了为公众服务的意识(151人,93.21%),培养了健康宣讲指导健康生活的能力(148人,91.36%);2020级药学类专业学生认为掌握了疾病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138人,93.24%),了解了临床合理用药(135人,91.22%)。 结论:混合式教学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借助互联网开展医院药学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大力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对病情稳定的慢性病复诊患者提供线上药学服务,不仅可降低患者交叉感染的风险,还可保障患者治疗药物管理得以持续。本文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互联网医院平台运行实际出发,介绍了互联网药学服务特色以及新思路,可为当下及未来互联网医院药学服务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第十四届药源性疾病与安全用药中国论坛会议纪要
编辑人员丨1天前
2022年5月27至29日,由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社、中国药理学会药源性疾病学专业委员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合理用药国际网络中国中心组临床安全用药组共同主办的第十四届药源性疾病与安全用药中国论坛顺利召开。本届论坛由安徽省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安徽省药事管理质量控制中心承办,安徽省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安徽省药学会药剂专业委员会、安徽省药学会药物基因组学专业委员会、安徽省药理学会药源性疾病学专业委员会协办。注册参会人员754人,来自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论坛采用线上方式举行,人民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医师报直播中心、新浪新闻、今日头条、百度健康、医师报视频号、微博卫生健康、医学界呼吸频道等8个平台同步转播,直播期间点播量近44万人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药学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简称生物化学)作为医学生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对其构建知识结构、培养能力素质具有直接的和深远的影响。由于传统的生物化学教学在专业针对性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方面的不足,打造一门符合专业需求和时代发展的创新型生物化学特色课程,是医学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对生物化学课程进行了深度教学改革,2020年率先开设了专门为药学专业个性化定制的生物化学课程,针对专业需求制定教学目标,精准设计教学内容;运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同时注重思政教育,整体上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结构-过程-结果(SPO)模型的处方前置审核系统的建立及其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基于结构-过程-结果(SPO)模型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我院)建立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基于SPO模型结构维度,建立处方前置审核系统的组织架构、药学小组、药学审方管理制度和审核环境。基于SPO模型的过程维度,建立审核流程、用药知识库和审核规则库,实施质量监测与控制,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基于SPO模型的结果维度,验证处方前置审核系统上线后处方/医嘱审核的审核率、人工审核率、临床医师对处方审核的接受率、门急诊处方点评合格率和住院医嘱干预率。结果:我院的处方前置审核系统于2021年3月首先在主院区上线,至2023年5月达到全院5个院区的全覆盖。门急诊处方及住院医嘱的审核率在2021—2023年逐年升高,并于2023年均达到了预期的99%以上。与2021年相比,2023年门急诊处方和住院医嘱提交至人工审核的处方/医嘱占比降低[1.2%(112 206/9 509 430)比2.9%(16 214/549 672),2.9%(206 258/7 152 620)比3.9%(147 679/3 814 929)],人工未能及时审核的处方和医嘱在总处方/医嘱量中的占比下降[0.7%(62 382/9 509 430)比1.4%(7 429/549 672),0.3%(22 816/7 152 620)比2.2%(83 303/3 814 929)],临床医师对门急诊处方和住院医嘱审核的接受率上升[76.1%(2 421/3 180)比57.0%(339/595),94.3%(1 000/1 060)比70.7%(797/1 1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但仍有部分需要人工审核的处方/医嘱未能及时审核而漏审。较2021年,2023年门诊和急诊处方点评合格率上升[96.7%(924 558/956 252)比92.2%(983 827/1 067 357),98.7%(518 307/525 227)比98.0%(181 296/185 069)],住院医嘱的干预率下降[0.7%(196 522/26 751 992)比0.9%(195 660/22 631 2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 结论:应用SPO模型可健全处方前置审核系统的组织管理,保障系统顺利上线和安全运行。经验证,审方系统的运行速度和药师处方审核速度均可基本满足临床需要,医院合理用药指标有所改善,药师专业技术能力有所提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第二十一届全国药学史本草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编辑人员丨1天前
2021年11月27日,由中国药学会药学史专业委员会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辽宁省中药学会、大连市药学会共同承办的“第二十一届全国药学史本草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由于疫情影响,为响应国家号召、保证与会者的健康安全,本次会议主要采用线上形式举办。来自国内外医药学工作者、科学史、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者齐聚网络,共同研讨药学史本草学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1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三线治疗的综合药学照护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1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mCRC)三线治疗的综合药学照护,为mCRC患者三线治疗的药学照护提供参考建议.方法 以临床病例为依据,依托在线离线(O2O)药学服务新模式,对患者实施综合药学照护;结合mCRC患者三线治疗现状,探索药物治疗管理方法.结果 患者在临床医师与临床药师的协作下顺利完成3个周期的治疗,获得了实验室指标上的改善.结论 临床药师通过综合药学照护可以协助临床医师诊疗,促进临床用药合理化和个体化,达到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目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北京协和医院药学门诊服务模式探索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4/8/17
目的:探索建立北京协和医院(以下称我院)药学门诊服务模式.方法:查阅国内外文献、开展调查研究,结合实践经验,归纳总结我院药学门诊服务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服务内容和质控体系;分析药学门诊服务发展的挑战,提出促进药学门诊服务发展的建议.结果:初步搭建我院药学门诊服务模式,门诊类型包括线下药学门诊和互联网药学门诊,就诊途径包括患者自主挂号和医生院内转诊,覆盖专科包括妊娠哺乳期、糖尿病、冠心病、抗栓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多重慢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肺癌抗肿瘤、营养药学、综合药学共12个方向的药物治疗管理,电子记录采用定制的药学门诊电子表单,既能满足药学门诊工作需求,又能实现与临床诊疗病历互查.截至2023年10月31日,线下药学门诊接诊患者426例,其中接收院内转诊病例92例,占比21.6%,药学门诊意见采纳率为87.8%;互联网药学门诊接诊患者543例,为临床患者切实解决了用药难题.结论:线上+线下药学门诊服务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转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