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体检人群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轨迹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轨迹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连续选取2012年1月至2022年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先后进行≥3次健康体检的15 389名受检者,收集其一般资料、人体测量指标及实验室指标。筛选基线入选时无高血压的研究人群,通过组基轨迹建模确定不同性别人群的AIP轨迹组,观察男性和女性各AIP轨迹组的基线特征和随访结束时的高血压发病率情况。使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AIP轨迹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结果:男性和女性受检者均识别出4个AIP轨迹组(低水平组、低增长组、中增长组和高增长组),其中低增长组高血压发病率最高(女性38.18%,男性40.92%)。调整所有混杂因素后,女性低增长组( HR=1.29,95% CI:1.02~1.63)、中增长组( HR=1.66,95% CI:1.23~2.23)和高增长组( HR=1.89,95% CI:1.26~2.85)高血压发病风险均与AIP轨迹升高呈正相关;男性仅高增长组高血压发病风险( HR=1.33,95% CI:1.01~1.74)与AIP轨迹升高呈正相关。 结论:健康体检人群AIP轨迹升高与高血压发病风险呈正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联合模型的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发病风险预测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构建并比较基于6种不同认知功能测量量表的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发病风险动态预测模型。方法:基于2005-2020年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影像学倡议的纵向数据,以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社会功能活动调查表(FAQ)、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分量表(ADAS-Cog11、ADAS-Cog13)、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延迟词语回忆(ADASQ4)和Rey听觉词语学习即刻测验(RAVLT_immediate)作为纵向认知功能评估指标评估认知功能的纵向变化,利用联合模型分析纵向认知功能评估指标变化轨迹与生存结局MCI之间的关系,构建老年人MCI发病风险预测模型,以线性混合模型对纵向评估指标的变化轨迹建模,以比例风险模型对生存过程建模,通过关联参数( α)将两个子模型联系起来。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在( t, t+Δ t)随访时间段的预测效能,其中 t选取第30、42、54个月,Δ t选取15和21个月。基于预测模型,选取1名研究对象示例进行MCI发病风险个体动态预测。 结果:最终纳入544名基线认知状态正常的老年人(≥60岁),其中119名(21.9%)在随访过程中发生MCI视为病例组,425名始终保持正常视为对照组。联合模型提示6种评估指标的纵向轨迹与MCI发生风险均相关( P<0.001),其中MMSE、RAVLT_immediate评分每纵向增加1分,MCI发生风险对应降低32.3%( HR=0.677,95% CI:0.541~0.846)和10.8%( HR=0.892,95% CI:0.865~0.919);FAQ、ADAS-Cog11、ADAS-Cog13、ADASQ4评分每纵向增加1分,MCI发生风险对应增加53.2%( HR=1.532,95% CI:1.393~1.686)、36.2%( HR=1.362,95% CI:1.268~1.462)、23.2%( HR=1.232,95% CI:1.181~1.285)、85.1%( HR=1.851,95% CI:1.629~2.104)。AUC结果显示RAVLT_immediate(0.760 2)和ADASQ4(0.755 8)的平均预测效能较高,之后依次为ADAS-Cog13(0.743 7)、ADAS-Cog11(0.715 3)、FAQ(0.700 8)和MMSE(0.629 5)。基于ADASQ4的联合模型进行MCI发病风险个体预测,示例个体随访5年后、10年后发生MCI的平均概率分别为8%、40%。 结论:仅针对记忆测验的RAVLT_immediate与ADASQ4在预测MCI发生风险上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以其作为纵向认知功能评估指标构建联合模型,结果可为实现老年人MCI风险预测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潜变量增长建模的乳腺癌癌因性疲乏发展轨迹的系统评价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系统评价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CRF)的发展轨迹及相关预测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获取使用潜变量增长建模研究的乳腺癌患者CRF轨迹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3月3日。由2名研究者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文献质量评价,采用描述性分析法对结果进行归纳。结果:纳入12项纵向研究,发现2~5条CRF轨迹分类;其中5项研究描述了基于严重程度的轨迹,4项研究报告了可变性趋势,3项研究深入至多维模式;确定了高疲乏组的预测因素,包括抑郁症状、睡眠障碍、焦虑、高体重指数、慢性压力、整体健康状况差、童年逆境、化疗、细胞因子sTNF受体-RⅡ、IL-1β和IL-10等。结论:使用潜变量增长建模发现了CRF相对、相似的异质性轨迹,部分因素的作用证据不尽一致,需要在更多样化的环境中进行验证和深入研究,并提高混合模型报告的规范性,以便为早期筛查和制订个性化干预策略提供信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重症儿童高密度脂蛋白动态发展轨迹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重症儿童高密度脂蛋白(HDL)纵向、动态发展轨迹特征,并探讨不同轨迹与临床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0月1日收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的患儿,利用组基轨迹模型(GBTM)分析入PICU后0~6 d的HDL动态发展轨迹,并建立不同HDL轨迹组,住院死亡率使用例数(%)描述,采用 χ2检验或Fisher′s确切概率检验比较组间差异,PICU住院时间用 M( Q1, Q3)描述,采用Kruskal Wallis统计检验比较组间差异。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明确HDL轨迹组与临床结局之间的关系。主要临床结局指标为住院死亡率,次要结局指标为PICU住院时间。 结果:共纳入4 384例重症儿童,GBTM分析产生了6个HDL轨迹组。1组(758例),最低水平HDL组;2组(1 413例),较低水平HDL组;3组(74例),低-高水平HDL组;4组(621例),中等水平HDL组;5组(1 371例),较高水平HDL组;6组(147例),最高水平HDL组。Logistic回归分析,以1组作为参照组,2~6组的住院死亡率明显降低,其比值比( OR)及95%可信区间( CI)分别为 OR:0.475,95% CI:0.352~0.641, P<0.001; OR:0.093,95% CI:0.013~0.679, P=0.019; OR:0.322,95% CI:0.208~0.479, P<0.001; OR:0.263,95% CI:0.185~0.374, P<0.001; OR:0.142,95% CI:0.044~0.454, P=0.001。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1组为参照组,4~6组PICU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β值及95% CI分别为 β:-4.332,95% CI:-5.238~-3.426, P<0.001; β:-3.053,95% CI:-3.809~-2.297, P<0.001; β:-6.281,95% CI:-7.842~-4.721, P<0.001。 结论:PICU 0~6 d内HDL动态变化轨迹与死亡率具有相关性:持续低水平轨迹与高死亡率相关,而HDL持续高水平及由低水平逐渐上升至高水平的HDL轨迹呈现较低的死亡率。提示HDL轨迹建模有望成为预测重症患儿病情以及预后的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危重症的疾病轨迹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轨迹是指物体在空间中遵循的运动路径,而疾病轨迹作为一种描绘疾病过程随时间演变的方式,具有评估病情、制定治疗策略和预测预后的重要意义。危重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重症医学的发展,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对危重症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关注日益增加。了解危重症疾病的发展轨迹,有助于促进对高危患者的早期识别、干预与治疗,避免病程延长,降低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风险,为制定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策略提供重要参考,从而降低危重症疾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近年来,轨迹建模方法逐渐被应用于危重症疾病的研究,常用的建模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LGCM)、增长混合模型(GMM)、基于组的轨迹模型(GBTM)、潜在转变分析(LTA)及潜在类别分析(LCA)等。本文围绕疾病轨迹的定义、轨迹建模方法及其在危重症疾病研究中应用的进展进行综述,并提出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2888名老年人抑郁症状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对我国老年人抑郁症状变化趋势进行建模,并纳入新冠肺炎疫情相关变量,多维度研究其影响因素,为老年人抑郁的防治提供思路.方法 基于 2013-2020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库,采用组基轨迹模型拟合老年人抑郁症状发展趋势,将模型确定后的轨迹分类作为因变量,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拟合得到老年人抑郁症状发展轨迹为 4 条,即抑郁低风险组、抑郁中风险组、抑郁高风险组、抑郁组,分别占比 11.77%、38.43%、37.92%、11.88%.无序多分类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1)与男性、有配偶、教育程度大专以下、居住城镇、无躯体疼痛、ADL无受损、IADL无受损相比,农村(OR=1.64,95%CI:1.22~2.21)、有躯体疼痛(OR=1.84,95%CI:1.42~2.39)、IADL有受损(OR=2.01,95%CI:1.44~2.79)及疫情对老年人精神影响(OR=1.19,95%CI:1.09~1.31)是老年人抑郁中风险的影响因素;(2)受教育程度大专及以上(OR=0.55,95%CI:0.35~0.86)、城乡或镇乡结合区(OR=1.79,95%CI:1.07~3.00)、农村(OR=2.15,95%CI:1.55~2.98)、有躯体疼痛(OR=3.97,95%CI:2.97~5.31)、ADL有受损(OR=2.62,95%CI:1.78~3.84)、IADL有受损(OR=3.07,95%CI:2.19~4.29)、疫情对老年人精神影响(OR=1.36,95%CI:1.24~1.49)是老年人抑郁高风险的影响因素;(3)女性(OR=2.07,95%CI:1.43~3.01)、有配偶(OR=1.80,95%CI:1.19~2.72)、城乡或镇乡结合区(OR=2.26,95%CI:1.11~4.57、农村(OR=2.96,95%CI:1.85~4.75)、有躯体疼痛(OR=9.67,95%CI:5.37~17.43)、ADL有受损(OR=4.63,95%CI:2.96~7.23)、IADL有受损(OR=8.03,95%CI:5.20~12.40)、疫情对老年人精神影响(OR=1.46,95%CI:1.32~1.62)是老年人抑郁的影响因素.结论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老年人抑郁发展轨迹占比特征发生变化,抑郁高风险及抑郁的占比增加.同时,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居住类型、近 2 年躯体疼痛史、ADL、IADL、疫情对老年人精神影响为抑郁发展轨迹的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恩曲他滨和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预防顺性女HIV感染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美国阿拉巴马大学MARRAZZO团队研究了恩曲他滨替诺福韦片(emtricitabine and 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F/TDF)治疗顺性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暴露前预防(preexposure prophy-laxis,PrEP)的有效性及其与依从性的关系.研究组使用来自2012-2020年在6个国家进行的11项F/TDF PrEP批准后研究的数据,其中包括6 296例15~69岁的顺性女.根据客观测量(干血斑中的替诺福韦二磷酸浓度或血浆中的替诺福韦浓度,n=288)和主观测量(电子药丸帽监测、药丸计数、自我报告和研究报告的依从性量表,n=2 954)的依从性水平评估HIV发病率,使用基于组的轨迹建模.干预措施为每天口服1次F/TDF.根据依从性轨迹对HIV发病率进行亚组分析.主要结局为艾滋病发病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体质指数与血尿酸联合发展轨迹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4/5/25
目的 确定体质指数(BMI)与血尿酸的联合发展轨迹,并探究不同轨迹组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的相关性,为NAFLD的一级防控提供新思路.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过3次及以上常规体检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9 504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Stata 15.1软件进行基于组的双轨迹模型建模,确定BMI与血尿酸联合发展模式.在男性与女性中均确定了 4个轨迹组,分别为持续低水平BMI伴低水平增长血尿酸组(第1组)、持续中水平BMI伴低水平增长血尿酸组(第2组)、持续中水平BMI伴高水平增长血尿酸组(第3组)、持续高水平BMI伴中水平增长血尿酸组(第4组).使用SPSS 25.0软件建立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来评估不同轨迹组发生NAFLD的风险.结果 男性第1至第4轨迹组的NAFLD发病密度分别为27.49/1 000人年、85.71/1 000人年、133.89/1 000人年和221.19/1 000人年,女性第1至第4轨迹组的发病密度依次为4.11/1 000人年、30.59/1 000人年、53.10/1 000人年和141.39/1 000人年.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基线年龄、临床指标以及基线BMI和基线血尿酸后,以第1组为参照组,男性第2组(HR=2.53)、第3组(HR=3.32)、第4组(HR=5.22)的NAFLD风险均升高,女性第2组(HR=5.89)、第3组(HR=7.81)、第4组(HR=20.58)发生NAFLD的风险均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BMI与血尿酸的纵向变化轨迹有着不同的组合模式,并对NAFLD风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综合评估BMI与血尿酸的发展模式有助于更准确地识别NAFLD高风险人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25
-
基于肾小球滤过率轨迹的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降低快速进展危险因素分析及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 探讨T2DM患者肾功能降低快速进展的危险因素及与IR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 2009 年 1 月至 2017 年 12 月于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T2DM患者 733 例,根据eGFR组基轨迹建模分组,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eGFR快速降低的危险因素及与IR的关系.结果 733 例T2DM患者中 201 例(27.4%)出现eGFR快速降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DM病程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是T2DM患者eGFR快速降低的危险因素.合并IR患者eGFR快速降低风险升高 52%.结论 年龄、DM病程、HOMA-IR是T2DM患者eGFR快速降低的危险因素,T2DM合并IR者更易发生肾功能快速降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基于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的慢性乙肝患者治疗队列医疗费用的异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广州市慢性乙型肝炎门诊患者医疗费用变化轨迹的异质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相关部门政策的制定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方法 数据来源于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信息系统,研究对象为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该医院就诊并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的门诊患者.采用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对患者的医疗费用进行建模,比较不同亚组的总费用、抗病毒药物使用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慢乙肝患者4 296人,平均年龄(35.19±10.84)岁,其中男性占76.84%.基于LGMM模型识别出2个增长趋势不同的亚类:高费用组(2 175人,占50.63%)和低费用组(2 121人,占49.37%),结果显示“高费用组”患者的DNA应答率高于“低费用组”患者(F=7.81,P<0.05;F=5.29,P<0.05),ALT复常率也高于“低费用组”患者(F=5.40,P<0.05).结论 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能够识别慢乙肝患者治疗队列中不可观测亚类的医疗费用变化轨迹,反映真实的慢乙肝患者治疗过程中医疗费用及疗效情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