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例超低出生体重儿念珠菌血症伴烫伤样皮炎的护理体会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总结1例超低出生体重儿念珠菌血症伴烫伤样皮炎的治疗及护理经验.方法 成立个案护理小组;制定预防皮肤感染策略,做好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梳理皮肤护理经验,培养预见性思维;充分进行皮肤护理评估,降低全身感染发生的风险;制定个性化围出院期居家护理指导;出院后继续做好延伸护理.结果 患儿住院108 d出院,随访6个月,监测生长发育指标及神经系统发育均正常.结论 成立个案小组、制定皮肤护理计划、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控制暖箱湿度等细节化管理,能够改善超低出生体重儿真菌感染的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BOPPPS模型的循证医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编辑人员丨3天前
循证医学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一直处于探索阶段。既往教学偏重课堂中的授课过程,没有将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所有课程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而利用BOPPPS模型可以实现循证医学教学过程的连贯和完整。本研究结合循证医学的学科特点和教学目标,初步探索设计了一套基于BOPPPS模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并以“诊断性证据”模块为例介绍其中的教学实施细节;使用提前设计好的问卷,在课前和课后分别对学生进行基线调查和随访调查,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调查显示,半数的学生(77/154)更喜欢新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对BOPPPS各个教学环节普遍接受且满意。与教学前相比,教学后学生的循证医学素养有明显提升( P<0.001),特别对检索文献和评价证据质量能力,以及拓展知识面和临床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培训细节的总结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3天前
对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技能大赛的培训经验进行总结,尤其是指导竞赛的细节进行概括与分析,得出强化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规范并熟练基础操作是培训的基础,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及掌握诊疗原则是重点,团队合作以及师生良好的心理健康是必备条件。通过参加临床技能大赛,强化了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规范了技能操作培训体系,为今后的医学生临床实训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理-虚-实"一体化的高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证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理-虚-实"一体化的高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效果,为其他课程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方法:2023年1—6月,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2022级6个高职护理班护生为研究对象,通过类实验研究方法利用智慧仿真虚拟教室开展"理-虚-实"一体化的《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利用超星学习通教学平台发布教学资源及课前、课中、课后的任务,在智慧仿真虚拟教室进行理论-实训教学,借助在线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完成在线虚拟操作训练,进一步熟悉流程,掌握操作重、难点,构建实训虚拟场景,通过组建小组运用实体模具完成评估、计划、实施、评价,课中利用直播投屏来展示护生操作细节,利用超星学习通教学平台开展小组讨论、答题、测试等互动,完成"理-虚-实"一体化教学。干预前后选取中文版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及护士胜任力量表对护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及护士胜任力进行评价,采用模拟教学设计量表调查护生对教学的赞同率。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50名护生,其中男89名,女561名,年龄(18.00 ± 1.20)岁。干预前批判性思维能力总分(247.17 ± 33.63)分,与干预后(294.16 ± 33.6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0 182.33, P<0.05);干预前护理胜任力总分(485.09 ± 147.68)分,与干预后(507.09 ± 147.68)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 154.72, P<0.05)。模拟教学设计量表各条目赞同率在87%以上,每个维度总赞同率在95%以上。 结论:基于"理-虚-实"一体化的高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有助于提高护生体验感和互动性,提高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护理胜任力,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双轨合一"背景下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4/4/6
"双轨合一",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相结合,是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简称中医专硕)当前的主要培养方式,从2015年实施至今为医药卫生行业输送了一批优秀的人才.目前医药行业对科研能力强、临床技能突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中医专硕需求突出.但中医专硕在"双轨合一"的培养模式下还存在着临床能力提升动力不足、基础知识储备薄弱、缺少关联学科知识架构及中医文化学习与临床经验传承等不足.结合中医肾病科教学改革实践,"双轨合一"背景下培养中医专硕能力的可行性方案有:基于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融合角度分析建构中医专硕的能力结构,具体化、细节化培养中医专硕各项能力并加强考核,利用案例教学库夯实学生对专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组建交叉学科导师指导小组带教推进中医专硕专科轮转的纵深度,加强中医文化教育和临证经验传承提升学生的中医学科素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
本科护生参与密室逃脱式技能竞赛培训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目的 构建并实施密室逃脱式护理技能竞赛培训方案,探讨护生的参与体验.方法 对15名参与密室逃脱式技能竞赛培训的护理本科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共提炼出2个主题及9个亚主题:学习效果(激发学习兴趣、强化操作技能、提升临床思维、增强团队合作、感知人文关怀),学习反馈(细节严谨性待提升、情境真实性待增强、形式多样性待丰富、考核有待完善).结论 密室逃脱式技能竞赛培训给护生带来积极体验,尚需针对不足进行改进,以进一步完善培训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抓"特象"、明"理法",治脊髓感染排尿困难、反复发热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本例患者诊断为脊髓及全身多部位感染,经抗生素治疗后仍有反复发热、排尿困难.从西医角度看,感染诊断明确,经积极治疗效果不理想,治疗陷入困境,属于"疑难病"范畴.笔者在中医思维框架下,运用抓"特象"精准把握病机并识别多重病机本质,辨证为少阳不和,膀胱气化失司;运用明"理法"的策略合理遣方用药,以和解少阳、化气利水为法.方用小柴胡汤合五苓散加减,成功解决了棘手的"排尿困难、反复发热"难题.该案的成功是中医治疗"疑难病"的实践探索,从思维学角度理清治疗方法的选择,阐释了疑难病治疗中的方证相应功不可没,具体分析了服药时间、剂量及将息法等细节的重要性,值得推广运用,是中医药重回疑难危重症战场的一例展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混合现实技术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过程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初步探讨混合现实(MR)技术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例男性患者,多次体外冲击波碎石后结石残留,继而行CT尿路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urography,CTU)检查,获得CT DICOM原始数据,导入计算机进行立体三维模型重构,然后运用混合现实技术显示,应用于术前沟通、术前讨论及术中辅助定位.结果 基于CT影像学原始数据,混合现实技术成功重建并清晰的显示:肾脏;肾内结石所在位置、大小;肾内、肾周血管;集合系统的积水状况及同平面肾周组织器官(包括脾脏、肝脏、及肋骨等).混合现实技术的应用使医患沟通透彻、明了,使术前手术路径选择有迹可循,手术路径清晰.结论 混合现实技术的应用真实的还原了患者肾脏及结石的解剖细节,并可做到放大、缩小、旋转、增强渲染等操作,为医师提供了立体直观、全方位的观察器官解剖的方式,对术前沟通、穿刺路径选择和年轻医生三维立体思维的形成有积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消化科应用中枢神经药物应有本专科特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编辑人员丨2023/8/6
随着社会运行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与精神应激、行为改变相关的消化系统健康问题逐渐增加[1-4 ] .消化专科临床实践中,经常遇到所谓"难治性"(refractory )疾病 ,即按照现有的诊治规范 ,应用消化专科固有的诊疗思维和常用药物 ,虽达到足够的疗程 ,但仍不能获得理想疗效.针对这些临床挑战 ,越来越多的消化专科医师尝试应用中枢神经药物来改善疗效[5-8 ] .不少临床研究结果也显示 ,应用中枢神经药物确能有助于提升疗效[6-8 ] .然而,也有很多研究结果显示 ,其疗效并不优于安慰剂[9-10] .这些研究结果不一致(甚至相反)的现象提示 ,心身因素相关的消化专科疾病可能是一类极具"异质性"特征的疾病 ,或有更多的细节因素影响中枢神经药物的疗效[11-12] .所以 ,探索如何准确使用中枢神经药物 ,并提升"难治性"消化专科疾病疗效 ,是消化专科疑难疾病处置实践中的热点和难点[13] .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生物化学课堂教学的细节
编辑人员丨2023/8/6
本文总结了提高生物化学教学效率的一些讲课细节.首先将生化知识与日常生活和应用相结合能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其次从不同角度讲解新概念以助于学生全面和深入理解,并将生化基础知识与当今科研发展相联系进一步拓展学生认识;通过几种形式的提问多方调动学生积极思维;适时提醒学生科学研究的局限性,并通过对流行说法的考察调研和讨论,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严谨的科研态度和批判精神.最后建议利用好专业课堂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