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首例上市获批器械经皮去肾动脉交感神经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高血压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是心血管疾病的首要危险因素,严重危害人类健康[1]. 长期高血压会增加心脏、脑血管、肾及外周血管疾病的风险. 尽管目前的降压药物可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全因死亡率,但血压控制达标率仍相对较低[2].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经皮去肾神经术在非高血压疾病治疗中的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5/18
近年来,经皮去肾神经术(RDN)作为一种微创介入治疗,通过破坏位于肾动脉附近的交感神经来中断肾交感神经活动,阻断肾和中枢交感神经系统之间的双向信号传递,可显著且安全地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而肾交感神经不仅在高血压中起重要作用,同时也在心血管疾病如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非心血管疾病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代谢性疾病和慢性肾脏病等非高血压疾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DN有望成为多种疾病的上游治疗措施.现就RDN治疗非高血压疾病做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8
-
经皮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治疗中青年难治性高血压:6个月临床结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估经皮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RDN)治疗中青年难治性高血压的安全性和中期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于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在阜外医院连续入选接受RDN治疗的中青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观察RDN治疗的安全性及中期疗效:主要有效性指标为术后6个月诊室血压和24 h平均血压较基线的变化,主要安全性指标为术后6个月时主要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共入组50例患者,年龄26~62(41.9±10.6)岁,女性18例(36.0%).术后6个月时,诊室血压和24 h平均血压分别较基线下降了(23.7±14.5)/(11.5±7.9)和(11.1±8.5)/(7.1±6.2)mm Hg,服用降压药物的种类从术前的4.0(4.0~4.0)种降至术后6个月时的4.0(3.0~4.0)种(均P<0.001).术后6个月肾功能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例患者围手术期发生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其余患者围手术期和6个月随访期间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 RDN治疗中青年难治性高血压安全,中期降压疗效肯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CT引导下经皮穿刺交感神经肾丛毁损性阻滞治疗顽固性高血压一例报道
编辑人员丨2023/8/6
高血压是内科最常见疾病,治疗主要以口服药物抑制交感神经活性来解除血管平滑肌痉挛.顽固性高血压是联用3种不同类型降压药物仍不能有效控制血压者,治疗较为棘手.近10年来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catheter-based renal sympathetic denervation,RDN)似乎为治疗顽同性高血压开辟了一条新途径[1-2].但该技术经肾动脉腔内对血管外侧的交感神经做点状射频,势必会影响血管内膜结构完整,易导致血栓形成,且射频范围非常有限,很难做到大范围交感神经的射频消融,因而RDN对于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并不确切,且术后易出现血肿、肾动脉狭窄、肾动脉夹层、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甚至死亡等并发症[3-4].嘉兴市第一医院疼痛科于2016年10月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交感神经肾丛毁损性阻滞治疗顽同性高血压患者l例,现将其诊治过程报道如下,以期为顽同性高血压的治疗提供一条经肾动脉外去交感神经的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肾动脉血流量对经皮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术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评估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肾动脉血流量对经皮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术(RDN)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评估作用.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前瞻性研究.纳入的18例患者皆被诊断为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接受双侧RDN治疗.术前及术后即刻用基于X射线造影的三维重建血流量计算方法评估患者肾动脉血流的变化,并进行6个月的随访,观察患者6 min步行距离、超声心动图指数、NYHA分级及脑钠肽等生化检查.并观察手术前、后肾血流量的变化与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6个月随访发现,RDN术后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247.33±93.34)m∶(355.06±119.14)m,P=0.002]和NYHA分级改善明显(P=0.006).相关性分析发现,肾动脉血流量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有相关性(P<0.05).结论:RDN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新技术,可有效改善心功能,并且通过监测手术前后的肾动脉血流量变化可即刻评估RDN治疗的有效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5F微孔灌注导管在经皮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消融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中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5F微孔灌注导管在经皮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消融术(RDN)治疗顽固性高血压中的临床效果.方珐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RDN治疗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将患者分为普通导管消融组和微孔灌注导管消融组,每组15例.普通导管消融组使用5F温控消融导管,微孔灌注导管消融组使用头端带小侧孔的5F微孔灌注导管,标测及消融时用冷盐水灌注.所有患者术后随访9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及随访期间诊室血压、24 h动态血压、血生物化学指标和心脏功能.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接受RDN治疗.随访期间,微孔灌注导管消融组24 h动态血压收缩压下降值较普通导管消融组更明显[(34.67±13.02) mmHg vs(17.00±16.74) mmHg,P<0.01;1mmHg=0.133 kPa];微孔灌注导管消融组24 h动态血压舒张压明显下降,与普通导管消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1.20±7.15) mmHg vs(87.60±8.17) mmHg,P<0.051.微孔灌注导管消融组随访期间服用降压药物的种类较普通导管消融组有减少的趋势,尤其在利尿剂的使用方面,微孔灌注导管消融组服用利尿剂的比例低于与普通导管消融组(P<0.05).在手术消融中微孔灌注导管消融组可显著降低导管消融时的温度(P<0.001),获得更大的释放能量(P<0.05),阻抗下降幅度也较普通导管消融组更大(P<0.05).随访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低血压晕厥及黑矇,未出现肾功能恶化的表现.结论 5F微孔灌注消融导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肾动脉消融导管,在RDN治疗顽固性高血压中,其在降低收缩压及减少利尿剂的使用方面较普通消融导管更具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去肾神经术不同消融点数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索去肾神经术(RDN)不同消融点数对难治性高血压降压疗效的影响.方法 入选2013-2015年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心内科诊断为难治性高血压的患者48例,行RDN,按术中消融点数不同将其分为传统手术组(不超过8个点,23例)和加强手术组(最少8个点,25例).术中记录消融参数(消融点数、消融阻抗、消融实际功率、消融实际温度),术后即刻复查肾动脉造影.所有患者术后继续监测血压,随访至术后6个月.结果 术后即刻造影患者均未出现动脉夹层、肾脏灌注不足、血流动力学紊乱等不良事件.术后随访6个月,除6例患者因不良事件被剔除,余患者均未出现肝肾功能损伤现象,动脉夹层、血流动力学紊乱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中,传统手术组(n=21)24 h平均收缩压/舒张期降低,加强手术组(n=21)降低幅度更明显[(25.1±11.4)/(10.1±9.6)比(8.0±10.6)/(3.1±6.1)mm Hg,P<0.01],收缩压及舒张压下降量与消融点数呈正相关.结论 RDN能够显著降低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手术安全有效,同时术中消融点数越多降压效果越明显,应进一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国产多极消融导管对醋酸脱氧皮质酮诱导高血压模型猪下丘脑炎症反应及交感活性的抑制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国产多极消融导管对醋酸脱氧皮质酮(DOCA)诱导高血压模型猪下丘脑炎症反应及交感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 研究入选12头3月龄的实验动物猪分为三组,分别为DOCA诱导的高血压模型+RDN消融组、DOCA诱导的高血压模型+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4头.DOCA诱导的高血压模型消融组采用自主研发的国产Spark多极消融导管对其进行肾动脉去神经消融术.术后1个月随访三组实验动物的平均动脉压(MAP),通过Elisa方法和荧光免疫组化方法分析下丘脑炎性因子、交感兴奋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DOCA高血压模型消融组术后MAP显著降低[(141.25±2.60)mm Hg比(120.38±2.46)mm Hg,P<0.001];DOCA诱导高血压模型消融组与DOCA诱导高血压模型假手术组比较,下丘脑白介素-6(IL-6)水平[(9.60±1.81)ng/ml比(4.52±0.32)ng/ml,P=0.009]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10.92±0.51)pg/ml比(1.37±1.02)pg/ml,P<0.001]显著降低;下丘脑c-Fos蛋白表达比例[(8.03±0.69)%比(15.75±1.47)%,P=0.011]及Fos-B蛋白的表达比例[(16.70±0.49)%比(37.52±0.70)%,P<0.001)]与假手术组比较,RDN消融组均显著降低.结论 国产Spark多极消融导管进行肾动脉去神经消融术后能够有效降低DOCA诱导的高血压模型猪的平均动脉压.同时对于该模型的中枢下丘脑炎症反应及交感神经兴奋性均具有抑制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肾动脉主干加分支射频消融在难治性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肾动脉分支去神经化在经皮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治疗难治性高血压中的应用.方法 入选难治性高血压患者60例,完成肾动脉造影后随机分为单纯主支消融组、主支+分支消融组,各30例.观察分析患者基本资料,手术相关参数(消融点数、温度、平均能量),术前和术后2年诊室血压、动态血压等.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伴发疾病、用药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支+分支消融组消融点数与单纯主支消融组相比呈显著增加趋势.两组患者术后诊室血压、动态血压均低于术前(P<0.05).术后3~12个月期间主支+分支消融组诊室血压显著低于单纯主支消融组(P<0.001),但术后15~24个月期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动脉主支+分支消融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安全有效,但远期随访中与单纯主支消融相比无明显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经皮去肾交感神经消融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近来对经皮去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初步研究表明,肾动脉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可有效降低血压.然而,第一个随机假手术对照试验,Symplicity-HTN-3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诊室血压或24h动态血压没有明显降低.随后在动物和人类身上的研究证实了更多远端和分支肾动脉射频消融术的潜在重要性.最近两个随机假手术对照试验在不服用抗高血压药物(SPYRAL HTN-OFF MED)或继续服用药物(SPYRAL HTN-ON MED)的患者中进行了肾动脉消融术,这两项研究均使用了第二代射频消融系统.这些研究表明,与假手术组相比,肾动脉消融术可显著降低诊室血压和24 h动态血压.另一项最近在未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中进行的随机假手术对照试验表明,与假手术相比,仅在主肾动脉应用导管超声(RADIANCE-HTN SOLO)的肾动脉消融术显著降低了白天的动态血压和诊室血压.这些试验重新引起了临床和科学界对确定肾动脉消融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适当作用的兴趣.此外,未来还需要解决其他重要问题,如确定手术时肾动脉消融的深度、消融靶点的数量、消融的持续时间及在消融术后后期肾神经纤维恢复通畅的可能性.文章主要对经皮去肾交感神经消融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基本情况及其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