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GCX基因致病性变异相关表型的部分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γ-谷氨酰羧化酶(γ-glutamyl carboxylase, GGCX)又称维生素K依赖性谷氨酰羧化酶,通过对维生素K依赖性蛋白特定的谷氨酸残基进行γ-羧基化修饰,参与凝血、骨代谢、血管钙化和细胞增殖等多种生物学过程。早期研究发现 GGCX基因致病性变异导致凝血缺陷,该表型被称为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1。近年来发现 GGCX突变还可以导致其它多种临床表型,包括皮肤、眼科、骨和心脏的异常。其中皮肤异常表型最为常见,该表型被称为类弹性假黄瘤样综合征。本文就 GGCX基因致病性变异相关表型进行综述,以期提高对相关遗传病的认识,从而有助于诊断和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1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合并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ADVKCFD)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3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新诊断的1例MM合并ADVKCF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67岁MM患者突发消化道出血,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APTT混合纠正试验部分纠正,凝血因子Ⅶ活性下降。后予以维生素K 1治疗3 d后出血停止,凝血指标接近正常。 结论:MM患者同时出现PT和APTT延长需警惕合并ADVKCFD可能,进一步行凝血因子检测有助于鉴别诊断。补充维生素K 1可迅速改善症状,疑似诊断时可试验性给予维生素K 1治疗降低出血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先天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1细胞诊断体系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建立可用于确诊先天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1(vitamin K-dependent coagulation factor deficiency 1,VKCFD1)疾病的细胞体系。方法:在稳定表达报告基因FIX-Gla-PC的HEK293细胞中,应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 GGCX基因;通过ELISA、DNA测序、Western印迹等方法鉴定 GGCX基因敲除的单克隆细胞。用快速点变异的方法构建致病性 GGCX变异体质粒;用ELISA方法检测 GGCX变异对报告基因的影响。 结果:首先用ELISA方法筛选到两株报告基因无活性的单克隆细胞;之后DNA测序结果和Western印迹验证 GGCX基因发生了编辑和敲除;最后通过转染野生型 GGCX基因,可以恢复报告基因的活性,提示成功筛选到两株 GGCX基因敲除的单克隆细胞。在筛选到的细胞株中转染已知可导致VKCFD1的 GGCX变异体,发现报告基因活性在致病性变异体中显著降低。 结论:成功构建了检测GGCX活性的细胞体系,该体系可以用于诊断 GGCX变异导致的VKCFD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肠道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并发出血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出血为allo-HSCT后常见并发症,原因复杂,多数对常规止血治疗手段疗效欠佳.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rFⅦa)是一种维生素K依赖性糖蛋白,用于治疗凝血因子Ⅷ/Ⅸ(FⅧ/FⅨ)抑制物阳性的血友病、获得性血友病、先天性FⅦ缺乏症及血小板无力症等[1].目前已有多个应用rFⅦa联合常规止血方法治疗allo-HSCT后出血的报道,但用于肠道急性GVHD(aGVHD)并发出血治疗报道少见2-6.2014年11月至2016年9月,本中心应用rFⅦa联合免疫抑制剂及常规止血方法治疗8例allo-HSCT患者17次肠道aGVHD并发出血,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维生素K4对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在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的患者中运用维生素K4口服制剂进行维持治疗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4例确诊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的患者,静脉运用或肌注维生素K1治疗至临床出血停止、PT恢复正常后,其中9例改成维生素K4口服治疗,另15例则继续维生素K1静脉或肌注治疗,观察其临床出血表现、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在维持治疗2周后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维持治疗期间,维生素K4口服治疗组相对常规治疗组无明显肝毒性作用(P>0.05).结论 维生素K4口服维持治疗本病安全、有效、方便,患者依从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预防早产儿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的新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维生素K(vitamin K,VK)对于新生儿正常凝血功能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新生儿出生时几乎都会出现血浆VK浓度生理性低下,这将影响VK依赖性凝血因子的合成,进而导致严重出血风险增加,甚至发生颅内出血[1].早产儿作为新生儿的一个特殊群体,血浆VK浓度比足月儿更低,且肝脏VK储存不足,胎龄越小、体重越低,越易发生VK缺乏导致的凝血因子异常,VK缺乏是早产儿发生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2-3].合理补充VK可以减少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vitamin K deficiency bleeding,VKDB)的发生,然而新生儿VKDB的预防指南多针对足月儿,关于预防早产儿VKDB应采取的有效且安全的VK使用剂量及给药途径尚未达成共识.不同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所采用的针对早产儿VKDB的预防方案差别很大,尤其是每日VK的建议补充量变化范围较大.因此,本文重点关注早产儿VKDB的预防方案与结局,以便于国内同行讨论与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头孢米诺钠致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
编辑人员丨2023/8/6
1例55岁女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继发急性胰腺炎患者静脉滴注头孢米诺钠2g、2次/d.8d后腰腹部以下皮肤出现大面积瘀斑,以双下肢为著.实验室检查示凝血酶原时间(PT)63.0 s,凝血酶原活动度(PTA)0.12,INR 5.21,凝血因子活性检测结果示凝血因子Ⅱ活动度0.32、凝血因子Ⅶ为0.02、凝血因子Ⅹ为0.27.考虑为头孢米诺钠致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缺乏症.立即停用头孢米诺钠并给予维生素K110 mg、1次/d肌内注射.3 d后复查,PT 11.0 s,PTA 1.12,INR 0.94,凝血因子Ⅱ活动度为0.83,凝血因子Ⅶ为0.73,凝血因子Ⅹ为0.84.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蛋白C缺乏症致肺血栓栓塞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5
肺血栓栓塞症( PTE )是一种发病急、致死率高的疾病,国内外均有很高的发病率.据国外数据统计,静脉血栓栓塞症( VTE )的发生例数每年超过100万,其中34%表现为突发的致死性PTE,并且只有7%的患者在死亡之前得到诊断[1].而且由于PTE的发病急且缺乏特异性,我国又缺乏常规的尸检,导致 PTE 的发病率极有可能被低估.蛋白 C ( PC)是一种维生素K依赖性蛋白,通过对凝血因子V、VⅢ水解发挥抗凝作用, PC 缺乏会导致血栓形成.国内外关于 PC 缺乏伴肺血栓栓塞的病例不多,近期我院收治了一例PC 缺乏致肺血栓栓塞患者,现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妊娠合并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ADVKCF)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报告一例妊娠合并ADVKCF患者的诊治经过,以"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超级华法林(鼠药)中毒""妊娠"的中英文为检索词分别在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NKI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检索国内外相关病例,总结妊娠合并ADVKCF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及母儿结局.结果 该文报道1例妊娠合并ADVKCF患者,因皮肤淤斑及胎死宫内入院,被诊断为妊娠合并ADVKCF,排胎同时予输注血制品、补充维生素K等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笔者共检索到国内外相关病例5例,患者首发症状主要表现为肉眼血尿、口腔黏膜出血.5例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时间均明显延长,有1例出现胎死宫内,2例新生儿死亡.结论 妊娠合并ADVKCF非常罕见,易因凝血指标异常与其不同程度的出血表现误诊为DIC,多合并不良的妊娠结局,对该类患者尽早诊断、及时治疗或可改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遗传性联合凝血因子Ⅴ和Ⅷ缺乏1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3/8/5
罕见遗传性出血性疾病(rare inherited bleeding disor-ders,RBD)是一组异质性疾病,约占所有遗传性凝血因子缺陷的3%~5%[1],包括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凝血酶原缺乏症、凝血因子(F)Ⅴ缺乏症、FⅤ和FⅧ联合缺乏症、FⅦ缺乏症、FⅩ缺乏症、FⅪ缺乏症、FⅧ缺乏症以及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1-2].2021年9月我院收治了1例遗传性FⅤ和FⅧ联合缺乏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